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 三面夾攻

1096 三面夾攻

從秭歸這裡看,夷道位於隔江的東南方,如果取得夷道,可以徹底佔領長江水域;當陽位於東北,如果打下當陽,則可以挺進南郡城下。

兩個地方的戰略位置都十分重要,夷道關係到將來能否挺進江東,而當陽則會牽動整個荊州。

但是,兩個地方都不容易打,夷道地勢險要,有孫桓和朱然統領近五萬大軍把守,而當陽處也有近五萬大軍,背後更有南郡作爲依託,隨時可以增兵支援。

這天,劉備再度召集衆人議事,謀士程畿進言道:“聖上,依臣之見,以攻取夷道爲先,若佔據此地,擁大江水域,則江東難有寧日。”

“朕也有此意,唯慮江東的朱然水軍也!”劉備道。

“臣有一計,不知可否?”掌管文書的陳震進言道。

“愛卿但講無妨。”

“若是強攻夷道,只恐戰事膠着難解,聖上莫不如命五溪沙摩柯部,由南側進軍,進攻夷道,我軍再行出征,夷道腹背受敵,將難以守住。”陳震道。

“孝起所言甚善,我意相同。”程畿點頭道。

經過陳震的提醒,劉備這纔想起還有一支沒用過的軍隊,正是蠻夷五溪大軍,戰前還特意派了馬良前去說服,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此時不用他們,更待何時。

於是,劉備聽了陳震的意見,立刻親筆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沙摩柯,讓他傾起兵馬,進軍夷道。

五溪王沙摩柯接到了劉備的信,立刻找來馬良商議,爲難道:“季常先生,非是我作壁上觀,不肯出兵。而若領命進攻夷道,只恐五溪空虛,江東武陵兵馬必來搶奪,五溪將不保也。”

沙摩柯的話很有道理,這些年來,他始終跟武陵的江東軍處在膠着的戰事中,雖然沒有大的戰役,但每年都有十幾次小型的衝突。

一直固守武陵的江東大將,正是聲名顯赫的老將黃蓋,以其智謀必定會趁五溪後方空虛,一舉端了沙摩柯的老窩,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

更何況,劉備兵進荊州後,孫權爲了五溪蠻兵趁機大舉進犯,又派來了大將甘寧,跟黃蓋一道守住武陵要地。這對於五溪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

馬良心知沙摩柯的判斷沒錯,如果換位思考的話,他也會選擇按兵不動。

但馬良更瞭解劉備的性情,自從從彝陵回到成都之後,還未有大的功勞,如果此時不進軍夷道,自己可能要被扣上貽誤戰機的大帽子,一旦回到了成都,只怕日子也不好過。

“五溪王,大戰當前,應有取捨,若是寸功未立,彝陵之地聖上怎會拱手讓與大王?”馬良道。

“若五溪有危,我族當無退路也!”沙摩柯依舊猶豫不定。

“此言差矣,五溪貧瘠,衣食尚不能自足,怎能與富庶的彝陵相提並論?”馬良暗示道。

“這……”沙摩柯動心了,誰說不是這個理兒呢!

馬良趁熱打鐵,又建議道:“可分兵守之,夷道擁兵不過五萬,大王可起兵五萬進軍夷道,再留五萬兵馬,以防範武陵之軍。若戰事吃緊,亦可退回,腹背夾擊江東軍,可保兩全。”

沙摩柯猶豫再三,到底因爲垂涎王寶玉那富可敵國的彝陵,哪怕最終丟了五溪,也是值得的,所以最終決定起兵攻打夷道。

劉備接到了沙摩柯的回信,非常開心,也知道這都是馬良勸說的結果,心裡打算着等回去之後,一定要重用馬良等等。

於是,劉備令張苞、關興率領十萬兵馬,戰船千餘艘,開赴長江北岸。

與此同時,還在南岸的吳班和張南也做好了準備,聽候調令。

劉備信心滿滿,三路大軍分別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夾擊夷道,他就不信取不下這個小小的縣城。

等攻下夷道,那便是一隻腳踏進了成功的大門。劉備的打算不錯,南郡這邊的江東大軍也不是酒囊飯桶,始終關注着他的一舉一動。

聞聽劉備兵發夷道,而且來勢洶洶,諸葛瑾不由緊張起來,連忙找到了陸遜,說道:“大都督,劉備此舉,大有誓奪夷道之意,夷道危矣,不可小視。”

