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細則

在郡守府大辦公室的馬超,根本不知道他家的後院已有烽火狼煙將起、暗潮陰謀涌動的情況。此時的他,正在咬着鵝毛筆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着步騭所寫的《科舉細則》。

科舉大事,涉及頗多,而影響更是重大,由不得一點馬虎。但任憑馬超怎麼想,也想不到,步騭居然能弄出這麼一沓厚厚的扶風紙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步騭這兩個月弄出的《科舉細則》,在這個時代幾乎可以稱之爲恢弘鉅著了——除扶風之外,大漢各州大多還是有竹片作爲書寫的載體。而所謂的學富五車,其實也大概相當於前世小學生的所有課本——這部《科舉細則》洋洋灑灑,共八萬字,囊括了科舉考試的流程、科目、制度以及涉及到科舉的爲官選才等等方面。

可以說,步騭這本《科舉細則》,凝聚了他兩個月廢寢忘食的報恩之情,和前半生的所感所念。自然,這其中還包含了整個馬家所有寒士文人的心血。因爲步騭在下筆之前,一一詢問過了馬家所有寒士文人的意見,而那些人也總是在百忙當中,與步騭反覆商権論證並關注這本《科舉細則》的進程,

馬超開眼入目的,不是關於科舉的制度流程。而是對整個雍州、甚至是整個大漢教育的一種改革建議。

步騭在開篇就對大漢的教育做出了明確犀利的論斷:士族大閥佔有絕對的資源優勢,而寒士卻幾乎沒有活路。即便窮盡一生貧困潦倒,也很難搏出一個名望,一個晉身門路,最終淪爲笑柄。由此,步騭在此篇當中,重點對漢朝的教學,做了詳細的敘述。

漢朝官辦的學堂,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洛陽的太學。雖然在鼎盛時期,太學士曾達到了三萬餘衆,但相對於整個人數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因爲,入太學的條件,便是推舉察查,而推薦和察查這兩項,又完全被士族大閥和皇親國戚所壟斷。導致寒門學子,根本無出頭之路。

而剩下的民辦學堂,倒是蔚然成風。武帝時期,全國學校如林,庠序盈門,有的學院校學生多者上千,少則十幾人。可惜,朝綱腐敗之後,百姓在再無力供少年入學。而在遭黃巾大亂之後,全國私學甚至只留下潁川學院這一精舍。

而且,漢朝的教學還毫無年級和品序之論。唯有在入學多年後,繼續深造的,可進入‘精舍’或‘精廬’學習,相當於前世的大學;而啓蒙教育識字的小學堂,便稱‘蒙館’或‘書館’。但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這些私學是朝廷根本不認可的。而在郡縣當中,除了那些著名的‘精舍’當中名氣甚大的學子之外,其他人根本若是沒有士族*,根本難以入仕。

針對這點,步騭在結尾處高度肯定了馬家官辦學堂的做法。並將馬家的學堂論定成了兩級,既縣學和郡學。其中,縣學教授啓蒙識字、知禮明智的初級課程。而郡學教授實務,例如格物、策論、君子六藝、專業算術等等。

由此,馬家郡學出來的學子,未必文采飛揚,未必智謀出衆。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至少都有一技之長或身負所用之才能。只要給他們一個框架,他們就能夠在這個框架中,非常完滿的執行各種條令。

而如此下去,當馬家治下的郡學學子充斥於馬家各個部門的時候,馬超就可以驕傲予以還擊。因爲,到了那個時候,即便天下士子都對馬家進行全面的牴觸。但馬家只要政策不變,他手下已經有了源源不斷的生員,來維持各職能部門正常運轉。

當然,這個過程,也許會有點長,但對目前而言,最爲妥善。

以無聲無息中,悄然轉變格局,纔是‘上善若水’的至高境界。同時,這也是步騭和馬家寒門學子的集體智慧閃光點。

而這一論述篇的後一篇,便是學子入仕制,也就是馬家此次興舉的科舉制。

馬家的科舉範圍,步騭恰到好處選取了郡學這一等級。並且說明通過科舉之後,可入馬家爲官或由馬家推薦至太學深造或入朝廷任職,以符合孔子‘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和武帝課業太學士入仕的典故。

因爲在一段時間裡,馬家還不能和世族發生正面的衝突,必須要以‘太學’這個名號來安撫,使得士族那些學子認爲他們要比州郡的寒門學子優越。

只不過,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傾頹,誰又會傻不啦嘰放着好好的官兒不做,反而跑到朝廷太學深造,或去那陰謀如海、前途無光的朝堂當中混日子?君不見,如今朝廷徵召人才,那些有學之士不是託病不出就是堅決辭退的?當然,這其中不乏那些沽名釣譽的傢伙在刷名望,但由此也可見,朝廷已經不是那些讀書人嚮往的聖地了。否則,田豐、荀彧、戲志才、劉曄、程昱等這些牛人,爲何寧在諸侯手下爲幕僚,也不願入朝爲官?

他們傻?他們沒名望?

天大的笑話!

更何況,還有一點使得那些通過馬家科舉而效力馬家的原因,是馬超對這些科舉出身的學子均有指點晉身之恩,他們又豈會忘恩負義?當然,真有那些腦子不開竅的傢伙,馬家也不會要。而且,馬超還會懷疑這傢伙的策論一科是如何考過去的......

