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

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話說劉備英雄也,野心勃勃,唯有曹操看的通透,故有青梅煮酒論英雄。沽名釣譽者,往往隱藏的極深,關張都不能察覺,難怪對劉備始終死心塌地。

來自後世的陳龍,自然對劉備看的一清二楚,爲將關張二將從死於非命解救出來,倒是煞費思量。周不疑獻計,欲要揭示劉備野心,只有將劉備與野心家袁術聯繫起來。

袁術手裡拿着玉璽,早有稱帝自立之意,在羣雄裡的名聲可謂臭不可聞。陳龍問周不疑道:“你的意思是可以製造謠言?”

周不疑點頭道:“衆口鑠金,積毀銷骨。搖脣鼓舌,擅生是非。謠言的威力巨大,自古已有明證。秦始皇在位期間,始終爲“亡秦者胡也”一類的謠言困擾,他締造的帝國在其兒子手中葬送,導火線同樣是一句謠言:“大楚興,陳勝王。”

“所以,只要我們可以通過某些人的口,散播劉備與袁術暗通款曲的消息,同時製造一些模模糊糊的證據,謠言就會散播開,最後讓劉備百口莫辯,就會暴露真實的思想,也讓關張二將得以看出劉備真正的野心。”

陳龍眼神一凝,擊掌道:“元直好主意。不過,要稍稍修改一下謠言的內容,現在,袁術私留玉璽,大家並不認爲是袁術想自己稱帝,很多人認爲袁術會尋找劉繇、劉焉這樣的漢室宗親做傀儡。我們就栽贓說,劉備暗中與袁術勾結,是被袁術相中代替漢獻帝。”

周不疑一拍大腿,道:“妙啊!主公,若是關張相信劉備想當皇帝,一定會和他鬧翻!”

陳龍吩咐周不疑道:“你秘密去找主母設在幽州的密探。讓他們安排,在薊縣、漁陽、滄州、鄴城、洛陽、長安等地散播流言,就說袁術與劉備暗中勾結,欲取漢獻帝而代之。而劉備在汝南曾暗中結交袁術大將紀靈,想要自立門戶。”

周不疑眉開眼笑道:“好哩!這件事交給我,您放心!”

周不疑去後,陳龍也沒閒着,繼續思考着通知田豫和公孫瓚與袁紹作戰的事情。劉備是這裡的變數,但並不是救青州的主力,自己還得說動田豫,讓他再說動公孫瓚,才能盡起大兵,經過滄州門戶,真正威脅冀州治所鄴城,逼袁紹將顏良的十萬大軍從青州調回救駕。

田豫雖然禮遇劉備,但漁陽的主人肯定還是田豫。轉天一早,陳龍懷中揣着田豐的書信和信物,剛要出門去找田豫,沒想到客棧大門洞開,客棧主人迅速出門迎接,原來是田豫昨晚收到城門守衛上報的田豐朋友到來的消息,今早親自到了客棧來看龍珠。

陳龍見田豫三十多歲年紀,氣度沉凝,身材筆挺,文氣中帶着一股英氣,頗有大將之風,心中大喜,忙將田豫引入客房客廳,先拿出田豐書信道:“元皓對我說道,田豫乃是他最佩服的武將之一,今日得見,果然一表非凡。吾乃交州瓊崖龍珠,幸會幸會!”

田豫忙搖手道:“既是元皓好友,就是自家人,不必客氣。”說罷拆開書信看時,一開始寫着龍珠乃是許劭和許靖的徒弟,要善加對待,田豫已是心中訝異,再往下看,越看越是心驚肉跳,田豐竟然請公孫瓚出兵河北,會讓出滄州通道。看到最後,田豫已經坐不住了,一擡屁股站起來,拱手道:“此事關係重大,沒想到元皓和麴義他們竟有此意,我必須立刻到薊縣通知主公,以決定如何接應元皓和進攻冀州。告辭!”說罷急急火火,扭頭就要離去。

陳龍忙站起道:“不敢耽誤田將軍,不過,我只有一事相求。”

陳龍給了這麼重要的情報,現在有所求,田豫不好馬上拒絕,停下腳步點頭道:“龍先生請說!”

