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荊州之憂

722 荊州之憂

“這事兒說起來蹊蹺,你也可能不信,據我派去的探子回報,國丈伏完頭纏黃巾,逼迫下人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王寶玉道。

“黃巾之亂,正是漢室衰微之由,無數蒼生塗炭,僅憑此事,滅伏完九族,也不足惜!”曹操握緊拳頭,憤憤的說道。

“這可能和伏國丈沒有關係。”

“嗯?”曹操徹底聽糊塗了,“適才不是你說的國丈頭纏黃巾嗎?”

“你想想啊,伏完即便想要篡權,有必要將黃巾之事兒搬出來嗎?我個人認爲,必然是張角當初沒死,用妖術留着靈魂,後來借屍還魂在伏完身上。”王寶玉認真的分析道。

曹操仔細琢磨了一會兒,也覺得王寶玉說得有道理,但他還是感覺不可思議,問道:“又或是伏完知我等要去他府中一探究竟,故意做出這類奇怪舉動,他日推說身體有病,無意爲之?”

“不排除是伏完留了條退路。”王寶玉點點頭,又補充道:“但是他府中戒備十分森嚴,我的探子費了好大勁才偷偷看到,不光如此,他手下的人也都行爲怪異,不像是正常人。”

“天下竟然真有此移魂之法?!”

要不是親眼看見,王寶玉也不相信,“其實我也不信,但事實就擺在面前。而且,這些人不光是對着你我來的,也不是隻爲單純的扶持伏皇后,他們是想搶奪漢室江山。”

曹操凝重的說道:“黃巾之亂,遠離仁義之道,遠比孫權、劉備更令人擔憂。既然他並非真正的伏完,老夫便不用再留任何情面,堅決予以剷除。”

“目前看來,皇后可能也矇在鼓裡。”

“寶玉,莫要仁慈,伏皇后必須除之。若有一日老夫不在人世,其必篡奪漢室,也是聖上之大患。”曹操道。

“嗯,伏皇后也是罪有應得,但是她的兩個兒子都是無辜的。”王寶玉又試探的商量。

“母子連心,久受其蠱惑,早已生出禍心,斬草必要除根。”

曹操肯定的語氣讓王寶玉打了一個寒顫,嘆息道:“老曹,張角附體這事兒恐怕入不了正史,外人也永遠無法得知你現在的處境。但是以你的心胸氣魄,僅憑伏皇后婦人怨憤,便把她給殺了,如何服衆?不怕影響後人對你的評價嗎?”

“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夫也想美名千古,但眼下卻是顧不了那麼許多。”曹操無奈的嘆息搖頭。

“老曹,冒昧的問一句,你真的從沒想過取代皇上嗎?”

曹操搖了搖頭,說道:“當皇上並無益處,萬分辛苦,難有知己,時刻檢點,諸事約束,沒有永遠江山,子孫終遭禍殃。”

王寶玉不由豎起大拇指道:“老曹,你的境界真是非同凡響,令人佩服。”

“可曾探聽到伏氏一族何時行動?”曹操問道。

“下月中旬,月圓之夜,宮裡宮外一起行動。”王寶玉沒隱瞞道。

“幸好老夫並未隨軍出征,否則,倒是讓那奸人計謀得逞。”曹操使勁用拳頭捶了一下桌案,臉上掠過陰狠之色。

卻說南郡的諸葛亮,接到了關平帶來的消息,說龐統已死,頓時哭倒在當場,他想起了王寶玉的話,後悔不已,真不該將龐統從彝陵弄來跟隨劉備,到底淪落的英年早逝。

劉備在信中請他入川相助,強調前方戰事十萬火急,諸葛亮不敢耽擱,忍住悲慟,立刻招來了關羽、張飛和趙雲。

三人都想跟隨諸葛亮入川,但諸葛亮思來想去,還是留下了關羽,鎮守荊州。張飛和趙雲喜得摩拳擦掌,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劉備身旁。

而關羽卻是好大不滿,建功立業對於他而言,還是次要的。但是,作爲一名戰將,上陣殺敵才能體現價值,守城享樂豈是大丈夫所爲。

諸葛亮這個舉動,在後世一直被認爲是他的戰略失策。但在當時,荊州卻根本離不開關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關羽一直負責水軍,有着豐富的水戰經驗,而江東孫權一直虎視眈眈,關羽前腳離開荊州,孫權後腳就會趁機發動進攻,所以離開了關羽根本不行。

