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

青州,左將軍府邸。

高順皺眉閱覽着戰報書信,諸葛瑾伏案處理政務,一旁的沮授斟酌欲言,卻慮此刻高順、諸葛瑾兩人都皆心有所思,乃閉目假寐。

沮授歸順溫侯之後,爲報舊主袁紹之恩,殫精竭慮向呂布獻計獻策,以求能滅曹操,爲袁紹報仇雪恨,可青州內有諸葛子瑜,外有陳宮陳公臺,又兼陳翎有智將儒帥之才,沮授所獻計謀,在呂布固執己見出征鄴城之中,皆不被採納。

自攻佔青州以來,呂布一勢勝多敗少,究其原因,就是他得陳翎、陳宮、諸葛瑾三人相助,言聽計從,不再一意孤行,故能如此。

而當陳翎平定幽州,班師歸來,呂布心中日益膨脹的野心,使得他再一次獨斷專行起來。兼那時陳宮持贊同之意,陳翎左右搖擺不定,未能出言反對之下,呂布這才排除其他之人的諫言,出兵征討鄴城。

沮授理解當時審配的心情,在有可能爲其兩子報仇的情況之下,對曹操兵勢強於己方事實,他審配置若罔聞,憤言反詰自己,竭力慫恿呂布出兵,是極爲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

逢紀剛參拜呂布,確定君臣之義,自是不會多言多語,以致令主公難堪。

呂布一勢佔據青、幽兩州,翼州半壁之後,強行招募兵卒,雖然看似浩大,但其實已呈不支之態。

十幾萬的將士,所需軍需無數,每日消耗的糧食數千上萬,屯積在平原、河間兩地,若不能趁此機會行征伐一事,恐有兵變之虞。

這些沮授都明白,都清楚,但相比之下,曹操其勢更爲廣大,其麾下兵多將廣,更在己方之上,在沮授看來,彼時出兵征討鄴城,非是最佳時機啊!

默默想着這些,沮授睜開雙眼,看向高順、諸葛瑾兩人。

高順看完戰報消息,眉頭緊皺,沉聲開口言道:“主公在魏縣遭遇曹軍埋伏,陷入包圍,曹操挾近二十萬兵勢與主公大戰,得隨後帥軍而來的許褚、高覽、韓猛三將之助,脫出戰圍,退向清

河。”

沮授以及已經擡起頭來的諸葛瑾兩人面露震驚之色,高順將書信遞給兩人觀看,接着說道:“此一役,我軍傷亡頗巨,只有四萬餘將卒能得回。”

高順說到這裡,嘆了一聲,看着低頭快速覽閱書中消息的沮授、諸葛瑾兩人,繼續說道:“曹操傷亡無從可查探知曉,不過,得此戰敗我軍之機,曹操勢必會…”

高順話還沒說完,就聽得外面有人急切稟道:“將軍,有兗州消息傳來。”

高順詫異,須知此時自己集諸葛瑾、沮授兩人商議,是有關青州,有關己方軍政大事,若無極其嚴峻重要之事,早已被告知的守衛是不會來打攪自己等三人的。

現在兗州難道有大事發生?

心中懷着這般心思,高順速傳令讓人進來稟報。

進來的是個商販裝扮的人,顯然事情極其緊要,容不得他換衣再來稟陳,只好這般打扮就匆匆而來了。

他半跪在高順、沮授、諸葛瑾三人面前,臉上帶着興奮之色,急速的說道:“將軍,許都爲劉備所攻破,…”

他話還沒有說完,高順、沮授、諸葛瑾三人倏地站起身來,各自臉上都帶着驚訝之情,問道:“什麼?許昌爲劉備攻陷了?此事當真?”

高順、沮授、諸葛瑾三人似是不信,似是驚喜,若此事是真的,那麼剛剛得報主公兵敗魏縣的憂愁之意便可散去了。

“千真萬確!許都爲劉備攻破了!”這人繼續重複了一遍剛纔的話語。

得到確認之後,高順與諸葛瑾、沮授兩人都笑了起來,主公不復有難矣。

“重重有賞,”如夢如幻覺間,高順重複了一句說道:“重重有賞,賞錢萬貫!”高順帶着笑意看覷着那人,接着說道:“現在你下去領賞罷!”

那人大喜,恭敬的向高順、沮授、諸葛瑾三人施了一大禮,這才轉身離開。

踏出門檻,他忽想到還有一則消息未曾稟報,不知是否該回身進去,向高順

陳述。

喃喃自語道着,劉勳投孫策,相比劉備攻破許都,實在有些微不足道,不如先去領了賞錢,再來稟告,那樣或許又能得個百、十貫錢財了。

心中如此想着,這人默默離開,前往領賞去了。

興平二年十一月,因劉備攻陷許都一事,曹操雖在魏縣一役中戰勝了溫侯,卻不能依此而挾大勝之勢盡滅呂布軍勢。

在高順聞知劉備攻破許昌這事的同時,曹操亦從曹洪派來的使者處聞之,曹操本已號令夏侯惇、夏侯淵兩將帥大軍準備攻向平原,在此情況之下,曹操只得放棄這個企圖打算。

在惱羞之中,曹操撤回了已經進軍至清河、安平兩郡的兵勢,留下曹仁、樂進、李典、滿寵四將在鄴之後,帥大軍回師向許昌而去。

呂布經此一役後,本來已至勢窮之境,但就是因劉備背叛之緣由,曹操不得不回軍攻許都,這其中的複雜因果關係,令曹操深恨劉備,誓言擒住必斬殺之。

然則,曹操剛剛帥軍兵之陳留之時,便傳來天子拜劉備爲皇叔,加爲鎮東將軍。

鎮東將軍可是曹操之前的官職啊,曹操氣懣於心,兼之前張繡遣來使者所言借糧、乞罪之事,令曹操心憂宛城自立之後,司隸全失之下,天下諸侯將不復在畏懼自己,對將來的招討事項徒增了無限煩惱。

如今自己僅佔兗州、徐州兩地,翼州之中,有呂布虎視在後,如此境地,比之與呂布開戰之前,幾欲全佔河北、中原,已成統一天下之勢,實在不能讓己心暢順快,令人悲憤難已。

在這之後,徐州傳來的消息,令曹操稍解煩惱之意,徐晃在擊敗來襲的臧霸、孫觀兩人之後,攻入東海,在兵力不濟之下,臧霸、孫觀率殘部遁入琅邪郡。

而另外一消息,則令曹操暗歎。

孫策並劉勳廬江之後,駐重兵於成德、合肥兩地,其兵指所向應該是壽春之袁術。

曹操聞之,嘆道:“天下諸侯並列,漢祚不興矣!”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回 烏桓勢力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四百二十六回 常來常往正文_第六百八十回 孫翊問策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回 前後始端正文_第六百四十回 攻陷城池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一百四十六回 重甲騎兵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五百三十二回 奪城大戰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回 隱藏之寶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零一回 貔貅相爭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三百七十三回 避席而走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上架感言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七回 陳震少年正文_第三百四十九回 劉備入蜀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龍快婿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五百二十五回 審配之謀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六百七十八回 龍駕上座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回 以一擋千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回 混戰將起正文_第四百八十回 鄴城難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二百七十回 識破計謀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