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

次日,陽光明媚,空氣清爽。

呂布大寨中,人聲嘈雜,將士從營帳內出來,吃過朝飯,在己部將校的督促下,依序持戟擎旗向寨外而去。

昨日張遼帥大軍至,在拜見主公呂布之後,就在大營中歇息。

自與袁紹開戰以來,管亥、徐盛、柳毅、公孫羽四將寸功未立,大帳中聽聞陳宮、陳翎兩人定下的計謀之後,四將爭相出列,自告奮勇,向主公呂布懇求將此任交付給四人實施。

呂布聞之,嘉許四將,乃令柳毅趁夜偷入城中;令公孫羽準備火種;令徐盛挖掘泥土,盛入麻袋中,以待來日攻城之用,又此任頗爲耗費時間,呂布遂令管亥從旁協助;而管亥其餘部衆在夜幕降臨之後,分置平原四下,約定舉火爲號,金鼓齊鳴,騷擾城中袁軍士卒休息。

管亥的任務很簡單,也最爲危險,若是城中審配堪破陳宮、陳翎兩人計謀,帥大軍出城與呂布交戰,管亥本部軍馬僅有萬人,又分置四處,勢不能擋。

可當管亥依計行事,數次敲響金鼓之後,平原城中開始頗爲忙亂,以爲呂布攻城,待過了二、三次之後,便不在以爲念,只顧休息,再也沒有急匆匆的穿衣披甲,配劍持刀出現在城樓之上。

陳宮、陳翎兩人以爲審配中計,遂令柳毅率數百身手輕捷的士卒循繩索向着平原城上攀爬而去。

不料,待柳毅上得城牆之後,袁軍齊出,將這數百軍卒全部斬殺,只有柳毅仗着身手了得,從城頭脫身而出,避過此難。

陳宮、陳翎兩人聞知,心知肯定是審配將城中士卒分爲數批,一批據守城樓之上,以防呂布趁夜攻城;一批不管其他,只顧休息。

如此一來,陳宮、陳翎兩人毫無辦法,只得將管亥、柳毅兩人撤回,只留下少數人馬繼續騷擾着城中的袁軍。

五更時分,四處軍伍逃回稟報,審配遣將出城,襲擊四處據點,各伍、什長不能御,只得放棄騷擾,回大營而來。

由此,平原在審配爲主帥的情況之下,似乎堅不可催,陳宮、陳翎兩人無計可施。

陳翎着束完畢,踏步出了營帳,曹性、夏侯恩兩人迎上前來,抱拳參見了一下。

陳翎略一拱手,便向着主公呂布營帳中而去。

來至大帳門處,成廉侍立在側,陳翎拱手致禮,在成廉還禮中,拾階而上。

進入帳內,溫侯呂布正肅然跪坐在上首,他身後侍立着呂玲綺,在下首左手間乃是陳宮、公孫羽兩人,右側則是張遼、管亥、徐盛等將。

陳翎向溫侯呂布作揖稱道:“主公!”

待其頷首以示可以就坐之後,陳翎後退轉入陳宮、公孫羽兩人之間跪坐下來。

剛一坐下,陳翎就向左右陳宮、公孫羽兩人略一致意,待兩人回禮之後,便望向對面武將序列,看覷間,陳翎暗暗道,原來今天不是自己來的最晚,尚有二將沒到。

張遼一部有將管亥、徐盛、柳毅、公孫羽四人,他們都已經進帳。

呂曠、呂翔兩將在高唐拱手讓城舉動,令張遼對兩人一直懷有不愉之感。雖然得主公呂布指派,呂曠、呂翔兩將至張遼帳下效力,可張遼一直以微末瑣事勞煩兩人,未肯盡信兩將,不敢託付重任於兩人,呂曠、呂翔兩將遂只能爲高唐糧草轉運使,不可能出現主公呂布大帳中。

溫侯呂布本部軍師將領,陳宮、自己、幼平、許褚、韓猛、郝萌、薛蘭七人,在營帳中,似乎韓猛、郝萌、薛蘭三將未曾出現,陳翎不知爲何,只能靜候。

一柱香之後,韓猛、郝萌、薛蘭齊齊到來。

帷帳突兀被撩起,韓猛率先而進,急走幾步來至主公呂布面前,帶着一臉驚喜開口言道:“主公,城中審配帳下大將焦觸、張南來投!”

