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

自呂布率軍出陣北海之後,呂岱總攬平壽城中大權。

先是令原城中小吏負責巡視治安,若有不軌、圖謀反亂者,可稽捕、刑獄。然後就是開倉放糧,藉此吸引百姓過來,呂岱可從中招募士卒。

黎民對於糧食的渴望是永無止境的,雖然剛平息了戰事,但在呂岱放出消息之後,成百上千的百姓交口相傳,聞風而動涌了過來。

呂岱見此心中稍安,若是百姓不過來的話,平壽之治理就較難了。

呂岱乃是縣吏出身,知在戰事之中,最怕的是治下民心不穩,張遼在進入城中便已將安民榜張貼出去,但其戰事倥傯,無暇打理政務,只是強硬的行了軍例,譬如閉市、宵禁等。

民心不附,怎能安心久居此地?

呂岱遂起了就地招募士卒的想法,其一是有本地人投至呂布軍中,起碼其家人會隨之擁護主公呂布;其二,青州州內黃巾軍橫行,很多百姓流離失所,他們或爲盜賊,或淪爲乞丐,自己提供給他們糧食,使得能夠苟延殘喘過活一陣,與人與已,其善莫大焉;最後,城中或有奸細,自己招募士卒這一事不管如何,這些人肯定會想混進軍中,以求探聽到消息,報予黃巾軍、孔融得知。自己如此爲之,就是期望從中可以將其一一甄別出來,以策萬一。

就算或有遺漏,新卒剛入伍,也會另置一地,暫時棄之不用,以待將來主公取得青州之後,再行使用。

呂岱剛剛開始招募,應募者約有百人左右,忽一騎急來稟報道:“主公呂布與黃巾軍大戰平壽城外,望呂岱將軍能提兵前往火速支援!”

呂岱吃驚不小,不過此時面前有數百軍民,呂岱不敢顯露出異色來,引起慌亂。

呂岱遂不變臉色,若無其事沉着令左右請來使下去歇息,之後速命集聚將校,準備提兵出城,往助主公呂布而去。

未料不等自己準備就緒,突屯城門的小校來報道:“平壽城下黃巾圍城,是戰是守,還請將軍定奪!”

匆匆走着的呂岱大驚失色,主公呂布遇上黃巾軍本在意料之中,在琅邪之時,陳宮就警告過幾位將軍,取青州實則是戰黃巾,孔融兵力匱乏,主公一擊就能滅之,然青州黃巾賊勢浩大,不能

輕視之。

其實不用陳宮細說,呂岱也知青州肆虐到何種程度,可沒有料想到的是,在主公被迫一戰的同時,竟然在平壽城池下,也出現這麼一股黃巾,難道說,他們早有預謀?

呂岱壓抑住不安心情,加速急趕,來至城門口處,便聽聞城外沸反盈天,嘈雜聲中,呂岱握緊手中兵刃,率親衛上城牆觀看敵軍軍勢。

上到城樓,向外俯視過去,身披鎖子甲的呂岱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城池之下,有近六、七千黃巾賊寇!

這些黃巾賊各個都持一把武器,形狀不一,有農具、有竹槍…

除去少數精銳壯勇力士之外,還有頗多着甲猛士,他們手中的兵器都是精鐵製就而成,在陽光照耀之下,閃閃發光。

在這些賊寇當中,有一人貌似文雅,着青衣,戴綸巾,臉帶微笑,身形從容不迫,就站在華蓋之下,擡頭仰望城樓。

此人見呂岱上城牆觀看,吩咐親衛喊問道:“城上守將何人?吾乃青州徐和。”

徐和,黃巾賊首之一,呂岱心往下沉,此人出現在平壽,那麼與主公呂布戰鬥的應該是其他幾賊首了。

觀其形態,難道主公那邊黃巾軍勢更加龐大,不然何來如此神色?

呂岱心中急速想道,現在情況緊迫,自己帳下僅有三千衆,把守城池的話,應對城下數千之敵是綽綽有餘,可若想突破重圍前去援助主公,卻力所不能及啊!

主公既然遣人過來請求援助,那麼戰事定然不順,否則何須如此。

呂岱心中焦慮,若是主公呂布兵敗平壽城外,自己據守城池也無用矣!

所謂大勢已去,指的就是眼前這種情況。

若能提兵前去援助,擊潰黃巾主力的話,還能有所作爲,可偏偏此刻徐和兵圍平壽,呂岱心中大恨!

退路被斷,前程無望,絕境!絕地!

呂岱不答反問,怒喝道:“徐和,你到吾平壽,意欲何爲?”

徐和一怔,接着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你這將端的無禮,不答吾之問還則罷了,竟然強言吾到此意欲何爲,哈哈…”

呂岱轉首回來,令人放箭,此等賊首,無須與其多言,此刻

時間急迫,容不得自己細酌緩思,只求能退其兵即可。

呂岱不顧左右勸阻,下得城樓,翻身上馬,對着麾下諸軍說道:“不欺瞞諸位將士,主公北上爲黃巾所截,現在正與賊首決一死戰,軍師陳宮遣使前來,令我出兵援助,可現在城外就有黃巾圍城,我意出城破敵,勝則援向主公,敗則毋須我多言罷!”

呂岱心中想道,麾下諸軍是自琅邪郡內新近招募的士卒,現在見城外有黃巾,心中已有膽怯之意,不錯,都是初次上陣,入伍時間不長,若要他們捨身死戰,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可時局就是這般,孤軍被圍,大軍在外戰鬥,己等已無退路,自己直言如此,便是要激起他們的死戰之心。畢竟黃巾乃是匪類,純屬賊寇,若是不戰而降,恐怕難逃一死,除非也併爲賊子。而若是能戰而勝之,或還有一線生機。

在一陣難堪的沉默之後,這些都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卒,有的退縮,有的鼓起勇氣面對,不一會的時間,便有人爆發出來喝道:“事已至此,願隨將軍出城一戰,是死是活,留待天決!”

隨着這人的喊聲,餘下的士卒紛紛開口振言道:“不錯,就該如此!”

“黃巾雖多,但我們各個都兵甲皆利,不像他們衣不覆體,以我之見,在將軍帶領之下,此戰必勝!”

或有畏戰者,但在衆人的攜裹之下,不敢發出異言。

呂岱捋須悅之,心中大定,黃巾雖勢大,但麾下齊心合力,不能不說沒有機會,只要自己擒賊先擒王,將徐和的頭顱砍下,一切都有可能。

相反,若是徐和戰勝了自己,那麼餘下的事情都無所謂了。

呂岱凜然道:“打開城門,等我出去之後,汝等緊閉城門,若讓任一賊子進入城內,便自裁了斷吧。”

“諾!”幾個小卒答着,急步上前,攪動絞索,吊起城門,呂岱一擎長刀,喝聲道:“衆將士,隨我出戰!”

身後三千士卒齊齊喝道:“戰!戰!!”

呂岱甚是滿意,士氣不錯,雖是新卒,但初戰沒有一絲膽怯之意,足見平時操練得法,今後應照此繼續這樣練兵。

書羣號:一零八九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二百三十五回 夜觀天象正文_第四百八十一回 陳平理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二百二十五回 半壁翼州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四百六十六回 離別在即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五回 大將高順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三百四十二回 曹洪棄城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六百回 一挫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