諸葛亮豈能看不出關羽的怨氣,耐心的勸說道:“關將軍,主公書中讓我量才委用,荊州乃我後方重地,不可有失。將軍肩上責任重大,功勞猶勝取川。”

一聽諸葛亮這麼說,關羽才露出了笑模樣,慷慨道:“軍師儘管放心,關羽定然守住荊州,不失一寸土地。”

諸葛亮深深拜謝,這纔將大印鄭重的交給關羽,說道:“如此,荊州便都在將軍身上。”

關羽接過大印,說道:“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

諸葛亮聽到關羽說出了“死”字,心中一陣不快,又不是讓你死,只是好好守住這塊地方就行,爲何要發這種誓言。已經死了一個龐統,難道還不夠嗎?

“若是曹操來攻,將軍當如何?”

“全力拒之!”

“倘若曹操孫權一起來攻,將軍又當如何?”諸葛亮問道。

“分兵拒之!”

諸葛亮臉色十分難看,微微嘆氣道:“關將軍,你與主公乃是結義兄弟,決不可逞一時之勇,而負了金蘭之情,我有八個字送你,可保荊州不失。”

關羽有點不快,認爲諸葛亮的話是瞧不起他,壓着火問道:“哪八個字?”

“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關羽鼻子哼了一聲,算是答應。諸葛亮忍不住追問了一句:“將軍可曾記下?”

關羽這才側過臉,“雲長謹記軍師之言。”

“若是江東來犯,可去彝陵找郡主孫尚香。”諸葛亮又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

“一介女子,堪何大用。”

“將軍!”

“軍師若無其他安排,雲長告退!”關羽並不買賬,帶着大印轉身離開。

諸葛亮愣了半天神,開始思念王寶玉,若是有王寶玉在此,憑藉他的圓滑和人脈,荊州定然能夠保住。

事不宜遲,諸葛亮帶着文官蔣琬、伊籍、向朗、馬謖,讓張飛率領精兵兩萬,自大路殺奔巴州,又讓趙雲爲先鋒,率軍一萬,沿着水路直奔涪城,他自己帶領兩萬兵馬斷後,共計五萬大軍,直奔西川而去。

1217 滴血結義989 傳福後人580 難享清福1073 子承父志2398 波斯地毯333 一陽初生506 及早北上912 備用聖旨1934 中計落崖574 兩全其美1541 遠赴北極124 如意金箍棒1752 驅蟲之術1631 自縛雙手1722 彈指灰飛1846 再過不周987 疑冢七十二1045 四大王妃1678 霧裡看花859 歸隱海島633 確有疑心2026 掩人耳目450 麒麟獸810 活捉主將375 要善待之1528 拋繩擒將381 高臺擾民571 安排美差2435 天玄真人804 更勝一籌1643 誘跑戰馬309 副都督1999 冥頑不化2303 命懸一線1505 天玄聖地2014 骨骸冰冷2125 失魂落魄937 牽一動百846 不見歸途1367 拒不稱王1119 舍財換命1656 生死時速346 麥熟籽落1251 柳暗花明2260 成就夢想2022 衣不蔽體728 生死攸關132 諸葛化蝶1594 莫要說笑1528 拋繩擒將2082 溟泉不寧053 不爲所動135 隆中對1689 兇惡羅剎709 身有殘疾1979 爭得頭功1983 質押其子1178 塗面蠻王145 船渡漢江1004 攻城失利2003 踏浪而歸560 造假之書491 兩個選擇1148 十萬陰兵1007 苦苦相逼245 倚天屠龍1955 幻真難辨1495 撥亂昭雪057 常勝將軍1382 貌合神離2099 接連中計510 靈魂不同100 一顧茅廬1692 罕諾城2360 青城隕落790 失寵佳人044 襄陽城2379 家鄉來客1421 寄人籬下1270 立功心切1877 人鬼殊途2444 彝陵十二釵1984 不戰自降161 保存實力1753 自討苦吃248 淳于三兄弟2433 彼此相望056 穿牆術2441 身影狹長1391 萬里尋女111 美人相邀255 可知吾意1605 奪城不佔1475 調虎離山1374 一剛一柔1093 冒昧相求1406 送來藥方1618 天花亂墜1342 氣勢驚人515 巨資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