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

建安元年一月下旬,從倭國迴轉的陳震經由琅邪、北海向平原而來。

他下了海船,直奔北海,向溫侯呂布述職,得授一將軍封號之後,便攜帶着數十名倭人侍從,以及其他倭國特產乘坐馬車直奔平原。

早有快馬來報的陳翎聞之,出城相迎。

陳翎、陳震兩人在此之前於襄平見過一面,因而陳翎遣人找來周泰之後,便開始爲陳震接風洗塵。

知陳震乃是陳翎少有的一至交好友,雖然在倭國見過,但夏侯氏還是特意換了一身服飾過來見禮。

臉上帶着笑意,夏侯氏盈盈萬福向陳震施禮,陳震見之,趕忙站起身來,拱手口稱言道:“嫂嫂,毋需多禮!”

經年不見,督統一方的陳震已然極有威勢,已不是夏侯氏印象中的青澀模樣,夏侯氏見陳震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心中暗讚一聲,不由得爲陳寧惋惜起來,若不是有“同姓不婚”的習俗,小姑嫁予此人恰是門當戶對。

纖纖玉手把握着陳寧,引她上前見過陳震之後,夏侯氏、陳寧兩女退回內室。

陳翎將剛纔陳震見陳寧的情景看在眼中,陳寧施禮間,中規中矩,沒有半點怯憚之意,反而陳震臉色一怔,似是很震驚。

陳翎心中疑惑,不過此時周泰在側,實在不好多問,乃笑顏行酒,與兩人對飲。

一宿無話,三人醉倒,周泰、陳震就宿在陳翎府上。

翌日,陳翎強忍着頭痛感,與陳震、周泰兩人閒聊。

周泰性情率直,不似陳震、陳翎兩人滿腹心思,直接開口言道:“孝起,你從倭國帶回的倭人,有何用處?”

周泰狐疑的神情浮現在陳震、陳翎兩人面前,陳震斟酌了一下,方纔言道:“今次我帶回一十二男女倭人,皆是年少聰慧之輩。”看着周泰、陳翎兩人仔細傾聽他所言,陳震呵呵一笑,撫須接着說道:“倭人生性狡詐,不似我中原之民淳樸良善,又兼此等人族中

頗有一些智巧機敏之輩,爲將來計,我欲攜在身邊仔細教導,令其明白忠義廉恥,知曉我上國風範,今後再送歸倭島,爲溫侯開疆拓土。”

陳震此乃以夷制夷之策,陳翎聽罷頷首點頭,撫掌贊之。

周泰聽得陳震所言,起了好奇之心,不再面露疑惑之意,哦了聲,說道:“既然如此,孝起何不令其過來一觀,若其中真有良才,我雖無你倆之智識,但刀劍錘盾、槍戟弩矛樣樣精通,用來教導區區倭人,應不在話下。”

陳震聽聞周泰所語,面露喜色,令僕從引倭人過來,向周泰言道:“幼平既有此心,不如我讓你一半人數如何?”

周泰聽罷,舉酒一飲,放下樽杯,看覷向陳翎,笑顏道:“你我、子儀三人,怎的盡是我倆勞心勞力,讓他得閒遊玩?”

陳翎無聲苦笑,陳震聞之亦是哂笑不已,陳翎秉性如何,陳震豈會不知,周泰雖然語焉不詳,但想來在自己駐倭國這一段時間裡,周泰應該爲陳翎出了不少力,而陳翎則是悠哉悠哉的過日子。

周泰瞥視了陳翎一眼繼續說道:“以我來看,孝起你將這些倭人分成三份,我等三人每人一份如何?”

陳震聽周泰所言,連連點頭。

陳翎則着急起來,開口言道:“孝起、幼平,非是我不願意,實乃家中有夫人在,豈能亂來?”雖然孫策還健在,但所謂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一句還是浮現在陳翎心中。夏侯氏每每食日萬錢,肥馬輕裘,自己都故作不見,如此安排府中人事,豈能私下僅憑己意就能決之?

陳翎臉上浮起的憂慮之色,令周泰搖頭不已,陳震同樣見之,亦驚訝萬分,乃出言說道:“子儀何故如此,莫非懼內不成?”陳震臉上的神情不似驚訝,反而帶着徐徐笑意,陳翎見之,苦笑一聲,言道:“非是你想的那般,我性情如何,你與幼平皆明曉。這般繁瑣之事,我躲之唯恐不及,何敢自尋煩惱?”

陳翎如此憊懶,陳震、周泰兩人皆怒,不由分說,在倭人還沒來到之前,就令奴僕進內告稟夏侯氏一聲,強留下四男四女八倭人在陳翎府中,之後兩人聯袂而出,不睬陳翎了。

隨着周泰、陳震兩人離開府上,夏侯氏移步出來,見陳翎懊惱倚門垂頭喪氣的樣子,勸慰言道:“兩位小叔皆是夫君左臂右膀,留倭人在此,夫君只管答應便可,爲何定要推拒門外?”

陳翎苦笑一聲,重新跪坐下來,向着夫人夏侯氏解釋道:“方纔我以夫人之名搪塞孝起,只是因此等倭人天性涼薄,所行所爲皆非仁義君子之舉,若納其爲府中門吏,便有禍亂之事;若僅以僕役視之,則無益於孝起之策。”

本來這些事情,可不與夏侯氏相商,便可留下倭人,但既然涉及到府中之事,陳翎原本亦是一隨和之人,自是要言明清楚,以免爲夫人夏侯氏所誤會,留下隱患來。

似懂非懂的夏侯氏,在陳翎解說之下,默思半晌,毫無頭緒之下,問向陳翎說道:“夫君,那現今該如何?”

在夏侯氏默默無語中,陳翎沉思着,現在聽夏侯氏見問,陳翎言道:“府中起一別院罷,讓這八人入住,待等他們安穩下來之後,我再視其言止分別處置。”

夏侯氏輕輕答應了一聲,令僕役將此八人傳喚上來,以待自己察之。

陳翎貴爲一地之主,身系治下州郡安危,府中之人,豈能輕易這般就留下來?

隨着僕役的傳召,四男四女八人來到堂下向陳翎、夏侯氏夫婦兩人磕頭拜首。

這八人四男在前,四女在後,夏侯氏見四男還是少年,便放下心來,再看向四女,夏侯氏心中不由得有些慍怒。

這四女漢服打扮,不施胭脂,清淡的臉上帶着畏怯之意,垂頭埋首,看似嬌弱,實則各個身姿妖魅,娉婷嫋娜,絕非良家之女。

夏侯氏冷哼一聲,在陳翎莫名的眼光中,拾起雜裾雙裙向後院而去。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回 兵圍鄴城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回 猛士猶在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回 營中亂戰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四十四回 混戰城外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六百八十四回 天下至強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五回 大將高順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三百五十一回 株連之罪正文_第一百四十二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五百一十八回 鳴金收兵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四十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一百四十四回 于禁夜襲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州之地正文_第一百零一回 籌集糧草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四百一十四回 夏侯罹難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一百三十二回 戰前集訓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四百六十七回 所謂伊人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