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 啓用新人

三國小術士

“曹休必敗,陸遜出兵二十餘萬,我們區區幾萬兵馬,參與戰事,定然所剩無幾。”司馬懿並不贊同這個意見。

“從西門而出,也可沿着江畔返回。”司馬昭道,覺得這條路更爲妥當。

“西門的守將你可認識?”司馬懿擡眼問道。

“其人造型古怪,狀如黑塔,不知姓名。”司馬昭道。

“此人必定是王寶玉從西域帶回的大將,爲父與王寶玉交手多次,其頗喜使用異能之士,在我看來,西部恰是最危險之處。”司馬懿道。

兄弟倆面面相覷,原來父親對外面的情況瞭如指掌,司馬師還是不服氣的說道:“父親,照你說來,我們豈不是全無退路,只能在此耗費時日?”

“是啊,東南西三方都不能突圍,如此畏手畏腳,難不成要從重兵把守的北門廝殺出去嗎?”司馬昭也有些壓不住性子的問道。

哈哈哈,司馬懿看着兩個紅頭漲臉的兒子,不由開懷大笑,終於將手中酒杯放下了,隨即頗有耐心的解釋道:“呵呵,我兒莫要心急,爲父已經送信給曹休,讓他出兵前來相救,曹休素來與我不合,一定不會輕易前來。但若是他兵敗,爲了爭功,或許會掉頭趕來,北門雖有五萬之衆,卻是真正薄弱之處。屆時我等從此突圍,恰是最合適之處。適才我說此處存糧足夠,正是可以耐心等待曹休援軍到來。”

“父親高見!”司馬昭眼睛發亮,有所領悟,連忙拱手道,司馬師也勉強拱了拱手,心裡卻不太服氣,五萬大軍就這樣蜷縮在這個小城內,想想都讓人覺得憋悶。而且戰場風雲變幻莫測,如果曹休打贏了,或者是回去找聖上惡人先告狀,曹氏本族總會親過外人。

司馬懿自然也看到了兒子的質疑,不過並沒有過多解釋,用心感受整個戰事過程才能真正成長。所以,越是這樣,司馬懿越對兒子們感到滿意,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是好事。

司馬懿佔據夏口,按兵不動,想要跟王寶玉打持久戰。王寶玉也知道分兵最多的北面有可能遭遇強敵,他可拿不出那麼多耐心來,眼下要做的事情,必須想方設法讓司馬懿出城交戰才行。

這件事兒的難度相當大,司馬懿的耐心遠超出常人,他的官場經典理論便是夾着尾巴做人,所以總被猜忌忠心程度,但本着自己的爲人處事原則,司馬懿歷經曹氏三代君主,依然屹立不倒,令人稱奇。

正是《三國演義》上記載的,諸葛亮給他送去女士服裝,嘲笑他是個婦人,他都沒當回事兒,天下只怕沒幾個人像他臉皮這麼厚。

“正如寶玉所料,司馬懿定然在等候曹休兵馬的到來。”陌千尋微微皺起了眉頭。

“曹休目前未必能買他的賬,現在肯定在罵他,曹叡可是安排他去支援曹休的,他卻擅做主張,前來打咱們。”王寶玉道。

“若是曹休兵敗,唯恐曹叡責罰,或許會前來支援將功補過,屆時江夏或將有危。”陌千尋道。

“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兩個人正說着話,侍衛來報,竟然是司馬懿的信使來了,給王寶玉送來了一封信。

靠,跟老子玩這一套,太幼稚了吧!王寶玉心裡罵了一句,將書信打開,跟陌千尋一起看了起來。

“漢興王在上,仲達不知大王從西域歸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此次兵入貴地,實爲迫不得已,孫仲謀再起刀兵,唯有此地方可對其有所牽制,平息戰火,百姓得安。仲達素知大王秉承中立,因此斗膽向大王借江夏一用,無論江東或勝或敗,都定然歸還。若大王不信,亦可用江北竟陵交換。”

王寶玉被司馬懿給逗樂了,這不是扯淡嘛,老子憑什麼要借你地盤,還談什麼交換,也太拿自己當盤菜了吧!

