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聯絡徐州?

從端木若愚的情報上得知,陳登勸說劉備之後,劉備仍舊沒有即刻走馬上任。

而正巧,爲了讓救命恩人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北海的大名人孔融也不辭勞苦趕來小沛勸說了劉備一番。孔融說話一向比較直接,這次也不例外,他首先指出袁術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人,至於他家的牛人祖宗們早就死翹翹了,還在乎他們幹什麼?接着,孔融以大學問家的身份,從天人感應的角度下了斷語:“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

既然話說到這份上了,劉備便不再推辭,走馬上任,當上了徐州牧。

當然,在馬超看來,孔融只有罵袁術的話,劉備聽進去了。至於什麼天人感應那一套。劉備應該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說不定,聽一聽孔融的勸說,也是劉備覺得自己在陳登那裡太丟了面兒,正好趕上了孔融的出頭,才借坡下驢的。

但不管怎麼說,劉備最後還是做上了徐州牧那個位置。苦苦奮鬥十年,終於熬出頭了!

現在的劉備,不再是涿縣街頭擺地攤賣草鞋的貧窮少年,不再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有志青年,不再是寄人籬下漂泊無根的亂世浮萍,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成爲一鎮諸侯,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但劉備清楚,在這樣一個天下爲公的時代,他這個徐州牧能當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徐州不是隻有幾座城池的小地方,而是當時全國十三州之一,管轄東海郡、廣陵郡、琅邪國、彭城國、下邳國共五個郡(國),六十二個縣,根據漢順帝時期(126—144年)人口普查的數字,共有人口約二百八十萬,是名副其實的大地方。

什麼叫暴發戶?現在的劉備就是。

可暴發戶也有暴發戶的難處,那就是劉備他擔心自己守不住這一筆橫財:就算是天下掉下的徐州牧,既然掉在了自己手裡,當然不願意分給別人。

這是既得利益者的通病。

劉備也不能免俗,而更慘的是,劉備這時實在沒有多少籌碼,他底子薄,根子淺,沒什麼信心安定住徐州。

先說軍事實力。劉備此時手下的嫡系將領,馬超知道有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管亥五人。看似不少,且都是武力出衆、有膽有謀之人。但趙雲和太史慈只是客將身份,管亥更是黃巾降將,不敢怎麼大用。所以,混了十年,劉備嫡系還是關羽和張飛兩人。

而手下部隊,算起來也不少,真的一下擴充到了五萬大軍。但握在手中的,排除了趙雲和太史慈手下的兩千多兵馬後,就只剩下張飛手下的三千多騎兵和關羽手下的三千步兵,能聽劉備命令、打仗時往上衝的,也就不足七千。其他徐州的部隊很難說是真心擁戴劉老闆,只能算是混口飯吃。和平年代你發餉我當差,日子也就混過去了,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再說文臣幕僚。劉備原先的文臣只有簡雍一個,在小沛時選拔了陳郡扶樂人袁渙,到徐州上任時又選拔了青州北海人孫乾,這兩人在徐州都是人生地不熟,沒有多大影響力。

劉備真正能依靠的,是麋竺和陳登二人。

麋竺,字子仲,是徐州東海人,祖上幾代都是大富商,那是相當的有錢,家裡光奴僕家丁就有上萬人。陶謙在任時,麋竺就擔任徐州政府秘書長(別駕),不論在當地官僚集團還是豪強地主中間,都有一定的聲望。最關鍵的是,麋竺很看好劉備,後來甚至放着曹操舉薦的太守不做,死心塌地矢志不渝地追隨劉備一生。

陳登,字元龍,是下邳本地人,少有才名,可以說是文武全才。陶謙在任時,陳登擔任主管屯田事務的徐州農業廳長(典農校尉)。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農業絕對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加龍頭產業,屯田又是農業的重中之重,陳登這個農業廳長的地位比今天的農業幹部高得不是一星半點。陳登也很看好劉備,所以全力促成劉備接任徐州牧。兩三年後陳登歸順曹操擔任廣陵太守,與別人聊天評價當世名人的時候,依舊非常推崇劉備:“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孔融);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堂堂的封建大吏徐州牧劉備,能夠依靠的只有這點少得可憐的資本。

東漢後期各地的豪強地主,力量非常龐大,地方幹部也大多在他們中間選拔。他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地位有地位,是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外來領導要想站穩腳跟,必須獲得他們的支持。而要想獲得他們的支持,也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需要有時間和策略來逐步經營。比如今天到李莊主莊中喝場酒,明天到王縣令家裡吃頓飯,一來二去加強交往才能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

劉備到徐州上任畢竟才半年時間,還來不及做出多少成績,籠絡多少人心。他給馬超不同,沒有在豪強地主根基不太深的雍州起家,更沒有馬超的日久盤踞,可以用鐵血手腕,大刀闊斧除掉那些膽敢跟他作對的豪強。他所能做的,只有先聯繫籠絡那些人,取得他們的支持。可縱然劉備已經裝出一副謙遜的態度來了,可從情報上推斷,那些豪強大多數還是認爲劉備底子太薄,起點太低,沒有將他看作一支潛力股。

畢竟,哄騙活不下去的黎庶百姓,跟籠絡那些豪強不是一回事兒:百姓只需要一個模糊的希冀,而豪強講究的,是利益!

