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

馬超進的城池,便見張魯笑着迎了上來,全無陰沉之意,道:“全賴將軍,方能擊退張飛,府衙中已然備下酒宴,將軍且請往宴飲。”

馬超略微一愣,隨即滿面歡欣道:“如此,敢不奉召。”當下卸下盔甲,便往府衙宴飲。龐德馬岱二人,亦是緊緊相隨。

入席後,馬超掃視一眼,見楊任楊昂楊松閻圃張衛張魯皆在,這才放下一半心來,當即道:“今日陣前,不曾贏得張飛,十分慚愧。”

張魯笑道:“孟起莫要自責,張飛享威名久矣,非比旁人。遍觀天下,能與張飛大戰而不落敗者,屈指可數矣。”

馬超聞言,微微一笑,並不答話。張魯見了,亦是一笑,隨後頗頗勸酒。酒宴將盡,眼見得諸人皆已半醉,張魯忽問:“不知孟起與張飛在陣前交談些什麼?”

馬超眯着眼,醉醺醺道:“無他,.張飛問吾日常起居而。”張魯臉色一肅,忽見旁邊一將怒目視來,觀之,乃是龐德,不由得心中一驚,當即住嘴而不再問。不多時,酒宴便散,諸人皆告退不提。便是馬超,亦是在龐德馬岱二人扶持之下往住處歸去。

至得庭院之中,方有親衛關上院.門,馬超已然臉色如常,低聲道:“好張飛,竟被他擺了一道兒。”龐德馬岱俱是一驚,忙問:“少將軍爲何如此說?”

馬超淡淡道:“日間交戰,吾與張.飛有惺惺相惜之意,其更曾問吾是否願意歸順,吾言之道張太守待吾甚厚,不忍背之。便即返還。不想其下午與吾交戰,盡皆與兩軍陣前與吾閒話日常瑣事,如此,必是要離間吾與張魯而。人道張飛莽夫,今觀之,粗中有細而。”

“怪不得席間張魯言語間有試探之意。”馬岱恍然,“如.此,不若反出城去?”

“不可,便是你我可得走脫,這三家數十口人,怎生走.脫?”馬超嘆道,“此事還須從長計議啊。”“少將軍,不若明日吾替你大戰張飛,如此,張飛便要用計也無法可施了。”龐德道。

“不可,你若出戰,沮授必使甘寧出戰而。”馬超道,“且.少待時日,張飛既欲吾等歸順,必然還有後着,吾等只需小心,能保全家小即可。”龐德馬岱默然。

翌日,張飛由來.城下叫戰,馬超自拍馬出陣不提。張魯等人皆在城上觀戰。此番不待張飛開口,馬超便已經攻了上去。一時間,倒是打了個張飛措手不及,只能連連防守。城上張魯這纔開了笑顏。而楊松的一雙小眼睛眯的更緊了。

這一仗,又是打了一整天,除了中午那頓飯,二人竟無少歇。至晚間,張飛回營便道:“那馬超,忒地精明,竟然不讓吾開口,便即來攻,若非吾武藝高強,此時已然殞命矣。”

沮授笑道:“如此看來,卻是計策生效了。張魯必然心疑馬超了。三將軍,此番能下南鄭,你當居首功。”

“哦?如此說來,先生已有計策?”張飛忙問。

“正是,三將軍且來觀看。”沮授笑道,便將一幅寫了字的絲絹遞與張飛。

張飛接過,展開一看。只見其上概略:皇叔大軍至此,張魯不僅不開門投誠,反而領大軍相抗。其所依靠者,不過馬超之武藝而。今吾願在張魯面前離間馬超,只望城破之時,能在皇叔面前少提。另吾弟楊柏,現在陽平關爲守將,先生得南鄭後,只需吾一封書信,楊柏必來投降而。落款是楊松。

張飛拿着書信,看過,鼻子一哼,道:“賣主求榮之小人而。”

沮授笑道:“吾亦深知此人,貪戀權勢,尤愛金錢,常收受賄賂。然其書信來,卻是能離間馬超,如此,得其助力,南鄭不日可下矣。”

張飛聞言,鼻子一哼,他向來嫉惡如仇,自是看不慣此等小人而。正咋此時,忽地有軍士來報,倒是蔣欽將軍回來了。沮授忙叫進來,卻見一人跟之而至。蔣欽便爲二人介紹到:“此乃是李恢李德昂。”沮授等人忙見禮。張飛卻笑道:“先生此來,莫不是要說馬超來降?”