“司馬懿此舉甚是無趣,無非是想探知我方心思而已。”陌千尋道。

“那就不用搭理他。”王寶玉點了點頭,不回信,也沒有任何態度,賞賜了信使,就讓他空手回去交差。

“必要迫使司馬懿出城,不能等到曹休到來。”陌千尋打定主意。

“太尉就多想辦法吧!”王寶玉點頭道,也不想再繼續僵持下去。

陌千尋面色凝重的點點頭,談何容易,司馬懿也一定會想到曹休會來支援。在這種情況之下,逼迫司馬懿出城,確實不是件易事。

陌千尋絞盡腦汁,王寶玉也沒閒着,揹着手遠遠看着城牆,心想着如果真有必要發動強攻,看哪裡更適合突破。

卻說江東孫權,難得經歷了一段沒有大戰的時光,休養生息,百業興盛,自覺兵精糧足,那顆不安的心再度蠢蠢欲動。

聽聞諸葛亮兵出祁山,牽制了曹叡過半的兵力,孫權覺得好機會終於來了,不顧衆臣的勸阻,毅然決定趁亂再次出兵合淝。

孫權再度啓用輔國將軍陸遜擔任大都督一職,賜金斧一枚,陸遜一時間威名顯赫。隨後,孫權又安排朱桓、全琮爲左右督軍,同領二十萬大軍,兵過長江。

朱桓字休穆,年近五十,熟讀兵書,武藝不凡,一直負責征討山賊,頗有功績。全琮字子璜,只有三十歲,長相俊朗,出身名門,多負謀略,有萬夫不當之勇,孫權將自己的女兒孫魯班嫁給了他,全琮也就成爲了孫權的女婿,江東的一代後族新貴。

幾次跟魏國交戰,孫權都沒有撿到便宜,這也讓他思索自己是否是用人不當,所以,這次大戰,他勇敢的啓用了新人,老將們暫且退居幕後。

陸遜的這次出征,並沒有讓孫權失望,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候,就輕鬆的再度佔據廬江,奠定了進攻合淝的基礎。

通過上次跟司馬懿的交戰,陸遜也學聰明瞭,並不急於攻城掠地,力求穩紮穩打,步步推進,在廬江附近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孫權聞聽獲勝的消息,非常開心,親自從建業來到了廬江前線,對陸遜等人又進行了嘉獎。

809 血戰獸羣1398 來日再戰168 烏雲蓋頂398 扛刀歸來1853 記憶混淆1256 久之必反785 公私難分1928 山根赤色1862 素昧平生1006 投奔明主196 上表朝廷840 高山溫泉1723 奪舍重生268 結黨終成患2163 冰雪洪流145 船渡漢江1592 曠古奇才1962 親情猶在1793 甘做喉舌665 雲歸彝陵2418 又想遷都1319 梭形戰船1694 遁逃荒原1064 相人相馬1077 談判失敗068 地動山搖804 更勝一籌930 相差萬里2134 虎跳峽1036 吳王親臨590 藉機栽贓1098 落敗江上863 單刀赴會1810 角鬥士868 林中野孩1307 好客麗族1405 三擒蠻王096 恨無紅顏1930 常勝不爭2154 拉康聖城2237 滴水延續2190 與民同憂513 送別情1252 油鹽不進2083 本無至善148 幾品官198 形同虛設1546 大風大浪1229 有意安排447 定要活捉973 倏忽數載1399 處處伏兵713 日久見人心1674 生死無懼1437 冰火有別022 躍馬過檀溪360 漢江霸王114 枉爲朋友271 泛舟長江2001 崖邊女孩1536 鄧艾北歸228 拒受百金105 乘雲觀1662 牛毛細雨1589 私藏法寶190 卦有應時509 不納賢才1625 以身飼妖1575 窮追不捨1505 天玄聖地537 鳳雛歸劉493 糊塗婚事787 三辭魏王1791 哀鴻遍野1971 佛法無邊219 昔日秘聞298 私藏香囊358 盼得辛苦666 劉備入川243 愛民如子039 滿嘴謊言514 絕色無雙879 介紹信1118 羊質虎皮250 一念之慈241 日後好相見619 冒險偷箭986 夢遊佛塔581 蒼天有眼492 至死不悔746 我見猶憐1462 普淨不淨1876 孜孜無怠1293 圖額印1565 終得至寶2014 骨骸冰冷2160 胡話連篇1380 威風不減1855 智勇雙全2225 躍馬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