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

蹋頓一死,在後壓陣的能臣氐見之,臉色數變,心道漢軍勇猛,己部非是敵手,心中萌生退意。

張郃砍下蹋頓的首級之後,匯合張白騎一軍,共擊烏桓騎卒,一路殺奔而來,膽氣皆喪的烏桓騎卒不能擋,兼左右兩路鮮于銀、夏侯恩兩將率騎協助策應,令烏桓騎軍左奔右突,不知道該往哪一方攻襲過去。

機會稍遜即逝,張郃、張白騎,鮮于銀、夏侯恩三路人馬合圍烏桓騎卒之勢將成之時,能臣氐看着陷入驚恐慌亂中的烏桓騎卒,暗忖着自己本是代郡烏桓單于,現在樓班、蹋頓一遼西大王,一總攝三部單于沒在陣中,昌黎不復爲己所有,不如挾衆歸馬城?

能臣氐既起此意,乃在烏桓陷入重圍之時令收兵。

烏桓騎卒得號令,心中充滿了對能臣氐的感激之情,奮勇爭命,努力從張郃等諸將的兵勢中脫離出去,向着柳城城下而來。

眼見就能全殲烏桓騎軍,不料竟爲烏桓酋首號令收兵,逃脫了去,張郃大怒之,驅馬直趕,意欲挾斬將破敵之勢潰其兵馬。

張郃來勢兇猛,能臣氐不敢敵,又不想回至城中待死,只得急令左右立白旗一面,以示休戰、降服之意。

柳城本是漢城,身處邊塞要地,自然城高池深。在烏桓舉族遷移至此之後,習慣於搶掠中原婦孺、財物的烏桓族人,根本沒有心思修葺城池,任由其荒廢下去,只至陳翎帥大軍前來征討之時,四城門早已不復堅固,不能以此爲屏障抵禦攻城侵入。

若是能臣氐率烏桓騎卒退回城中,除了失去騎軍快速轉進之便利之外,還可能爲攻入城中的張郃步軍所破。

烏桓長於騎射,弱於步戰,非到必死之境,能臣氐不會如此行事。

看着烏桓軍中豎起白旗,張郃訝然,心道怎麼這就降了?

持槍令左右鮮于銀、夏侯恩兩軍緩攻,傳此消息給予身後中軍逢紀得知,然後再由逢紀報給陳翎聞之,以待其來決斷,是否受降。

陳翎正與骨進相峙中,聞報之後,亦與張郃一般,同樣驚訝萬分,不解烏桓爲何投降?

將此地的領軍之職交付給前來傳達消息的逢紀之後,陳翎引數十衛向中軍而來。

待至中軍處,就見張郃持槍監視着一烏桓首領並馬馳來。

看覷此人,年近四旬,滿臉滄桑,行止間頹敗苦顏,不過其身形健碩,似有些勇略。

張郃向陳翎抱拳一禮言道:“大人,此人乃是烏桓單于難樓,意欲親會大人一面,末將遂引他來見。”

陳翎頷首,略一回禮,之後轉向難樓言道:“我聞上谷烏桓王難樓,衆九千餘落;遼西烏桓王丘力居,衆五千餘落;遼東屬國烏桓王蘇僕延,衆一千餘落。現在蘇僕延一部早已爲所殲滅,丘力居之子樓班,”陳翎說着轉望向柳城,接着說道:“丘力居之子樓班所部十亭兵勢已去了七、八亭,單于大王至此,意欲何爲?”

難樓聽着陳翎所言,悲嘆一聲,向着陳翎躬

身抱拳言道:“丘力居之子樓班亡在軍中,其帳下攝政單于蹋頓則爲這位將軍所斬。”難樓說着一指張郃。

陳翎一聽,擡起頭來看向張郃,見其臉上帶着剛剛得聞斬殺大將的喜悅心情,毫不在乎難樓一臉的苦相。

陳翎暗讚一聲,轉回向難樓看去,聽他接着說道:“不止於此,在大人提兵征伐柳城之際,留駐在薊縣、漁陽的牽招、鮮于輔兩人,出兵共討我上谷烏桓,…”難樓沒有接下去說,其臉上黯淡無光,想必有田豫、閻柔在側的兩方軍勢應該勝了上谷烏桓,才令他如此。

陳翎擊節輕嘆了聲,難樓見之,心中憤恨,可惜自己提兵來助樓班意欲擊敗陳翎大軍,令其不敢小覷烏桓一部,但以現在戰事結局來看,世事難料,每多惆悵。

看着陳翎深藏不露的神態,難樓心中反覆揣摩,方纔繼續言道:“大人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然我等烏桓一族在此亡族滅國之時,亦非是易與之輩,還望大人深慮之。”

陳翎呵呵一笑,不言不語,只傾聽難樓繼續說道。

“單于能臣氐不是因不能戰而投降,實是看漢、烏桓兩族生死搏殺,不忍在樓班、蹋頓離世之後,再起兵端。”難樓停頓了一下,看着陳翎不爲所動的面貌,心中暗怒,接着說道:“經此一戰後,能臣氐與商議,欲歸代郡,不復居於此處,大人以爲何?”

