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而空’和‘博而要’

那份綱要,馬超的確獨佔了它的榮耀。但他縱然再嘴硬,再能演戲,能矇騙了癡心信他的媳婦........

但事實上,那份綱要,真不是馬超寫的。只不過,這個時代,馬超不承認是他寫得也沒辦法:誰能讓幾百年後纔出生的人,再穿越過來,給馬超圓了這個謊?

所以,貂蟬是知道的,她靠自己的幸運和聰慧贏了蔡琰;但同時,蔡琰也贏了貂蟬,她用自己的癡心絕對,贏了馬超的愧疚和無限疼愛。

那份綱要,原名叫做《羣書治要》,是唐初著名諫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以輯錄前人著述作諫書,爲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國安邦,創建‘貞觀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鉅著。

《羣書治要》取材於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晉年,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爲宗旨,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羣書,剪截淫放,嘔心瀝血數年,於貞觀五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

當然,馬超沒有那個本事兒,將五十萬餘萬言的恢弘鉅著全都背誦下來。可是,他卻擁有魏徵等人從未有過的優勢:在接受了網絡時代信息大爆炸的轟炸之後,馬超完全可以從網上汲取觸類旁通的論點論據,寫出這部幾乎不亞於《羣書治要》的‘高大上全’的綱要。

前世馬超接觸過的任何文件,幾乎都逃不過一個鐵律:大而全,空而泛。而《羣書治要》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博而要’。從這一點上來講,馬超的綱要絕對是要落下風的。但幸好,馬超穿越來的是漢代這個古風淳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身爲一方諸侯的馬超,完全可以憑藉着手下文臣武官的盡心竭力,從而將他那篇綱要的‘大全空泛’內容,變成‘博廣精要’的行動。

那篇綱要,馬超緊緊扣住‘務乎政術’、‘本乎治要’的中心思想,旁徵博引,擇其精粹濃縮而成。橫空出世後,足以成爲這個時代‘用之當今,足以鑑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經典之作。

當然,這樣的轉變。只需要將馬超放出的空話,轉爲實事大幹特幹一番便可。而這樣,正是‘空泛’和‘博廣’最本質的區別。

只是,馬超切入的地方,卻是讓文武百官有些哭笑不得。而益於這些天編纂綱要的餘勁,馬超在德陽殿信口開河:“世宗孝武皇帝(漢武帝)爲太子時,衛綰爲太子太傅,他曾說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子要想有所作爲,關鍵在於得人。太子又問,北方匈奴氣焰囂張,如何是好。衛綰答,得人。太子再問,晁錯七國之亂後,國家仍有內憂,又當如何。衛綰再答,得人。太子復問,民生凋敝,怎求殷實富裕。衛綰還答,得人。於是太子不復問。”

“由此可見,人乃國家之本,才爲社稷之基,得人者得天下。若興馬家,唯有得人。”說到這裡,馬超掃視了一下殿下諸臣,擺出了領導的氣派道:“諸君以爲如何?”

“主公所言極是。”法正是帶着一副苦笑複雜的神情來應和馬超的,被降了兩級之後的他,雖然感覺馬超仍舊賊心不死,其切入點也有些操蛋,但主旨上卻是佔了‘砍柴不誤磨刀工’,由此,法正上前行禮道:“太祖高皇帝(劉邦)爲一介市井流徒,然胸懷大志,長於用人,於是統率羣雄,逼西楚霸王自刎於烏江,將齊王韓信而統一天下,帷幄當中,則有張良、陳平,朝堂之內,伴有蕭何、曹參,爲大漢開創一代風氣。”

“世宗孝武皇(漢武帝劉徹)帝黜百家,尊儒術,撫南蠻,驅匈奴,締造數萬裡大漢王朝,成就四百年帝王榜樣。世祖光武皇帝(光武帝劉秀)出身稼穡,志在天下,雲臺二十八將輔佐左右,戎馬生涯,南征北戰,掃平奸賊王莽,重興漢室基業。”

說完古代的,法正又舉例當今,繼續說道:“縱以曹操之奸雄,亦開舉召賢令,惟纔是舉,得而用之,目前雖困於主公雄計當中,但卻能以宦閹之後,崛起兗州,不可小覷。袁紹四世五公,聞名天下,帳下名望之士,聚集一堂,由此方西抵幷州黑山張燕、北與幽州公孫瓚爭鋒,內平叛亂,外籠威望,虎視天下;江東孫策,連番征戰,亦知得人之要,聘魯肅、得‘二張’,收良將後,纔可馳騁江東。徐州劉備,雖蝸居小沛,卻仍不甘寂寞,如今已然取得糜家青睞,更與下邳陳家暗通曲款,使得徐州陶謙憂慮不已........”

第一次,馬超聽法正廢話這麼多。正聽得不耐之時,法正也說完了。可一時之間,馬超與法正大眼對小眼兒:他孃的,我剛纔是要幹什麼來着?!

這點,真心怪不着馬超。馬家這次隆重而慎定召開這次研討會的情景,不由得使馬超感受到了前世開會的感覺:廢話連篇、冗長繁瑣,半天之後,除了一堆口水之外,得不到任何有益的解決措施.........

