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徐榮的決定

後世之人永遠不會明白,一個人的名字有着多麼難以估量的價值和影響。在這個時代,當一個人將數萬人的腦袋都割下來築造成京觀(古時爲震喝敵軍,聚集敵首封土而築造的高冢)後;當他的名字隨着幾十年統領大軍,飄蕩在九州各處之後,他的名字便不再僅僅是一個代號那麼簡單。

或許,用威望來形容這個名字更加恰當一些。

有了這樣的威望,這個人的名字就會成爲各地別有用心之人的一個標識。懷有報國之心的熱血少年,或許就以他的名字爲榜樣,以能進入他統御的部隊爲一生追求。而那些圖謀自立,想要在亂世謀出一場富貴的歹人,就可能怕在夢中出現這個名字,使得每夜的安寢也成爲一種奢求。

皇甫嵩這個名字,很顯然就有着這樣的效果。漢末時期朝廷當中無可爭議的功勳宿將,他不需要手下有着數萬持刀擎槍兵士的威迫,也不需要輝煌和儀仗和閃耀光鮮的盔甲,就可以使徐榮這員真正統御一萬涼州兵馬的大將沉默不言,就可以使咆哮朝堂、視朝野於無物的董卓面色驚變。同時,他也可以只憑自己的名字,就使得一萬大軍就此人羣鼎沸、進而在一人、十人、百人相繼放下武器之後,導致整整一萬大軍徹底下跪高呼。

“我等願隨老將軍歸順朝廷!”

一萬大軍盡皆跪伏在地,頓時,一支原本是董卓可以倚仗的雄獅成爲了阻擋在他面前的巨牆,董卓此時縱然插翅,也難以飛躍。

“董賊,納命來!”說時遲,那時快,飛速趕來的呂布看到事情竟然發生瞭如此驚天逆轉,當真驚喜莫名。衝入宮門之後,他不必呼喝,一人一馬的身影已然成爲幷州精騎的指向標,他手下的部將校尉根本無須命令,已然領着各部追隨着一同掩殺過來。

董卓身側只有不足兩千敢效死命的飛熊衛,可面對呂布和皇甫嵩的前後夾擊,這兩千兵馬縱然再嗜血善戰,也無非只能多替董卓多爭取一些時間而已。隨着呂布的突入,不時有飛熊軍的身體被拋上半空,斑駁破碎的屍體散下大片的鮮血,臨死前的哀嚎似乎就要成爲這支部隊最後的喪曲。

董卓呼嘯連連,怒喝不止,這個時候,他在用最後的努力,糾集着楊定的舊部趕來護衛自己。不過,他也清楚,這樣的舉動顯得那麼徒勞,那麼狼狽。他恨極了徐榮在這個關鍵時刻的反水,怒聲大罵道:“徐榮,枉老夫待你不薄,將你從一小小曲侯提升爲漢朝的中郎將!老夫原以爲,你我皆是邊疆寒苦之將,受盡這朝廷惡官欺凌,總歸會與老夫一條心。想不到你這等平時看似剛正律己之人,最後竟會如此報答老夫!”

徐榮聽到董卓狂吼,再見董卓在亂軍當中奮力劈殺,一時面色發青。終於看到董卓又被一箭貫入前胸,吐血大叫,徐榮竟也感同身受,驀然仰天長嘯,雙淚橫流。他回頭望了望面色冷酷如冰的皇甫嵩,忍不住猛然回頭愴然對着身後兵士吼道:“衆將士聽令,撿起你們腳下的兵刃!”

一令既下,徐榮名將之能才盡皆顯現,只見他身側那些傳令根本連半分思考也無,立時將手中旌旗高舉,金鼓齊鳴。那些兵士看到令旗、聽到鼓聲,也如那些傳令一般,身體未待大腦思索便驅使着動起來,紛紛撿起了地上的刀槍。

皇甫嵩見狀,面色陡變,猛然掣出腰間利劍,橫在徐榮脖處道:“徐榮,你敢亂命?莫不以爲我手中寶劍已老,斬不下你首級否?!”

可徐榮卻半分無爭鬥之意,他微微轉動頭顱,凜然與皇甫嵩對恃道:“皇甫老將軍或許身懷聖命,末將卻不見朝廷旨意。徐榮只知,身爲大漢之將,當護朝廷安危。至於太師是否賊臣,是否該誅殺,非是末將所想、更非末將所爲。此時長安已亂,衆兵突衝,末將便要鎮壓暴動、守城平亂!”

一言已出,徐榮又對身邊傳令大聲喝道:“傳令下去,有敢在長安城中亂動刀兵者,則視爲亂軍,格殺勿論!”

說罷此話,徐榮目視覆盎門,再不發一言,等待着皇甫嵩的宣判。皇甫嵩此時也從嘈亂的戰場中聽出一絲異響,他回頭看向覆盎門,頓時明白了徐榮此舉何意。這時覆盎門之前,涼州大將胡軫已率着他的部下,正爭先恐後地朝着未央宮涌來!