陳翎搖頭,開口言道:“代郡亦是我幽州轄治之地,你等胡人還需遠離。”

難樓按捺不住,怒意勃發,雙手緊握,憤聲言道:“大人,你意欲何爲?須知我烏桓一族人口三十萬餘,僅居此一地容身已是極限,難道大人真的要將我等烏桓一族全部屠殺一盡嗎?”

陳翎繼續搖頭,正色向難樓言道:“幽州之中不得出現烏桓族人,是我底線,當然若是奴隸僕從,那就另當別論。”看着難樓難堪的臉色,陳翎接着說道:“難樓單于,在幽州邊塞外有鮮卑一族,與烏桓是出同源,爲何不遷至彼處居住?”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佈在北方。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爲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爲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

鮮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衆少陋也。

桓帝時,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分地爲三:右北平以東爲東部,右北平到上谷爲中部,上谷以西爲西部。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屬檀石槐。統一後,鮮卑連年侵擾漢邊境。

時至現今,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爲三個集團:一是步度根集團,擁衆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集團,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最強,影響大。鮮卑分佈在烏桓之北,兩者均受匈

奴役屬,與漢朝保持時戰時和關係。隨着烏桓的南遷,鮮卑也不斷南移填補其故地。

因此,烏桓、鮮卑兩族雖然現在已經脫離了匈奴役屬,但在圖謀進取中原一事上,卻是秉承匈奴遺志,逐年侵蝕其中,以達到竊據中原的目的。現在陳翎開口說要難樓反其道而行之,向北遷移,佔據鮮卑所領之地,這怎麼能夠令難樓心服滿意?

難樓強忍住爆發之意,憋聲忍氣言道:“大人,鮮卑族戰力猶在我等之上,如何能夠搶佔土地,安居下來?大人,有何良策可以教我,好方便我等依此行事?”

陳翎哈哈一笑,轉目看見烏桓騎卒與己方兵卒相持中,持器擎刃,虎視眈眈相互觀注視着,偶有人望向這邊來,以待自己與難樓商定之後,再做是戰是和舉措。

陳翎心中暗自想着,烏桓是死是活與己何相干?

只需你們離開幽州之境內,我亦不會多作殺伐,可若是想趁此機會,還留在漢郡之中,那就休怪我無情!

又慮及烏桓沒有了上谷、代郡、右北平、昌黎等郡縣之地容身,其族民生活的確是一大難題。

陳翎遂出口對着難樓言道:“我非是濫殺無辜之人,念及汝等不易,可從玄菟郡過境,遷至高句麗,難樓單于,你以爲如何?”

高句麗現在正處於太祖王時期,在剛剛實行集權化統制之後,就對漢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準備完全擺脫漢統治。

此時陳翎提及這一點,讓烏桓入徙高句麗,其內心如何,難樓略知一、二。

一來可以消了烏桓騷擾漢民、漢郡的隱患,其二就是將烏桓視做一把利刃,打消高句麗入侵漢四郡的念頭,以達到不戰而令其內亂的目的。

難樓意有所動,陳翎能夠有此提議,那麼將來烏桓在與漢的關係上來說,是比較有利的一方面,至少沒有了相互敵意之後,於邊境開設交易場所,互通有無,對彼此都算一件好事;

其次,高句麗不比漢庭,那邊地域寬廣,人口稀少,雖然疲敝貧脊了一些,但相對於現在爲陳翎所壓迫的烏桓一族來說,不亞於是一世外之地。

憑着自己族人的勇武,用不了多久,就能奪取此地以爲己有,待到那時,與漢或戰或和,都憑己意,不像現在這般委曲求全,懇求此人,只爲了能讓他高擡貴手,不屠戮族人。

看着難樓還算滿意的臉色,陳翎心中些許自得,烏桓自此北去,不復爲漢之患,實乃是喜事一件。

至於難樓提及相關請求,譬如在未進入高句麗之前,烏桓暫居玄菟郡內一段時日,還有其他兵器、甲冑所需,陳翎一併答應,反正烏桓是以馬匹來交換的,正愁主公呂布麾下無良馬之時,遇上此等好事,怎能不應之?

而玄菟郡,觀公孫度將根基設在遼東郡襄平,就知此時的玄菟郡內,不是鮮卑人,就是烏桓族,抑或是高句麗人。暫且讓幽州境內的所有烏桓全遷至此,待等將來烏桓攻入高句麗之後,再來收復不遲。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槍王正文_第三十四回 城門斗將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六百五十回 出兵漢中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四百九十五回 證錯了道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二百七十三回 中計中計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二十三回 旗幟飄揚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二百五十三回 變亂之始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四百九十一回 陌生世界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六百八十九回 王佐之人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回 混陣廝殺正文_第五百六十五回 兵出成都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六百二十七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二百零四回 諸使紛至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回 大戰之前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一百六十七回 先登之士正文_第三百三十回 無恥之輩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三百三十二回 血染戰袍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九十三回 傳檄而定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