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

果然!

陶商心中暗道領兵不過是韓浩的副業,他的主要政務還是在河內負責農桑之事。

勸課農桑,積穀屯糧,勤修武備,這纔是韓浩真正所擅長的事情,這一點想必王匡也是看出來了,所以纔不但賦予了這位從事掌軍練兵之權,同時還全權負責河內的政務稅事。

不過這麼多事都交給他一個人,還真是能者多勞……職務卻僅僅只是一個從事……陶商暗道王匡給人家一年多少薪資……這位河內太守真是會巧使喚人。

“韓從事又是負責泰山兵卒的訓練,又是負責河內的農桑稅務,真是勞苦功高……只是不知河內郡現在的農課稅收,每年能夠達到幾何?”

按照陶商的想法,韓浩乃是歷史上與名士棗祗共同幫曹操實施屯田的領軍性人物,其農稅經驗和見解必然獨到,在河內一個郡的地界操持農田稅科,雖然範圍不小,但對韓浩來講應該是在其能力範圍之的內,陶商有此一問,一則是探聽虛實,二則也是想借機瞭解一下一個大郡每年的農課稅收能有多少,借坡下驢也算是向他學習學習寶貴經驗。

沒曾想,陶商這一句話問出來,韓浩的臉‘’唰‘’的一下就紅了,表情在一瞬間變的極爲扭捏。

那不是惺惺作態,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羞愧……陶商不明白韓浩到底不好意思在什麼地方。

面對陶商的問題,韓浩猶猶豫豫權衡了半天,才巧巧向陶商吐露了一個河內郡今年農課稅的收數……

一聽這個數,陶商頓時有些凌亂了……

看着陶商詫然的表情,韓浩連忙低聲衝着陶商‘’噓‘’道:“陶公子,河內郡農課稅收少這件事,你可千萬別給我……”

“這麼少!”陶商睜大眼睛,驚訝地呼喊了一聲,引得旁邊的諸人都紛紛扭頭觀瞧。

“別給我吵吵出去了……”韓浩的表情猶如生吞下去一隻蒼蠅一樣,黑着臉把話念叨完。

陶商急忙道歉道:“不好意思,在下不是有意的……只是我沒有想到河內郡的稅收竟然這麼低……我徐州三郡三國,最少一郡的農稅,好像也是你河內郡的一倍不止,而且據我所知,河內郡在司隸地界,應該還算是大郡吧?”

韓浩聞言不由的苦笑道:“你徐州臨淮郡領縣十二,東海郡領縣十三,乃屬各郡國中翹楚,其中最大郡口不過七十萬……河內郡領縣十八,戶二十四萬,口八十六萬七千餘,陶公子你說河內郡算不算大郡?”

陶商聞言奇道:“既然如此,小子觀韓從事又非庸碌之人,也不是中飽私囊之輩,這個錢數……”

韓浩呵呵一笑,搖頭嘆道:“陶公子,河內多望族啊……大部分的可開墾土地,都是屬於他們的,陶公子出身名門,對箇中之事,想必應是比浩要清楚的多吧。”

聽了這話,陶商的臉臊紅了……他還真就是不太清楚。

“河內多望族這事我倒是知道……”陶商好奇的道:“只是這跟收不上農稅又有何關係?望族難道就可以少交稅嗎?”

韓浩深深地看了陶商一眼,那表情彷彿就像是在看一個白癡一樣……答案透過這個表情表示的相當明顯。

陶商恍然大悟:“看韓從事的表情我可以知道,河內望族就是可以少上稅的!”

韓浩咧咧嘴,低聲道:“陶公子,知道歸知道,麻煩您能不能不要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直接說出來行嗎?在下很尷尬的……”

……………………

……………………

河內望族極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平邑平氏,其祖是戰國時期韓國君韓哀侯。

其後又有野王縣李氏,傳言先祖乃是出自嬴姓,而到了現任家主這一代,亦是越發壯大,家主李邵,曾任冀州刺史之職……歷史上的李邵在賦閒之後,因爲其家族名望,在袁紹取代韓馥領冀州之後,被袁紹徵辟爲鉅鹿太守,後因左右搖擺不定而被革職。

汲縣鄭氏,乃是滎陽鄭氏一族的分支,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滎陽鄭氏的領軍人物乃是名士鄭泰與鄭渾,鄭泰現任議郎,而鄭渾在歷史上則是歷任曹魏各地政課要務,鄭氏在歷史上由這二人的帶領下,日後逐漸發展爲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姓七宗之一……而汲縣鄭氏的家主乃是鄭泰族兄鄭延,其名聲雖不及鄭泰,但亦是不可小覷。