皇甫嵩神色變幻了一絲,眼中對徐榮流露出了一絲難言的複雜情愫。他將手中的寶劍從徐榮的脖頸上抽出,淡淡嘆了一句:“徐榮,你可知道,你只需取了董卓的腦袋,便可不必如此興師動衆。若是率兵阻攔胡軫,你則可成衆矢之的,屆時難逃朝中重臣悠悠之口……”

徐榮明白皇甫嵩的意思,當年皇甫嵩何曾不與他一樣盡忠職守?甚至,皇甫嵩還更爲無辜。當年剿黃巾之時,皇甫嵩剛正不與宦官同流,那些宦官便嫉恨在心,於靈帝耳邊進獻讒言,結果皇甫嵩只需數月剿匪無功便被誣與黃巾勾結,鋃鐺入獄。他這等幾經宦海,深知朝廷炎涼的宿將,這時其實便是再提醒徐榮,莫要因自己心中信仰便召來殺身之禍。

畢竟,眼下之事還比不得皇甫嵩當年。董卓身爲亂臣已爲天下共識,他徐榮又是董卓部下,此刻再怎麼辯解,也有着私縱董卓之嫌。更不要說,這戰場上,可不只有他皇甫嵩與徐榮二人,那位怒喝連連的呂布,已經怒髮衝冠開始大呼涼州皆反賊了。可想而知,此事了結之後,他會如何彙報眼下之事。

“老將軍之言,榮感念肺腑,然大丈夫生於世間,終究有所爲、有所不爲。今日之事,徐榮一人盡皆擔下,事後陛下予殺予多,榮絕無半分怨言!”徐榮抱拳向皇甫嵩回道,這時他雙剛硬的眉頭深深鎖在額宇之上,好似鎖死了他一生的命脈,卻也鎖住了他的堅守。

皇甫嵩聞言,知道徐榮也有了死志,心頭不由哀痛一分。然而此時長安城中已亂作一團,容不得他多想。他回頭看着一眼已調轉馬頭奮力朝安門突圍的董卓,也只能憤然作罷,一揚馬繮,帶着徐榮部下朝着覆盎門前的胡軫阻去。

胡軫這時正一槍挑起一個趁機在城中渾水摸魚的地痞,看到皇甫嵩與徐榮二人前來,亦然大驚失色。他不知城中到底發生何事,只聽潰兵傳聞有人要刺殺太師,便趕來相救,但卻想不到長安城中已亂成這幅樣子,更不知道此時究竟何方勢力佔上風,只好將槍一揚,阻住部下向徐榮問道:“徐榮,太師究竟如何?”

徐榮此時飽受此事折磨,一時不知如何開口,倒是皇甫嵩上前,睥睨着胡軫說道:“董卓乃漢室亂臣,陛下今日下令誅殺此獠,胡將軍此來,是爲殺賊,還是助賊?”

胡軫面色急變,面對皇甫嵩這漢末第一名將,他也不禁惴然。但皇甫嵩一句話便將他放在火上烤着,令他十分難受,只好左顧而言其他,期望先從皇甫嵩這點多得知一些情報:“久未見老將軍尊容,不期今日又見老將軍颯爽英姿,當真英武不凡,令末將神往。”

皇甫嵩見胡軫這一邊塞粗鄙之將,馬屁竟然拍得如此嫺熟,心頭不由嗤笑不已。他人老成精,哪裡不知道胡軫心思,當即冷冷回道:“陛下已將左中郎將大印交還與老夫,故尚書盧子幹亦然官復原職,正率中郎將呂布追殺董賊。老夫至友朱公偉亦統領宮中宿衛騎都尉徐晃合力圍剿董賊,胡將軍還有何疑?”

而正在此時,尚書僕射士孫瑞帶領幾名宿衛已衝破重重亂兵,趕到皇甫嵩身前,手持詔書大聲向胡軫喝道:“陛下有詔,誅殺董賊,脅從不問,胡將軍還不速速奉詔?!”

胡軫這時才真正信以爲真,慌忙滾落下馬,跪地請命道:“胡軫聽候聖命,誅殺亂臣!”

但這句話說完後,胡軫才左右看了一眼長安大街,疑惑問道:“那董賊老兒在哪兒?”

呂布一騎飛速趕來,血染徵袍,滔天的殺氣猶如怒卷的狂雲,一戟猶如毒蛇閃電一般朝着徐榮的胸口戳去,怒喝道:“董卓老賊早就被他縱跑了!”

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74章 王允勸呂布?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698章 好消息第49章 浩然正氣第629章 封禪到底是什麼第156章 漢室的罪人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521章 到底談不談了?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253章 讓他來……第769章 城下耀威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47章 乾兒子第445章 兵現逆局第801章 七年第177章 暴君啊第80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26章 邪性的廬江第93章 鬼?第296章 大婚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249章 槐裡城內的愛恨第378章 謀豫州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21章 萬里無雲第412章 天子詔?第487章 都得去第547章 鬥將第291章 我敢!第412章 天子詔?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763章 以戰練兵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320章 到底去了哪裡?第8章 對未來的憂慮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82章 那一劍,從何而來?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275章 還有幕後之人?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365章 冷颼颼第389章 賈詡的憂慮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61章 初見貂蟬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586章 兵家陰陽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211章 出兵!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541章 又一場戰爭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421章 政治邏輯鏈條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567章 神奇的望遠鏡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163章 爲了漢室!第366章 第一猛將第330章 中間派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225章 馬將軍當心!第657章 越來越有趣了第116章 赦還是不赦?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