陳翎心中一悸,這消息實在令人震驚!

遍看帳中數人,主公本來不耐的臉上全是慍怒,現在聽聞此消息之後,化怒意而驚喜,言道:“此事可確定,韓猛?”

耳中聽得韓猛答道:“千真萬確!此事郝萌、薛蘭兩人皆可爲我作證。現在張南已候在賬外,主公是否召見?”陳翎繼續觀察帳中衆人,陳宮眉宇間似有迷惑之意,張遼、周泰等將臉上皆露出喜色。

見此,陳翎心中暗道着,焦觸、張南兩人本是袁紹部將,此次曹操、呂布齊攻河北,這纔派至平原協助審配守城,如此兩人真的會在此刻投誠向主公溫侯呂布帳下來嗎?

想起兩人在官渡之戰後,才投靠曹操,陳翎心中有六、七成把握,此定然是審配的計謀!

念及赤壁之戰時,蔡中、蔡和兩人詐降,陳翎正待向主公提請不可輕信,便見陳宮拱手向呂布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值此兩軍交戰之時,有敵將來投,正喻意吾軍必能攻陷平原城池,麾兵進軍河北之地,可得翼州之相。”

呂布聞言大喜,速令召張南進入帳內。

陳翎看着韓猛得令而出,向陳宮望去,不知他是何意。

陳宮之智,毋須質疑,肯定會看出其中的疑點,他現在如此爲之,難道有深意?

陳翎如此想着,便沒有向主公呈請阻止張南進帳。

張南是一名很普通的武將,身長七尺左右,身穿着袁軍小卒服飾,進得帳中之後,便半跪向呂布抱拳言道:“末將拜見溫侯!”張南說完頭低垂下來,一動不動靜候呂布處置。

呂布藐視間,半晌之後纔出言問道:“張南,汝爲何於此刻投向某,是否存了別樣心思?”

呂布虎視間,張南身軀顫慄,勉強擡起頭來向着呂布說道:“末將真心來投,並無他意,溫侯若是不信,可斬下我頭顱!”

呂布聞言頷首,緩下來道:“既汝張南乃是真心,可助某奪取平原城池否?”

張南聞言喜形於色,但還是依舊半跪着,說道:“在前來投向主公之時,末將已經與焦觸約定,若主公能納我等兩人,那可在晚間,以火爲號,主公帥大軍強攻東門,焦觸率本部人馬賺開西城門,迎主公大軍入內!”

呂布點頭,移目向着陳宮、陳翎兩人看來,陳宮緩緩頷首,陳翎則是一動不也不動。

陳翎想不通陳宮心中在思量着什麼,這明明是審配的詐降之計,陳宮心中知曉,卻還是配合着張南做出如此舉動,這實在是異乎尋常。

待張南在驚喜交加中,得了呂布的賞賜,下去聯繫焦觸,準備在晚上打開城門迎己軍入城之後,陳翎實在有些忍不住,向着主公呂布、陳宮一一拱手言道:“公臺,爲何這般輕信張南?”

陳宮呵呵一笑,不急不緩向着狐疑中的呂布拱手,轉向陳翎言道:“子儀,難得你不出聲,使得我順利配合張南,將詐降之計進展下去。”

遍視帳內各將,陳宮向着呂布致歉道:“張南心懷不軌,在他進入帳中之時,我便已看破。”

看着呂布臉上浮現起來的慍怒之意,陳宮繼續解說道:“審配被我大軍包圍,出城而戰,非是主公之敵,只能籠城而戰。”

“籠城而戰,若有外軍支援,自是無妨,他審配將數萬大軍,兵堅甲利,兼城中糧草堆積如山,數十日、月餘也不過在瞬息間,一會就過。”陳宮說道。

陳翎有些明悟,繼續聽着陳宮說道。

“但在鄴城被圍,幽州沮授不知何時來援的情況之下,他審配惟有出奇策才能破解主公包圍之勢。”看着帳中主公呂布以及衆人逐漸明白的表情,陳宮接着說道:“詐降不過是小計爾,我料審配勢必在此期間,加固城防,調撥重兵守候在西門,只等主公帥諸位將軍進入城內之後,緊閉城門,坑殺主公以及在坐諸位將軍。”

“因此,我便將計就計,主公可遣大軍強攻東門,西門則派少量軍馬多持旌旗,假作主公前往。如此一來,屯重兵於西門的審配,不能東西兼顧,必有遺漏可爲我軍利用,我軍趁機當可破此一城。”陳宮說完,向着帳內諸人一揖,便坐回原處。

此計很簡單,就是將計就計之策,在陳宮講了一半的時候,陳翎已經醒悟過來,可真的如此嗎?

