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廣陵之戰(五)

徐州郯城刺史府,文臣武將匯聚一堂。見諸人落座,劉備便道:“近日收的兩封書信,一封是廣陵來信,乃是江東太史慈領兵四萬擊我廣陵,宇霆元龍困守孤城,請援軍。另一封乃是潁上裴元紹來信,道糧路受曹軍精騎侵擾,而潁上汝南軍力不足,無力征剿,故請援軍。此二事,諸人以爲如何?”“廣陵城有一萬精兵,更有宇霆元龍坐鎮,當無憂矣。然須防江東增兵,可遣黃將軍率軍五千往援。太史慈箭術精絕,正是黃將軍之敵。”徐庶笑道。“至於潁上處,既是曹軍精騎,更有千餘衆,須得子龍將軍領白馬義從前往方可。而徐州重地,還需三將軍費心把守。”本來面色不豫的張飛聽的此言,立即眉開眼笑地吼道:“大哥放心,有俺老張在,曹賊不來便罷,若是敢來,定要一矛刺他個透心涼。”衆人皆笑。劉備亦是笑道:“如此,便依先生之言。”吩咐下去,黃忠趙雲各領人馬而去。

廣陵城太守府,楊雷緊皺眉頭:“如此困守孤城,如同坐而待斃。元龍,吾觀前次之戰,乃是汝遣軍進襲,方有大勝。不若今次再夜襲其營,必能再獲大勝。”“前番孫權初次帶兵,只因年少氣盛,吾趁其不備,方有勝績。今番乃是太史慈統軍,其人久經戰陣,焉得不防劫營?此番若去,恐事不成,徒費兵力而已。”陳登皺眉道。“不然,無須多人,吾僅帶親兵百人即可。”楊雷眉毛一揚,斬釘截鐵道。“宇霆何故如此自信?”陳登問道。“大軍最懼何事,非敗,乃是炸營而。吾以百騎改裝襲營,非多斬軍士首級,欲使江東軍炸營而。若能成功,則太史慈縱有千般謀略,也無用而。即便不成,亦能降敵士氣,壯吾軍心。”楊雷的眼裡閃過一絲精光。陳登點頭道:“既是如此,宇霆且去,吾在城中等待軍士凱旋。”楊雷點點頭,自去了。

“諸君,近日太史慈圍城而不攻,吾料其必在建造攻城器械。然如此一來,大戰即在眼前,氣氛之壓抑想必諸位已經感覺到了。”楊雷看着眼前集中起來的親兵隊,頓了頓道。親兵們依然一臉堅毅,默然不語。楊雷自失地一笑,自己的這些親衛,已經和自己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執行自己的命令和保護自己的安危,自己和他們說這些,給他們打氣,無異於嘴上抹石灰—白說。頓了頓,楊雷便道:“換江東軍號衣,頭盔上插白翎,以作辨認。今夜,吾要劫營。”衆人齊齊應諾,各自換好號衣,只待行動。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江東軍的大營靜靜地佇立着,楊雷領着一百騎親兵,盡是身着江東軍號衣,盔上插着白鵝翎,馬蹄裹着布,各自備好軍刃,又帶着引火之物。太史慈乃是名將,治軍嚴謹,軍寨井井有條,刁斗箭塔,森羅密佈,更有巡邏的小隊軍士在大營往來穿梭。楊雷在前寨觀看半晌,暗暗讚道,不愧是太史慈,這軍寨守衛森嚴,擺明着防着劫營的。換着一般將領,甭說劫營了,不被他趁勢反擊就是好事了。只可惜,遇着的是自己,這時代,論道偷營恐怕還沒人沒超過自己吧。城中悠悠地響起三聲梆子,卻是三更已過,夜已深了。楊雷領着軍士已然繞到了大寨後側,卻見後寨燃着點點火堆,江東軍士三五成羣地懷抱兵器圍在火堆旁,皆已經睡熟,便是那鼾聲,亦是隱隱傳來。不時更有兩三句囈語傳出,只是嘟嘟囔囔的,且又甚遠,聽不清楚。又等片刻,見了那巡邏小隊走過,楊雷輕輕擺手,命諸人且在原地侯着,自己藉着地形潛了過去。果然,大寨亦是木柵欄圍着,只是不像前寨,有拒馬攔着。楊雷近前,微微一笑,悄悄動手,不一會兒便將木柵欄開了個大洞,足夠雙馬並進。那睡着的軍士卻絲毫不覺,依舊鼾聲連綿。楊雷搖搖頭,暗想:若是以後皆是如此劫營,那豈不是每戰必勝。不過,似乎陣前斬將勝利來的更快些,如關二哥那般,竟能唬的數萬軍士不敢上前,拜倒於地,那纔是真正的沙場高手呢。自己,還是差得遠呢。萬事俱備。楊雷上了馬,低聲喝道:“諸位且隨我向前,今日一戰,必將名垂史冊。”軍士們低聲齊應:“願隨將軍成事。”楊雷滿意地點點頭,大槍一舉,輕磕馬鐙,這馬可就躥了出去。一百騎緊隨其後,直直衝向那剛被打開的口子。蹄聲悶悶,縱是不響亮,這大地的震顫卻是遮掩不了。只是這百十步距離實在太近,那睡着的江東軍士剛被震醒,迷迷糊糊就要罵人,半眯着眼睛就看見一隻碗口大的包着布的馬蹄就踏了過來,當下就是腦漿迸裂,紅的白的飛的到處都是。馬不停蹄,這引火的東西也不能白帶了,藉着馬勢,軍士們將引火之物撒的到處都是,手中鐵槍又在火堆中輕輕一挑,這火,可就引燃起來了。“敵襲,敵襲。”有僥倖未死的軍士發現了這支部隊,當然,這引起的大火已然說明了這一切了。鐺鐺的鑼聲響起,卻是巡邏小隊的人示警。只是楊雷這百騎,皆是穿着江東號衣,又是騎兵,機動靈活,早就穿插到別的地方去了。人走了,這亂子可是大了,要知道方纔殺人放火的可是身着江東軍號衣之人,當下有的軍士喊出‘反了,反了’的聲音,再被滿地的鮮血腦漿一激,周圍炙熱的大火一燒,加之這幾天軍中建造器械,大戰氛圍越來越濃,越來越壓抑,軍士們可就紅了眼了。亦不知是誰第一個動的手,只知道吃晚飯還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夥伴,卻毫不留情地將長矛捅進了自己的胸膛。當下,瀕死慘嚎聲,呼喝叫罵聲,兵刃相交聲蔓延了開來。楊雷絲毫不關心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一個勁兒地向前向前再向前,他的目的只有一條,儘可能引起更大的混亂。

