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楊雷北征(五)

張合的心裡很憋屈,當日兵敗如山倒,怎麼也遏止不住了,最後收攏隊伍的時候居然還有四萬五千餘人,後來又陸陸續續回來千餘人。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自己統軍無方,居然被對手以五千人擊垮了自己的五萬大軍。雖說徐州軍精銳,但也精銳不到以一當十的地步吧。

大公子袁譚看自己的眼色很是奇怪,雖說沒有處罰自己,反而好言撫慰。只是從近衛們口中流出的隻言片語讓他更覺得無地自容,據那些近衛們和值守的軍士說,袁譚在他與高覽二人出帳後,長嘆道,若是鞠義將軍在此,必不至於如此。

張合高覽聞知此言,俱是十分羞愧,雖說鞠義在袁紹軍中的地位要高於二人,可這不代表二人就能接受這樣赤裸裸的言論。而接下來袁譚採取的步步爲營,穩步推進的戰術也讓二人十分不滿。這擺明了是不想重蹈自己上次那樣半路遭襲而致大軍崩潰的局面,而連呂布五十餘騎的騷擾亦不接站的做法更是讓二人心中多了幾分腹誹。

不過,不滿歸不滿,袁譚這手步步爲營的策略確實讓楊雷不敢像上次派兵截擊,只能等在城中或者在野外進行堂堂正正的對戰。而無論哪一種選擇,對於楊雷來說都是很不利的。張合高覽二人心中怒氣散去之後,仔細想想,亦是覺得此種策略乃是當前最合適的辦法。

兵敗是很影響士氣的,而這種緩行軍不僅可以給對手帶來壓力,更是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士氣。大公子袁譚,無疑是袁紹幾個兒子中能力最強的一個。只是有一點,徐州軍的戰鬥力在那裡擺着,自己的軍士明顯不是對手。楊雷倒還罷了,不過比自己等人略高一籌,那溫侯呂布,卻是一道邁不過去的檻兒。

琅琊城愈來愈近了,在城外十里處,袁譚的大軍紮下了營寨,開始了這場關乎到青州歸屬的戰爭。袁譚勝則曹操必是身受倆面夾擊之局,若楊雷勝則青州盡爲劉備所有,袁紹軍則折一翼。一時間,琅琊的這場戰爭受到了天下有心人的關注。

而此時,曹操納荀攸聲東擊西之計,亦是大敗白馬的顏良鞠義,但是沒了關二爺的參與,顏良只是被擊敗,卻逃過了被斬於萬軍之中的命運;鞠義卻是得了顏良之命,分兵屯延津,倒是免去了這場敗績。

“袁譚爲袁紹之子,甚是勇烈,頗知兵法。且攜十萬大軍,更有張合高覽相助。而楊宇霆止有兩萬之兵,雖有呂布卻勇而無謀,此番恐琅琊不保矣。”荊州鹿門山,孟公威搖頭嘆道。

“不然,楊宇霆此人文武兼備,與關雲長併爲劉皇叔最倚重之人,當日呂布反叛更是其一手迫降。且徐州軍雖少然精銳,所謂兵在精不在多,此番大戰徐州軍當勝。然兵力相差衆多,若無奇計,亦是慘勝爾。”一位三十許面容清瘦之男子不徐不疾的駁斥道。

“元直所言甚合我心。”石韜亦是點頭道。

孟公威見石韜幫徐庶說話,身爲不滿,轉身便向身邊一高大男子道:“孔明,你且來評點一番,看看誰對誰錯?”

