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楊雷廬江戰徐盛 張遼長江擊韓當

子瑜亦是贊同公瑾之計?”孫權滿臉驚喜,這諸葛瑾薦的,也算是自己嫡系了,因此見諸葛瑾出言贊同,亦是十分開心。

“正是,都督之計甚好。吾料曹操定然會出兵相助。只是這兵鋒,不知是豫州還是青州?”諸葛瑾恭聲道。

“哦,爲何不是徐州?”周瑜笑着跟了一句。

“徐州乃劉備根本之地,更兼九里山扼守要衝,曹操乃是兵法大家,如何會去撞鐵板?而青州可以威脅曹軍之背,豫州更是緊鄰許昌,而今劉備大將皆在廣陵,如此大好機會,曹操焉能放過?”諸葛瑾笑道。

“好,子瑜大才。”周瑜笑道,轉而又向孫權道,“當日曹操曾伐青州黃巾,得軍三十餘萬,今雖不以青州軍號之,然其軍大部,皆是青州之人。且袁紹新敗,只顧緊守城池,急切之間難以破之。故吾料曹操必回軍先擊青州。至於豫州,非袁氏不存不能定也。前番關羽在汝南大開殺戒便是明證。故曹操必先破青州而。”

“公瑾既已算定,便調兵遣將,以擊劉備。”孫權大喜道,“周瑜聽令。封汝爲大都督,總管江東軍馬。賜汝劍印,一應人等物資,皆由你調遣。”

“諾!”周瑜毫不推辭,上前接,便半轉身喝道:“傳吾將令,明日辰時,校場點卯,商議軍情,若有不至者,軍法處置。”衆人應諾。程普是躬身應諾,只是眼裡掠過一絲不滿。

“什麼,廬江被楊雷攻陷?他不是在廣陵麼?”徐盛大驚而起,怒視眼前的小校。

“便是今日,楊雷命人假扮百姓,殺死門軍士,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大軍趁機殺入城內。賈華將軍領軍前往截殺,卻被楊雷刺死守軍大潰,廬江被楊雷佔領。”那小校頭也不敢擡,連忙將事情大概說出來。

“華無能,累及三軍。”徐盛愣了愣,隨即大怒,喝道:“點起兵馬,吾要奪回廬江。”那小校急忙應諾,急匆匆傳令去了。

廬江城下。楊雷身後五刀手雁翅排開。與對面地徐盛遙遙相對。徐盛在虎林地時候憤怒非常時卻冷靜下來。看着對面楊雷身後地軍士。個個精神抖擻。殺氣沉沉。再看看城樓之上那林立地旗幟。徐盛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回是踢到鐵板了。竟然遇到了徐州軍地精銳。怪不得楊雷並沒有派兵在江邊等着自己過江時半渡而擊是陳兵城下。與自己一決雌雄。

“徐盛。楊雷在此。可敢與吾一?”楊雷見徐盛只是列好陣勢。並不向前。心中按捺不住。便催馬上前挑戰道。

“正欲取爾首級。”徐盛冷哼一聲。催馬出陣喝道。

楊雷聞言也不搭話。徑自催馬上前取徐盛。徐盛亦是毫不示弱。縱馬迎上。二馬相交。兵刃相擊。只一合。楊雷心中大定。徐盛固然能稱勇將。只是還遜太史慈一籌。這武藝自然亦是差了自己一籌。當下圈馬回來。與之再戰。徐盛心中驚詫聞楊雷勇名。能與太史慈戰平。今日一見。果不其然。當下打起十二萬分地小心。圈馬再衝向楊雷。二馬相交餘合一過。徐盛便覺得雙臂發麻口發疼。心知自己不是楊雷對手當下瞅個空子。虛晃一槍着楊雷躲避之機。催馬便回了本陣。楊雷見徐盛不戰而走。先是一愣。亦不追趕。只是哈哈大笑。又令軍士大喊:“徐盛徐盛。枉有勇名。不戰而走。膽小如鼠。”一時間。城上城下。鬨笑一片。

徐盛剛回本陣。正聽得徐州軍軍士鼓譟。頓時臉色紫漲。眼睛發紅。催馬便要出陣。與楊雷決一死戰。身邊副將急忙一把拉住。勸道:“將軍不可。休要中了楊雷激將之計。”

徐盛怒道:“楊雷竟把吾比作鼠輩。吾豈能與他甘休?休攔我。今日定要與他拼個你死我活。”

那副將只不放手,苦勸道:“不可阿。將軍身系虎林港一萬將士安危,若有閃失,虎林不保矣。到那時,悔之晚矣,將軍如何向主公交代啊?”