第131章 周瑜設計敗呂楊 張遼來援斬孫暠第146章 楊雷起兵統江東 沮授田豐歸徐州第5章 劉備領徐州牧 楊雷守小沛城第14章 活字印刷第6章 傳授軍體拳 籌辦識字班第73章 官渡之戰(一)第112章 孫賁廬陵勸親弟 魯肅東海襲糜芳第150章 馬壽成鄴城養老 劉景升襄陽暴亡第70章 楊雷北征(十三)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150章 馬壽成鄴城養老 劉景升襄陽暴亡第113章 賀齊再破黃祖 甘寧心懷二意第209章 衆謀士談和戰 楊宇霆放大假第140章 趙雲破陣得琅琊 陸遜獻策平山越第165章 臧宣高死守城池 曹子和殞命北海第54章 歸還家眷第172章 龐令明大戰陽平關 法孝直設計廣漢城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100章 孫權召周郎 呂布至廣陵第101章 甘寧遇蘇飛歸夏口 關羽至廣陵大戰起第87章 楊雷見陸遜 關羽誅文丑第145章 郭嘉獻策定遼東 楊雷用計調劉磐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26章 袁術稱帝 徐州三將爭先鋒第179章 馬超勇奪天水 呂布大破胡騎第146章 楊雷起兵統江東 沮授田豐歸徐州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77章 官渡之戰(五)第77章 官渡之戰(五)第15章 黃忠來投第20章 迫降呂布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122章 太史慈箭射關雲長 呂奉先大戰江東將第25章 將領輪換制 陳登牧廣陵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120章 夏侯淵定計襲孫觀 趙子龍奮勇再揚威第141章 關雲長刮骨療傷 楊宇霆平定山越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65章 楊雷北征(八)第28章 劉備終得號皇叔呂楊二人進青州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144章 曹操進位漢丞相 曹純親身斬蹋頓第179章 馬超勇奪天水 呂布大破胡騎第82章 官渡之戰(十)第119章 孫觀固守引夏侯 趙雲廿騎襲中軍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142章 曹孟德揮軍得冀州 審正南至死不降曹第94章 趙子龍力拼虎豹騎 孫小妹初識楊宇霆第1章 爲餬口從軍第134章 陸伯言勸降賀公苗 魯子敬回師會稽城第204章 呂奉先分兵殺胡 魏文長夜襲曹營第29章 泰山四寇降第13章 酒香滿彭城 楊雷爲從事第129章 曹操回師冀州 呂楊進至吳郡第118章 曹操驅民攻北海 孫觀無奈棄城池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206章 龐士元火燒定陶 夏侯惇北門遇敵第84章 關羽進豫州 楊雷駐廣陵第87章 楊雷見陸遜 關羽誅文丑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第203章 曹孟德再思渡河 呂奉先誓殺夏侯第193章 曹操回師黎陽 閻柔兵襲樂陵第175章 龐令明得機奪陽平 夏侯淵兵敗回關中第5章 劉備領徐州牧 楊雷守小沛城第54章 歸還家眷第39章 曹操分兵攻小沛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113章 賀齊再破黃祖 甘寧心懷二意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66章 楊雷北征(九)第193章 曹操回師黎陽 閻柔兵襲樂陵第59章 楊雷北征(二)第140章 趙雲破陣得琅琊 陸遜獻策平山越第38章 孫策退軍 夏侯重傷第171章 引蛇出洞奪綿竹 千里急襲佔陽平第151章 楊宇霆力奪南郡 趙太守爲嫂做媒第204章 呂奉先分兵殺胡 魏文長夜襲曹營第2章 升爲隊長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74章 官渡之戰(二)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198章 李典樂進火燒官渡 陳到魏延奇襲洛陽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190章 虎豹騎再遭重創 蒯異度攻佔武關第55章 呂府家宴第46章 楊雷的第一次吃癟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123章 關雲長無奈養傷 楊宇霆單騎斬將第140章 趙雲破陣得琅琊 陸遜獻策平山越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181章 徐元直計奪許昌 曹孟德退守陳留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9章 徐州摔張飛 立寨九里山第28章 劉備終得號皇叔呂楊二人進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