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

“哦!”驚訝聲中,這女子仿似在開啓園門,王昶聽得此女話語應答皆非奴僕之言,乃暗使眼色,要郝昭謹守禮節,不可因此舉而得罪了人。

開門者正是呂玲綺昔日的小侍女,現在的義妹宜霜。

一席白色的襦裙出現在郝昭、王昶兩人面前之時,兩人皆暗道一聲,此次前來“杞園”不虛也!就此打道回府去,亦足以寬慰矣。

俏眉帶一絲惆悵之情,雙目閃爍探詢間似有無窮的嫵媚之情。

不敢再直目相看,郝昭、王昶兩人一前一後分別言道:“在下郝昭、王昶,見過…”

“宜霜,…”宜霜看着自己面前的這兩個不凡的少年郎,心中微微有喜悅之感,開啓大門,示意請兩人進內。

聽得眼前之女就是溫侯之女呂玲綺的義妹之時,郝昭、王昶皆訝然。

郝昭走前中,突兀向側旁一避,拱手言道:“敢問是否就是…”見宜霜緩緩點頭,郝昭不顧身後的王昶推搡,接着問道:“不知…郡主爲何出現在此地?”

宜霜白了這兩少年郎一眼,沒好氣的答道:“蔡大家在此,…”言下之意就是說自己是奉命送蔡文姬過來居住的,非是久留於此處。

聽得不止有宜霜在此居住,尚有蔡文姬在此,郝昭、王昶兩人皆喜形於色。

驀地想起宜霜正在面前,兩人突感尬尷起來。

在沉默的行進中,王昶問道:“蔡大家如今可安好?”

在爲左賢王送歸之後,蔡文姬曾短暫留居過幷州一段時日,郝昭、王昶兩人慕其名,亦登門造訪過,不過彼時的蔡文姬很是困頓,這不止是生活不能一時三刻就恢復從前的面貌,更有因久居匈奴族羣中,蔡文姬的身形皆疲頓。

或許有些同病相憐的感悟,宜霜哀怨的嘆了一聲,只是說道:“比之前應該算還好罷。”

兩少年郎問個不停,早就想問清楚兩者來歷的宜霜乃說道:“你倆人自稱此地舊主?…”隨着她探詢之語,宜霜雙眼左右張望着兩人。

聽得此間正主如此問道,郝昭、王昶倆人皆感郝然,遂重新做了一番自己紹介言道:“幷州刺史陳翎帳下郝昭、王昶見過郡主。”

“原來是先生的門…下。”弄清楚這一切之後,宜霜不敢再以郡主自居,故而接着說道:“我亦曾爲先生的弟子,你我三人不如平輩論交?”

“豈敢、豈敢!”聲中,郝昭、王昶始展笑顏,王昶更得寸進尺探詢問道:“不知師兄芳齡幾何?說不定我倆年在你之上。”

“哈哈…”宜霜大笑一聲,抿嘴不答。

見面前的女子不答自己之問,王昶亦不着惱,呵呵笑着與郝昭論起青州之事來。

聽得兩人胡扯着什麼若是如此,便可破敵,宜霜笑而不應,只是引兩人入內。

待及至殿前,三人正見蔡文姬攜兩子於庭外玩耍。

或是心感甚是不便,蔡文姬正待轉身離開,便見其中兩少年郎疾走數步來到自己面前,口稱道:“在下郝昭、王昶,見過蔡夫人。”

定目一瞧,原來竟是幷州曾經相見過的兩少年。

知曉此兩人尚未成年,蔡文姬這纔去了心思,留在殿中與其相談。

如此偶遇,也算佳事一樁。

早就有心傾聽蔡文姬音律之妙的郝昭、王昶兩人心癢難熬,在匆匆寒暄數句之後,便求言道:“蔡夫人,恕在下唐突,尚在垂髫之際,便已經聽聞蔡大家於音律之道有獨到之處。”探詢着看了蔡文姬一眼,郝昭繼續言道:“不知能否讓我等聽聞其中一、二?”

恰如方纔蔡文姬所慮的那般,若是此刻是一男子當面對她如此說道,不免會給她留下強人所難的感觸,不過正緣由對面兩人皆是少年郎,性情不定,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蔡文姬並不以此而嗔怪他倆。

只是沉吟了半晌,蔡文姬這才言道:“北地苦寒,非是我自謙,疏於琴事久矣,不敢以此奉聽諸位。”看着郝昭、王昶兩人略有失望的神情,蔡文姬輕笑言道:“你倆若真的想聽,且等我三日。”

“三日時間或能恢復一點昔日風采…”蔡文姬如此自愛自憐着說道。

聽得郝昭、王昶兩人以及在旁的宜霜都有傷痛之情,不敢再刺激蔡文姬,今日所見所得甚多,郝昭、王昶站身起來就欲告退而出。

將出之際,蔡文姬的兩兒子上前來,一較小的拉扯住郝昭的衣襟,一較大的站立一旁觀看。

郝昭、王昶兩人實際對左賢王的兩子甚惡之,不過當着蔡文姬的面,實在不想因此而使得蔡文姬難堪,故而皆一臉笑顏相對。

再多的動作是不能矣,看着兩少年郎勉強的笑容,蔡文姬心中一陣悸痛,隨即掩面退入房中去了。

尬尷,非常尬尷!

正當郝昭、王昶兩人難堪之際,忽聽得宜霜嗔怪着言道:“你倆不當人子,就算是此地之主張遼前來探訪文姬亦不敢如此,惟有你倆敢這般!”

愕然相視間,又聽得宜霜言道:“你倆還想聽蔡大家的音律,哼哼…”

“等着罷!”說完宜霜亦拂袖而去。

相顧皆嘆一聲,雖然只是僅僅半日不到的時間,但宜霜給人的感官,一變再變,實在有些捉摸不定。

各自暗道着難怪一起成長,青梅竹馬的男伴都…

不敢在放肆多想,匆匆扒扯下小小的孩兒,交給於旁侍候的奴僕之後,郝昭、王昶兩人一路倉皇從“杞園”中奔回北海城中去。

大戰在前,此一些兒女私情只能留待將來。

緣於陳翎知人善用,此時的郝昭、王昶都有校尉一職在身。

雖無部曲兵卒,但只要有官銜在,從張遼帳下取得一支兵馬的指揮權還是能行的,如此郝昭、王昶兩人在出示了各自的腰牌之後,便暫時投在張遼麾下爲將,圖謀破敵之策。

有如此兩人混在自己軍中,張遼聞知之後,笑笑而過。少年從軍,何況是此等兩人,念及當初何以得爲主公重用,張遼心有慼慼,大戰將啓,戰功就在面前,郝昭、王昶若想在幷州陳翎麾下立足,呵呵…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四十七回 敵將授首正文_第五百五十七回 兵行險道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五百二十八回 許褚攻城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三百六十三回 漢中之地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回 爲臣之道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四百九十三回 夜襲攻城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回 班師回朝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六百一十三回 烈火焚城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三百零二回 誰成誰敗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一百七十九回 張郃心境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五百三十二回 奪城大戰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五回 大將高順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三百三十四回 旗鼓相當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一百七十一回 呂布之怨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六百一十二回 甘寧攻城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六百八十三回 強弓怒射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