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卻說姜維傳令退兵,廖化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雖有詔,未可動也。”張翼曰:“蜀人爲大將軍連年動兵,皆有怨望;不如乘此得勝之時,收回人馬,以安民心,再作良圖。”維曰:“善。”遂令各軍依法而退。命廖化。張翼斷後,以防魏兵追襲。

卻說鄧艾引兵追趕,只見前面蜀兵旗幟整齊,人馬徐徐而退。艾嘆曰:“姜維深得武侯之法也!”因此不敢追趕,勒軍回祁山寨去了。

且說姜維至成都,入見後主,問召回之故。後主曰:“朕爲卿在邊庭,久不還師,恐勞軍士,故詔卿回朝,別無他意。”維曰:“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廢。此必中鄧艾反間之計矣。”後主默然不語。姜維又奏曰:“臣誓討賊,以報國恩。陛下休聽小人之言,致生疑慮。”後主良久乃曰:“朕不疑卿;卿且回漢中,俟魏國有變,再伐之可也。”姜維嘆息出朝,自投漢中去訖。

卻說黨均回到祁山寨中,報知此事。鄧艾與司馬望曰:“君臣不和,必有內變。”就令黨均入洛陽,報知司馬昭。昭大喜,便有圖蜀之心,乃問中護軍賈充曰:“吾今伐蜀,如何?”充曰:“未可伐也。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輕出,內難必作矣。舊年黃龍兩見於寧陵井中,羣臣表賀,以爲祥瑞;天子曰:”非祥瑞也。龍者君象,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屈於井中,是幽困之兆也。“遂作《潛龍詩》一首。詩中之意,明明道着主公。其詩曰:”傷哉龍受困,不能躍深淵。上不飛天漢,下不見於田。蟠居於井底,鰍鱔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司馬昭聞之大怒,謂賈充曰:“此人慾效曹芳也!若不早圖,彼必害我。”充曰:“某願爲主公早晚圖之。”時魏甘露五年夏四月,司馬昭帶劍上殿,髦起迎之。羣臣皆奏曰:“大將軍功德巍巍,合爲晉公,加九錫。”髦低頭不答。昭厲聲曰:“吾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於魏,今爲晉公,得毋不宜耶?”髦乃應曰:“敢不如命?”昭曰:“《潛龍》之詩,視吾等如鰍鱔,是何禮也?”髦不能答。昭冷笑下殿,衆官凜然。髦歸後宮,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入內計議。髦泣曰:“司馬昭將懷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廢辱,卿等可助朕討之!”王經奏曰:“不可。昔魯昭公不忍季氏,敗走失國;今重權已歸司馬氏久矣,內外公卿,不顧順逆之理,阿附奸賊,非一人也。且陛下宿衛寡弱,無用命之人。陛下若不隱忍,禍莫大焉。且宜緩圖,不可造次。”髦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決,便死何懼!”言訖,即入告太后。王沈。王業謂王經曰:“事已急矣。我等不可自取滅族之禍,當往司馬公府下出首,以免一死。”經大怒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敢懷二心乎?”王沈。王業見經不從,徑自往報司馬昭去了。

少頃,魏主曹髦出內,令護衛焦伯,聚集殿中宿衛蒼頭官僮三百餘人,鼓譟而出。髦仗劍升輦,叱左右徑出南闕。王經伏於輦前,大哭而諫曰:“今陛下領數百人伐昭,是驅羊而入虎口耳,空死無益。臣非惜命,實見事不可行也!”髦曰:“吾軍已行,卿無阻當。”遂望雲龍門而來。

只見賈充戎服乘馬,左有成倅,右有成濟,引數千鐵甲禁兵,吶喊殺來。髦仗劍大喝曰:“吾乃天子也!汝等突入宮庭,欲弒君耶?”禁兵見了曹髦,皆不敢動。賈充呼成濟曰:“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爲今日之事也!”濟乃綽戟在手,回顧充曰:“當殺耶?當縛耶?”充曰:“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濟“?戟直奔輦前。髦大喝曰:”匹夫敢無禮乎!“言未訖,被成濟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輦來;再一戟,刃從背上透出,死於輦傍。焦伯挺槍來迎,被成濟一戟刺死。衆皆逃走。

