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楊雷北征(十四)

“什麼,孫策死了?”正在官渡大營的曹操展開荀彧自許昌寄來的書信,不由出聲驚呼道。帳內諸人亦是齊齊看去,直盯着曹操手裡那封書信。要知道曹操可是曾親口說出‘獅兒難與爭鋒’的話語的。

曹操見衆人皆是一臉渴盼的目光,遂交給身邊的荀攸,讓其當衆宣讀。

“孫策好巡獵,其於四月四日出城,因其馬快,程普衆人皆落於其後。正在驅逐野物之時,自草叢中忽起三人,張弓搭箭。孫策猝不及防,被射中面頰,賊人棄弓箭,亂槍戳之,並大呼自稱是許貢門客,特來報仇。是時,策寶劍忽斷,止留劍柄,無兵刃拒敵。後程普衆人趕到,將刺客俱皆殺死,剁爲肉泥。回城請醫觀之,道是箭矢之上有毒,可治然不可生氣。恰此時有軍報到,道是關羽奪了壽春,實領壽春太守。策怒甚,欲出兵,衆人阻之。策索鏡自觀,良久長嘆道:‘如此面目,安能建功立業乎?’遂摔碎銅鏡,奮力大吼,以致傷口迸裂。其後病情日重,薨於四月中旬。後將江東大權盡付其弟孫權。”荀攸很快地念完了這封信。

當下文臣武將的眼光便都變的奇怪起來,俱是望向在場的兩人。一位是那位號稱胸藏百萬兵,決策似陳平的郭嘉,另一位便是獨目將軍夏侯惇了。

曹操卻是緊盯着郭嘉,長嘆道:“奉孝真神人矣。”郭嘉卻是面色自如,只是透着蒼白,在那兒微笑着,看來對這個結果早有心理準備。至於夏侯惇,卻是一臉陰沉,心裡暗暗咬牙,楊雷,他日定要報毀目之仇。

“孫策既死,江東需數年才能安定,此正是主公掃平北方之時。”郭嘉有些興奮,“北方一定,休養生息數年,再攜大軍南下,則天下定矣。”

“哦?奉孝之意乃是先取北方,再回師以定南方?”曹操饒有興致的問道。

“冀州乃錢糧大州,戶口百萬。且冀州幽州幷州皆產馬之地,而青徐關中大都是平原之地,如此,主公野戰即可勝矣。若是攻城,只需圍城即可,以數萬鐵騎斷其糧道,日久糧盡,安能不敗。”郭嘉依然是神采飛揚,只是臉色依舊有些病態的蒼白。

“奉孝之意吾知矣。待我修書一封與文若,命其緊守許昌,謹防劉備劉表。”曹操眼光再次凝重起來,“且叫此二人再逍遙些時日。”

夜,漆黑不見五指,老天也閉上了眼睛,往日一閃一閃的星星早已不見了蹤影,濃濃的雲彩遮蔽了一切。

臨淄城雖是青州的首府,城牆也並不高,和這個時代的城牆差不多,只有個五六米的樣子,這也是楊雷如何信心十足的原因。

城牆上,不時有巡邏的士兵走來走去,一跳一跳的火焰映着他們疲憊的臉色,顯得陰晴不定。也許是壓抑太久了吧,亦或者是徐州軍糧盡,無力進攻的消息早就傳遍了軍營,巡邏或者值崗的士卒三三兩兩地聊起天來,防備顯得很是鬆懈。

便是當班的校尉,知道的事情更多,連徐州軍並沒有賒購到多少糧食的消息都知道,自然也不去阻止士兵們的談論了。畢竟連吃了那麼多場敗仗,十二萬回來的不足萬人,可想而知對士氣的影響是多麼大。這些天別說普通軍士了,連這些校尉軍侯自己心裡亦是忐忑不安,不知道啥時候徐州軍會打過來。

據那些逃回來的軍士說,徐州軍基本上就是前面的牌刀手用盾牌一擠,刺出去的槍,砍出去的刀都歪一邊去了,隨即便有刀或者槍從縫隙裡插了進來,緊接着軍士們就一排排地往下倒,像割麥子似的。後來張將軍和高將軍傳下命令,叫軍士們不許再說這些了,免得擾亂軍心,可是越這樣大家心裡就越害怕。現在總算那個惡魔般的楊雷還有他的徐州軍要斷糧了,也沒精力來打臨淄城了,這樣大家才安下心來,也有心情說笑了。亂世人命賤如狗,可即便是不如狗,人也是一心想活着的,沒有誰一心想死的。

三更的梆子都已經響了,楊雷一身夜行衣已經溼透了,這是他剛纔從護城河游過來的結果,隨他游過來的是從軍中精心挑選的悍勇之士,止有三十人,俱皆身帶短刃。輕輕地入水,輕輕的遊過河,輕輕地上岸,聲音甚微,幾乎覺察不出來。

黑色的夜行衣上沾染了草屑泥土,躲在城牆腳下更是分辨不出來。貼着牆根,楊雷可以清楚地聽到城牆上的說話聲,雖然不太清楚,然而亦是能聽得出人多人少來。咬咬牙,沿着城牆悄悄地行進。直到那些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遠,逐漸聽不到了。楊雷亦是往城牆上瞅了瞅,一片黑暗,想來是個火把照不到的死角。稍稍拉開些距離,楊雷極目看去,模模糊糊的輪廓隱隱地在遠處的火把下變幻着形狀。

