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

歷史上的諸葛亮,蜀漢丞相,他不但有着純潔高尚的性格與忠貞,同時也有着很多的特別身份,例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等等。

但是除了這些之外,諸葛亮還有另外一個令人尊重的身份。

шшш ▪Tтkǎ n ▪¢ ○

諸葛亮實則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在古代,這類人被認爲是旁門左道,不過會些奇淫巧技之能,但在後世,所謂的發明家,實則也可以說是科學家,他們是改變人類社會進程的人,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

陶商不想埋沒諸葛亮的這個身份,更何況看孩子的樣子,他似乎對發明創造很有興趣,陶商既然當了他的老師,就要幫他拓展這方面的才能,延續他的喜好。

這是爲了諸葛亮自己,同時也是爲了這個時代的進步。

小小年紀,就能借着春秋時期魯班造房的榫卯結構,而獨立創造出“難人木”這種高等玩具,十歲的孩子,能擁有這種天分的,足可稱之爲天授,非一般人所能及。

陶商覺得很可惜,諸葛亮若是生活在後世,憑藉這份優良的天賦和後世的科學教育水平……他長大以後能造出原子彈也說不定。

如今丹陽郡的建鑄府歸張紘掌管,陶商領着諸葛亮先去找到了他,然後在張紘的引導下,前往金陵城內的一處製造坊進行參觀。

製造坊內,當下正在大批量的製造龍骨水車、馬蹄鐵等物。

其中,還有陶商最近剛剛提供給張紘的思路,並令工匠改革圖紙方案,仿造後世唐代江南地區所廣泛應用的農具——江東犁,並在全郡加以推廣。

當諸葛亮看到製造坊中,新出產的江東犁之後,孩子的一雙小眼眸瞬時一閃,低下頭去若有所思。

陶商有意考考諸葛亮,在旁邊笑着問道:“犁之一物,乃是農業耕作中最重要的輔助工具,破土在先,翻土在後,亮兒,老師問問你,老師和張功曹大批製造的這個江東犁,跟其它的犁,有什麼不同?你可能看的出來?”

諸葛亮並沒有着急作答,他拄着下巴,繞着江東犁來回轉圈,仔細的觀看研究。

直到繞了好幾圈之後,諸葛亮心下有譜了,方纔道:“老師的江東犁,上面似乎多了很多新的東西,特別是尾巴上的這個可以來回轉軸的東西,還有上面的這個,這個是做什麼的,我一時還說不清……”

陶商讚賞的點了點頭,孩子看出門道了。

諸葛亮又仔細的審度了一會,方纔道:“老師將直轅、長轅改爲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放了可以自行轉動的犁盤,如此不但可以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畜李。南方的稻田,高下闊狹不等,這種犁的構造對於咱們南面的土地來說,最爲適用。”

陶商對於諸葛亮在發明和器具方面的天資感到非常讚賞,他笑道:“亮兒說的不錯,那你能看出這江東犁,總共有幾個部件組成嗎?”

諸葛亮掰着手指頭,仔細的數:“犁鏵、犁底、犁箭……有十個……不!是十一個部件。”

陪伴陶商師徒兩人前來的張紘,起初並沒有把諸葛亮太當回事,此刻卻是不由的驚訝了。

短短時間,就能把衆人盡月思之而出的江東犁看的如此全面,這孩子……着實是個妖物啊!

“府君,這孩子,當真是第一次看見這物件?”張紘不確定的問陶商道。

陶商肯定的點了點頭,道:“是第一次。”

шшш¤ ttka n¤ ¢ o

張紘讚歎的砸吧砸吧嘴,感慨言道:“真奇才也!”

陶商笑着對諸葛亮道:“亮兒,爲師准許你以後若是想來金陵城的製造坊參觀或學習,隨時都可以,張公,回頭你給這孩子開一張路引,允許他可以進出金陵的任何官用造坊。”

張紘不敢怠慢,隨即點頭稱“諾。”

諸葛亮見陶商如此通情達理,此刻也是喜不自勝。

陶商蹲下身子,收起笑容,對着諸葛亮正色言道:“當然了,搞發明是搞發明,別的功課也不許給我落下……還有搞發明也要有針對性的搞,什麼魯班鎖這種東西,以後就少弄吧,趕緊多學多記,把元戎弩和木牛流馬這類的東西,給師傅鼓搗出來,明白了嗎?”

諸葛亮被陶商弄的頭腦有些發暈,不明所以的看着陶商,奇道:“老師,什麼是元戎弩?木牛流馬又是個什麼物件?”

陶商開始徐徐引導,替諸葛亮打開思路。

“所謂的元戎弩,說白了,就是連弩!屬於一種半自動機械原理的重弩,採用的是所謂的機關術,一次可以連續射出十支弩箭,火力槓槓的那種!至於木牛流馬呢……我也不知道那是個啥玩意,可能是一種山地運糧車,也能使是一種獨輪子車,也可能是各種七七八八的古怪玩意,反正靠你做出來就對了!”

