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 假公濟私

2276 假公濟私

“先皇暫且不提。蜀漢江山乃是諸葛丞相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打造。大王此舉。只怕也傷了九泉之下的丞相。”費禕道。

“大膽。”

王寶玉眉毛一豎。猛拍了下桌子。

“微臣口述心想。並非愚忠。懷有重啓蜀漢之意。”費禕解釋了一句。又說:“實不相瞞。大王之能勝蜀王千倍。定可開創海內一統之大業。興邦於百世。”

“這些恭維的話就沒必要說了。我想讓你回去。幫助劉禪打理朝政。切記。莫生異心。否則別怪我翻臉無情。”王寶玉陰沉着臉鄭重發出了警告。

“謹遵大王吩咐。”

費禕先是一愣。連忙點頭。早就不想呆在彝陵城。實在太閒。容易胡思亂想。

安排走了費禕之後。王寶玉走出大門。越看圍着含章樓的這些墊子和網兜越覺得彆扭。嚴重影響高樓的美觀。吩咐蔡文姬道:“文姬。把這些東西都撤了。他們愛死就去死。我也不想攔着。”

“寶玉。”蔡文姬略微沉吟。勸說道:“得天下必得人心。這些人不過愚忠而已。罪不至死。當以安撫爲上。”

“世上天天都在死人。何況他們幾個。”王寶玉不以爲然:“再者說。從古至今。枉殺忠良的賢君聖主大有人在。幾人無過。可曾又因此動搖他們的根基。”

“寶玉。你。變了。”蔡文姬滿臉黯然。又說:“若你執意如此。我照做便是。對外也說是我的主意。不爲寶玉英明抹黑。”

“不用你替我背黑鍋。我王寶玉一人做事一人當。後果更不用自己的女人去承擔。”王寶玉大手一揮。

“寶玉擔負罵名。文姬感同身受。與自己擔當又有何異。昨日匈奴階下囚。今歲彝陵人上人。文姬置於死地而後生。身上一絲一縷。皆是寶玉所賜。再怎麼付出。又怎會慘過昨夕。”蔡文姬說着屈膝跪了下來。語氣柔和但十分堅定。

王寶玉微微發出了一聲嘆息。他早就感覺到自己的異樣。心如鐵石。殺意濃重。時常有視蒼生如草芥之感。難道帝王都是如此嗎。

王寶玉轉身離去。蔡文姬則跪在地上很久。侍從糾結服從大王命令還是靜候王后勸諫。也都跟着沒動。

在蔡文姬的堅持下。蜀漢的官員得以保存性命。王寶玉不再關心這些事兒。全權交給了蔡文姬。

只不過蔡文姬此舉。也讓女人們驚了心。當初那個對她們百般寵溺的大王。已經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姜維被任命爲先鋒。王寶玉帶着馬雲祿以及五萬兵馬。過了漢江。直奔合淝。

卻說陌千尋帶領馬岱、王平及十萬大軍。兵臨長安城下。司馬昭帶領着父親留下的五萬兵馬駐紮在這裡。身邊的謀士正是程昱的兒子程武。

因爲陌千尋的行軍速度太快。以至於長安剛剛收到消息。就被突然而至的十萬大軍團團圍住。連棄城而走的機會都沒有。

“程先生。又該如何是好。”司馬昭真的慌了神。敵軍來勢洶洶。毫無防備。

“守城不戰。太尉必會率軍前來救援。屆時我軍突然出城。裡外夾擊。敵軍必敗。”程武道。

“宛城亦爲重地。一旦失去。只恐洛陽不保。”司馬昭道。

“聖上自可遷往許都等地。再圖大業。但若是丟了長安。西部皆歸了王寶玉也。我大魏將萬劫不復。國將不國。”程武道。

司馬昭聽從了程武的建議。吩咐士兵們全力防守。等待援兵的到來。而陌千尋來勢洶洶。卻按兵不動。偶爾發起了幾次攻城。卻都是小規模的。不會對長安的穩定造成太大的影響。

得知戰爭終於打起來了。天水、長安、宛城告急。魏國朝野上下。亂成一團。曹叡頭大如鬥。幾乎束手無策。

如今的王寶玉。收了蜀漢的兵馬。兵力總數近六十萬。而且戰鬥力相當強悍。相對於已經征戰多年。連勞動力都匱乏的各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能人異士在荊州遍地開花。如果他們也參與戰事。諸國抵抗也只是時常長短的問題。