徐盛聞言,愣了愣,又見楊雷只是命軍士鼓譟,卻不上前追擊,心中亦是猶不定。頓了頓,方恨聲道:“吾欲在此紮營,以拒楊雷,可否?”

那副將又道:“將軍不見太史將軍舊事乎?”

徐盛聞言大驚,當日楊雷百騎踹營,那故事已然傳遍天下。他雖自認亦是謹慎之人,卻並不覺得自己比太史慈高到哪兒去。當下便道:“既如此,且回軍虎林,將軍情速速報與主公,再做打算。”那副將應諾,當下後隊變前隊,緩緩退去。楊雷見狀,亦不追趕,只是收兵回城,命斥候多加註意。

沙頭鎮碼頭水軍大寨,張遼正在觀看操演,忽有軍士來報:“將軍,自上游有十餘隻戰船駛來,船頭打得乃是韓字旗號。”

“哦?”張遼聞言笑道,“此正是檢驗吾軍之時,傳令下去,迎戰。”戰鼓咚咚,號角嗚嗚,不一會兒,數十艘艨~便衝出水寨,迎了上去。

韓當正在船頭瞭望,見徐州軍不曾出動樓船,亦只是數十艘艨~撞上來,不由大喜道:“此天助我也,加速,直衝上去,撞開後接弦戰。”衆軍士應諾,更加起勁的划船來。

張遼立在船頭,見對方戰船快速駛來,不由的冷冷一笑,下令道:“轉向,保持距離,上弩箭。”軍士們依言操作,很快船已轉回,向自己的水寨駛去,只是那速度不緩不急。

韓當見狀卻是大急,連連催促軍士跟上,眼見的越來越近,韓當臉上的笑容愈加明顯。就在此時,張遼大喝一聲:“放箭。”就聽得咻咻破空聲不斷,箭矢如雨般蓋向韓當的戰船。

登時韓當的笑容僵在了臉上,該死的,徐州軍的箭弩遠超吾軍,我怎麼給忘了。急忙揮動兵刃,將箭矢擊落,只是他雖然武藝高超,卻只能護住自己,護不得戰船上的軍士。當下慘嚎聲不斷,多有身中數箭落水者,饒是水性好者,也不免溺死。韓當見勢不妙,這樣子即便衝過去也剩不下幾個人,當即命衆人往回劃。張遼見狀,欲要追擊,卻又恐中了誘敵之計,只得領軍回返。

當晚,廣陵城內,劉備大擺慶功宴爲張遼首戰得勝慶祝不提。只是,張遼在席間卻不曾見得張飛,雖然心中惑,但亦知三將軍必有要事,不然不可能缺席宴席。故此,只將此事埋於心中不提。