陳翎想着赤壁之戰的經過,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其中計中有計,環環相扣,這才導致曹操羞怒之下,斬殺了蔡瑁、張允兩將,使得火燒赤壁得以成功。

審配、陳宮兩人都這麼膚淺嗎?

一個自以爲遣兩人至呂布營中,就能得溫侯信任,聽從他的計謀而隨之展開行動,坑殺溫侯呂布以及其帳下文武;另外一個則是看破此計的情況之下,將計就計,反其道而行之,審配想讓主公呂布前去西門,那麼我就聚集重兵強攻東門,覷機打破城池,取得平原之地。

陳翎思緒混亂,比起赤壁之戰,這實在太過簡單!

看着帳中主公以及衆將的表情,不似作僞,各個都爲陳宮此計讚不絕口,陳翎苦惱着想道,這算什麼,難道自己已經超越了陳宮之智,比他更加深謀遠慮了?

呆愣了半晌,在主公呂布的號令中,衆將接命一一離去,準備攻擊平原城池。

雖得焦觸、張南兩人之計,但日間的攻城作戰是不會就此罷休了的。

若是不攻城,在審配一方來看,溫侯呂布帳下謀士太過無能,只想等着晚上偷襲而戰,這其中莫非有詐?

而在主公呂布一方來看,若是不攻城,審配可能會疑忌己等識破詐降計,而在做着其他準備,晚上的偷襲作戰,可能會受此影響,而不會成功。

又抑或焦觸、張南兩人真心來降?

想起這個最不可能的可能,陳翎自嘲着一笑,或許太過多慮了。

陳宮將計就計不錯,若能得以成功,就算不能攻入城中,也勢必給審配造成士氣上的打擊,不敢再託大使詐用計。

念及這些,陳翎拋下所有的疑慮,向着戰

場而去,此刻必須專心於攻城之上,其他的,等有暇再仔細想想罷。

營寨距離平原城不遠,緩緩前進中,陳翎見前方地勢逐漸開闊起來。

前方是一片平原地帶,左右皆是田畝,其中還有少許麥穗沒有收割。阡陌縱橫間,陳翎心中泛起仿如置身於大地上的一點,顯得異常渺小,而毫無足道。

想起方纔之事,陳翎感覺自己非常迷惑,這難道是因爲自己知曉了諸多事情,才顯得如此與衆不同?

又或許,這個時代本來就是如此。

天下黎民百姓,能認字識文的不多,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只有那些士族子弟才能進學知文。因此,這個時代的人,纔沒有那般見多識廣。可是,周瑜、諸葛亮等輩呢?

心中太多的迷惑不能夠解答,陳翎陷入自我懷疑中。直至身後的陽光照射過來,陳翎才擡起頭,便見一座帶着黃暈的城池顯露在自己面前。

陳翎展望過去,見平原城下,大軍密密莽莽展開。

這支大軍,旌旗無數,長戟、長矛、長槍陣列,鋪設在城池前。

中軍、側翼數千騎士護持,持兵刃以待,俯瞰着平原城。

主公溫侯呂布出現的那一瞬間,無數的軍卒山呼海嘯般持兵器相迎。

呂布頷首遍視大軍,縱馬馳向中軍大帳下。

在他身後跟隨着呂玲綺、張遼、周泰等將領,而陳宮則與陳翎並駕隨後跟上。

緩馬度步間,陳翎側顧陳宮問道:“公臺,以你之見,此次攻城有無勝算?”

陳宮奇怪的看了陳翎一眼,說道:“子儀,何必問我,攻城方略乃是你我定下的,難道到了現在,你心中患得患失起來?”