陳龍道:“我求的也不是什麼大事,聽說劉備、關羽、張飛都在將軍手下,能否請您給我寫個書信,我想去拜訪一下這三人,看看您能否給我引薦一下。”

田豫心中奇怪,不過還是找了筆墨和絹布,邊寫介紹信邊問道:“劉關張確實在我這裡,不過您既然不認識他們,又是如何知道他們的?”

要知道,劉關張那時候爵祿不高,名氣不大,認識他們的高官並不多。陳龍哈哈一笑,說道:“您忘了我靖師是幹什麼的了?那可是主持月旦評的超卓人物,對皇叔劉備自然研究過。”

田豫聽到皇叔兩個字,眼皮子不由抖了一下,讓眼光犀利敏感的陳龍捕捉個正着。陳龍心想,難道田豫已經意識到劉備的野心?不妨用言語試探一下。

陳龍繼續說道:“劉皇叔以前投靠袁術的時候,我靖師就說過,皇叔胸懷大志,非常人也,他日必有自己的地盤。關張世間猛將,若能善輔之,再有一個兩個絕頂軍師,必然能成大業。”

田豫聽說,不由道:“哼,成就大業?他能成就什麼大業?”

陳龍裝做一怔道:“自然是振臂一呼、雲者景從、趁勢而起、匡扶漢室的大業啊!”

田豫眉頭皺起,說道:“許先生真這麼說?依我看,玄德確實是世間英雄,對百姓也是仁愛有加,只是一直沒有人資助他。不過,若是他手裡有一支大部隊,恐怕他的對手就是袁紹和曹操這樣的豪傑了。我主公公孫瓚收留他許久,可我聽說,他最近又想要離開了。”

陳龍心想這就是田豫最終離開劉備的原因,因爲劉備投靠許多人,都是出爾反爾,最終出走,讓田豫看出了他的天子野心腸。

田豫將介紹信一揮而就,不再多言,一拱手,再次告辭道:“我主公孫瓚,遼西遼東未逢敵手。若能真如先生所言,滄州門戶大開,必教袁紹那廝手忙腳亂。先生等我好消息!”說罷轉身離去。

公孫瓚,字伯圭,相貌俊美,聲音洪亮,人稱白馬將軍。正史中,公孫瓚是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只能任書佐。因外形不錯,又精通武藝,受到太守賞識,被招爲女婿。受岳父幫助曾與劉備和劉德然共同師事於盧植。

出師後,公孫瓚在太守劉其下任御車。在劉其犯法被髮配交州日南時,公孫瓚違法喬裝成士兵沿途護送,途中劉其獲赦還。公孫瓚歸來後因此德行被舉孝廉,任爲遼東屬國長史。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公孫瓚就退到空亭對隨行隊伍說:“如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殺。”於是 手執長矛策馬帶隊衝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倖免於死,自己也損失過半。鮮卑人以此爲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升遷爲涿縣縣令。

光和年間,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徵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爲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衆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爲中郎將,封爲都亭侯,進駐屬國,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中平五年,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繼續追擊,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爲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黃巾之亂時,丘力居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公孫瓚無法抵禦。朝廷派宗正劉虞任幽州牧。劉虞到任後,派遣使臣到遊牧民族中曉以利害,責令他們獻上張純的首級。丘力居等聽說劉虞到了,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溝通歸附之事。公孫瓚擔心劉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殺這些使者。遊牧民族明白此事後,便繞道到劉虞處。劉虞上報朝廷撤掉駐防軍隊,只留下公孫瓚統萬餘步兵、騎兵屯駐右北平。

中平六年,張純被其門客王政殺掉並把首級送給劉虞。劉虞因安撫遊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職,封爲襄賁侯。不久,又遷劉虞爲大司馬,公孫瓚爲奮武將軍,封爲薊侯。

初平二年,青州黃巾軍攻打渤海,聚衆三十萬,欲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青州黃巾軍棄輜重,奔走渡河。公孫瓚等他們過到一半時出擊,再次大敗黃巾軍,死者數萬,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於是公孫瓚威名大震。