李恢見是張飛,笑道:“三將軍此番錯矣。吾此番卻是要說張魯盡獻漢中之地而。”

щшш● TTkan● ¢〇

張飛笑道:“公果真能說張魯來降,此番卻似公功績最大了。”

李恢笑道:“吾得皇叔命令,自然能得此功矣。”衆人一笑,便邀其入座。

席間,沮授便把楊松書信遞與李恢,李恢看了,喜道:“如此,張魯必然歸降矣。”

衆人將信將疑,但見李恢胸有成竹,亦是不好多問。

翌日,張飛便去叫陣。馬超開關來,欲要與張飛大戰。就聽得張飛叫道:“孟起且慢,今番卻是吾大哥處有使者來,要見張太守有話說。且放他進去,你我再戰不遲。”

馬超一愣,便見張飛身後果然有一人,文士打扮。當即便道:“如此,且待吾稟告太守後,方能放行。”

二人對話,皆被城上張魯聽見,張魯略一遲疑,便揮揮手,命馬超將李恢放進來。李恢施施然策馬進了城門,走至馬超身邊時,忽地輕輕道:“皇叔盼將軍久矣。”而後不睬有些目瞪口呆的馬超,自進城不提。

李恢進城後,馬超回過神來,便即喝道:“張飛,你我還要戰否?”

張飛喝道:“吾還怕你不成。”言畢,催馬衝了上去。馬超亦是催馬衝上,當即二人便在陣前廝殺。兩軍將士,亦是擂鼓助威不提。

且說李恢進了南鄭城,張魯便命閻圃迎至府衙中,並令楊昂楊任楊松張衛在城牆觀戰,自回府衙等候不提。

李恢進了府衙,與張魯見禮後,當即入座。張魯便問:“不知先生此來,有何要事?”

李恢笑道:“吾奉劉皇叔之命,前來請張真人就任國師一職。”

“國師?”張魯閻圃俱是吃了一驚,二人對視一眼,張魯便問:“先生此是何意?且吾亦未聞大漢有國師一職。”

“大人可知天下大勢否?”李恢不答反問。

“吾漢中雖然偏僻,更有深山阻隔,然亦知天下大勢。無外乎曹劉相爭罷了。”閻圃見張魯臉色不太好,當即插言道。

“既知天下大勢,怎地以漢中彈丸之地,抵抗皇叔大軍呢?”李恢笑道。

“大軍所至之處,皆爲齏粉。吾等但爲身家性命,不得不抗而。”閻圃看着張魯的臉色,小心翼翼答道。

李恢聞言一笑,道:“劉皇叔仁厚待人,便是江東孫氏投降,亦是不曾傷害半點。更是使楊雷將軍與孫氏聯姻,結秦晉之好。張太守久在漢中,秉承祖上道教,教化諸人,並施糧米。與亂世之中,活人無數。如此,吾主只有敬佩之心,哪有加害之意?”

“先生既是如此說,那城下數萬大軍,又是何意?”閻圃道。

“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漢中自是大漢疆域。劉皇叔以太尉之尊,調集軍馬行走於大漢疆域,有何不可?”李恢笑道,“且若非如此,漢中數十萬戶百姓怎能識得天威啊?”

張魯臉色一變,道:“漢中雖然只是彈丸之地,然猶有十萬軍,戰將百員,皇叔豈能視之爲無物而?”

李恢笑道:“吾主帳下,關張呂黃楊趙,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下更有戰將千員,軍士百萬。如此軍力,漢中之地,如何能敵?別的不說,但說城下,便有甘寧三將軍兩員猛將。公之軍中,恐只有馬超龐德方能抵敵吧?”

張魯面色鐵青,閻圃卻道:“漢中軍民一心,又豈是強力便可得?”

李恢拍手笑道:“君所言甚是。劉皇叔仁義之名,已然盡入天下人之心矣,況漢中民心乎?”頓了頓,又道:“況且漢中軍中,亦是難以上下一心而。”

張魯聞言,臉色一變,道:“先生此言何意?”