王經隨後趕來,大罵賈充曰:“逆賊安敢弒君耶!”充大怒,叱左右縛定,報知司馬昭。昭入內,見髦已死,乃佯作大驚之狀,以頭撞輦而哭,令人報知各大臣。

時太傅司馬孚入內,見髦屍,首枕其股而哭曰:“弒陛下者,臣之罪也!”遂將髦屍用棺槨盛貯,停於偏殿之西。昭入殿中,召羣臣會議。羣臣皆至,獨有尚書僕射陳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書荀召之。泰大哭曰:“論者以泰比舅,今舅實不如泰也。”乃披麻帶孝而入,哭拜於靈前。昭亦佯哭而問曰:“今日之事,何法處之?”泰曰:“獨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問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進於此者,不知其次。”昭曰:“成濟大逆不道,可剮之,滅其三族。”濟大罵昭曰:“非我之罪,是賈充傳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濟至死叫屈不絕。弟成倅亦斬於市,盡滅三族。後人有詩嘆曰:“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卻將成濟誅三族,只道軍民盡耳聾。”

昭又使人收王經全家下獄。王經正在廷尉廳下,忽見縛其母至。經叩頭大哭曰:“不孝子累及慈母矣!”母大笑曰:“人誰不死?正恐不得死所耳!以此棄命,何恨之有!”次日,王經全家皆押赴東市。王經母子含笑受刑。滿城士庶,無不垂淚。後人有詩曰:“漢初誇伏劍,漢末見王經:真烈心無異,堅剛志更清。節如泰華重,命似鴻毛輕。母子聲名在,應同天地傾。”

太傅司馬孚請以王禮葬曹髦,昭許之。賈充等勸司馬昭受魏禪,即天子位。昭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聖人稱爲至德。魏武帝不肯受禪於漢,猶吾之不肯受禪於魏也。“賈充等聞言,已知司馬昭留意於子司馬炎矣,遂不復勸進。是年六月,司馬昭立常道鄉公曹璜爲帝,改元景元元年。璜改名曹免,字景明。乃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也。奐封昭爲相國。晉公,賜錢十萬。絹萬匹。

其文武多官,各有封賞。

早有細作報入蜀中。姜維聞司馬昭弒了曹髦,立了曹奐,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發書入吳,令起兵問司馬昭弒君之罪;一面奏準後主,起兵十五萬,車乘數千輛,皆置板箱於上;令廖化。張翼爲先鋒:化取子午谷,翼取駱谷;維自取斜谷,皆要出祁山之前取齊。三路兵並起,殺奔祁山而來。

時鄧艾在祁山寨中,訓練人馬,聞報蜀兵三路殺到,乃聚諸將計議。參軍王曰:“吾有一計,不可明言,現寫在此,謹呈將軍臺覽。”艾接來展看畢,笑曰:“此計雖妙,只怕瞞不過姜維。”曰:“某願捨命前去。”艾曰:“公志若堅,必能成功。”遂撥五千兵與。連夜從斜谷迎來,正撞蜀兵前隊哨馬。叫曰:“我是魏國降兵,可報與主帥。”

哨軍報知姜維,維令攔住餘兵,只教爲首的將來見。拜伏於地曰:“某乃王經之侄王也。近見司馬昭弒君,將叔父一門皆戮,某痛恨入骨。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願從調遣,剿除奸黨,以報叔父之恨。”維大喜,謂曰:“汝既誠心來降,吾豈不誠心相待?吾軍中所患者,不過糧耳。今有糧車數千,現在川冢昕稍爍捌釕健N嶂喚袢ト∑釕秸病!杯靶鬧寫笙玻暈屑疲?