初平三年,袁紹屯軍廣川縣,與公孫瓚戰於界橋南二十里處。公孫瓚有精兵三萬。袁紹命其將麴義領精兵八百在前,布強弩千張於兩翼。公孫瓚輕視袁紹兵少,縱騎兵出戰。麴義命士兵伏於楯下不動,等公孫瓚軍到十步前,一時同發,公孫瓚大敗。袁紹軍生擒了嚴綱並斬其首。麴義追公孫瓚到界橋,公孫瓚率兵還擊,再次被打敗。於是公孫瓚逃到薊縣,在縣城東南另築小城自守,與劉虞臨近,漸漸結下仇恨。袁紹派部將崔鉅業率兵攻打公孫瓚的故安,不下,在引軍南歸時,在巨馬水被公孫瓚大軍追上,大敗,七八千人陣亡。公孫瓚想乘勝追擊,卻又在龍湊被袁紹打敗,雙方戰成均勢。

初平四年,劉虞認爲公孫瓚窮兵贖武,和袁紹連年的作戰是對百姓嚴重的迫害,故而想要節制公孫瓚的行爲。然而公孫瓚聞此事卻大怒,繼而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如此暴行更是加深了和劉虞之間的矛盾。

最終劉虞爲了阻止公孫瓚的惡行,決定率兵十萬攻打公孫瓚。當時,公孫瓚的部曲放散在外,倉卒欲從東城逃走,劉虞的士兵不習戰,又下軍令不準騷擾百姓,不許損害民居,導致久攻不下。公孫瓚於是招募精兵數百人,順着風勢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兵營,劉虞大敗。劉虞與他的部下往北逃到居庸。公孫瓚三天就攻破了居庸城,活捉劉虞及其妻子兒女回到薊縣。此時董卓已死,獻帝派使者段訓給劉虞增加封地,令其督統六州,升遷公孫瓚爲前將軍,封易侯。公孫瓚誣陷劉虞與袁紹謀取稱帝,脅迫段訓斬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於薊市。公孫瓚將劉虞的首級送到京師,被劉虞的舊部下尾敦在路上劫走並安葬。公孫瓚殺了劉虞之後,得到了整個幽州,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善忘,睚眥必報。

建安三年,袁紹傳書給公孫瓚,想跟他釋和,公孫瓚沒有答覆,反而增強守備。袁紹於是大怒,興兵攻打公孫瓚。先是公孫瓚一別將被圍,公孫瓚不肯相救,說:“救一人,那以後衆人都會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戰。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之後被圍困的將士就會自我勉勵。”等到袁紹來攻時,公孫瓚的界橋別營自度不能自救,而公孫瓚又必不肯相救,衆人或降或逃。袁紹直接攻到了城門前,公孫瓚派他的兒子公孫續向黑山黃巾軍求救,又想親自率兵衝出重圍,佔據西南山,仰仗黑山軍,切斷袁紹軍的後路。長吏關靖勸諫他說:“現在您的將士都現在您的將士都各懷叛離之心,已無力再戰,他們之所以能固守是顧惜他們的故鄉老少,而把將軍您當成主心骨,將軍如能持久堅守,袁紹自然會退兵,四方軍隊一定又可以會合了。若將軍現在棄易京而走,軍隊會失去後鎮,易京覆滅指日可待。將軍失去根基,流落荒野,怎麼成就事業呢?”公孫瓚於是決定不離開易京,等待其子搬來救兵,內外夾攻袁紹。

建安四年三月,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相救公孫瓚。援兵還沒到,公孫瓚秘密派人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騎兵於北隰之中,舉火把爲應,公孫瓚就從城內出戰。袁紹劫得了這封信,將計就計,舉起火把。公孫瓚以爲救兵到了,率兵出擊。袁紹設伏兵襲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又回到城內堅守。袁紹於是掘地道到城樓下,毀壞其望樓,漸漸到達中央的土丘。公孫瓚自料必敗無疑,引火自焚。而公孫瓚的首級,則被袁紹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許都。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二章 退守廣宗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五章 五大家族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七百一十章 第十二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四百四十三章 貂蟬心願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七百零二章 誰是主謀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七百二十章 勝之不武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八百二十九章 亡國滅種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三十九章 星辰璀璨第八百零四章 郝昭之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二百六十三章 漢中易主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二百八十二章 田豐之痛第六百六十九章 捧薪填火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五百四十三章 劫持鄭甘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六十四章 秘境狼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九十四章 將星雲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四百五十五章 湛盧神劍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七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五百三十八章 西涼大將第六百四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八十六章 歧路亡羊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六百零七章 張緝意淫第四百六十一章 椒房驚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子何在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六百二十七章 榜上有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