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

見諸將都已經入帳,張遼遍視左右將校開口言道:“方纔我與文長計議,孫策大軍不可戰,應先取廬江在手之後,據城與之戰,魏將軍是否如此?”

此時的魏延臉上還帶着淤青,哪裡敢反駁張遼的話?

在張遼話語剛落之際,他就立即連連點頭,並且開口言道:“城中兵少,我自領一軍便能在一日間攻下此城,諸位不必憂慮後有追兵。”

衆皆默然,臉上各個不露一絲破綻,如同木雕泥塑一般,愣愣的佇立在那裡,等候着將令。

張遼聽罷魏延的話,嚴爽一般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對着魏延一抱拳言道:“如此,有勞魏將軍。”

魏延上前一步,向着張遼一鞠,接令退入行列。

既然已經定下來日的部屬,張遼不爲己甚,點了數員將校巡夜之後,便揮手令諸將各自回營歇息。

次日一早,將功贖罪的魏延在張遼點卯之後,引着雷銅、紀靈兩人殺向廬江城池。

經由與太史慈一戰後,魏延的兵勢所剩實際不多,止有近萬的人馬,不過就算剩下這麼些兵卒,魏延亦無所畏懼,率軍大進,猛衝城下而去。

在後壓陣的張遼,在防備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孫策大軍同時,觀看着戰事。

這一看,張遼心中便起了暗贊之意,非爲其他,魏延此人看似莽撞,其實不然,他與雷銅、紀靈兩將分爲三梯隊人馬,每一隊約三千人馬,對上城中的五千兵馬看似處於弱勢,但實際上頗有章法。

魏延他身先士卒,一人在前撥開來襲箭矢的同時,努力向前衝殺。

在他帶領之下,衆軍奮不顧身搶登城樓,於後稍遲一些,就在城樓上弓弩手把精力全部放在他們身上之時,紀靈同樣率着三千人馬從城池的另外一側發起了進攻。

忙於奔跑的兵卒還未完全過來佈防之前,紀靈就撤軍轉向另外一門去了。

城樓上的守卒跟隨過去之際,雷銅開始攻城了。

雷銅這一三千人馬,沒有去另外兩門,而是跟隨在

魏延身後衝向了城門。

廬江城中的闞澤見之,速遣朱然去抵禦魏延、雷銅兩人,派楊弘去擋紀靈。

魏延攻城很是慘烈,張遼看的清楚,半日工夫,他麾下兵卒就折損近半,不過成果也卓著,數次登上了城樓,就差毫釐就能攻下城池。

人畢竟還是人,就算眼見站於魏延身後的張遼大軍微絲不動,城中的將卒軍心亦開始動搖起來,其中與紀靈城上城下交戰的楊弘最甚。

就在陣前稍微吃了一點東西,張遼繼續看着戰局,期待着魏延攻下此城,不料就在午後的攻城中,有快馬來稟,孫策大軍已經到達距離廬江十里的地界。

終於來了嗎?

張遼隨即就地佈防,展開陣勢。

張遼這一動,爲城中的楊弘覷得,心中大喜,暗道一聲,此誠最佳時機,不反孫策着實可惜。

楊弘本是一無義之人,此前與紀靈相戰,一直避而不見,實則就爲此刻。

歸降一方,在楊弘的心間,時機的把握,是有着分別的。

此前魏延攻城,自己看着紀靈如今自率一軍,心中羨慕不已,就已經知曉魏延不曾慢待紀靈,心中的反意已起。

念及此時反叛,功勞只不過與紀靈等約,實不想苟同,待及張遼這一佈防,楊弘看的清楚,張遼非是爲攻城準備,而是抵禦孫策的軍勢而部署,心中稍一決擇,便向城下的紀靈喊話,大開城門引其入內。

紀靈與楊弘相交數十年,對他的秉性知道的一清二楚,當下就率軍攻入城中。

紀靈既然已經攻入城中,闞澤、朱然如何能抵禦住魏延、雷銅兩將的侵攻?

本來就處於弱勢的二人,在號令麾下焚燒糧食輜重的同時,從其餘兩門逃遁,向着城外退去。

闞澤、朱然兩人不能擋魏延,其中一個很大緣由就在於張遼那數萬的大軍,張遼僅僅分兵出來一部,就打廬江守軍擡不起來,若是他不顧一切攻襲過來,自己兩人如何能夠倖免於難?

消息一一報稟過來,當張遼得

知紀靈得楊弘內應,開了城門攻入其中之時,大喜之下便令衆人全軍向廬江城內退去。

有城池可作依仗,與在平原與孫策大戰,無論是士氣還是氣勢上來說,張遼得此一城的後果影響着整個戰局。

沒有去追襲闞澤、朱然兩人,張遼帥軍進入廬江之後,迅速麾下將卒去撲滅城中的火勢,接着便開始爲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

“報!孫策大軍已經到了五里之外!”

“報!孫策大軍距離城池只有三裡!”

望着漫山遍野的軍勢,張遼感慨良多,一一調撥將卒駐守城門,以待孫策的攻佔。

看着廬江城樓上剛剛豎立起的“張”字旗,孫策臉上露出殺機,揚鞭勒馬罵聲道:“闞澤、朱然誤我,若是現在廬江依然在我江東,此際他張遼便是一平陽上的貔虎不足爲慮!”

孫策身側的文武各個肅然,不敢相勸,在聽得主公命甘寧出到城下搦戰張遼後,便一一開始爲攻城做準備。

已經是午後申時,氣憤難平的孫策號令全軍攻城,以免拖日時久之後,爲張遼所敗。

甘寧提着月牙戟出陣,身形敏捷的他正待縱馬馳騁靠近城下去,便見一人擋住自己,然後聽他說道:“且慢,待我向主公說明其中利害關係之後,甘將軍再出陣不遲。”

見此人乃是前日勸住主公的顧雍,甘寧不敢強行出兵,乃跟隨他來見孫策。

得侍衛稟報,顧雍與甘寧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孫策身旁,不待甘寧說道,顧雍便開口力諫言道:“張遼以逸待勞,何況此際廬江爲他所竊據,此戰若戰則不利,主公,還請三思而行。”

顧雍所說的一切,孫策心中並非不知,而是氣悶不過,故而這般行事,聽得顧雍這樣一說,孫策心中起了遲疑,嘆聲道:“元嘆,我非是不想穩紮穩打,只不過若是任由張遼這廝這般輕鬆佔據了廬江,今後再起戰事必不利我江東啊!”

孫策所言也有道理,顧雍一怔之下,拱手言道:“既然如此,不如再邀那張遼一戰如何?”

(本章完)

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回 醉生夢死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二百八十回 招降納俘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五回 大將高順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龍快婿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二百九十六回 求取爲媵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敵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六百六十四回 各施己計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二十五回 汝陰易手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五百一十五回 技不如人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一百三十五回 文丑攻城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