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

對於蔡邕死而復生一事,其實在簡單不過了。

當初,廷尉只是起了一場大火,王允率先認定蔡邕被燒死在了大牢當中。但所有人都沒有親眼見到蔡邕的屍首,所以,只需編一個理由,演上一場好戲,蔡邕還是可以回到朝廷當中來的。

至於什麼理由嘛,劉協雖然動動腳趾頭,就能想出三四個來。

最簡單的,就說蔡邕那時只是被薰暈,被廷尉的一義士所救。之後的日子一直在修復調養,直至聞聽王允失勢,朝廷爲他蔡邕正名後,他纔敢現身便行了。

憑着蔡邕的名頭,這非但不會有損他的聲譽,反而會給他傳奇的人生再增濃墨重彩一筆。反正,這老頭兒之前就有聽琴聲都聽出了殺機、搶着從爐竈裡都能救回焦尾琴的故事,再多這麼一次更驚險刺激的,更是錦上添花。

嗯,這事兒,是該抓緊辦了——畢竟,那老傢伙看到朝廷如今越發蒸蒸日上,那胃口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吃的也越來越多了。

此事計議定下後,劉協的大腦還在想着一些細節。但這個沉默的表情讓金尚大人看在眼中,那就變味兒了,他以爲天子正在思索着其他博學大家,當即厚着臉皮搶着道:“陛下如此看重微臣,微臣感動莫名,定當盡心竭力,爲漢室擢選調教出一批棟樑之才!”

不怨金尚如此激動,實在是劉協捏到了這些士大夫的脈門上。這個時代,是講究久經經學濟事、玄學養心的時代,每個有追求的士大夫,都會將自己留名青史、桃李滿天下而視爲最高的榮譽。

尤其對於金尚這位正值壯年的大儒來說,他雖在京兆一地有些名氣,但對於整個大漢來言,卻始終不能再進一層。而假如他擔任了太學當中的任何一職,那便是朝廷公認的博學之士,相當於後世享受國家津貼的科研教授級別,這比起那些隱匿在山林修身自封的野路子教授,可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別看這些大儒們一個個都高潔孤傲的沒邊兒,但真正身在這個圈兒裡的金尚卻知道,那些退隱山林的大儒,十個裡面有八個都是不得已爲之而已。當然,他不排除一些真的只想著書傳世的宿儒,但那些人畢竟是少數兒。更多的儒者,誰不想傍上朝廷這顆大樹好乘涼?

之前董卓亂政,讀書人地位實在尷尬無比且時不時還得賠上性命。可劉協上臺後,不管品行如何入不了這些士大夫的眼,但他確實保住了長安這一片淨土。關中一帶幾年內不會有大的動盪,這是所有關中人士的統一認識。由此,朝廷的這塊招牌也就水漲船高,變得開始發燙起來。

金尚從不否認自己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想法,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接受朝廷的徵召入朝爲官了。

由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太學一師長這樣的名頭,比起兗州牧來,雖然看起來只有虛名而無實權,可誰讓人家士大夫好的就是這一口兒呢?所以,縱然劉協還未真正任命他金尚確定官職,金尚早已表現地千肯萬肯了。

對於這點,早就被朝堂歷練出來的劉協,一雙火眼金睛看得早已通亮。可心知肚明的他,看到金尚如此迫不及待,就有太多轉寰之地了。故此,他又微微皺起了眉頭,爲難說道:“只是這重振太學一事,茲事體大,朕目前尚未有確切方案。”

“天子所急,乃臣分內之責,微臣自責無旁貸!若陛下信得過微臣,可令微臣拿出一份草案出來,再請陛下過目。”這時候,金尚大人完全就如眼前被拴了一根胡蘿蔔的驢,劉協讓他往哪裡走,他就往哪裡走。

“好!大漢朝要的,就是金大人這等忠君擔當的好臣子!”劉協一手拍在了御案上,相當誇張地褒讚了金尚這位大人。

不過,就在此舉惹得衆臣對金尚暗中鄙夷之時,劉協的臉就像這六月的天兒,突然又晴轉多遠,說變就變:“不過,朕還是有些不放心。那個兗州曹操雖說戮力爲漢,至兗州後也奮勇討賊,解兗州之民於倒懸。可此人狂悖,見識偏激,一篇上表,令朕很是不安啊……”

劉協扭臉兒讓楊修將曹操那篇表文拿來,當着滿朝大臣的面兒開始宣讀。

這個楊修,不得不說確實是個活寶。別看他整日吊兒郎當沒個正行的模樣,可宣讀起這篇表文來,抑揚頓挫咬得那叫一個準。甚至,就連曹操字裡行間那種激憤和痛切,都表現地惟妙惟肖。

