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天險難渡飛鳶成軍

454 天險難渡,飛鳶成軍。

原來諸葛亮得知漢軍走沱江水道,因知道漢軍水軍艦船厲害,於水道無力與漢軍對抗,乃親自引兵往資陽阻敵。令軍士砍伐大樹,投入江中,賭賽水道,使大軍無法前行。

高順得知,便與郭嘉一併行至船頭查看,且見江面上密密麻麻飄滿樹幹。蜀軍原本想將整棵大樹扔進水中,可是大樹連同枝幹樹葉根本不可能拖拽,只好簡單的修砍了一下枝幹,再拖拽扔入水中,堵塞水道。

高順見水道被堵問計郭嘉,郭嘉便令軍士將浮木撈到兩邊,上面用木板釘死,將計就計做浮橋,中間則依舊可行舟。

一計不成,諸葛亮再生一計,令人用火箭燒船和浮橋。郭嘉則令軍士用生牛皮包裹船舷兩側,令軍士在浮橋上,用包有生牛皮的盾牌阻擋火箭。蜀軍火箭落在浮橋、船舷上難以焚燒,便是有燒着的地方,漢軍也可輕易的用江水潑滅。蜀軍無計可施,只能不斷的砍伐大樹,堵塞水道。

蜀軍塞江計、火燒計皆阻攔不得漢軍前進。可雖然如此,由於大樹堵塞水道,又有蜀軍沿途‘騷’擾,漢軍前進步伐也是十分緩慢。

四路軍馬進發緩慢,消息傳回洛陽,呂布及滿朝文武乃商量對策。

聽聞曹仁、馬超、陳宮在劍閣被蜀軍阻攔,關卡天險難攻,呂布乃令周全領一軍火炮營去助曹仁。只是火炮雖厲害,確是十分沉重。此時巴西境內沒有修建馳道,馳道只修到漢中。所以火炮一進巴西,運輸便極爲困難,要調往劍閣更是十分緩慢。要是遇上雨天,道路泥濘,就更加寸步難行了。

不過此時大漢飛鳶作坊所造軍用飛鳶,經過多次改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可用於實戰。飛鳶原本體形如大鳥,此時卻已改成橄欖流線型,只不過名稱依舊用飛鳶而已。而在動力上,機闊也增加了密封‘性’。如上下顎在用螺栓鉚緊前,會在上下顎之間加上一層緊密紙。這樣一來,上下顎的裂縫便會被有任‘性’的紙張填密封實,在上下顎拴緊時,就會達到密封效果。而後又在機闊內加入豬油,用來潤滑齒輪,使得人力在踩動機闊時,螺旋槳的轉動速度由齒輪的潤滑大大增加,也降低了人力的耗費。

有了飛鳶,呂布乃親自挑選火器兵,組建飛鳶特種兵。同皇家近衛軍,陷陣火炮營,組成皇家御林三軍,由皇帝親自管轄統調。

漢元十三年冬,呂新受命呂新爲飛鳶特種兵主將,領三十架飛鳶攜帶空投炸彈,運往漢中。與周全合併一處,往劍閣助曹仁破天險。

呂新到漢中,乃休整人員,每架飛鳶只載三人,並攜帶一‘門’火炮,運往劍閣漢軍大營。於是火炮、飛鳶,便在短時間內,幾乎同時抵達劍閣漢軍大營。

漢軍見飛鳶從天空高處運送火炮躍山飛水,抵達漢軍大營,先是看得驚心不已,以爲天兵下凡。後來得知乃皇上爲助大軍攻破劍閣,特意組建飛鳶特種兵,紛紛高呼吾皇天威。漢軍士氣一時大漲至無以復加的地步。

也難怪。現在大漢境內雖然螺旋巨船航海行江,鐵軌車穿山越嶺,各種稀奇新鮮的事物接連不斷的出現。可是這些畢竟都是在地上水上走的,卻還沒見過在天上飛的。所以一見到飛鳶從天下飛下來,還把幾百斤重的火炮運來。無不感慨,這也只有如神靈般有神力的天帝治下,才能做出這巧奪天工的神器來。所以漢軍兵卒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十有八九都在心裡想着,大漢的皇帝就是天帝,是天神下凡來拯救萬民的。至此大漢帝國無論軍民百官,無不對呂布忠心耿耿,且視其爲天帝神靈。