忻然領諾。姜維曰:“汝去運糧,不必用五千人,但引三千人去,留下二千人引路,以打祁山。”恐維疑惑,乃引三千兵去了。維令傅僉引二千魏兵隨徵聽用。

忽報夏侯霸到。霸曰:“都督何故準信王之言也?吾在魏,雖不知備細,未聞王是王經之侄。其中多詐,請將軍察之。”維大笑曰:“我已知王之詐,故分其兵勢,將計就計而行。”霸曰:“公試言之。”維曰:“司馬昭奸雄比於曹操,既殺王經,滅其三族,安肯存親侄於關外領兵?故知其詐也。仲權之見,與我暗合。”於是姜維不出斜谷,卻令人於路暗伏,以防王奸細。

不旬日,果然伏兵捉得王回報鄧艾下書人來見。維問了情節,搜出私書,書中約於八月二十日,從小路運糧送歸大寨,卻教鄧艾遣兵於墵山谷中接應。維將下書人殺了,卻將書中之意,改作八月十五日,約鄧艾自率大兵,於墵山谷中接應。一面令人扮作魏軍往魏營下書;一面令人將現有糧車數百輛卸了糧米,裝載乾柴茅草引火之物,用青布罩之,令傅僉引二千原降魏兵,執打運糧旗號。維卻與夏侯霸各引一軍,去山谷中埋伏。令蔣舒出斜谷,廖化。張翼俱各進兵,來取祁山。

卻說鄧艾得了王書信,大喜,急寫回書,今來人回報。至八月十五日,鄧艾引五萬精兵徑往墵山谷中來,遠遠使人憑高眺探,只見無數糧車,接連不斷,從山凹中而行。艾勒馬望之,果然皆是魏兵。左右曰:“天已昏暮,可速接應王出谷口。”艾曰:“前面山勢掩映,倘有伏兵,急難退步;只可在此等候。”正言間,忽兩騎馬驟至,報曰:“王將軍因將糧草過界,背後人馬趕來,望早救應。”艾大驚,急催兵前進。

時值初更,月明如晝,只聽得山後吶喊,艾只道王在山後廝殺。徑奔過山後時,忽樹林後一彪軍撞出,爲首蜀將傅僉,縱馬大叫曰:“鄧艾匹夫!已中吾主將之計,何不早早下馬受死!”艾大驚,勒回馬便走。車上火盡着,那火便是號火。

兩勢下蜀兵盡出,殺得魏兵七斷八續,但聞四下山上只叫:“拿住鄧艾的,賞千金,封萬戶侯!”?得鄧艾棄甲丟盔,撇了坐下馬,雜在步軍之中,爬山越嶺而逃。姜維。夏侯霸只望馬上爲首的徑來擒捉,不想鄧艾步行走脫。維領得勝兵去接王糧車。

卻說王密約鄧艾,先期將糧草車仗,整備停當,專候舉事。忽有心腹人報:“事已泄漏,鄧將軍大敗,不知性命如何。”大驚,令人哨探,回報三路兵圍殺將來,背後又見塵頭大起,四下無路。叱左右令放火,盡燒糧草車輛。一霎時,火光突起,烈火燒空。灌大叫曰:“事已急矣!汝等宜死戰!”乃提兵望西殺出。

背後姜維三路追趕。維只道王捨命撞回魏國,不想反殺入漢中而去。因兵少,只恐追兵趕上,遂將棧道並各關隘盡皆燒燬。姜維恐漢中有失,遂不追鄧艾,提兵連夜抄小路來追殺王。被四面蜀兵攻擊,投黑龍江而死。餘兵盡被姜維坑之。

維雖然勝了鄧艾,卻折了許多糧車,又毀了棧道,乃引兵還漢中。鄧艾引部下敗兵,逃回祁山寨內,上表請罪,自貶其職。司馬昭見艾數有大功,不忍貶之,復加厚賜。艾將原賜財物,盡分給被害將士之家。昭恐蜀兵又出,遂添兵五萬,與艾守禦。姜維連夜修了棧道,又議出師。正是:連修棧道兵連出,不伐中原死不休。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3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第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第190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第150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56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第66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爲國捐生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第16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第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第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第110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24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第57回 柴桑口臥龍弔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第6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第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第140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第98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第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第98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第90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第130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第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第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第65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第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第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第4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第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第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第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第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第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第33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第88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第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第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第42回 張翼德大鬧長阪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第24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第59回 許諸裸衣鬥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第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羣英會蔣幹中計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託屯田姜維避禍第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第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第84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第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第24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第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第113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鬥陣破鄧艾第79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第43回 諸葛亮舌戰羣儒 魯子敬力排衆議第190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第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第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71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第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3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第150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第71回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衆第62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第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羣英會蔣幹中計第84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第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第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第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第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第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第87回 徵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第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