李恢便自袖中取出絲絹,遞與張魯。張魯接過,覽畢,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良久長嘆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吶。吾待其不薄,其怎能背吾?”

閻圃聞言,忙接過書信,覽畢,大驚道:“楊松大人如何做得此等事?吾這便下令,將其家小一舉拿下。”

張魯忙阻止道:“不必了。如今形勢明朗,你我皆知此等不過苟延殘喘罷了。若是大軍攻城,你我如何能守住此城?況馬超一心只要報父仇,而天下能助其報父仇者,唯有劉皇叔而。若吾所料不錯,其欲投留皇叔久矣。只是家小在此,更兼吾待他不薄,一時間,不願撕破臉面而。罷罷罷,既是如此,吾願將漢中之地,盡數獻與劉皇叔。”

閻圃聞言,亦道:“也只好如此了。”

李恢大喜,忙起身施禮道:“如此,恢這便回稟主公。大人請放心,待滅了曹操後,定然向天子進諫,封張太守國師之位。”

張魯聞言苦笑道:“國師不敢望,只願平安一生而。”

李恢笑道:“大人且請樓上,使兩軍罷戰,如此可矣。”

張魯點頭,便即帶了親衛,與閻圃李恢上了城樓。見士卒猶自鼓譟,張飛馬超猶自力戰不止。張魯便命鳴金收兵。叮叮噹噹聲響之後,待馬超張飛分開。張魯便即大喝道:“吾已降劉皇叔矣。軍士將佐,各入軍營,等待命令。”一時間,城上城下,一片默然。

良久,忽地有軍士鼓譟起來,張魯一驚,以爲軍士譁變,細觀之,卻見軍士乃是歡呼跳躍。心中乃知,原來這軍士看勇猛如馬超,亦是堪堪與張飛打個平手,而自己這方能有幾個與馬超相似的大將,龐德勉強算得上一個。而張飛那邊,光是天下聞名的便有關羽趙雲呂布楊雷黃忠等,其他不知名的更不知凡幾。如此,聽得不用於如此可怕之敵手廝殺,哪裡還不歡呼雀躍啊。

城上之人,張衛先是一怔,隨即道:“大哥,這是爲何?”

張魯笑道:“弟弟日後便知。”言畢,卻是看向那些軍士,以及城中聞訊歡呼的百姓,心中亦是感嘆,這漢中城,總算恢復點大戰來臨之前的樣子了。看來戰爭,還真的是很少有人喜歡啊。張衛見張魯如此說,亦是按下心中疑惑,下去整理軍士去了。

楊昂楊任亦是紛紛鬆了口氣,若是說二人前番還有死守漢中之意的話,見了馬超張飛大戰之後,卻再也沒有那個想法了。憑自己等人的本領,遇到這等水準的將領,那絕對是有死無活啊。說句不中聽的話,若是張魯一心要守,二人說不得還要勸他回心轉意呢,今番倒是省了事了。當即見過李恢後,便往軍營中整備軍馬。獨楊松見得張魯忽地降了劉備,心中有憂有喜,亦是上前見了李恢,並見了張魯。張魯還是如往常一般待他,閻圃卻鼻子哼了一聲,轉過身去不搭理他。楊松見狀,亦是不睬他,心道,你在張魯面前時乃是第一紅人,就不信你到劉皇叔帳下還能那麼紅。當機立斷,也不搭理閻圃,只是不停與李恢招呼。

再說城下,張飛聞得張魯那聲大喊之後,心中一喜,猶自大笑起來,便對馬超道:“孟起,如今張魯已然歸順,你待如何?”

馬超哼了一聲,不願意搭理他,當然,也不知說什麼好。當下,龐德便道:“少將軍,院中家小之事,不知如何了。”

馬超一愣,當即便要圈馬回城,忽見一騎自城中來,看去,卻是龐德之兄龐柔是也。

馬超忙問:“家小如何了?”龐柔笑道:“少將軍,家小皆無事。張魯派人守衛周圍,恐有人趁亂襲擾。吾聞知消息,恐少將軍心焦,特來相告。”

馬超聞言,這才鬆口氣,放下心來。此時,就聽得一聲大喝:“馬超,到底如何,你想好沒有?”卻是張飛不耐,出言問道。

馬超聞言,心中忿怒,有你這樣的麼?便是招降,態度也得好一點兒吧。當即圈馬回來,喝道:“三黑子,可敢再與吾大戰一番乎?”

