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零九回 免戰高懸

公孫羽趁着夜色,偷出營中,歸許昌,向陳翎稟明這一切後,陳翎心亦喜,乃擢升其爲從事中郎,序六百石。

這六百石的來處自然是快要稱帝的呂布來出,非是食邑千石的陳翎來承擔。

若是幷州還在自己手中,這區區六百石不值一提,但如今自己頗有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難處,陳翎恨不得多多封賞官職出去,讓呂布爲此煩心一陣纔算解了自己的怨念之氣。

雖然有了木鹿大王這一暗棋在,但陳翎還是不太放心,既擔心到時候事或有變,抑或是其他之因,陳翎遂令周泰、張郃等將日夜巡視,以防趙雲襲城。

隨着劉備帳下大將率軍陸續抵達,許昌城內外氣氛日益緊張起來。

建安九年五月下旬,十萬軍勢佈列在許昌城下,劉備欲攻城。

陳翎見之,自己該做的都部署了下去,也就無其他心思,靜待劉備大軍傾江海之勢前來攻戰。

凌晨拂曉,旭日初昇之際,陳翎攜衆文武來觀劉備軍勢。

在一片煙霧氣中,劉備大軍分爲數個軍團,佈列成陣勢,持戟帶戈面東背西站列着。

旌旗無數,“劉”字旗幟是爲最大最廣,在中軍那處還有諸如“關”、“張”、“魏”、“陳”等的旗幟。

在這一面面的旗幟下,就是各個耀武揚威的諸劉備大將了。

通過單筒望遠鏡,陳翎看覷得清楚,最爲顯赫的還是關羽、張飛等將校。

一席青袍的關羽,一身黑甲的張飛以及白袍將軍趙雲,…

這無數的威名遠播的大將、上將、猛將,一一出現在陳翎的眼內,令他心驚膽戰的同時,亦感興奮非常。

自己何德何能,竟需這等陣容的軍勢前來征討?

陳翎正想哈哈大笑一聲來表明自己的無畏氣概,便見敵方陣中有一將挺槍縱馬而出,前來城下搦戰己方大將。

此人便是張飛張翼德!

陳翎一個勁的嘆氣,非是其他,無論是張郃,還是周泰皆非其敵手也。

不待逐漸接近,滿臉都是興奮之色的張飛開口搦戰,陳翎便號令軍士高掛“免戰牌”,避戰不出。

免戰牌之意在於是一種向敵方宣佈或要求停戰的牌子,一般來說,若是掛出此牌之後,敵我雙方的士氣,相對而言,劉備軍勢呈現士氣高漲的面貌,而陳翎這一方則是士氣大跌,萎靡不振。

劉備是個講信用的人,而這免戰牌則暗含了我戰不過你,於是避戰的意思,若是換成曹操那般的人物,只會恥笑一聲,該做啥的就做啥,而劉備只能嘆了一聲,令張飛向城上的諸將帥辱罵。

若是陳翎憋忍不住,抑或是張郃、周泰等將實在憋忍不住,那麼自然去了免戰牌,出城去迎戰。

如此一來,折損兵卒倒還在其次,若是帳下僅有的這數將有個萬一什麼的,陳翎還不心疼死?

此是劉備攻許昌第一日,城內的文武,自陳翎之下,所有的將卒皆在城外的諸將輪番辱罵聲中,灰頭土臉着的回去歇息了。

翌日,陳翎起了個大早。

非爲其他,昨日一番動靜,關羽、張

飛等輩的辱罵功夫,相較他們的武藝,實在有待提升,陳翎只是冷哼了數聲,便不以此爲念。

雖然如此,但實際上自己就是爲劉備大軍逼迫着不敢出城爲戰,此等心境,縱觀自己一路走來,從未有過的際遇,若是陳翎自己心底沒有任何一絲的惱怒之意,那實在太看重了他。

就算是萬事皆平淡視之的陳翎亦是如此,合遑他人哉?

若不是陳翎強行攔住,周泰早已下城與張飛前去搏命廝殺了!

爲避免此等帳下大將不尊自己號令,肆意行事,陳翎只得勉爲其難,繼續高掛“免戰牌”的同時,亦看覷好諸將的言行,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災難。

這一日,劉備繼續帥大軍齊聚城下。

這一日,陳翎不想再去觀劉備的大軍,他呆呆的坐在城樓上殿內,不知在思慮着什麼。

耳中聽着張飛的搦罵聲,周泰心中火氣,急走上一步,向着陳翎言道:“子儀,張飛又非溫侯那般的人物,爲何不讓我出戰?”

陳翎呵呵一笑,不答其言,周泰就算能戰得了張飛,然後呢?

關羽、趙雲等輪番上場挑戰,誰也不敢自誇在此等局面下,能夠一直贏下去,何況還只是剛剛接近一流猛將的周泰。

“豎子!”

“匹夫!”

