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還是套路

正話反說的力量,永遠比好好說話要嚴厲太多。

滿朝之人,誰不知道如今鍾繇鍾元常和荀攸荀公達這二人最爲勞碌?鍾繇除卻負責關中賑災一事之外,更還要分出心來緊盯着朝中大小政事;而荀攸全身投入劉協倡議的兵制改革一事外,同時更還要一隻眼睛死死盯住大漢的局勢,不放過那些諸侯們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這二人一主內,一主外,說是劉協的左膀右臂一點不爲過。可偏偏二人如此繁忙、累得幾乎聽說一天都吃不上一碗飯、睡不了兩個時辰的時候,竟還要抽出一夜的時間,將這份奏表商議整理出來……這說明了什麼?

這已然不是一種說明,而是狠狠一巴掌扇在了那些之前負責科舉改革之事人的臉上:幾多飽讀經書、浸研吏治之人,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只拿出了一份狗屁不通的表文。最後還要大漢的第一執行總裁和兩位經理親自出馬,卻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弄了出來。你們這些人,是幹什麼吃的?大漢留你們這些人,還有何用?!

假如這不算尸位素餐,這還是什麼?

假如這不算濫竽充數,這又算什麼?

假如這不算佔着茅坑不拉屎,這能是什麼?!

這幾句隱藏在劉協語後的話,如一條條長滿了尖刺的鞭子,就在劉協那沉默怒視的時間當中,一鞭一鞭抽在了某些人的身上。鞭子上沾滿鮮血,抽得那些人的靈魂在尖叫哀嚎,幾乎要魂飛魄散。

樑鵠、蔡邕、金尚以及被劉協任命負責科舉改革之人,再也無法隱藏。只好抱頭同樑鵠跪在了一側,以最卑微的姿態拜伏在地,口中稱道:“微臣無能,令陛下如此辛勞,罪無可恕。”

劉協彷彿根本沒有聽到這些人的話,天子之怒通過他的龍目,仍舊源源不斷地傾瀉着,彷彿渴望整個大殿在他的怒火中爲之肅清。他的右手不自覺摸到了腰間的倚天劍,手心摩挲着,正在努力剋制着自己拔劍的衝動。

最終,盛怒之下的劉協忽然變得甚爲悲涼,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帶着一抹深深的寂寥和失望坐回到了龍椅上。看起來甚至有些失魂落魄,彷彿一個鼓起的牛皮口袋被驟然戳破。

這樣的一幕落在大臣眼中,自然又讓他們的心又揪緊了幾分。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假如天子大怒,自然雷霆震動,伏屍百萬。可一旦這樣不怒,便讓人更加惶恐,畢竟,死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連死都沒有資格。

很顯然,如今的劉協已然處在一個哀莫大於心死的時候。這一刻,整個大殿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等待着陛下對這些人的聖裁。

“朕知道,在你們心中,朕只是一個任性妄爲、乖張暴戾的皇帝。兩年來,朕的一些決斷,總是要使盡百般手段,才能避過你們的詰難。即便朝廷如今稍有起色,你們仍舊不認爲這是朕的功勞,無非認爲是天佑大漢、漢室威德的餘蔭作用罷了。所以,你們千方百計想改變朕,讓朕用你們那一套來治理這個天下。”

劉協緩緩說着,語氣再無少年的輕快,仿如一位執掌天下多年的成熟君王的感慨。

“歷史從來容不得假設,所以你們會不由自主便認爲,假如朕用你們的仁愛君子之道,會不會漢室早已一統?”說到這裡,劉協不由自主露出一絲苦笑,免不了帶着一絲諷刺。但最後,他還是心如靜水,悠悠說道:“不過,君王畢竟只有一位。朕也不可能拱手將江山奉讓,既不能相濡以沫,朕便想,或許相忘於江湖,也是一種不錯的解脫。”

“臣等罪該萬死!”樑鵠等人此時不禁淚流滿面,無論他們心中如何想。然而,作爲臣子令君王說出這等話來,已然是最大的失職。

“諸卿勿要驚懼,朕非要就就此將爾等革職,更不會因此而妄殺大臣。漢朝混沌百年,所剩的精英名臣已經不多。朕始終認爲,亂世紛爭當順勢而爲,唯有太平之世,方可教化仁道。所幸,漢室如今也有尺寸之地,各地郡守要員亦然匱缺。既如此,諸位不妨在這片充滿傷痛的土地上,貢獻出一腔抱負如何?”