張飛一愣,自己被人這麼叫可是第一回,隨即應道:“戰便戰,吾還怕你不成。”當下二人催馬,就欲再廝殺一番。此時,就聽得一聲喝道:“三將軍且慢。”張飛一愣,住了手,回身看去,卻見沮授騎着馬就出來了。身後跟着蔣欽文聘甘寧。這邊龐德馬岱龐柔亦是攔着馬超,生怕這位少將軍火大,一怒之下衝了上去,這後果,可就有些難以承受了。

沮授來到近前,先給張飛施禮,方對馬超道:“孟起將軍,吾主盼將軍久矣,還望將軍能歸屬帳下,吾主必將掃榻以待。”

馬超臉色立馬好起來,忙道:“蒙皇叔厚愛,超焉敢不從。”言畢,身後龐德馬岱龐柔亦是齊聲道:“吾等願意隨少將軍歸降。”

沮授面帶喜色,忙道:“如此,且往城中,見過張太守,再作打算。”心中卻是苦澀一笑,看來這軍方,又多了一個派別啊,嗯,或許是兩個派別。涼州一派,漢中一派。

諸人齊聚郡守府衙,紛紛見禮,而後落座。沮授便道:“如今既爲一家人,張太守且請張衛將軍守漢中,其餘人等,各司其職。張太守馬超將軍請隨吾往涪水關見主公。”諸人齊道應該,便傳上酒宴,宴飲不提。

且說劉備用諸葛亮之計,破了雒縣後。便命大將魏延爲先鋒,進軍至綿竹關下。此處乃成都最後一處關隘,過了此處,成都再也無險可守。魏延進軍至關前,便見其上大旗乃是劉字,不由吃一驚道:“難道此處是劉璋親自來守。”當即派人回報劉備。、

劉備聞報,自與諸葛亮進至關下,命軍士呼喝請其主帥答話。片刻,便見一年輕男子,立在城樓之上,面對劉備施禮道:“劉循見過叔父。”衆人方知,乃是劉璋長子劉循。

當即劉備便道:“賢侄免禮,你父可在關中?”

劉循答道:“未曾。此城中但有吾舅父吳懿在此。”頓了頓,又道:“循有一言,不得不發。叔父仁義之名播與天下,何故背反盟約,來攻益州?此行此舉,就不怕天下人恥笑麼?”

劉備聞言默然不語。諸葛亮見了,長笑道:“黃口小兒,豈知大義乎?你父劉季玉背反盟約在先,更心內無有朝廷,不尊奉當朝太尉之令。其爲謀反而。今天軍到此,不知歸降,反而率軍抵抗,徒增殺孽,此真不識時務之舉矣。”

劉循在關上聞言,不由大笑道:“汝此言真是強詞奪理矣。既然說言不聽,只有刀兵相見了。”言畢,一揮手,但見關上現出數員大將,有張任劉璝吳蘭雷銅等,齊齊在上。

劉循笑道:“吾蜀中尚有戰將千員,軍士百萬。汝等儘管一關關來破。令嚴顏將軍已然率軍前來,以吾等數萬疲兵,便能破益州否?”言畢,關上諸將皆是大笑。

劉備諸葛亮聞言,對視一眼,便即迴轉,此時,聽得一聲大呼:“孺子怎敢不尊長上?”言畢,只聞咻地一聲,一支羽箭飛出,直取劉循。張任大驚,不及取盾,擡腳一踹,將劉循踹過一邊,那支箭恰恰擦着劉循耳邊飛過,嚇出衆人一身冷汗。卻是魏延見關上諸人猖狂,故而放箭,欲要射殺劉循,以立軍威。

