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

勢如破竹,郝昭、審配兩人帥軍猛攻之時,心患定軍山得失的曹軍將卒無心戀戰,稍一抵擋便後撤至另外一道關卡,然後繼續放箭阻截。

待郝昭、審配兩人帥軍襲近,他們又一次丟棄了陣線,退往下一個關口。

如此反覆間,曹軍壓後的將卒折損是少了,但隨着戰事進行下去,戰況急劇而下,兵無戰心,將無抵抗之意,雖然還保持着相對的陣勢,但其士氣已墜,不復有能戰之力。

身後這般情形夏侯淵不知,如今的他一騎急行,匆匆回寨。

至山上,一臉焦慮的成公英出現在他面前,夏侯淵見其前後度着步,口中唸唸有詞,乃問道:“究竟是何事,要急急鳴金收兵?”

見夏侯淵一騎突前,大軍將校隨護邑左右,兵甲皆利,威武有氣概,成公英大喜抱拳回稟言道:“將軍,從山右殺出一軍,經由末將仔細觀察,應該是陳翎帳下魏延、馬岱兩人,如今…”

不待成公英繼續說道,一將綽槍急馳而來,至夏侯淵面前翻身下馬,半跪稟報急色言道:“末將於半路上撞見魏延,同來大將張橫爲其所斬,現如今他已經攻向後寨去了!”

“竟敢斬我大將!”怒喝一聲,夏侯淵沒有令孟達起身,而是繼續問道:“子度,你覷見那魏延麾下軍士多少,人數幾何?”

孟達搖頭回道:“末將不是很清楚,不過僅以目測度之,應該不足萬人。”

“嗯!”輕哼了一聲,夏侯淵翻身上馬,向着其身後的衆軍言道:“後寨是我囤糧之地,若是此處爲魏延所奪取,大軍無糧,縱有敢戰之心亦無力矣。”

於旁的成公英頷首附言說道:“將軍所言不差,若是那糧草被焚燒,我等皆爲齏粉,不能再戰。”

“隨我來!”夏侯淵說着的同時,向成公英一點頭,令道:“這裡就有勞將軍把守,待我去擊潰魏延一軍,再復還來助你退陳翎兵勢。”

不料夏侯

淵竟然會如此說道,成公英喏喏稱了一聲諾,便轉身去喝令左右協防抵禦郝昭、審配兩人的攻山軍勢。

看着成公英沒有不聽從號令,妄自行事,夏侯淵心底有一絲後悔之意,不過念及只要將魏延殺退,便能回來救助於他,便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夏侯淵轉身過來向依然半跪着的孟達深深看了一眼之後,喝道:“子度,前面引路!”

心中早懷有撤退心思的孟達暗暗叫苦,但在夏侯淵的威逼之下,不敢不尊從,乃微一抱拳,站立起來翻身上馬,綽着長槍騎行在前,向着後寨奔行過去。

軍紀肅然,就在孟達、成公英、夏侯淵三人說話之後,在此左右的衆軍隨後吶喊着跟隨上來,一併踏步向着寨後而去。

在他們的心中,雖感現在戰事略有敗綏之相,但由於見識的原因,並無多少對戰事究竟會如何的預料,不過看着夏侯淵等大將的身形,各自暗道着,應該無事,就算各位大將口中所言的魏延那人縱然有三頭六臂,應該也不敵自家主將。

這些年來,夏侯淵少有敗績,當然除去撞上陳翎一軍之外,原本在征討西涼一地的戰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強軍氣勢,在面對上陳翎之後,在慢慢消散。

之前若說夏侯淵會敗師喪旅,他們自然是不敢也不會相信的,但如今隨着戰事的逐步發展下去,心下惴惴,俱暗道着勝負真的很難預料。

夏侯淵下山迎戰陳翎大軍,不能說盡出寨中兵,留剩下的也是不多,這些兵馬遇上魏延、馬岱這兩悍將之後,被殺的東奔西走,不辨方向。

待及夏侯淵引軍回營進入後寨之際,他才發覺對面除卻了魏延、馬岱兩人的兵馬之外,自己一方的軍卒差不多都倒斃在血泊中。

猶是大怒,根本就不將魏延、馬岱兩人佈列的陣勢放在眼中,夏侯淵號令衆軍齊進,直接麾軍掩殺了過來。

看着夏侯淵兵至,魏延與馬岱相視一笑,馬岱說道:

“文長,莫如就讓我上去戰他一場,然後你隨後截殺?”

這是下駟對上駟的謀略,俗話就是車輪大戰,魏延哈哈大笑了一聲,頷首說道:“如此甚好,我正欲多砍幾個人頭,賺取功勞。”說完這話,魏延率先縱馬而出,乜視了夏侯淵一眼,驅馬馳向已經退往其身後的孟達。

馬岱持槍躍躍欲試,興奮着盯向夏侯淵,驅馬緩緩向前,對着夏侯淵說道:“夏侯淵,前次你射我一箭…”

不待馬岱說完,夏侯淵冷然哼了一聲,綽刀就衝殺了過來,在他心下念道,既是手下敗將,就此斬殺了事,何必多事?

如今戰事緊迫,如何能讓敵將絮絮叨叨說着話再拖延下去?

不料夏侯淵沒有說話就開戰,馬岱提溜着戰馬,持槍來架設間,未免有些鬆懈,不夠用足力道,這一合下來,馬岱稍吃了一些虧。

手臂被夏侯淵的一刀砍下,震得有些發麻,馬岱環行着,怒視夏侯淵喝道:“夏侯老匹夫,竟敢趁我不備…”

不待馬岱把話說完,夏侯淵再一次掄刀就砍,此次馬岱有了提防之心,眼見他持刀又來斬自己,及時收住話語,雙手用力向前一送,使勁一攪,便破了夏侯淵的來刀。

“哈哈…”馬岱爽快的大笑起來,長槍疾舞,槍槍不離夏侯淵的要害,戰得夏侯淵左撐右支,刀法散亂,竟有不敵之勢。

夏侯淵心下大驚,暗忖道着,前者郝昭是那般,面前的馬岱又是如此,這、這…

無暇再考慮這些,夏侯淵持刀猛砍,逐漸收攏起身心來。

平心靜氣之後的夏侯淵刀法老道,馬岱非是敵手,戰局在慢慢轉變過來。

眼見己方主將佔優勢,就在身後與魏延其衆廝殺的衆曹軍將卒各個都吶喊起來,士氣爲之一振。

而魏延、馬岱兩人能率軍來此襲營,心中早存下了苦戰的念想,當下各呈威風,與夏侯淵一部廝殺在一起,混戰成一團。

(本章完)

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三百三十四回 旗鼓相當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六百回 一挫再挫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一百五十四回 曹軍攻戰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四百八十一回 陳平理事正文_第二百四十回 巡視聊城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六十八回 入駐琅邪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三百三十九回 計將安出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三百零八回 劍中之隱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四百二十回 棋逢對手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六百四十五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三十八回 袁曹之爭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諸將爭功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回 去往何方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