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回 張涵義兵抵劍閣

益州州府的政事大廳上,劉璋正急的來回走柳兒。劍閣的告急邊報像雪片一樣連連發來,張魯十萬大軍兵壓劍閣,守將嚴顏寡不敵衆,坐等增援。

劉璋昨天晚上問了父親半宿,劉焉的狀況已經是混混沌沌,全然說不出話來。這讓剛接手益州的劉璋手足無措,望着堂下左右兩排的文武將官,不停的搓着手,“諸位大人,張魯十萬大軍壓境,劍閣告急,當如何是好啊?”

武班裡儒林校尉王累出列答道:“少主,如今張魯十萬大軍來寇,劍閣嚴老將軍所部僅有兵馬萬餘,寡不敵衆,理所當然。幸好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嚴老將軍又善於用兵,應當不致便敗。如今之計,當速發兵馬救援纔是”。

劉璋連連點頭,“那哪位將軍願意領兵去救劍閣?”

江陽司馬吳蘭出班答道:“末將吳蘭願領兵前往!”

吳蘭是劉焉的老部下,現任江陽郡司馬,對劉焉一向忠心耿耿。

劉璋見吳蘭請纓,剛要應允,又有一將出列,乃是昭信校尉雷銅,“啓稟少主,劍閣乃益州門戶,絕不容有失。吳蘭將軍乃一郡兵官,豈能統領益州守軍?必使軍心不穩,如至生變,其禍大焉!末將以爲,此次必須遣一位德高望重,智勇足備之將領兵,方可解劍閣之危。放眼益州,能征慣戰,功勳卓著者,唯大司馬一人也!懇請少主速遣大司馬領兵出征,必可保益州安寧”。

益州大司馬是張任,字涵義。雷銅是張任的老部將,這都是張任早安排好的。

劉璋聽了雷銅的話,信以爲真。事實上無論軍事才能、還是英勇善戰,張任確實是益州第一將,吳蘭是比不了的。所以劉璋對雷銅的觀點很認同,趕緊問張任道:“涵義將軍,方纔雷銅所言十分有理,如今劍閣危機,即是益州危機也!望將軍莫辭勞苦,領兵去救劍閣,可否?”

張任還沒說話,文班裡太史令劉巴出班急勸道:“少主不可!益州守備兵馬絕不可動啊!如今老大人染恙在牀,此正危機之時也!益州守備兵馬乃少主之保障,絕不可輕動。劍閣雖急,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非一時便失。可令各郡速速招募新兵,往劍閣增守。若益州守軍一動,必生大禍,悔無及矣!少主三思啊!”

雷銅哈哈大笑,“腐儒之見!劍閣兵馬堪堪萬餘,如何抵擋張魯十萬大軍?士氣已疲,旦夕可失。若招募新軍,再送往劍閣,遷延數月,屆時劍閣早已失守。劍閣若失,益州震動,況且以南葭萌關、涪水關、綿竹關俱各空虛,張魯必然長驅直入,直抵成都,將如何抵禦?豈不置主公於兵災之下乎!?”

劉璋一聽這話,頓時慌了手腳,轉臉問法正道:“孝直公最是多謀,此事究竟如何是好?”

法正回道:“少主,如今劍閣守軍寡不敵衆,人人期盼救援。如若少主不發兵馬,則劍閣將士必以爲少主見死不救,恐俱各心寒。若軍心一亂,倒戈相向,反助張魯來襲,大勢危矣!望主公三思”。

“哎呀!孝直公此言如醍醐灌頂,驚醒劉璋矣!”,劉璋被法正這麼一嚇唬,更加慌亂無極,急忙對張任道:“涵義公,可願領兵前往,增援劍閣,以解吾危乎?”

張任這纔出班答話,“回少主,張任願領兵去救劍閣,敢保一月之內,提張魯人頭來獻!另外,爲保益州安危,可使都尉泠苞領一萬近衛軍鎮守成都。末將只帶其餘四萬兵馬去劍閣便可,定要成功!”

劉璋大喜,“哎呀,涵義真乃益州之棟樑、萬民之仰仗也!上酒!”

一聲吩咐,後堂端上美酒,劉璋親自爲張任把盞,張任連飲三杯,拜辭而去。點雷銅爲副將,起兵馬四萬,趕奔劍閣。

路上雷銅問張任道:“司馬,既是要助玄德公成事,爲何不在成都近處屯住,等玄德公舉事之時,便可提兵助之。而若去劍閣,距離成都遙遠,輾轉不利。萬一玄德公有失,卻如何解救?”

張任搖了搖頭,對雷銅說道:“你我皆是武將,守土拓疆乃第一本分也!政要之事,不宜深涉。如今張魯大軍壓境,若劍閣有失,必使益州震動。屆時,即便玄德公大事得成,亦必然軍心動搖,恐難以再與張魯相敵。若張魯長驅大進,益州不保,玄德公縱然做了州牧,又有何用?”

雷銅恍然大悟,連連拜服。

嚴顏聽聞張任領兵來救劍閣,心下不喜反憂。早早的遠處迎住,將張任拽到一旁,急問道:“涵義你不在成都助玄德公成事,卻領兵來此,卻是爲何!?”

張任笑道:“老將軍勿憂,我領兵來此,正是爲玄德公成大事也!”

“噢!?涵義此言何意?”

“呵呵”,張任將手往後軍一指,對嚴顏說道:“老將軍且看,我已將益州四萬守備兵馬,悉數帶來。如今益州城內,只有一萬近衛軍鎮守,且是泠苞掌管。城內又有法孝直與張子喬輔佐玄德公,豈不手到擒來?老將軍放心,張任敢保萬無一失!”

