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利器

上庸官路上,一杆大纛上鮮明飄揚着一個‘劉’字,正緩緩而行。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爲此謀,相國齊晏子。”一首曲子低沉婉轉,長吟當中總透露出那麼一股子說不出的味道。

“軍師,這是什麼曲子?”金甲戰袍的劉備臉色很是欣榮,聽聞了諸葛亮這首略帶悲涼的曲調之後,不由皺眉問道。

“樑甫吟。”

劉備一愣,這種曲調是民間用於葬歌的一種古辭,音調悲切悽苦。劉備聞之略有不喜,更聽此調樸拙,臉色更是有些難看:“軍師此曲乃何人所作?”

“我八歲年那寫的。”諸葛亮又簡單開口,看樣子似乎沒有多少想跟劉備暢談的興致。

劉備有些瞭然地點了點頭,他雖出身貧寒,但在母親的言談身教之下,對於這些詞賦曲調也有一定的涵養。這詩的意思是說齊景公時候,有三位勇士分別名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挾功恃勇,簡慢公卿,帶劍上朝,驕傲欺上,爲景公的心腹大患。晏嬰爲景公設計除去三人,他讓景公送去兩個桃子,要他們論功大小領取。三個人互不相讓,爭論起來,結果先後自殺。”

“力拔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劉備低頭復吟,隨後一嘆,“說起來,這三人也只是咎由自取,若非他們危害社稷,又怎麼會招來此禍?董卓逆亂之前,又何嘗不是我大漢數得着的名將,可是一旦爲禍,卻比鮮卑羌胡更烈。只可惜,我朝還沒有齊相晏嬰那樣的忠貞智謀之士,不然,大漢何至於此?”

此話出口,諸葛亮的臉色纔有幾分動容,含笑點了點頭。看來對劉備能有這等認識很是驚異,尤其劉備此話當中還高捧了一番齊相晏嬰,引得諸葛亮雙眼都爲之一亮。

歷史上的齊相晏嬰,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以清廉、儉樸和謙恭下士著稱。他目光遠大。曾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爲田氏所取代。他不畏強權,不爲利誘,剛正不阿,曾當衆揭露權臣崔杼謀害莊公的罪行,也曾一日之內指出齊景公的三次錯誤。出使楚國、吳國,他以機智聰敏的智慧、莊重善辯的口才,維護了齊國的尊嚴。他關心民事。主張改革政治,司馬遷稱他爲“齊之賢相”。

這一切的一切,令這個時代的儒謀智者敬仰不已。諸葛亮此刻還未成歷史上蜀國那位丞相,想必這個時候,他也是當晏嬰當做榜樣的。

“軍師,此役過後,若我等重創馬家,再復漢室輝煌,軍師大名也定然會名垂千古,成爲一個比晏嬰還要出色的智者。”劉備慢慢減緩了的盧馬速,與諸葛亮平行,勉勵他道。

“主公,這一役恐怕不會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順利。”說道正事,諸葛亮的臉色凝重了幾分:“我軍的情報系統比之馬家來,簡直如稚子對雄漢,毫無還手之力。知己不知彼,勝算能有五成便已不錯了。”

“軍師自謙了,”劉備的臉上閃過一抹憂慮,但隨即還是被堅毅貫注:“此番我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所過郡縣無不舉城臣服。由此觀之,陛下天威猶存,義兵之舉深入民心。此爲其一。”

“軍師東征密謀無雙,兵分兩路,一路令陛下親征之兵東進襄陽,而我軍則率主力北攻長安。馬超縱然勇烈無雙卻也分身無術,一旦長安受襲,馬超佈局滿盤皆錯。如此雖有孤軍深入之嫌,然曹孟德、孫伯符也爲世之梟雄,趁機施爲之下,馬超定然捉襟見肘,手忙腳亂。此爲其二。”

“其三,”說到這裡的時候,劉備不自然看了一眼諸葛亮,臉上似乎還有一分震撼之色閃過:“其三軍師手中有那等利器,縱遇馬家大軍,亦然可憑此扭轉乾坤。有此在手,我軍還有何懼?”

諸葛亮看着劉備臉上那等不自然的自我肯定,心中突有一番沉重,猶如巨石壓胸。他轉動了兩輪烏黑的眼珠,最後才認真沉重開口道:“主公,那等利器,我不過一時心癢而已,想不到卻在陛下指點下當真發明出來。可是……”諸葛亮斂容恢復至之前的惜切嘆婉,很是悲傷說道:“可主公也看到,南蠻一戰,竟一舉吞滅兀突骨洞落兩萬勇士,屍骨無存。那等利器有違天和,不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動用。我現在都有些後悔,真的發明出了它。”

說完諸葛亮長嘆一聲,猛然擡頭向劉備鄭重說道:“主公,此事可否能答應微臣?”

“軍師此番吟唱樑甫,便是因爲想到了此事?……”劉備沉吟起來,他知道,此番自己有膽同意出兵,其實就是因爲有了此等倚仗。可現在諸葛亮竟一下說起這些,實在讓他不知如何應對。

不過同時劉備也知道,那東西畢竟是死的,沒有諸葛亮的智慧,他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一分的可能戰勝馬家。

可就在劉備沉吟之時,官道上突然響起一聲蒼涼渾厚的號角聲。劉備立時動容,掣劍高呼:“列陣,馬家來襲!”