那邊一面容古怪的男子笑道:“此事何須點評,無論誰勝誰敗,俱爲曹操做嫁衣而。”

諸葛亮聞言笑道:“還是士元最知吾心。”孟公威徐庶俱是搖頭,顯然甚是不滿。

崔州平見狀,調解道:“吾等爭論也是無用,待日後便知。老師馬上便要上課了,且去便是。”衆人聞言,俱去。

此時,曹操帳中,郭嘉亦是笑道:“主公,顏良已敗至延津,與鞠義會合,可趁其新敗,士氣低迷,驅軍前往,定可大破之。”

曹操聞言,頷首而笑道:“顏良鞠義俱是心高氣傲之輩,如今顏良爲主將反而落敗,鞠義爲副將反得保全。吾料其軍中必然有變,故顏良鞠義已然註定敗軍。如今吾所慮者,乃是青州袁譚之軍啊。”

郭嘉聞言笑道:“主公勿憂,袁顯思此番必被楊雷所破。”

“哦?奉孝爲何如此說?”曹操明顯來了興趣。郭嘉笑道:“那楊宇霆自統軍以來,未逢一敗。僅此便可助漲其士氣,況徐州富庶,軍士盔甲精良,更兼久經操練,俱是精銳之士。況日前楊雷領軍五千,截殺張合高覽前部五萬人,大勝而還。如此,這士氣更加高漲,更兼呂布爲羽翼,又得徐州之民心。如此,袁譚豈能不敗?”

“誒,袁譚此番用的是步步爲營之計,以十二萬擊兩萬,如何不得破?”曹操笑着反詰了一句。

郭嘉聞言笑道:“如主公所言,楊雷以五千破五萬,十二萬則用一萬二千人足矣。”說罷,不由的又咳嗽起來。

“誒,奉孝可要注意身體啊。”曹操見郭嘉咳嗽,不由又心疼起來,自己以前的謀士戲志才已經死了,郭嘉就是頂他位置的。偏偏郭嘉的身體和戲志才一樣,俱是十分的弱,這樣下去,如何得了啊。

一時之間,也沒了與郭嘉開玩笑的心情了,下令道:“奉孝且在此休養,吾先發兵攻破延津,再接你回許都靜養。”