所以徐州雖大,劉備能夠掌握的力量,卻十分有限。

然而,馬超就是看上了這一點,在聽完端木若愚的所有情報之後。靜靜思忖了片刻,在沙盤模擬地圖上虛指了一番之後,才俯身向貂蟬輕聲說了一句:“蟬兒,去徐州之事,我已經想好了。”

“夫君,你這是要?.........”貂蟬的政治眼光畢竟差馬超一截,聽到馬超在探明劉備的所有情報,才鄭重下了這個決定後。不由疑惑起馬超的初衷,開口問道:“難道夫君想去見見那個劉備?”

“不錯,既然許昌的劉協都有了動作,馬家自然也不能按兵不動。”說到這裡,馬超示意端木若愚和貂蟬都看向沙盤模擬地圖,開口解釋道:“如今的大漢,已經複雜到一個難言的狀況了。表面看來,目前中原大地主要有兩大陣營:一派是袁紹、曹操、劉表;另一派是袁術、公孫瓚、孫策;而劉備的徐州,正好卡在這兩派相爭的關口。所以,他很是難受。但不要忘了,在這兩派之外,還有我們馬家!”

“一旦我們馬家參與進了徐州,那可想而知,徐州的局勢,定然更加複雜多變。”馬超理了理思緒,說實話,馬家貿然參與到徐州的後果,馬超估算不出來。但他卻知道,馬家只是跟劉備做個表面的聯盟,就足以讓劉備心花怒放了。可若是真的劉備有了風吹草動,馬家那麼遠,鞭長莫及也是很正常之事,影響不到馬家的大局。

而在謀略整個大漢的過程中,馬超除了災民時期被迫開展了搶南陽、佔潁川之事外,便再沒有進步寸尺。此刻將徐州的劉備當做給各路諸侯的信號,也未嘗沒有好處。

至少,他想看到,袁紹、袁術這兩位大佬的反應。從而,他便可以制定馬家日後的發展規劃。

更何況,劉備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提前做個感情投資,對馬家也沒什麼害處。

當然,如此一來,馬超就可以有個合理的藉口,光明正大進入徐州,順帶探查糜家官帽椅之事........

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裡面的聲音第三百九十四章 準備戰鬥吧......(算補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缺時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廚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給你這個機會第六十一章 攻心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曹操?…….我操!第六十三章 醫聖兼情聖第四百三十三章 又是做媒!(爆更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給我瞄準點!第六百一十四章 高端大氣上檔次番外:影帝頒獎(落心之扉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開除沐楊第七百二十一章 戰前謀劃第十四章 最後一次勸誘第七百四十九章 故鄉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怪異的反常第一千二百七六章 毫無意義的廝殺第二百六十章 董卓的喝彩第一百六十章 諸葛弩第九百三十九章 漢中劇變第七百七十二章 喜中突來的遺憾第三百五十八章 藥不藥,要不要?第一百六十五章 連環魚鱗甲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琰教書第九百三十六章 呂布歸來的背後第一千零八十章 漩渦流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投名狀第六十五章 刺客與刺傷遊戲?第七百四十章 隴西內亂?第一千二百一六章 打個八折第九百一十四章 吐血第六百七十五章 曹氏家風!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生如棋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見呂布第一百五十章 誰能不剽竊?第二十七章 草原上的錦色第六百六十三章 是殺是收?第八百一十二章 詭異的火第四百四十三章 起點?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女兵?第九百五十八章 許都突現虎豹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十三章 另一版本的徐庶進曹營第六百九十五章 穀穗象徵第二百零六章 決意入長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麴義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相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扶風的日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糾結的兗州戰場第四百四十章 她也去扶風?第七百八十七章 漢中緩兵之計第八百八十三章 陣前通牒第八百三十一章 陣前鬥心眼兒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佗看病第九百四十二章 冀州沮授第四百九十章 真出大事兒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哥這麼有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夫妻團聚第五百七十三章 生死棋盤第三百四十六章 洗腳丫頭第一千三百三五章 軻比能遇刺!第六百五十一章 計賺黃忠第六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行動失敗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賊寨現玉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重騎的結果第一百二十二章 蝨多不癢、債多不愁第三百九十四章 準備戰鬥吧......(算補更)第八十一章 那一裸的風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蛋白質第三百二十三章 秦關之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便宜行事第三百二十章 武人皇權化第七百八十九章 腦子讓驢踢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馬超的思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怪異的反常第八百七十七章 內城官邸第二百三十四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七十二章 領導都是很毒的第一千三百一九章 終於嚐到謠言的厲害第二百一十章 妙才遊楚第九百四十九章 許都三處第一百零七章 古怪的訓練第一百九十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二百二三章 狗剩兒、鐵蛋兒第一千三百三一章 水戰告捷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良紙第十一章 抓了條大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家事還是政事?(爆更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蛋白質第四百二十四章 複合型人才周麥田第一千零八十章 漩渦流第二百八十六章 洗洗睡吧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個時辰第七百五十章 馬超去蹭飯第二百八十八章 荀攸來投第二十七章 草原上的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