諸葛亮呆愣楞的看着陶商,渾然沒有想到適才還是那麼溫婉的老師,此刻居然提出了這麼無禮的要求。

你都不知道是啥子的東西,你讓我做個鳥甚?

……

……

幾日後,陶應終於抵達了金陵城。

此時的金陵城,經過了歷時近七個月的發展,已經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成郭的建設,鄉間麥田的擴展,技術的引用,鹽鐵開發,錢糧收支,已經足矣位列江南諸郡魁首。

陶應在前往郡守府邸的這一路上,早就被驚詫的目瞪口呆。

他渾然沒有想到,在他心中本應該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居然被自己的大哥修葺成了這樣的一座壯觀的城池。

這真是奪天地之造化之功,純純的鬼神之力呀!

大哥,真是太有才了!

來到了郡守府,陶商正在門前迎接他。

“二弟!”

陶商笑盈盈的迎接了上去。

“大哥!”

陶應也是飽含着熱淚,快步迎上了陶商。

兄弟二人久別重逢,四隻手緊緊的攥在了一起。

“大哥……”陶應心下很是激動,值此時刻,不知道該對大哥說些什麼。

卻見陶商先擡手攔住了陶應的話頭,然後突然伸手,從背後拿出一柄戒尺,對着陶應的腦袋上狠狠的就是敲了一下。

可憐的陶二公子腦袋上立時就鼓起了一個大包。

陶應驚呆了!

“大哥,你?你打我作甚?!”

陶商長嘆口氣,從懷中又摸出一卷簡牘,伸手遞到了陶應的手中。

陶應展開來看,卻見上面的字跡很是熟悉,乃是他的親爹陶謙,寫給大哥陶商的一封家書。

家書上面,陶謙老頭端端正正的寫道:“子度吾兒:應兒這孩子實是不爭氣,臨走之時還將老夫氣的夠嗆,老夫惆悵一宿未眠,心中思來想去甚覺憋屈,一口惡氣着實難平,故乘此夜半之時提筆寫此密令,待應兒抵達金陵城後,汝當以兄長之尊,替爲父教訓之,以報爲父今夜不眠之恨——父,謙之親筆。”

陶應的臉瞬時間便僵硬了。

大半夜的寫了一封家書,還派人快馬加鞭的趕在自己抵達金陵城之前送到陶商的手中,就是爲了讓陶商替他教訓自己一頓?

這老爹也着實是沒誰了。

陶商感慨道:“二弟,別怪哥,我也是被爹逼的。”

陶應低着頭,委屈的道:“我朝以孝治天下,大哥做的……對。”

教訓已畢,陶商和陶應兄弟二人走進了廳堂,陶商屏退左右,與陶應單獨秘密談話。

先是諮詢了一下陶謙的身體情況與徐州目前的勢態,在知道徐州一切無礙後,陶商隨即把話轉回到正題。

“二弟,你的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出仕幫父親和我處理族中事宜了,如今四面皆有強敵,且有臧霸、笮融獨立爲禍,內裡的士族羣體雖然表面恭順,但實則也都是爲了自家利益,若有動亂亦難全信,咱們陶氏一族在這裡,誠可謂是多事之秋,多一個咱們自己的人,便是多了一分保障,這一次讓你來金陵城,也是爲兄特意向父親進言的。”

陶應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道:“大哥讓我怎麼辦,那我就怎麼辦!”

“好兄弟,有你這句話,哥哥這心就放下了”

陶應雖然是單純了一些,但畢竟也不是純粹的弱智,他心中明白,父親和大哥把自己弄到金陵城來,不僅僅是爲了陶氏一族,也不僅僅是爲了在陶氏內多一個人幫他們牽制徐州士族,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一顆想讓自己成才的心。

陶應今年十七了,雖然不喜歡,但他也知道,自己早晚躲不過這一天的。

出仕這條道路,是自己無論如何都躲不過的宿命。

“大哥,想讓弟弟做個什麼官職?”陶應下定了決心之後,終於將話問出了口。

既然躲避不過,那便讓風暴來的再猛烈些吧。

看着陶應一臉期寄的眼神,陶商掂量了一下金陵城中所有的位置,少時,方纔慢慢的說道。

“如今的丹陽郡中,有許褚、徐晃、徐榮,還有咱們的從兄陶基,共計四位軍侯,但是還缺少一位總督諸軍的駐郡鎮將……我想就着這個,獨設一位總管諸將的都督。”

陶應一聽到這裡,心中不由的興奮了。

都督?

大哥……這是要讓自己當許褚、徐晃等人的頭啊!

自己從來沒接觸過軍務政事,一上來就接這麼大的活,好嗎?

“大、大哥……這樣會不會太草率了?”陶應的語氣結結巴巴的,明顯有些小激動。

陶商鄭重的思慮了一下,搖頭道:“我覺得可以,這也是經過我深思熟慮的,不算草率,這個都督且日後再選……二弟,你也別挑理,就先給爲兄的當個跟班吧。”

陶應:“……”

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