陳翎苦笑一聲,不再試探,直接問道:“公臺,不瞞你說,方纔一事,我心中存有疑慮,望公臺能爲我解惑。”

陳宮點頭,以示陳翎道來。

陳翎言道:“審配如此簡單一計,難道真以爲能瞞過你我等幾人嗎?”

陳宮呵呵一笑,正待說話,便聽得陳翎接着說道:“而你將計就計,真能瞞過審配嗎?”陳宮聽到此處,轉過身來上下打量起陳翎來,見他臉上之色不似作僞,而是真的如此想的。陳宮忽有所悟,乃自言道:“智障了…”

陳翎聽得陳宮所言,不明所以,迷惑看着陳宮。

陳宮說道:“子儀,你想太多了!”似是惆悵,似是懷疑,對着陳翎說道:“子儀,想必在聽得韓猛將軍稟報主公聞知張南來降之時,心中已有感觸,想到此或是審配之計?”

見陳翎頷首,陳宮嘆了聲,接着說道:“智者多慮,愚者自安。焦觸、張南兩人雖非袁紹帳下大將,但深得其器重,豈會輕易投向主公,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既然心中已起疑心,便應向主公進諫,指出張南乃是爲審配所驅使前來詐降的。然則念及此計似可利用,我遂將計就計,沒有當堂喝破張南詐降身份,任由審配計謀繼續進行下去,以便趁機攻陷城池。“陳宮下了馬,繼續向陳翎說道:“審配使計太急,若是過了這日,在主公強攻平原城池之後,再遣張南而來,我心中必無十分把握,定然會想及勢窮之下,城中之將或有可能真心來降。”

陳宮捋須張望前方城池,對着側立於旁的陳翎說道:“此計雖然簡單,但對於甘願冒奇險前來我軍中的張南來說,卻很是艱難。對於聽得韓猛所言及張南來投主公的諸位將軍來說,同樣不似作僞,而是真的會發生的事情。”

“須知,沒有人會因一絲的可能,就毫無顧忌的投向敵軍中去使詐降計。須知,待等進了軍營,便是生死不操控在己手,而是在於對方是否是相信你之所言,從而做出判斷,是斬是納降。”陳宮看着陳翎,接着說道:“審配就是據此纔會出此奇謀,使出詐降計。他不信我等會看破此計,又或許根本就不在意張南、焦觸兩人的生死,僅僅是爲了那一絲的可能,在他眼中,張南、焦觸兩將應該和他一般,爲了袁紹的大業,應該毫不顧惜己身,前來我軍中,使詐降計。”

“而你,子儀,你想得太多!”陳宮說道。

陳宮說了很多,可陳翎似乎還是不太明白,怔怔的呆立一旁。

陳宮嘆了聲,說道:“子儀,在你眼中的計謀很簡單,可在其他人心中,卻是很艱難,是要經過反覆衡量,猜測着對方的想法打算,做出相對的部屬,然後由人來實施。”

陳宮肅然着說道:“這樣的事情,並不簡單,那只是你想太多了。智者多慮,愚者自安,拋棄過多的想法,澄清理順一下,你會發現,這人、這事,都是循着攻守城池這一事,而在做出各種準備、安排。”

陳翎繼續迷茫着,幾乎聽不懂陳宮在說什麼了。

側顧見主公呂布已經注意自己與陳宮兩人好一陣了,陳翎忙拱手,趕了過去,站在呂布身旁,靜靜等候着大戰開啓。

(本章完)

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一百一十五回 經典太平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一百三十四回 袁紹來襲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回 非人存在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三百八十二回 拜見呂布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回 思緒萬千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回 攻城開始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八十四回 薊縣攻城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回 埋伏之處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四百八十三回 無理取鬧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零三回 猛將失一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回 兵事倥傯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回 突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八十九回 雛鳳初鳴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六百零七回 轉戰廬江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四百六十七回 所謂伊人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回 進圖江州正文_第五百二十四回 浴血奮戰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回 孫翊回鄉正文_第五百九十一回 大戰將起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回 引火燒身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回 進退失據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龍快婿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五百二十八回 許褚攻城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七十四回 倒行逆施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六百八十五回 好戰者亡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二百一十八回 劉備出兵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