另有溫縣司馬氏,家主司馬防在董卓遷都前任洛陽令,現隨天子前往長安,溫縣司馬氏現由其長子司馬朗暫代家主之職,主持族中事宜。

尚還有其他望族,雖不及上面這四家勢力最大,但也是立業在河內多年,有的家族根基在此長達數百年之久,望族門閥在河內佔有的土地極多,郡內飼養牲畜大多爲諸望族所有,且很多望族乘着黃巾起義大亂之時,勾圖劃地,壟斷經濟要務產業,又彼此互相勾結,勢力極大,河內郡的很多關乎稅課的產業經濟命脈都掌握在這些望族的手中,河內又屢此更換太守,很多關於郡內經濟走向的政策,都是需當時的在任太守與望族首領們相商權衡,方可施行。

別說是讓這些望族們上農稅,這些祖宗門能不給王匡找麻煩添堵,王匡就燒高香了。

這一次鮑信和陶商領兵前來河內,望族家主們自然也不會不知道,王匡引外軍入境,自然也有事前徵詢過他們的允許,而且河內發生這麼大的事,河內諸望族的家主,自然也要參與到其中。

徐州軍和鮑信的外來兵馬安置在城郊,主要人物則都是隨着王匡入城進太守府,而此時的太守府已經擺下酒宴。

在太守府內等候他們的,不僅僅有王允和皇甫嵩昔日的同僚大司農周忠與衛尉張喜,還有河內諸望族的領軍人物、河內四大望族的現任家主:平邑平氏家主平正、野王李氏家主李邵、汲縣鄭氏家主鄭延、溫縣司馬氏代家主司馬朗。

主要人物進入正廳之後,王匡爲衆人一一介紹,然後衆人便紛紛落座。

衆人落座之後,王匡命令侍者爲諸人盞中斟滿酒,然後舉盞,笑道:“今日高朋滿座,少長鹹集,實乃添王某人府邸之輝!王某略備薄酒,爲王司徒、皇甫中丞、允誠及陶公子接風洗塵!來,公等且滿飲此盅!”

“且慢。”

河內四大望族之中,平氏的家主平正當先開口,道:“飲酒且不急,我等倒是不妨聽聽,濟北相與徐州的陶公子,不自在兗州和徐州經營,來這河內之地,卻是爲了何事?先把事情說明白了,酒喝的才香甜。”

王允聞言毫無表情,似是早有預料,畢竟這老頭出身太原王氏,又是黨人中的翹楚,對於士族在地方的勢力話語權非常清楚,見怪不怪……畢竟,王允也算是望族之一,追本溯源,比在座這些望族的來頭還要強大的多。

而皇甫嵩則顯得若有所思。

陶商心下暗道,我們來這做什麼,他們豈會不知道?如今反過來問一句,擺明了是有意難看……

看來,這些河內望族是不希望我們到這來征討白波軍了。

鮑信放下手中酒盞,豪聲言道:“久聞白波谷自波城黃巾賊寇,聚衆滋擾一方,已成氣候,鮑某和徐州的陶公子,爲天下計,奉袁盟主之命,會和王公節,共同率兵剿此賊寇!上則報效朝廷,下則救一方百姓,不知這樣的回答,平公可滿意否?”

平正面對鮑信義正言辭的語氣,並沒有絲毫的動容,反倒是轉頭看向王匡,道:“府君,鮑將軍說特來此會和您共同剿賊,不知可有此事?老夫等,並不知曉箇中詳情。”

王匡打着哈哈,道:“本初與王某的信中倒是提了一嘴,出兵事大……此事需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野王李氏家主李邵對着鮑信拱了拱手,道:“鮑將軍,河內之地,自有兵馬,也自有地方官軍,剿賊之事,尚還不必勞煩外人,鮑將軍等人大老遠的親自率兵前來,未免……呵呵……。”

言下之意,竟是嫌鮑信等人的手伸到長了。

世家望族,沒有私兵,但是卻掌管地方經濟、土地等諸多脈絡,王匡身爲朝廷空降的太守,一時三刻尚且難以收服衆人,因而辦事頗爲掣肘。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身爲一方長官,要對付當地的士族很簡單,畢竟有兵有將,敢反抗殺就是了……但實打實的說,這種想法太過幼稚。

王匡是朝廷派遣任河內的太守,手裡有兵沒錯,若要用武力震懾殺剮這些士族倒也是不難,但如此行事之後,王匡的政治名頭基本也就是徹底廢了,畢竟像董卓這樣的彪子,屬於稀有品種。

只憑武力殺伐震懾地方豪強,除非逼迫到了最後一步,以這些地方刺史太守目前的勢力名望,還是不現實的。

畢竟後世也沒有聽說哪位領導會動用警察去射殺優秀企業家的案例。

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四百六十四章 美人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