這種傳承西涼羌人的戰鬥序曲,是馬家軍獨有的進攻命令。劉備在馬超麾下早已聽過多回,每次都令江東子弟魂飛魄散,想不到今日,他再度聽到這種號角聲,已然是敵我兩軍的身份,並且,他還是受伏一方……

當下關羽飛速下令,行軍陣型在一炷香時間內便化爲防守陣型。此刻一陣風吹過,一杆大旗呼啦啦地映入眼簾。劉備和關羽猛然回頭,見大旗上描金繡着一個‘李’字,不由面面相覷:馬家衆將當中,姓李的似乎只有聲名不太顯的李嚴李正方而已。

“劉使君,馬家主公有一言相告。”來者果然是李嚴,這位多年一直負責軍需後勤的名將,似乎在馬超手下被遮掩不少光芒。此番獨掌一軍,竟好像帶着一種破繭重生的精練英氣。

“什麼話?”劉備彎了彎嘴角,來者不是馬超,他便心思沉靜下來。更何況看李嚴兵馬不過五千,而自己此番先鋒也有三千人數,後續更還有大軍源源趕來——這等遭遇,說李嚴驚聞消息設計圍困自己,不如說李嚴自不量力更爲恰當一些。

“使君,你恐怕還在想身後援軍吧?”李嚴見劉備神態,面上也露出譏諷之色:“你大不必有此念想,漢中魏將軍、雍州趙將軍、涼州徐將軍三路大軍十五萬大軍已入兵臨葭萌關。而我見良機,更不願放過,便請不少細作、暗間將此事散播了出去。眼下,你身後那些西川大軍想必正對着大軍回援的情報甄別真假,恐怕一時半會還顧不上你!”

“什麼?!”劉備大驚失色,白皙的臉龐上隱透一抹青灰。繼而想起馬超還有一言以告,當下又問:“雍王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主公說,此處,便是你葬身之地!”李嚴哈哈大笑,銀槍一招,五千鐵騎如怒濤一般朝着劉備軍伍席捲而去。

劉備此刻才知李嚴這是在戲弄於他,當即大怒道:“雲長,與我斬了這狂妄之徒!”

關羽聞令一言不發,胯下馬超親賜戰馬如風,手中冷豔鋸如火,一股傲氣視馬家五千鐵騎如無物,帶着手下數百親衛直接便朝着李嚴衝殺而去。

可李嚴見狀,只是微一撇嘴:“有勇無謀!”隨後身形往後一退,那些奔涌的馬家鐵騎卻在同一時間抽出了投槍,關羽縱然武力蓋世,但面對李嚴如此無膽可惡的作法,也只能暫且放棄硬闖打算,高吼道:“豎盾迎敵!!”

第四百五十七章 忽悠成功(加更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將軍請自重!第七百二十二章 殺父之仇?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結盟投效第九百二十三章 管用嗎?第三百零一章 滿寵滿伯寧第二百六十三章 殺不得第四百二十九章 家事還是政事?(爆更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精煉兵刃第一千二百八二章 來得好啊第二百九十一章 伍孚刺董卓第八百六十六章 時日無多?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良紙第七百七十七章 馬超的思忖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結盟投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你什麼也不知道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兩女翻臉第一千二百七七章 白癡第一千二百八六章 中原戰力第三百零八章 情爲何物,直讓高手臣服第七百三十八章 義子姜維第七百二十五章 涼州再出武神第四十章 命苦怨馬超第一千二百五九章 劉表的病第九百八十一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二十一章 打服胡赤兒第一千二百九七章 關羽之怒第九百三十八章 十勝十敗第七百五十八章 我不聽我不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沐楊報信第九百八十七章 戰或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錯失良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可憐的雷薄第一百五十九章 這個冬天不再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不求婚你低什麼頭?第八百九十三章 呂布來了!第七百一十章 上求材第一千二百四五章 司馬懿和龐統的淵源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是這句第一千二百五九章 劉表的病第二百七十七章 棋裡棋外第四百一十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一千二百一七章 你憑什麼來教導我?第一千二百五七章 徵南將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堳塢防守第八百四十三章 呂綺玲的本心第七百零四章 破屋第六百八十七章 忠將護舊主第九百零八章 算你狠!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便宜行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顏良悲哀的惱怒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河北還有猛人?第十六章 假戲成真!第二百二十四章 可憐的胡軫第九十八章 李二的故事第七百六十八章 流動的金子第九百六十六章 擒張魯第一千三百三八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整兵入制!(爆更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歸來後的麻煩第十五章 是誰導演這場戲?第六百六十章 再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肅是個打醬油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援軍終至!第四百二十六章 耬車第六百四十五章 肆意殺伐!第一千二百六九章 誰是叛亂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三年之約第三百九十章 秦關出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見呂布第三百八十章 兵發堳塢!第四十八章 宿敵第一百五十章 誰能不剽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天敵第五百二十章 兵敗歸營第七十章 君已入甕第九百二十五章 彼此有計第三百二十章 武人皇權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來羣毆來單挑?第九百八十一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結盟投效第七百四十七章 龐德復仇!第九百一十一章 司馬懿的第一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權變就是糊弄人(爆更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突襲中牟!第五百章 劉修與漢室的決裂第一千零八章  醜哥斬首第四百九十一章 政治與女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們,走開第四百九十五章 冷厲無情!第一千二百七八章 西門第六百零九章 玻璃換糧草?第四百一十二章 封建王朝的弊病(爆更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義理算個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探駕第四章 馬騰的憂慮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支胡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