嚴顏這才喜笑顏開,“如此甚好!玄德公於我等皆有大恩,若非玄德公提拔,焉有我等今日啊!想劉焉入川之時,我不過是永安一小小賊曹。玄德公不以嚴顏卑微,想方設法擡舉於我,才使我得展平生所學。自那時起,我嚴顏便暗自立誓,終生追隨玄德公。如今玄德公欲成大事,某縱然肝腦塗地,亦必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張任點點頭,“是啊!玄德公恩德,張任亦銘刻於心。故而我才領兵來此,助老將軍保守劍閣,以圖速速擊退張魯。玄德若舉大事,恐怕益州各郡有人不服,若驅兵寇犯成都,則玄德公勢必危急。你我先擊退張魯,那時纔好助玄德公掃清益州各郡啊”。

嚴顏哈哈大笑,“區區張魯,何足道哉!?某之所以未出關擊之,一來乃是驕兵之計、二來也是爲調益州守備兵馬出來。如今既然涵義將軍到此,且看嚴顏破敵便是!”

張任壯之,二人一同上馬,領大軍進入劍閣,謀劃退敵之計。

益州後殿臥榻之上,劉焉混混沌沌已經多日。這天晚上,突然清醒過來,竟然能坐起來說話,對左右道:“速去請劉備、法正、劉巴、龐羲、張鬆前來,我有要是囑咐”。

左右不敢怠慢,急忙各自分工去請。這些近侍當中,有一人名叫李煒,出了後殿大門,李煒便對其他幾個近侍說道:“如今主公病重,榻前不能缺了人手。玄德公、孝直公與子喬公三人居所離的很近,我自己去請就可以了。你們再有倆人分頭去請劉大人和龐大人,其他的都在這裡伺候着吧,以免出什麼亂子”。

其他小哥幾個一聽也是,便只有倆人分頭去請劉巴和龐羲,讓李煒自己去請劉備、法正和張鬆,其餘的幾個都進屋去了。

李煒出了大門,翻身上馬,並沒有直接去劉備等人的住處,而是直接奔都尉府,去找泠苞。將一應情況跟泠苞彙報明白,才轉身離府,去通知劉備等人。

這幾天以來,法正和張鬆基本都在劉備家裡,暗中關注着劉焉。聽李煒說明情況之後,劉備、法正、張鬆三個人一齊站了起來,“此必是迴光返照之勢也!劉焉大限到矣!”

0293 戰宛城曹仁奇略一百一十九回靈帝駕崩二百三十二回曹操奇襲0294 走馬迎親第五個五二回定計取平鄉六四回夜襲鳩山七八回常山趙子龍八三回錦囊之計0328 勇不可擋說張頜一百二十二回小金錢豹三六回怒魄一百一十三回千里追擊五一百四十二回荊州軍進取洛陽三四回麒麟背上的死神二百一十二回四面合圍八二回血書0341 袁本初強弩之末二百一十回喬大老實三七回詭斬將胯透骨龍一百七十二回將軍亦常人第219回 樹芽兒餅二百七十八回安排金鉤釣鱉鰲十四回神兵初飲血六三回百鬼夜行六六回衛隊新兵五五回張讓之禮第160回 陶謙病重二百六十回趙雲破陣救主二百三十一回虎咆神威第148回 張遼遇困一百七十回孔明升堂0379 赦黃蓋兩全之策第10回 開倉放糧第8回 巧買軍糧0422 計中計少年諸葛0372 疑兵之計遭識破二百一十一回剮三千之刑第157回 兄弟相知論縱橫0362 袁紹二子起兵戈二百三十二回曹操奇襲0349 背盟舉兵曹孟德0339 敗顏良六路連捷第193回 虎牢關之戰(五)廿三回鬥將莫攀山下四十回親事二百八十七回彙集三軍0316 施將禮斬而不捉第192回 虎牢關之戰(四)三二回馳援涿縣0343 機關算盡反是禍0402 排兵佈陣伏戰戈第248回 曹孟德兵叩潼關第217回 攔駕喊冤二百五十八回趙子龍百里突圍十三回羨慕嫉妒恨0360 趙子龍奇襲東阿五四回攻心爲上0307 運籌帷幄賈文和七四回出征0363 沮授田豐遭獄厄第216回 惑亂之像九七回反目成仇五十回虎威大將軍0294 走馬迎親第五個二百八十一回將計就計一百零三回陳家父子一百三十二回董卓當殿逞逆兇一百七十四回大巧之匠一百七十回孔明升堂二百零一回災難0386 蒙江線李猛倒戈二百七十三回靈樞被劫0347 黃忠奮激五百客三七回詭斬將胯透骨龍0400 尋藥鬼千里跋涉0414 曹孟德滿門盡滅0333 破軍施略有大哥四九迴流星箭一百零五回陶謙非庸才第7回 洞房花燭一百六十七回幼年奇才九四回腳踏黑山將廿四回真將才0378 返徐州高奏凱歌十九回赦殺一念間第154回 曹氏父子一百三十六回除夕夜董卓逼宮第154回 曹氏父子0409 呂奉先歸順侯爺二百六十七回老將趙元殊八四回虎入羊羣0364 袁譚袁尚熄戰火二百七十九回水底英豪0423 四海賓服大楚國0317 景升孟德爭新野第200回 一箭壓三軍二百三十三回死戰之忠一百三十回郭嘉計絕後患0391 小沛城池不好破五一回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