陳翎心中暗道着的、鄙視的罵戰能力,張飛、關羽等將的確並非擅長,他們所擅長的乃是綽刀一揮而過,帶走你的腦袋。

陳翎有些無聊,乃枕着背靠打盹起來。至日中時分,雖然早晨沒有吃什麼,但竟然毫無胃口。

在這危局之中,陳翎如何能夠安心睡眠?

外間的罵聲自清晨開始,便一直沒有停歇過。

這般言語雖然自己似無動於衷,但還是影響到了自己的食慾。

陳翎大恨!

若是…

若是…

若是什麼?

能戰張飛、關羽、趙雲、黃忠等猛將的人有,不過是少數,呂布自然是其中佼佼者,不過溫侯至此可能嗎?

馬超亦可算一個,西涼錦馬超並非浪得虛名,若是有他在此,起碼陳翎不必這般心憂了。

然後便是許褚、典韋等人,典韋死了之後,似乎被沮授取了屍身去,陳翎暗暗忖着,難道沮授還想復活他不成?

就算復活了他,以張燕,不,以刑鐐的經驗來看,亦是隻記得曹操是自家主公的憨厚猛將,不會爲呂布效力的。

難道做成傀儡?

呵呵…

但願沮授不要作繭自縛,最後搞得自己灰頭土臉,那就不好看了。

漫無邊際的胡亂想着,終於熬到了晚上,看着日光從西面照射而來,陳翎暗暗鬆了一口氣,這就又過了一日,不難,不難…

手掌中被自己掐出血痕來,陳翎都絲毫未曾察覺,這不難,的確不難。

從殿宇中走到城樓邊上,看着耀武揚威而歸營的劉備大軍,不知怎的,陳翎雙目之中老淚縱橫,身旁的陳震聽他自語着道:“這是我必須承受的…”

回至府邸

,陳翎一夜無眠,反覆轉側,就是睡不着,心底實在太過焦慮,這就影響了他的休息。

第三日,朦朧間,在震天的戰鼓聲中,陳翎唉聲嘆氣着起身。

這種精神打擊,比之上陣廝殺不遑多讓,實在有些令人不堪吶!

草草吃過一頓,無精打采的率着一干人等趕赴城樓。

橫行而過街市,見着什麼不順眼的,就命人上去一把踹翻;看見有人疑似奸細的,立即抓捕起來,收監待斬。

稍微放鬆了一下精神之後,陳翎感覺神清氣爽,言行立即就迅速起來。

來至城樓之上的殿前,便見陳震不管不顧的正拉扯住周泰,而周泰一臉的怒容,似有意要出城迎戰城下諸大將。

陳翎罷手,令兩人不要毋顧禮儀,在諸人面前這般失態。

接着陳翎步入大殿之內,在上首坐下,懶洋洋的看覷一下衆人,開口言道:“我這乃是假癡不癲、以逸待勞之連環計,汝等毋慮。”

以逸待勞好解釋,劉備軍勢抵城下寨,相比之下,城內會更加安穩一些,如此一來,時過境遷,劉備沒有起初那股盛氣之後,攻城戰會轉向陳翎這一方,對守城較有利。

而假癡不癲就難解說了,孫子曰:“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且亂動而羣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

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爲而實不可爲,或將有所爲。

在陳翎記憶中,司馬懿之假病昏以誅曹爽,受巾幗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爲而妄爲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

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或曰:假癡可以對敵,並可以用兵。

表面裝糊塗,實際很清楚,假裝不行動實際上是在暗中策劃等待時機。

如司馬懿假病奪兵權;當時機不成熟時,決不可輕舉妄動。如姜維明知蜀漢國力不及曹魏,卻勞師動衆九伐中原,以至蜀漢民窮兵疲,終被曹魏所滅。在軍事上,此計不但是麻痹敵人、待機破敵的一種策略,還可作爲“愚兵”之計來治軍。

用於政治謀略,就是韜晦之術,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表面上裝瘋賣傻,給人以碌碌無爲的印象,隱藏自己的才能,掩蓋內心的政治抱負,以免引起政敵的警覺,專一等待時機,實現自己的抱負。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段故事,就是個典型的例證。

劉備早已有奪取天下的抱負,只是當時力量太弱,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而且還處在曹操控制之下。劉備裝作每日只是飲酒種菜,不問世事。

一日曹操請他喝酒,席上曹操問劉備誰是天下英雄,劉備列了幾個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說道:““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一句話說得劉備驚慌失措,深怕曹操瞭解自己的政治抱負,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時一陣炸雷,劉備急忙遮掩,說自己被雷聲嚇掉了筷子。曹操見狀,大笑不止,認爲劉備連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對劉備放鬆了警覺。後來劉備擺脫了曹操的控制,終於有了蜀漢這一大業。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九十八回 大軍壓境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四百四十六回 汗血寶馬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孫翊問策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殺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九十七回 太平道教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回 隱藏之寶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回 高順死戰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回 君臣相談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五百九十六回 魏延衝陣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三十五回 何去何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回 君臣相談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