可與楊修這等聲情並茂宣讀相對的,卻是滿朝大臣緊緊抿在一起且一發一語的嘴脣。隨着楊修每一次重聲叩問,他們都感覺有一柄重錘深擊在心裡,捶得他們臉色發青,胸口發悶。

作爲一衆朝堂的漢臣,他們何嘗聽不出,曹操這一篇與其說是表文、不如說是質文的一席話,直言不諱地將大漢的軀體用犀利的筆鋒剖開,將纏繞侵蝕大漢肌理氣血的毒瘤完全暴露在他們面前。

他們每個人都清楚,曹操這篇表文句句都說在了要害之上。但偏偏就是這個要害,令他們憤慨之餘,又只能平添一份無奈。畢竟,他們都深深知道,那顆毒瘤的一部分,其實就是他們自己。

由此,當楊修當最後一個字吐完之後,大殿上一時陷入了詭異的沉寂當中。誰都聽出了劉協今日讓楊修宣讀這篇表文的弦外之意,也知這個時候,是他們該爲了族中的利益而奮戰的時候了。可令人氣餒的是,所有大臣都彼此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這層意思,偏偏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

誰都不是傻子,對於那位高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少年天子,他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您瞧他剛纔說的那番話,什麼‘曹操戮力爲漢,奮勇討賊,解兗州之民於倒懸’這番話,這明明是提前就給這篇表文做了基調嘛。

至於後面那句‘朕心很是不安’這話,誰當真誰是傻子。他的確是不安心,但絕不是不安心曹操上書的這篇表文,而是不安心自己這些大臣們啊。

您天子上來就爲這事兒蓋棺定論了,誰還敢出來碰這個釘子?畢竟,如今您這位天子,可不是當初被董卓當小雞子抓在手裡的傀儡。王司徒當初多厲害,總攬朝政,祖制下名正言順的輔政大臣,可還不是被您不知用什麼手段,一下整得在家臥牀不起、精神恍惚了?

一想到王允這事兒,地下羣臣便更加面面相覷。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攸關自身利益,那些有心思的大臣們紛紛不停的互相打着眼色,商量着到底是搞還是不搞?

這種事,關鍵就是個氣勢,氣勢上壓倒了天子,就能逼他改口。可今日一上來,金尚就讓大臣們泄了氣。泄氣容易鼓氣難,眼看着絕好的機會就要轉瞬即逝。一直默不作聲的議郎龐羲卻忍不住了,他先是瞅了瞅曾經王允的副手尚書僕射士孫瑞,見士孫瑞緊咬牙關不出頭的模樣,最終將眼神放在了太僕趙歧身上。

之所以選擇趙歧,首先太僕畢竟乃九卿之一,品秩要比士孫瑞大上不少。而更直接的原因,是因爲趙歧前些日子找過他,生生從他牙縫裡摳走了五百金。這時候,他拿了錢的不出頭兒,還等這讓誰出頭兒?

故此,龐羲不顧官職卑微,壯着膽子走上前去,開口道:“陛下,曹使君之言,或可有可取之處,但未免太過危言聳聽。我大漢仁人志士多矣,其中不乏不慕皇恩、盤剝百姓之徒,然更多的,卻是對漢室忠心耿耿、立志報效的雅士。前些時日,太僕趙大人不就在爲關中空虛一事而四處奔走?想必,定然結識了不少忠君體國的名士吧?”

這一番話落,所有人的眼神全都齊刷刷地瞟向了趙歧,令他躲無可躲。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龐羲本人。不過,不知是錯覺還是恍惚,龐羲看到,趙歧的身子先是猛然一哆嗦。隨後那射向他的眼神,簡直猶如惡鬼噬人般,陰毒憤恨不已。

‘這老傢伙怎麼了?怎麼看着跟要吃了我一樣?’龐羲心底暗冷,他隱隱覺得,自己好像辦了一件特蠢的事兒。

第294章 交易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771章 上句是啥?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745章 夠了!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380章 你快回來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444章 袁術來了!第277章 不該開的城門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122章 漆黑如墨的夜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7章 土豆引起的深思第63章 呂布與另一位貂蟬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220章 當兵還有賞金?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599章 老天催着當皇帝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463章 真正的戰場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782章 正一教第495章 該誰傲嬌?第75章 兩份詔書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293章 我們來聊一聊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551章 掖庭的呂玲綺第779章 入漢中第278章 螳螂、黃雀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337章 忽悠他懷疑人生!第354章 假戲終究成真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322章 壓在了誰身上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762章 牧野漢營第578章 你行你來,不行我上!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152章 都學會煽情了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664章 河北甄宓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444章 袁術來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313章 名士,小丑?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257章 古之惡來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145章 把馬超賣了第645章 國師大人來了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701章 一隻羊引發的血案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421章 政治邏輯鏈條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70章 徐榮的營盤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