且說曹仁、馬超、陳宮等,聽聞天上飛來一支天兵,且將大漢火炮運送至劍閣漢軍大營,紛紛領着部將往來迎接。

曹仁見來者乃是皇帝身邊的近衛軍的兩員大將,周全與呂新。急忙領諸將上前行禮到:“曹仁見過二位侯爺。”

周全、呂新也回禮:“曹將軍不必多禮。”

周全更是直接到:“曹將軍,此次我兄弟二人乃是奉皇上指令,特來助爾等破蜀軍。在我兄弟二人出發前,皇上已設下攻破劍閣天險之計。”

曹仁、馬超、陳宮等人聽聞大喜,乃請二位亭侯入大帳休息。

隨後周全和呂新乃聚衆將,商議如何攻破劍閣。

漢軍諸將聚攏大帳。呂新乃指點沙盤說道:“劍閣天險,易守難攻,不過我軍新填飛鳶軍,可從空中火力支援。”

陳宮疑問:“火力支援?”

呂新笑道:“正是,次乃皇上新教授戰法。蜀道難行,物資運送不易,此次飛鳶軍雖攜帶不少空投炸彈,然終究數量有限。故而需與陷陣火炮營合作,以火炮轟炸劍閣城‘門’、牆牆,吾飛鳶軍則飛至劍閣頭頂,由空中投下空投炸彈,轟炸劍閣關內城,引起蜀軍‘混’‘亂’。而周將軍火炮軍則轟破城‘門’,此時曹將軍之軍馬,便可趁蜀軍‘混’‘亂’,一舉殺入關內,劍閣可破也。”

曹仁、馬超、陳宮聽得一臉不可思議。馬超更是驚奇到:“難道侯爺之飛鳶,不只可運送彈‘藥’,尚可飛於蜀軍頭頂轟炸蜀軍?”

呂新聽後笑道:“這是自然。飛鳶軍本非運輸專用,乃爲執行特別任務也。”

陳宮倒是對新奇事物接受得快,一聽便知道其中便利,大喜到:“若是可飛於蜀軍頭頂,投下炸彈,如此破劍閣易爾。”

諸將皆興奮不已,於是便再次仔細商議,如何破天險劍閣關。

且說劍閣險關之內,關平、法正憑藉天險,阻隔漢軍進攻成都。漢軍一連數次對劍閣發起攻擊,卻因劍閣關易守難攻,數次強攻之下,死傷甚重,卻依舊奈何不得劍閣天險。兩人乃在關內堅守不出,且親臨戰線,關心傷員,蜀軍士氣大漲,人人皆要死守險關。

只是這日天才見亮。關平便帶着周倉視察城牆,且令副將高沛、李異嚴查巡防,不得放鬆警惕。

關平剛行至‘門’樓上,校尉‘陰’薄便過來稟報:“關將軍。漢軍陣前有異動,似乎將再次攻城。”

關平乃急忙往城牆視探,且見漢軍密密麻麻排陣在劍閣關前百丈外。

那‘陰’薄遙指漢軍說道:“關將軍,漢軍陣前似乎有異動···”

接連發生數聲巨響,在漢軍陣前數臺怪物突然噴出火舌,緊接着在劍閣關上便“嘭”、“嘭”、“嘭”、“嘭”數聲巨響下,火焰四處爆炸開來。無數蜀軍傻不拉唧的站在關上,被炸得肢體橫飛,死傷滿地。

其中一聲巨響便落在城‘門’樓上,關平只感被一股巨‘浪’掀起,飛出數步外。那‘陰’薄更是當場被炸得血‘肉’模糊,死無全屍。

關平被氣‘浪’掀飛,過了好一會兒纔在周倉的摻扶下從新爬了起來。醒來之後懵了一會才大聲喊到:“不好。漢軍火炮已運至關前,注意隱蔽···”