馬超基本上看到此處就不細觀了,因爲剩下的篇章,就是詳細的科舉考試科目、規定、流程、制度等等方面的記載。對於這些條目細則,馬超基本上就是觀其大略:由楊阜把關的東西,不可能出現重大的失誤。

可即便如此,即便馬超還有在前世練就一眼掃百行看小說的牛叉技能,也足足看了一下午。而楊阜和步騭兩人,就一直在馬超身旁,遇到馬超提問或討論的時候,就上前答言解惑。直至馬超拿出最後一頁之後,天色已經黑了。

說實話,馬超看完之後,眼睛都有些溼潤——這篇《科舉細則》共有三篇九冊,分門別類地詳細將漢朝教育、入仕以及馬家的科舉改革等等方面,進行了最詳細的論證和規定。由此可見這兩個月當中,步騭究竟如何殫精竭慮,又是如何冥思苦想!

而直至這個時候,馬超才發現步騭雖然衣着比來時稍微好了些,但兩個多月的操勞使得他更加形銷骨立、面容枯槁——能得步騭這樣一敬業知恩的手下,實在是他馬孟起的福分啊!

“子山,如此嘔心瀝血,所爲何故?”馬超此時已經走到步騭的身前,拍着他的肩膀,用一種努力抑制的哽咽聲音問道。

“一報恩師知遇之恩,二來,是學生想爲天下寒士謀個希望!”步騭躬身跪地,情真意切說道。

馬超此時卻真的被感動了,這句話,讓他想起了那個年過半百還身陷羣狼環飼的賈狐狸;想起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用自己青春的身體爲馬家換來情報的姐妹;更想起了手下那些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的謀士文官以及沙場上奮勇殺敵、以命相報的武將勇士。

那些活着的,死去的,他們來到自己身邊,他們所要追求的,不正是一個聽上去很縹緲,很虛無的‘希望’嗎?

“馬家得諸位,實乃三生有幸啊!”馬超最終感恩長嘆,最後更是握拳銘誓:“超在此立誓,定要以這微末之身,以全力以赴之行,創出那天下清朗、百姓樂業之世!”

第四百四十三章 起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永遠的噩夢(加更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帥是一種錯?第七百九十五章 聯絡徐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陳登*龍第七十八章 鐵鋪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孤身潛入第九百七十章 郭嘉慨言第一百八十六章 情報與妓院的關係第二百一十四章 標槍加元戎弩的威力第七百一十五章 有心無力最變態第八百七十四章 曹操的賭博第五百二十二章 勝敗轉換第四十三章 草原上最後一戰前幕第七十六章 綁架名單和醜哥的報呈第四百二十六章 耬車第六百九十五章 穀穗象徵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大喬小喬第三百五十一章 該不該出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四方情報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的試探第八百八十四章 名將也壞事兒!第八百零七章 以劍決恩仇第一千三百六一章 魚和網第九百八十五章 追尋糧草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小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麴義敗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陷安邑第一百一十章 漢羌第一次合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七一章 決戰序幕第八百七十六章 孤身潛入第七百六十三章 全力發展第八百二十五章 曹操?…….我操!第九百九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六章 潑婦第八百五十三章 被人擠兌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來使?第七百二十一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零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六二章 南蠻奇兵第一百零一章 馬氏農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可憐的胡軫第二百二十九章 與母狼共舞第八百二十三章 呂綺玲的渴求第二十三章 一窩狐狸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烤鴨和刺蝟第九十九章 軍事改革提議第一千一百章 醉東方酒肆第二百二十一章 咸陽縣裡憋屈的呂布第七百三十三章 是馬超?是馬超!第一千三百七四章 最後的念想?第五百四十四章 呂布之女(加更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亂世可憐的奢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匈奴俘虜第七百三十二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都被遺忘的民族第四百九十章 真出大事兒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時日無多?第九十四章 灌鋼法第七百六十章 甘寧甘興霸!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入扶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法實戰應用(5)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龐德戰夏侯淵第四百八十六章 潑婦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利器第二百一十四章 標槍加元戎弩的威力第一千三百五五章 雞肋雞心第一百零二章 法正法孝直第七百零五章 曹節若爲男兒.......第四百三十七章 就是您啊!(爲肥羊衝盟加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精良的盔甲(加更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可憐龐統又遭殺第五百七十二章 以棋定江山!(賀醜哥生日)第四百二十章 科舉榜前第三百四十三章 將軍請自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堂太危險......第九百一十八章 不能多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屏風後的冷箭第四百一十二章 封建王朝的弊病(爆更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黃忠、文聘歸心第四十五章 一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長安第五百七十八章 完了?沒完.......第七百七十七章 馬超的思忖第七百四十章 隴西內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筆大買賣第八百四十九章 論才大會?第五百二十章 兵敗歸營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總和秘書?第一千零一十章 騎兵對精銳!第六百八十章 孝道國慶花絮(錦獅子執筆大作!)第八十七章 咦?我的杯杯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十三章 另一版本的徐庶進曹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冀州四郡?馬家要了!第六十二章 貌似有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