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

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策自有他的性格缺陷,脾氣暴躁,處事衝動不顧忌後果,這便是他的弱點所在。

早在進駐小沛之時,陳翎就已經考慮以此着手,破解青州張遼被逼不能得出的窘境之勢,而如今,經過了數日攻城之後,孫策心中肯定有一絲自我懷疑之情,他莫非真的不能攻克小沛?

兵法又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沒有攻入小沛城中的孫策軍勢,看似與己相差無幾,但他的氣勢已不在盛期,如此值張郃、高覽、公孫羽三將帥軍來援之時,自己一方經過了數次震盪之後,士氣正在回升。

以此甲堅兵利之士攻向孫策一軍,無有不勝的道理。

陳翎就此敢誇下海口,此戰自己必勝,孫策必敗!

展眼望過來,整個戰場的局勢就如自己所料的那般,經過早早出寨列陣,本來還有一些敢戰之心的孫策兵卒,在己方大軍攻襲過去間,呈現出一種低糜的狀態。

非是他們不能,而是飽受等待、焦慮等諸多負面情緒,待真正進入到戰鬥之後,他們的身心皆有疲憊之意,不復陳翎這一方的盛氣。

周瑜等一干孫策軍師謀臣非是不明,而是另有顧忌。在他們的心中,其實對此應有所明悟,不過念及這本來是自己與孫策約定的大戰之日,不能自由反覆的撤退回去。

更何況的是,在他們的心目中,亦存在着這一戰或許能勝的期待。

畢竟,據他們所知,張郃、高覽、公孫羽三人的部從,其中大部分是新軍,而非是轉來至許昌的幷州兵。

呵呵…

不錯,這或許是孫策一方可能勝出的因素,但他們卻是忘記了一件事。

那就是,新軍或許有些怯戰之意,或許有些不夠鋒銳,但他們既然能夠從各自的家鄉來到這裡,圖的難道是過來參與一次失敗的戰鬥?

每一個人都有求勝的心,每一個人都想通過一次戰鬥,使得自己能夠有所斬獲,這是來自每一個人心底的野心,這是陳翎能夠依仗,做出能夠戰勝孫策這一軍預判的前提。

敗戰之時,他們會逃的比任何人都快,但在相持間,只要不出現陣腳動搖的情況,他們還是能堅持下去的。

以新銳之軍攻疲憊之師,陳翎想不出自己如何能夠會敗北?

戰事在雙方弓弩手的互射中開始,接着步軍、馬軍協同分爲數路同時向着孫策一軍攻襲過去。

當兩方大軍相互接近,在雙方的中間地帶開始混戰起來之後,大將在此一刻發揮的極其巨大的作用。

孫策身爲其一軍主帥不能輕出,是故他和陳翎一般端坐在中軍內,與緊緊皺眉的周瑜一同觀看着戰局變化。

而他麾下的猛將太史慈由於提

防青州或會攻襲徐州,留駐在下邳,留在此地能夠與周泰一戰的,只有甘寧一人。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

甘寧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爲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着華麗,人稱錦帆賊。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一十八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遂投孫策。

周泰是爲陳翎的精兵大將,他所下轄的重甲步卒經由許昌與關羽一戰後,所剩無幾,止有數千之數。

不過正所謂精兵只有越勝越強的道理,比之其餘諸將還需貼出告示招募士卒,周泰麾下的兵卒多是慕名而來的遊俠兒。

所謂遊俠兒就是諸如甘寧這般的人,有勇武之力,且完全不把自己性命看在眼裡,視忠義爲最大的準則。

各個都身穿重甲,如同軍中將校一般無二,是個人都會感恩戴德,由此周泰這一重新起來止有當初一半的重甲軍,其戰力似可與當初二萬人比肩,且有越戰越勇之感。

老卒心中懷着關羽的大軍己等即可一鼓就破,合遑孫策這一富家子弟?