其實不用關平提醒,蜀軍早在見到同伴被炸飛後,便紛紛躲在牆垛下。只是這時漢軍開始接連不斷的炮轟。蜀軍又是第一次遇上這等情況,頓時傻了眼,只是本能的蹲在牆垛下躲避,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430章 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382章 兩軍對陣孫策放冷箭375章 西征半途廢三國將雛形184章 汝南有陰陽南華子欲投呂布496章 兩軍談判劃地爲界453章 破八陣圖漢軍二次伐蜀國235 蠻夷退天罡火炮將出世310章 司馬懿逃難扮村姑呂布無心做劊子手306章 魏續敗走王允欲護幼主314章 呂布演講極力學子中山美少女有甄宓百一十七董卓命喪大殿呂布收降西涼兵315章 十年承若一朝兌現461章 精華結晶天生小霸王434章 兩軍議和獅口大張324章 後宮盟約金花組合332章 羣謀劃策專算關公八十五鮮卑自爭鋒幽州新佈置471章 孤城將陷時東方奇兵到158章 三女成戲大將軍府暗涌香波211 太后耍花招皇帝不理朝九十三避忌諱呂布讓功績304章 漢軍歸心軍士不盲從279章 爲那伊人死而無憾456 休養改革天下六分六十八剛毅傅南容廷喝崔司徒401章 天下洗牌鼎足勢起七十一呂布得張繡對戰敗韓遂140章 郭嘉定計遼東袁紹謀士不和154章 陶謙讓徐州糜子仲力說國公440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鬼門關244 太后使教唆皇帝欲禪位358章 水利有妙法羣臣多出計137章 下關張敗走古城廖化周倉引衆投295章 劉妍大義傳信告密306章 魏續敗走王允欲護幼主六十同族之情結心中呂布私放黃巾衆232 廟算在先勝戰在後五十七常山有子龍奉先以鬥遷趙雲469章 龐德突圍特洛伊欲歸漢281章 生物動力軌車橫行大戰三國三十五本欲行兇惡得巧練奔襲百二十諸侯退兵朝廷削權引紛爭156章 袁術使詐貂蟬求見嚴妮9章 身陷荒棄縣軍心亦秉然4章 二次遭襲呂布愈威武134章 上陳公臺勸說張孟卓曹孟德殺士丟陳留304章 漢軍歸心軍士不盲從213 嬌妻美妾攬入懷安得溫居顧意外136章 上曹軍被圍官渡關張二將死不投降234 乾坤一定北疆最後一戰241 爲留根種鮮卑欲求降379章 蜀道難行想飛機墨家精工有木鳶303章 南華子受困郭汜欲攻東廠360章 修渠無勞役霸王來霸道219 武將也耍文弄墨剽竊成句迷倒才女八十三夏侯蘭領命抓女奴雁門關上辱鮮卑334章 司馬懿損命關羽重義140章 郭嘉定計遼東袁紹謀士不和166章 對鑾麻將桌三女合計說貂蟬142章 衆智圖謀只爲平袁紹295章 劉妍大義傳信告密九十張純造反對陣方知神將威力7章 踏入朔方從軍戎一時小人得志180章 狼子有色心半夜逛靈帳大戰三國二十六以劫代訓呂布練騎陣195章 兵圍壽春盱眙見佛教436章 諸葛亮兵出三地人中郎看望愛妻327章 先鋒再吃計關羽設埋伏百二十八大軍壓境曹孟德謀士出奇計144章 張玄薦于禁比武得許褚413章 甘興霸惡鬥周幼平小喬隨駕渡海300章 魏續圖謀趙子龍單槍赴會九十一神將顧慮欲回兵天算卻叫平張純186章 王越來投靠信鴿見明主231 誘敵過江初見飛天哨九十七張讓激太后懿旨往幽州361章 初聞羅馬呂布急要安息地圖472章 兩軍對陣氣勢逼人175章 龍脈現真像五形布天下182章 告示有主醫聖張機來投大戰三國二十二呂布顯神威十騎踏敵營410章 漢蜀邦交孫堅孤立六十八剛毅傅南容廷喝崔司徒248 內幕交加賈文和再說勸383章 作者要你受傷豬腳難改命運355章 樊能獻寶蔡琰來賞鑑340章 黃蓋將行苦肉計周瑜西山遇隱士279章 爲那伊人死而無憾481章 匈奴困獸鬥皇子得賢助287章 徐庶投關不受用顏良文丑做先鋒452章 臥龍計現趙雲再遇危險430章 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141章 鉅鹿有田豐國公親招賢289章 石韜說勸徐元直來投184章 汝南有陰陽南華子欲投呂布320章 王允做說客關羽將圖荊州五十一力取鮮卑魁首呂布進封武亭侯243 毒士設計燒鮮卑太后繼續謀大計267章 倭女教唆郝萌欲造反482章 呂緣雪崩埋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