可是,爲啥自己就他孃的又忍不住再說兩句的衝動呢?難道當領導,就是享受這高談闊論的快感?

“四方諸侯雲動,均知得人方可興盛,聚賢才能如魚得水。今日馬家雖有立足之地,然基業初興,又逢困頓,北有匈奴假意,南有張魯兩面三刀。中原烽火狼煙,馬家進退無門。值此之時,乃駿馬失羣,無以奮進,神龍無雨,亦難飛昇之狀。我思羣賢,如涸澤之望雨露,嬰兒之望父母。還望諸公重之再重,切勿輕慢。”

又說完這段廢話,馬超起身向所有文武深施一禮,連連拜託:“若有良言建策,諸公儘管直言,超定然聽之用之!”

終於到了動真格兒的時候,馬超也不禁鬆了一口氣。而馬家文武雖知馬超重視選材求賢,卻沒想到馬超竟然把選才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不由也自動容。當下,蔡邕便率先說道:“主公之言絕妙,稍加修飾,便可爲馬家今年科舉檄文。”說着提起筆來,不加思索,一揮而就,寫成一篇科舉令。

馬超當下接過看了看,果然比他所說的強之百倍,不由稱讚。想到科舉目前乃是馬家大肆取材的重點,珍而重之說道:“今年再起科舉,務必要優於上一次恩科,更要將馬家科舉的名氣打出去,讓大漢士族寒門,俱爲馬家科舉而展顏!”

在蔡邕的拋磚引玉下,殿下狐狸紛紛諫言。有人說馬家可推舉與科舉並行,擴大馬家取才的渠道;也有人說可將潁川書院遷至長安,歸於太學,使之成爲馬家源源不斷的賢才基地;還有人說,亂世不可輕武,當開設文武雙舉........言之有理之諫,馬超均着楊修一一記錄成案。縱然楊修下筆如風,也累得他擦汗不已。

而待楊修終於揉着痠痛的手指停筆時,馬超卻走到了楊修身邊,輕輕說了一句:“再加一條,暗影綁架人才計劃復起,廣羅天下能士!.........”

‘主公!’楊修真心哀嘆,他真想對馬超說一句:‘咱如今的身份,已經不需要這樣啦,強扭的瓜不甜!’

‘你懂個屁,咱現在已經將小攤販做成了集團公司,再綁架他們,那就不是巧取豪奪,而是獵頭特聘!!’馬超的眼神,對着楊修,分明透露出了這樣的信息........

第九百零九章 夜議第六百五十五章 佈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豪賭!第八百八十七章 獨闖中軍陣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後左右第十一章 抓了條大魚第六百六十九章 徐庶驚天之言第一千二百八五章 陣前搦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天死定了第四十五章 一槍第一千二百七六章 毫無意義的廝殺第四百四十章 她也去扶風?第二百六十四章 董宜的報復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家之命運第三百四十五章 亂世可憐的奢求第六百二十五章 腦子傻掉的男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山丘之後!第六百零三章 軍功賜賞!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拉司馬懿上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油盡燈枯第六百一十九章 我娘.......(爲夏末補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長安易主第四十四章 應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洗腳丫頭國慶花絮(錦獅子執筆大作!)一千零三十四章 新穎的水戰方式第八百四十九章 論才大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掙錢纔是王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一百章 正式改革開始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天水第六百零七章 算計劉表第九百二十二章 馬超的佈置第三百二十章 武人皇權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能放過你第五百五十章 呂布敗?呂布勝?(加更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城門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豪賭!第六百五十四章 決戰來臨第八百一十二章 詭異的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又不夠用了(爆更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筆墨紙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亂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食鹽提純之術第一千三百六八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 要用美男計?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至前線第六百六十五章 兩方急襲第二百零七章 斷了的桃枝第九百五十四章 集結,兵變!第一百五十章 誰能不剽竊?第四百一十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儒毒計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邀戰第七百二十章 心如王允第二百三十章 柔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給我瞄準點!第五百四十四章 呂布之女(加更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是這句第四百零二章 攻心之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儒也要賣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爭執第一千二百一四章 終相見第六百一十一章 於夫羅的獻禮第一千二百一六章 打個八折第五百八十二章 董昭的逃離之役第二百八十三章 賤妾也很貴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擠兌劉備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另一處戰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女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人生如棋第三章 盡屠?第七十四章 坑爹還是坑兒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留下他的原因第一百八十章 一予換三取第二百八十章 妖孽般的劉協第一千二百三三章 康熙乾隆第三百零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三章 鐵器大師蒲元?第七十三章 最壯麗的日出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騎纓鋒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漢室第六百二十九章 浩劫第五百章 劉修與漢室的決裂第十五章 是誰導演這場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西城門第八百三十七章 小夫妻的爭執第二百六十八章 董宜的異樣第四百八十七章 要走一起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控虎之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羨慕嫉妒恨(加更七)第六十七章 內應?第五十一章 浴血搏殺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細則第一千二百二八章 衣帶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