而新卒心中則是念道着,將軍對自己頗爲看重,不能辜負了他的期望,失了他的臉面,故而在這與孫策大戰中,奮戰不息,一副誓不斬盡殺絕,誓不休的樣子。

隨着周泰這一戰場中主力軍團的發力,張郃、高覽、公孫羽三新軍,亦從側面併力向前,完全就沒有新軍的模樣。

他們手中的長槍就是操練中的長槍,他們所面對的敵手甚至不比草垛難刺入。

一股腥味的鮮血噴灑到自己身上之後,他們會故作豪情狀,哈哈大笑一聲,繼續向前殺過去。其實在他們的心中早已經鬧成一鍋粥,不辨東西。

曹性的連弩手在大軍壓上之際,射一陣後,便退回至陳翎身旁待命。

戰場中心實在太過混亂,曹性若再射,在殺傷敵卒敵將的同時,亦會傷及無辜,射殺了己方士卒。

馬岱早已經領軍出戰了,他現在帥着陳翎一部,與周泰銜接着奮力殺敵。

劉賢跟在馬岱身後出去撿漏去了,不算防戰的話,這算是他的初戰,陳翎對他並無期望之意,只是不要陣亡在這戰場上就行了。

不得不說孫策麾下大將着實多了一些,劉賢無論碰上誰,都避免不了被斬首的結果。

而夏侯恩作爲陳翎的最後一擊,被留了下來。

經由與趙雲的一戰,夏侯恩沉默了很多,自從他跟隨陳翎以來,除了初建鐵甲重騎之時,在泰山下爲曹操、郭嘉設伏擊潰這一次,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敗過。

但就是

在面對趙雲那一戰,他夏侯恩被趙雲殺的找不着北。

趙雲讓他領教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大將、猛將,同樣還讓他知曉了,並非有兵甲之利就能勝出破敵的,在那樣的戰鬥中,一員遠勝他人的猛將,只需將他擒殺,這一切都了事。

若是自己能夠承接住趙雲的勇武,與他搦戰,那一戰的結果就不一樣,這是夏侯恩最爲直接的想法。

當然了,陳翎若是知道他會有這般想法,只會哈哈大笑一聲,接着嗤之以鼻!

趙雲這樣的將領,世間少有匹敵者,夏侯恩他想與其戰個不相上下,陳翎只能說聲道:沒事也不要胡思亂想,劍聖!

把目光中從餘者身上移開,轉向爲甘寧所阻的周泰那處。

兩人相互說道了一些什麼,然後便開戰了。

甘寧所使的武器爲一柄月牙戟,見着此物,陳翎想起與之相仿,卻更爲大一些的兀突骨的那一杆兵器。

自兀突骨爲刑鐐所逐,此一兵器便爲陳翎所得。

若是許褚在此,或許能夠使用,可若是交付給其他人來使,卻是不能。

這一柄兵器,不知是以何物鑄造,削鐵如泥自不必多言,更爲奇怪的是,夜中時有哭嚎之聲傳出,他人視不祥,陳翎則以爲這一件兵器似乎是兀突骨特製出來的,非是凡間兵刃。

如此,陳翎將他鎖入深櫃,不與他人觀看。

甘寧與周泰交手已有三合,本來周泰應該似乎在甘寧之下,但經歷了數樁奇事之後,在周泰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情況之下,他的武力已經無限接近張飛、關羽這一流人物的武藝。

與甘寧的纏鬥,令他感覺惱怒,孫策帳下區區一小將,自己竟戰了這麼久都沒有拿下,自己臉面何存?

遠遠都能聽聞到的大聲喝斥聲中,周泰奮力搏殺,衠鋼槊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甘寧一時間竟然被逼退三步。

就是這三步讓甘寧陷入苦戰境地,先機一失,再想爭搶回來,甚難。

同時看覷此戰情況的孫策亦有此感,遂向周瑜言道:“公瑾,這裡便交付給你,我去會會那周泰!”

此是在戰場上,又兼如今軍中惟有伯符能敵周泰,周瑜正待應下此此事,旁邊同樣爲周瑜留作是後手的黃蓋站出一步,向前言道:“主公,還是讓我先去挑戰一番,若是不敵主公再來相助如何?”

孫策見乃是黃蓋,自度着有黃蓋前去或許能以兩人聯手之勢,取下週泰的首級,是而頷首,令黃蓋出戰。

黃蓋所使武器乃是一雙鐗,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爲四尺,鐗多雙鐗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馬戰。鐗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

黃蓋持鐗,騎一匹黃鬃馬,引着一哨人馬自己孫策中軍出。

奔行間,遇着自家兵卒爲敵壓制,便上去一陣大砍,將敵將殺退之後,方繼續前行。

停停走走,沒有多就黃蓋就已經接近甘寧與周泰兩人廝殺的地方。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二百九十九回 缺一亦可正文_第六百七十九回 江東來信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回 魏延衝陣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三百八十三回 可曾後悔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回 蔡陽一戰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五百一十一回 大戰之間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六百五十六回 一箭射來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一百四十五回 北海建觀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一百二十六回 時局變化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