“子瑜莫要慌張,夷道險要,易守難攻,劉備此舉必然得不償失。”陸遜不以爲然道。

“夷道之兵,不過五萬,而劉備今日卻傾起近三十萬大軍,敵衆我寡,怎可不防?”諸葛瑾沉聲道,心裡不禁懷疑陸遜的統兵能力,一般情況下,三十萬大軍都能把夷道給踏平。

“且聽我講,張苞、關興兩位小將,雖然勇猛,但不習水性,故擁十萬之衆,卻難與朱然對戰,劉備三十萬兵力自然可卸去十萬。孫桓所處之地,險要無比,只需堅守不戰,吳班、張南亦莫之奈何。”陸遜有理有據的緩緩分析道。

“那沙摩柯大軍又該如何防範?”諸葛瑾問道。

“其顧忌黃蓋將軍神威,必不會傾起五溪大軍,十萬之說便是虛數。且其定然走夷道南側兩山間險道,孫桓只消分兵一萬阻截即可。另我已傳信於武陵甘寧將軍,讓他率軍從後方襲擊蠻兵,屆時,沙摩柯攻佔夷道不成,半途便有不小折損,只恐全身而退亦爲不易。”陸遜道。

“只怕是劉備利誘沙摩柯,許是能破釜沉舟,拼死一戰?”諸葛瑾不放心的說道。

哼,陸遜一聲冷笑:“世人皆知劉備奸猾,沙摩柯爲一方霸主,必不會輕言信之,更何況劉備自身難保,誰又肯捨命替他謀福?”

一席話,說得諸葛瑾心悅誠服,盛讚陸遜神機妙算:“大都督料事如神,深感佩服!”

陸續微微搖頭,擺手道:“此非妙計,若是你弟諸葛孔明在,定然識破。”

“孔明雖官居丞相,卻始終被劉備所疑,難展大才,不失爲一樁憾事!”諸葛瑾想起了弟弟,不禁感嘆。

“對主公而言,卻是一樁幸事,劉備剛愎自用,冷落大才,終將落敗無疑。”陸遜自信的說道。

半個月後,沙摩柯的大軍終於抵達了夷道南側,而劉備聽聞消息之後,立刻下達了總攻令,夷道的戰火再度燃起。

1897 再見大喬1649 一件不留1995 口無遮攔1570 獻祭湖神608 莫欺嫂嫂1763 違背規則2319 大將風姿371 逢場作戲1133 霧鎖襄陽1256 久之必反1220 心嚮往之708 繞城而過1629 匈奴突現1879 高攀不起1608 異象紛紜1593 兩頭落好978 英雄氣短003 時光機614 神鬼之門1482 四元陣法1208 闖進三關2387 三王表率1649 一件不留804 更勝一籌2308 天降巨石242 混世魔王1098 落敗江上1017 未來婆母836 殺人償命1513 豔冠羣芳613 曹植之志785 公私難分1076 收穫頗豐1184 君子好逑2136 十品靈參1880 圍而不攻2433 彼此相望067 勇背二人1138 只得罷兵183 八龍鎮宅1368 加封五錫604 流傳後世1204 趕赴太乙128 燒盡殺絕185 福星高照2188 淡粥素菜2402 更勝親生091 綸巾鶴氅170 逃奔江夏2249 快樂短暫998 再傷一目1022 意外之喜351 留着喝茶1391 萬里尋女2388 樂不思蜀1224 做事專注266 瞧個仔細768 鬼城巴中1141 火燒連營2121 半生浮華1191 百官之上302 輕易看穿1742 兵出祁山525 貓捉老鼠1068 貼身侍從2436 基業長青1739 舉手滅城377 馬良兄弟1328 兵臨珠崖1399 處處伏兵1581 故意讓行1952 大雨滂沱1278 三度落馬1568 斯拉夫王2015 來者不善1583 勇士勳章1445 平定南中1935 必經之路934 親赴前線1701 生擒上將1215 突降援兵1160 虎死威在2430 鬼門打開271 泛舟長江1061 劉備稱帝055 水中人蔘396 流沙河2185 自知之明1855 智勇雙全090 要做大事1348 聚散起滅1940 意在消耗1196 禮物寒酸1767 男女不定1416 不能混談270 莫戀他鄉475 絕影刀王2253 留下禍根1196 禮物寒酸1358 天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