第71章 楊雷北征(十四)第182章 劉玄德盡得渭南 陸伯言駐軍高唐第18章 飛將襲徐州 設計得小沛第95章 關雲長怒斬杜遠 陳元龍欲作大媒第190章 虎豹騎再遭重創 蒯異度攻佔武關第101章 甘寧遇蘇飛歸夏口 關羽至廣陵大戰起第148章 關雲長汝南整兵馬 劉景升籌謀宗室盟第53章 呂布哭第39章 曹操分兵攻小沛第86章 關羽斬顏良 華佗醫陳登第196章 荀公達巧言解心結 郭奉孝遺策渡黃河第49章 決戰泗洪 袁術軍敗第164章 劉玄德藉故興兵 呂奉先回軍襲營第156章 楊宇霆徐州見劉備 馬孟起天水盟韓遂第153章 陸伯言白衣渡江 楊宇霆急攻襄陽第43章 趙雲搬兵第73章 官渡之戰(一)第199章 毛孝先水軍覆滅 魏文長兵發虎牢第153章 陸伯言白衣渡江 楊宇霆急攻襄陽第83章 官渡之戰(完)第132章 劉備領軍至吳郡 張飛率軍伐烏程第27章 楊雷留守郯城 三路大軍破壽春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32章 劉備領軍至吳郡 張飛率軍伐烏程第128章 江東文武爭戰和 趙雲一心守徐州第3章 校場練兵 擊掌立誓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163章 呂奉先無奈越泰山 曹子和再遇趙子龍第192章 滿伯寧死守函谷關 荀公達兵臨平原城第128章 江東文武爭戰和 趙雲一心守徐州第180章 陸伯言兵進南皮 夏侯惇大戰關羽第161章 楊雷恐懼流言日 吳郡戴孝守喪時第204章 呂奉先分兵殺胡 魏文長夜襲曹營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170章 張魯獻出漢中地 劉備兵臨綿竹關第48章 紀靈死了第92章 廣陵之戰(五)第207章 夏侯惇定陶授首 楊宇霆兗州殺胡第33章 張遼臧霸定計 陳登大敗孫權第16章 楊雷辦學第140章 趙雲破陣得琅琊 陸遜獻策平山越第49章 決戰泗洪 袁術軍敗第77章 官渡之戰(五)第171章 引蛇出洞奪綿竹 千里急襲佔陽平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123章 關雲長無奈養傷 楊宇霆單騎斬將第65章 楊雷北征(八)第1章 爲餬口從軍第189章 張翼德奪佔潼關 蒯異度巧計破敵第35章 楊雷出戰顯威名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193章 曹操回師黎陽 閻柔兵襲樂陵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106章 賀齊破黃祖 甘寧射宋謙第162章 孫仲謀盡訴心事 曹孟德大軍壓境第166章 曹孟德病發退軍 夏侯淵進軍漢中第147章 陸伯言急襲鄱陽 楊宇霆迫降甘寧第58章 楊雷北征(一)第14章 活字印刷第75章 官渡之戰(三)第43章 趙雲搬兵第124章 楊宇霆失馬奪城 周幼平拼死斷後第32章 張飛戰許褚 關羽顯神威第64章 楊雷北征(七)第143章 楊宇霆吳郡大婚 曹孟德盡得河北第16章 楊雷辦學第25章 將領輪換制 陳登牧廣陵第46章 楊雷的第一次吃癟第105章 張飛強奪虎林 楊雷劍指鄱陽第72章 楊雷北征(完)第188章 虎豹騎擊敗賀齊 張俊義死守潼關第117章 楊雷虎林再定計 賈詡北海出毒策第10章 設計招黃忠 立寨等呂布第109章 周瑜送禮辱劉備 陳羣獻策守北海第80章 官渡之戰(八)第114章 賀齊蒯越兩敗俱傷 楊雷劉磐趁人之危第47章 劉備好鬱悶 又被圍上了第181章 徐元直計奪許昌 曹孟德退守陳留第116章 楊宇霆引兵下虎林 趙子龍陽都奪青釭第29章 泰山四寇降第202章 劉玄德親至洛陽 夏侯惇兵指定陶第40章 龔都死第201章 徐公明身殞虎牢 關雲長兵發陳留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62章 楊雷北征(五)第185章 陸伯言火燒官渡 曹孟德怒斬蔡瑁第162章 孫仲謀盡訴心事 曹孟德大軍壓境第100章 孫權召周郎 呂布至廣陵第172章 龐令明大戰陽平關 法孝直設計廣漢城第78章 官渡之戰(六)第78章 官渡之戰(六)第186章 楊宇霆提起科舉事 黃漢升斬殺夏侯淵第79章 官渡之戰(七)第141章 關雲長刮骨療傷 楊宇霆平定山越第37章 孫權退軍 樂李兵敗第82章 官渡之戰(十)第55章 呂府家宴第187章 張翼德攻打張合寨 馬孟起襲取長安城第25章 將領輪換制 陳登牧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