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劉備雖是漢室宗親,但年少時喪父,只能依靠織蓆販履爲生,穿街走巷,知人情懂世故,絕非“何不食糜”之輩。

相契之子龍從幽州一路艱難行來,投至自己帳下,劉備心喜,感其至誠,乃視爲兄弟。

趙雲與雲長、翼德兩人武藝相仿,爲當世猛將,更兼子龍不僅精通槍術,於兵法一道亦有獨到的見解,劉備慶幸之下,號其爲牙門將軍。

興平二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久徵於外的曹操迎戰青州呂布的消息傳來之後,劉備採納陳登父子的策略,向天下諸侯發出檄文,以討司空曹操亂政擅權之罪。

在留下關羽駐守汝南郡治所安城之後,劉備以三弟張飛爲前驅,帥軍一萬攻向許都。而劉備自己則領大隊人馬隨後跟進,帳下將佐有趙雲、魏延、陳登、糜芳、劉闢、龔都等。

十一月上旬,三弟翼德攻陷召陵,十一月中旬進入潁川郡,隨後兵圍許昌城。

隨着劉備進軍潁川郡中,駐紮洛陽的于禁已經顧不上據守城池,防禦馬騰或會出兵前來攻伐,在劉備攻至許昌城下之時,于禁盡提洛陽城中之所有兵勢,挾之向許昌而來。

于禁帥大軍離開洛陽之後,馬騰得機西出潼關,攻陷弘農郡,佔據洛陽,隨後派人至宛,意欲勸降駐紮於此的張濟。

在曹操與呂布開戰之前,宛城之糧草大都已經運至中原、河北供征戰之用,時至現今,劉備兵圍許都,馬騰進入司隸,將駐守在宛城的張濟完全絕斷了退路。

孤懸於外的張濟進無糧草可用,退又有劉備大軍阻道,心中反覆思量之下,張濟率一部人馬前往荊州穰城搶糧。

張濟暗自想道,有了軍糧之後,進可攻劉備,以解許昌之圍;若只是退守城池不出,有糧在手,軍心平穩,量馬騰一時不能攻下宛城,只要拖到曹公回師,必可獲得嘉賞。

然則,張濟出兵搶糧,爲劉表軍卒亂矢所中,命喪當場

潰兵逃回宛城,報張濟夫人、其侄張繡得知,兩人大慟之下,由張繡接管其部屬,同時向馬騰、劉備、曹操三勢借糧,意圖攻入荊州,爲張濟報仇。

得曹操、呂布短暫緩和契機,張繡剛剛從青州迴轉,就遇上如此這般事情,心中異常惱恨。

張濟歸順曹操之後,一併隨同投降的張繡,其心中對曹操並無忠誠之意。

泰山一役,爲陳翎所擒,輾轉至青州,張繡見溫侯呂布能以一己之力與曹操相爭,心中各種複雜感情,暗暗忖着,相比之下,自己的叔父張濟實在有些不堪。

待回至宛城之後,張繡本想借由曹操、呂布兩勢爭奪河北之機,窺視孰勝孰負之後,擇一相隨。憑着自己的才幹,想必會光宗耀祖,不負一生所學。

未料到現在叔父張濟爲解困而去搶糧,被劉表軍卒所殺,在內憂外患之下,張繡感覺到,假如此時繼續跟隨曹操的話,勢必會得罪馬騰;而聽從馬騰所勸,歸順於他的話,勢必會爲將來回兵過來的曹操所記恨。

爲了自保,反覆衡量之下,張繡得出一個結論。

此時,只能中立,你們去爭搶天子,我不礙着你們,我自己去討伐荊州劉表,爲叔父報仇雪恨去。

這在情理上,是可以爲他人諒解的,而在現在這般時局之下,更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不必憂患馬騰會攻襲過來,不必擔心提兵去許都,或爲大耳兄弟所敗。

劉備接到張繡借糧之請求,本來就沒有佔據宛城的心思,悲天憫人垂了一把淚之後,吩咐在安城的關羽交付給張繡數千斛糧食之後,便繼續攻擊曹洪堅守的許昌城。

馬騰截獲張繡的借糧使,在此人結結巴巴的傾訴聲中,馬騰亦交付給張繡數千斛糧食,之後便帥軍大進,向着許昌而去。

張繡遣至曹軍中的借糧使,在北有馬騰軍勢,南有劉備圍城之兵的情況之下,只好一路狂奔,直接投河北而去。

這一使,名雖稱借糧,實則是爲張繡乞罪。在劉備、馬騰共攻許昌之時,自己無能爲力之下,只得屈身保城,才能不負曹公所託。

曹操接到這一使者的請求之書,是否會相信,是否會震怒,張繡已經不在意了。現在他準備進軍荊州,中原實在太過危險,不是區區他一個小小建忠將軍能夠左右的。而荊州則不同,劉表這個坐守之賊,若能將他擊敗,佔據一州之地後,張繡相信,到了那時,中原無論是誰佔據着,自己攜一州之地投去,勢必會得其重用,依爲臂膀的。

莊子曰:“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也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劉備出兵許昌之時,原本虛弱不堪的袁術,聞報之後,急喚大將紀靈,謀士文臣閻象、袁渙等人議事。

在孫策取得江東三郡之後,與孫策其父孫堅有着莫逆之交關係的袁術,自忖後方無憂,曹操徐州、兗州他是不敢再行征伐,但一箭之仇的劉備,怎能就此放過?

整束軍馬,備足糧草,湊出五萬軍勢之後,拜紀靈爲大將,陳蘭、雷薄爲副將,楊弘爲軍師,三日之後便兵向汝南,討伐劉備。

袁術此一舉乃是破釜沉舟最後一擊,壽春在他治理之下,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因而時常暴動。袁術視之,將此等人一一捕抓起來,不收監關押,每人給付一柄武具之後,便令之上戰場。

袁術兵勢一動,建業的孫策聞之,心中躊躇不定,與周瑜相商,孫策言道:“公瑾,現在袁術兵出壽春,…”孫策有些難以開口言及,畢竟確如袁術所想的那般,兩家世交,在此時趁其大軍外出之際,行奪城之舉,似有些不妥當。

周瑜呵呵一笑,負手遙看江岸邊上,顧左右見其皆是伯符之親信,乃搖扇言道:“這又有何難!”

孫策詫異,恭身向周瑜施禮求計言道:“公瑾,計將安出?”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四百二十四回 入駐小沛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回 魏延神威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回 烏桓勢力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六百回 一挫再挫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五十五回 呂玲綺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回 兵法有云正文_第五百八十八回 張遼移師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三百二十三回 混戰將起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四百四十二回 憂民之心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一百零六回 破門而入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三百一十六回 損兵折將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譚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七十八回 斬將奪城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一百九十八回 烏桓來襲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回 雪地伏殺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六百一十六回 戰事轉變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回 諸將爭功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回 迂迴突襲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四百二十五回 曹植子建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