說完此句,劉協伸手接過了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邊、黃門侍郎司馬懿遞來的一封詔書,這一次,他親自走下十二階的玉臺,將詔書遞給對樑鵠等人說道:“今日之決,朕也不知是對是錯,還望諸位莫要心懷怨恨。到任之後,謹遵聖學孔孟之道,忠君愛國,牧民一方……”

“微臣不敢,自此之後,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陛下宏恩。”樑鵠拱手接過詔令,再度深深向劉協拜了三拜,一直躬身退出了宮門,才漸漸消逝不見。

滿朝大臣直到此時,才終於輕舒了一口氣,慶幸此事竟這般和風細雨地得到了解決,紛紛再度一拜,高聲呼道:“陛下聖明,乃漢室之福。”

劉協淡淡一揮手,令百官起身。只是,這一瞬,所有人都沒有看到,劉協那悲傷感懷的臉上,忽然跳過一絲微笑,轉頭看向了御座一側的司馬懿。而司馬懿雖然看似恭敬地低垂着頭,嘴角卻也不由自主扯出了一絲得意的笑。

滿朝之人,直到這個時候,都沒有一人看出,情況到了這裡,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對科舉一事發表過半分言論。那封表文他們的確都過目了,但問題是,就在此當中,劉協避重就輕用一招情懷放送,就將所有人的心思調動在他對樑鵠等人的處置上。而當處置完後,他們心緒平復再想議論的時候,忽然才意識到,朝廷科舉改革的基調似乎已經被定下來了……

究竟是什麼時候被定下來的呢?

是天子在動情闡述之時,還是樑鵠等人恭敬退下之刻?他們完全想不出來,仔細將劉協那一番話一個字咀嚼一遍,他們才發現,劉協似乎半句都沒有說科舉之事,但好像每個字又都意有所指。

甚至,他們都想不明白,之前不是一直談論的武舉嘛,怎麼一下就跳到科舉上來了?究竟,是什麼時候轉到這議題上來的?

只有劉協和司馬懿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他們的合謀:在端木正朔訴說了豫徐二州之事後,劉協又將司馬懿和董昭喚入了宣誓殿。就在殿中,司馬懿根據董昭‘推恩令’的啓發,說出了一個類似於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辦法。

按照司馬懿的說法,劉協跟那些守舊的公卿們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既然兩口子不能鑽到一個被窩裡,就乾脆離婚得了。只要手段不那麼粗劣,劉協犧牲一些幾年積攢下來的個人聲望,還是能夠成功的。

不過,這個建議仍舊得到了劉協的否決,但不是完全的否決。劉協認爲,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法,代價是讓那些驕兵悍將都成了富家翁,說白了,趙匡胤是在拿天下百姓的財富,去將一羣兇悍的野豬喂成溫順的家豬。可漢代士族大閥的勢力本來就膨脹無比、土地兼併狀況嚴重,劉協若是再以懷柔手段去供養他們,反倒與科舉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更主要的是,那些士大夫不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將,也不可能造反,反而如樑鵠、蔡邕這等人,治理個一方郡縣都不在話下。加上最近漢室地盤兒擴張得也不慢,塞幾個太守沒有兵權、只管行政的官員,還是綽綽有餘的。

之後,三人又將整個朝會的所有流程又商議了一番,最後劉協讓兩人出去後,又搬出了鬼影一般的李儒,才敲定了今日的一切。

假如朝堂這些人不是那些只讀四書五經、詩經楚辭、三墳五典的傳統士人,多一些讀諸子百家的傢伙,就可以看出,從頭至尾劉協用的都是詭詐之術:剛一開始,劉協一反常態帶甲士將領入朝,就是在威懾人心,隨後討論武舉又是混淆視聽,最後一招移花接木,完美跳過了商議科舉的環節,順利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套路……要怪,就怪那些朝臣太傻太天真。

第714章 狠毒的賈狐狸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60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522章 一條狼?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524章 關鍵的消息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751章 可憐的許攸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173章 陰曹地府?第287章 他怎麼可能死了?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來的親兵第94章 涼州羌胡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349章 陛下,不可啊!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52章 呂布獻信第659章 最容易搞定的孫策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13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803章 天意?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696章 皇上的霸氣第68章 三個條件第448章 天子怎會敗?第438章 至小沛第225章 馬將軍當心!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715章 過兗州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569章 連女人都打不過了嗎?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479章 可悲的女人第534章 解心結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49章 浩然正氣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662章 美人計?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541章 又一場戰爭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32章 勾搭荀攸第29章 討價還價第15章 愛國人士董卓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331章 愛,是做出來的!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634章 死地屠殺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第673章 多謀無決第74章 王允勸呂布?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165章 軍驚第249章 槐裡城內的愛恨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764章 河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