此時郭嘉已然停止咳嗽,聞言道:“主公,不妨事,嘉自家人知自家事,我這身體,不過老毛病罷了。”言罷,又是一陣咳嗽,臉上泛起別樣的潮紅。曹操聞言,不由輕輕一嘆。

“袁譚終於到了,我還以爲他要到中秋纔來呢。”楊雷冷冷地說道。

“將軍,袁譚方到,趁其立足未穩,不若今晚前去劫營?”魏續在一旁進言道。

“袁譚兵多,吾兵精,劫營是個好主意,但不在今晚。須知張合高覽俱是河北名將,又豈不知立寨防偷營?”楊雷搖頭道。

“宇霆,且讓吾前往挑戰,先斬了張合高覽,再慢慢收拾袁譚那小子。”呂布毫不客氣的邀戰道。

“溫侯所言甚是,袁譚不足爲慮,只要斬殺張合高覽,其軍自散而。”楊雷聞言笑道,“今日天晚,待明日再出戰不遲。”諸將聞言,紛紛應諾。

第169章 諸葛亮火燒雒縣城 猛張飛再戰錦馬超第209章 衆謀士談和戰 楊宇霆放大假第173章 廣漢城諸葛用兵 徐州地楊雷設計第159章 張永年荊州獻圖 楊宇霆計奪北海第60章 楊雷北征(三)第147章 陸伯言急襲鄱陽 楊宇霆迫降甘寧第68章 楊雷北征(十一)第47章 劉備好鬱悶 又被圍上了第184章 呂奉先大戰虎侯 陸伯言欲襲官渡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100章 孫權召周郎 呂布至廣陵第79章 官渡之戰(七)第46章 楊雷的第一次吃癟第146章 楊雷起兵統江東 沮授田豐歸徐州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78章 官渡之戰(六)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200章 張文遠強攻虎牢關 呂子明拜見漢中王第94章 趙子龍力拼虎豹騎 孫小妹初識楊宇霆第27章 楊雷留守郯城 三路大軍破壽春第31章 曹操兵圍徐州 呂布回師郯城第204章 呂奉先分兵殺胡 魏文長夜襲曹營第133章 徐州諸將各顯威 關平初戰斬祖郎第14章 活字印刷第46章 楊雷的第一次吃癟第202章 劉玄德親至洛陽 夏侯惇兵指定陶第208章 洛陽城兄弟聚首 保宗族曹操請和第100章 孫權召周郎 呂布至廣陵第124章 楊宇霆失馬奪城 周幼平拼死斷後第179章 馬超勇奪天水 呂布大破胡騎第139章 袁氏昆仲鬩於牆 關羽提兵上青州引子第112章 孫賁廬陵勸親弟 魯肅東海襲糜芳第113章 賀齊再破黃祖 甘寧心懷二意第195章 陳叔至獻策襲洛陽 魯子敬揮兵欲斷河第14章 活字印刷第167章 馬超夜襲夏侯淵 甘寧溯江奪上庸第38章 孫策退軍 夏侯重傷第141章 關雲長刮骨療傷 楊宇霆平定山越第88章 廣陵之戰(一)第179章 馬超勇奪天水 呂布大破胡騎第36章 呂布戰許典 黃忠敗妙才第89章 廣陵之戰(二)第8章 楊雷見劉備 對答誇海口第108章 賀齊火燒湖口 楊雷險死還生第179章 馬超勇奪天水 呂布大破胡騎第70章 楊雷北征(十三)第11章 呂布駐小沛 楊雷寫書信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205章 龐士元說天命 樂文謙襲敵營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48章 紀靈死了第101章 甘寧遇蘇飛歸夏口 關羽至廣陵大戰起第205章 龐士元說天命 樂文謙襲敵營第146章 楊雷起兵統江東 沮授田豐歸徐州第152章 蔡德珪無奈獻荊州 魏文長喬裝襲宛城第211章 陳元龍縱談諸事 楊宇霆回返金陵第169章 諸葛亮火燒雒縣城 猛張飛再戰錦馬超第108章 賀齊火燒湖口 楊雷險死還生第28章 劉備終得號皇叔呂楊二人進青州第92章 廣陵之戰(五)第177章 曹操進位魏國公 劉備自稱漢中王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34章 呂布一合敗韓當第131章 周瑜設計敗呂楊 張遼來援斬孫暠第50章 棄北海第44章 劉備老遭算計 楊雷苦思軍師第111章 張飛佯醉奪豫章 楊雷廬陵遇劉磐第57章 劉備對楊雷的定位第211章 陳元龍縱談諸事 楊宇霆回返金陵第163章 呂奉先無奈越泰山 曹子和再遇趙子龍第86章 關羽斬顏良 華佗醫陳登第195章 陳叔至獻策襲洛陽 魯子敬揮兵欲斷河第24章 關呂新結親 徐州再募兵第174章 劉玄德盡得益州 法孝直雪覆敵營第127章 拈紙鬮呂布爲先鋒 病周瑜獻策振軍心第56章 衣帶詔事發 楊宇霆獻策第150章 馬壽成鄴城養老 劉景升襄陽暴亡第190章 虎豹騎再遭重創 蒯異度攻佔武關第15章 黃忠來投第140章 趙雲破陣得琅琊 陸遜獻策平山越第29章 泰山四寇降第12章 升爲校尉 楊氏十書第184章 呂奉先大戰虎侯 陸伯言欲襲官渡第126章 江東諸將聚吳郡 楊雷丹徒會蔣幹第81章 官渡之戰(九)第130章 車輪戰呂楊敗陣 恃弓箭二人得生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123章 關雲長無奈養傷 楊宇霆單騎斬將第152章 蔡德珪無奈獻荊州 魏文長喬裝襲宛城第182章 劉玄德盡得渭南 陸伯言駐軍高唐第79章 官渡之戰(七)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15章 黃忠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