第166章 曹孟德病發退軍 夏侯淵進軍漢中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74章 官渡之戰(二)第2章 升爲隊長第103章 楊雷廬江戰徐盛 張遼長江擊韓當第75章 官渡之戰(三)第172章 龐令明大戰陽平關 法孝直設計廣漢城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197章 徐公明死守虎牢關 樂文謙捨命渡黃河第87章 楊雷見陸遜 關羽誅文丑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158章 張永年出使荊襄 楊宇霆兵逼北海第55章 呂府家宴引子第16章 楊雷辦學第49章 決戰泗洪 袁術軍敗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24章 關呂新結親 徐州再募兵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50章 棄北海第149章 曹孟德召還馬壽成 楊宇霆初識龐士元第19章 圍剿呂布第19章 圍剿呂布第2章 升爲隊長第21章 劉備收呂布 郭嘉定策略第189章 張翼德奪佔潼關 蒯異度巧計破敵第81章 官渡之戰(九)第13章 酒香滿彭城 楊雷爲從事第184章 呂奉先大戰虎侯 陸伯言欲襲官渡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128章 江東文武爭戰和 趙雲一心守徐州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155章 楊宇霆盡得荊州 馬孟起屯軍潼關第30章 曹操謀徐州 周瑜獻對策第208章 洛陽城兄弟聚首 保宗族曹操請和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77章 官渡之戰(五)第25章 將領輪換制 陳登牧廣陵第189章 張翼德奪佔潼關 蒯異度巧計破敵第67章 楊雷北征(十)第212章 華子魚交州說孫權 蔣公琰鄴城會曹操第183章 夏侯淵夜襲劉備 趙子龍再現神威第90章 廣陵之戰(三)第57章 劉備對楊雷的定位第212章 華子魚交州說孫權 蔣公琰鄴城會曹操第53章 呂布哭第147章 陸伯言急襲鄱陽 楊宇霆迫降甘寧第209章 衆謀士談和戰 楊宇霆放大假第205章 龐士元說天命 樂文謙襲敵營第165章 臧宣高死守城池 曹子和殞命北海引子第86章 關羽斬顏良 華佗醫陳登第161章 楊雷恐懼流言日 吳郡戴孝守喪時第38章 孫策退軍 夏侯重傷第83章 官渡之戰(完)第108章 賀齊火燒湖口 楊雷險死還生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178章 關羽陳兵許昌 楊雷兵臨東郡第154章 楊宇霆水淹襄陽 魏文長固守宛城第1章 爲餬口從軍第55章 呂府家宴第21章 劉備收呂布 郭嘉定策略第158章 張永年出使荊襄 楊宇霆兵逼北海第17章 呂布欲襲徐州第155章 楊宇霆盡得荊州 馬孟起屯軍潼關第134章 陸伯言勸降賀公苗 魯子敬回師會稽城第155章 楊宇霆盡得荊州 馬孟起屯軍潼關第192章 滿伯寧死守函谷關 荀公達兵臨平原城第78章 官渡之戰(六)第135章 太史慈身死烏程 劉玄德兩信擾敵第15章 黃忠來投第15章 黃忠來投第204章 呂奉先分兵殺胡 魏文長夜襲曹營第84章 關羽進豫州 楊雷駐廣陵第125章 黃漢升箭狙周公瑾 張文遠大破程德謀第36章 呂布戰許典 黃忠敗妙才第30章 曹操謀徐州 周瑜獻對策第14章 活字印刷第176章 魏延馬超奪武都 趙雲護嫂入西川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188章 虎豹騎擊敗賀齊 張俊義死守潼關第25章 將領輪換制 陳登牧廣陵第6章 傳授軍體拳 籌辦識字班第20章 迫降呂布第106章 賀齊破黃祖 甘寧射宋謙第147章 陸伯言急襲鄱陽 楊宇霆迫降甘寧第183章 夏侯淵夜襲劉備 趙子龍再現神威第104章 周瑜故計重施 張飛夜渡長江第209章 衆謀士談和戰 楊宇霆放大假第184章 呂奉先大戰虎侯 陸伯言欲襲官渡第124章 楊宇霆失馬奪城 周幼平拼死斷後第80章 官渡之戰(八)第43章 趙雲搬兵第97章 簡雍往說荊州 劉備欲下廣陵第51章 高順死第212章 華子魚交州說孫權 蔣公琰鄴城會曹操第157章 楊宇霆再進青州 呂奉先誘殺鞠義第191章 徐公明駐軍虎牢 楊宇霆謀劃大事第63章 楊雷北征(六)第47章 劉備好鬱悶 又被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