“聖上。當務之急。當救援長安。重建西側防線。”辛毗提議。

“不可。朝中不過五萬兵馬。豈能不顧聖上安危。”曹爽立刻提出了反對。

天水五萬。長安五萬。司馬懿手握十萬大軍。而合淝等地也有五萬。加上駐守洛陽的五萬大軍。如此算來。魏國已經有了三十萬兵馬。如此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問題是兵力過於分散。若要集合一處。被荊州軍鑽了空子。將有割肉補瘡之憂。

事實上。魏國還有十萬大軍。只是現在根本沒法用。東北鮮卑大軍已經逼近邊界。遼東公孫淵同樣蠢蠢欲動。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衆人爭執之時。太尉司馬懿的加急信來了。懇求聖上遷都。長安不可失。他要放棄宛城。率軍去救長安。

“聖上。此事不可。司馬懿分明惦記其子安危。假公濟私。至聖上於不顧。”曹爽怒道。

“聖上。臣覺得太尉所言有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辛毗力挺司馬懿。

遷都。親自參與設計。剛剛修好的華麗皇宮。還沒住熱乎就要走。這能讓曹叡怎麼能心甘情願。但是。他也清楚長安的重要性。從爺爺曹操開始。就一直苦心經營西部防線。

“國事爲大。便依太尉所言。棄宛城。保長安。至於遷都一事。稍後再議。”曹叡終於下定了決心。

司馬懿得了聖旨。激動的淚光盈盈。從私心的角度論。他更希望兒子司馬昭能夠平安。陌千尋何許人也。堪稱王寶玉的左膀右臂。頭號軍師。司馬懿料定。若是遲疑。非但長安不保。兒子也難脫身。

司馬懿棄宛城而走。率軍日夜兼程。趕赴長安救援。飛雲鼠佔據宛城之後。稍作停留。立刻追隨司馬懿的腳步而去。

正在行軍途中的司馬懿。聽到了這個消息。汗毛孔中都直冒涼氣。在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中計了。荊州兵馬並非志在洛陽。而是想要先剿滅他們父子。

2230 怎忍別離1475 調虎離山502 周郎隕落026 沒有飯吃1324 背後襲擊2127 白馬送子302 輕易看穿1022 意外之喜224 大局韜略1247 曹遵獻計013 何時出山177 補償方案250 一念之慈142 卦逢空亡1050 斷首之禍2393 平起平坐277 爾母婢也1464 互不相讓054 馬前課964 擡棺決戰1292 家事難斷145 船渡漢江1447 雍丘太守847 漢興王2115 二火稱帝1700 不得不降2371 趁亂而入900 百官相迎539 初見甄宓1504 再失所愛1734 不可闖關2148 是友非敵1067 荒山野叟545 酒醉才子434 志願未了752 忠義將軍616 馬雲祿099 喜鵲臨門374 再走華容1258 自證清白2377 無關情分654 割地議和759 進軍陽平2317 無功而返1360 年方二八705 添薪助火717 落鳳坡426 閉塞不通2424 進入天玄2433 彼此相望1596 難動根本2408 沒有結果261 離間假信651 抹書離間2306 膝下無子2031 從容不迫866 相伴之物1194 蜀中送官1718 知己知彼2258 驚濤駭浪216 的盧狂奔1993 赤烏吐火1459 擦肩而過032 醉臥鸚鵡洲2176 修書冥界2031 從容不迫1412 詐降之計471 都出去2389 華而不實705 添薪助火898 紫虛觀1621 刺殺行動957 舔犢之情1969 互爲彌補128 燒盡殺絕905 終得脫身1901 三方聚力1060 天現帝星1437 冰火有別1737 連敗三場1271 不同凡響2148 是友非敵1110 心生慚愧631 一朝頓悟1334 有問必答1518 曹睿登基860 不能放行1074 隔岸觀火1973 孤島垂釣1562 北海之濱993 虛與委蛇721 借屍還魂2245 臭氣熏天709 身有殘疾803 飛鷹爲兵693 刺殺失敗544 莫犯禁忌002 瘋狂的石頭1374 一剛一柔356 南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