就是這裡了,楊雷下了決心,取出飛抓,仔細瞅瞅,將飛抓掄了幾圈,甩了開去,正從垛口落了進去。手緊緊一拽,飛抓緊緊地扣在城牆上。楊雷大喜,招招手,有勇士便遞過來幾捆繩索,亦是帶着飛抓。楊雷接過,纏在腰間,順手將自己這幾天打造的三棱軍刺咬在嘴裡,當然沒有後世的那麼強悍,但是對於楊雷來說已經足夠他施展了,最起碼比那些環首刀或者短刀趁手多了,這纔是他近身格鬥最喜歡的武器。

緊了緊手中的繩索,楊雷輕輕地往上爬去,這點城牆難不倒他,很快,就來到了垛口處,沒有冒然地露頭。楊雷仔細聽了聽,確實沒有什麼異常,甚至連呼吸心跳聲也只有自己這一個,手一叫勁,兩腳一蹬,噌地就竄上來了,順勢伏低了身子,趴在了地上。又過了一會兒,見實在是沒什麼動靜,楊雷急忙將帶上來的繩索飛抓等繞着城牆的凸出部一圈,緊緊扣住,便將繩子垂了下去。

PS:不是說金融危機麼?爲什麼我的事情忙不完?整天的加班,都長黑眼圈了,嗚嗚嗚。

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166章 曹孟德病發退軍 夏侯淵進軍漢中第78章 官渡之戰(六)第149章 曹孟德召還馬壽成 楊宇霆初識龐士元第203章 曹孟德再思渡河 呂奉先誓殺夏侯第22章 關羽敗紀靈第137章 楊宇霆喜得佳人 程黃韓賦閒在家第16章 楊雷辦學第207章 夏侯惇定陶授首 楊宇霆兗州殺胡第94章 趙子龍力拼虎豹騎 孫小妹初識楊宇霆第145章 郭嘉獻策定遼東 楊雷用計調劉磐第74章 官渡之戰(二)第73章 官渡之戰(一)第20章 迫降呂布第99章 廣陵城兄弟相聚 求援軍張昭獻策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85章 徐母至郯城 關羽得華騮第80章 官渡之戰(八)第176章 魏延馬超奪武都 趙雲護嫂入西川第198章 李典樂進火燒官渡 陳到魏延奇襲洛陽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133章 徐州諸將各顯威 關平初戰斬祖郎第40章 龔都死第77章 官渡之戰(五)第89章 廣陵之戰(二)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152章 蔡德珪無奈獻荊州 魏文長喬裝襲宛城第7章 夜班開課 簡雍徐州薦楊雷第42章 徐州戰畢 曹操退兵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116章 楊宇霆引兵下虎林 趙子龍陽都奪青釭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13章 酒香滿彭城 楊雷爲從事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22章 關羽敗紀靈第68章 楊雷北征(十一)第158章 張永年出使荊襄 楊宇霆兵逼北海第23章 紀靈撤軍 陳宮勸諫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40章 龔都死第67章 楊雷北征(十)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24章 關呂新結親 徐州再募兵第55章 呂府家宴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125章 黃漢升箭狙周公瑾 張文遠大破程德謀第76章 官渡之戰(四)第41章 夜襲于禁第5章 劉備領徐州牧 楊雷守小沛城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133章 徐州諸將各顯威 關平初戰斬祖郎第175章 龐令明得機奪陽平 夏侯淵兵敗回關中第45章 趙雲重建白馬義從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67章 楊雷北征(十)第191章 徐公明駐軍虎牢 楊宇霆謀劃大事第172章 龐令明大戰陽平關 法孝直設計廣漢城第59章 楊雷北征(二)第38章 孫策退軍 夏侯重傷第124章 楊宇霆失馬奪城 周幼平拼死斷後第99章 廣陵城兄弟相聚 求援軍張昭獻策第42章 徐州戰畢 曹操退兵第160章 楊宇霆妙計奪青州 劉玄德受邀進益州 “春節快樂!情人節快樂!”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102章 楊雷急襲廬江 周瑜計取援兵第105章 張飛強奪虎林 楊雷劍指鄱陽第30章 曹操謀徐州 周瑜獻對策第177章 曹操進位魏國公 劉備自稱漢中王第107章 曹操謀劃攻青州 楊雷一心奪鄱陽第91章 廣陵之戰(四)第29章 泰山四寇降第188章 虎豹騎擊敗賀齊 張俊義死守潼關第172章 龐令明大戰陽平關 法孝直設計廣漢城第106章 賀齊破黃祖 甘寧射宋謙第118章 曹操驅民攻北海 孫觀無奈棄城池第167章 馬超夜襲夏侯淵 甘寧溯江奪上庸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97章 簡雍往說荊州 劉備欲下廣陵第157章 楊宇霆再進青州 呂奉先誘殺鞠義第155章 楊宇霆盡得荊州 馬孟起屯軍潼關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97章 簡雍往說荊州 劉備欲下廣陵第65章 楊雷北征(八)第144章 曹操進位漢丞相 曹純親身斬蹋頓第153章 陸伯言白衣渡江 楊宇霆急攻襄陽第22章 關羽敗紀靈第62章 楊雷北征(五)第100章 孫權召周郎 呂布至廣陵第47章 劉備好鬱悶 又被圍上了第192章 滿伯寧死守函谷關 荀公達兵臨平原城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143章 楊宇霆吳郡大婚 曹孟德盡得河北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48章 關雲長汝南整兵馬 劉景升籌謀宗室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