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掩人耳目

2026 掩人耳目

“漢興王,聖上望你讓出江夏,由文聘率千人駐守,絕不圖犯。.”

陳羣的信中只有寥寥數語,說得卻很明白,文聘象徵性帶兵入駐江夏,對外也好交代。一千兵馬,人數不多,等於是把文聘送過來了,但是朝廷的臉面還是得要的,否則如何向羣臣交代。

王寶玉拿着信找來衆人商議,陌千尋第一個就跳出來反對,江夏是荊州領土,豈能輕易讓給曹叡,簡直就是一種恥辱。

蔡文姬考慮的更多一些,如果讓文聘兵進江夏,緊鄰江夏的武昌勢必會感到莫大的威脅,或將引發一場戰爭。

“諸位,陳羣的信裡寫得很清楚,只派來千名魏兵,掀起不了太大的風浪,只要我們看好,不讓大批魏兵過來就行。”王寶玉道。

“以我看來,曹叡此舉雖得江夏,實爲送文聘來荊州,想那千餘名魏兵,怎可守得住一郡之地。無非是做給世人看罷了。”賈織綱贊同王寶玉的想法。

“孫權那邊,我會去信安撫,簡單點撥一下,他是不會輕舉妄動的。”王寶玉道。

大家對此雖有異議,但王寶玉作爲當家人,認準的事情,大家還是要予以支持,陌千尋多了一個提議,立刻派人在江夏附近修建新城,時刻防範曹叡不遵約定,試圖以此爲據點,圖謀荊州和江東。

王寶玉點頭答應,如果一座城池只是用來駐軍,花費不了多少金錢,讓蔡文姬酌情撥出款項,此事立刻進行。

這邊的曹叡和陳羣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暗自思索是不是這個要求太過分了,王寶玉根本不會答應,如果那樣也好,可別說魏國這邊不通情理。

然而,當王寶玉讓出江夏郡的協議書送到了陳羣的手中,陳羣差點就哭了,他根本沒有想到,天下還真有如此重情重義之人,王寶玉竟然爲了一名年老的將軍,真的讓出一郡之地。

心緒難寧的陳羣立刻去面聖,曹叡看到了協議書,同樣非常感動,王寶玉爲了文聘,能夠如此痛快的答應,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隨即,曹叡在朝堂上宣佈了此事,說王寶玉爲了避免戰爭,主動讓出了江夏郡,引發羣臣的一片譁然。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王寶玉這個只進不出的傢伙,竟然肯讓出如此重要的地方,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或者其中有詐,純粹是王寶玉的陰謀。

陳羣立刻幫着曹叡說話,竟陵可是這邊讓出去的,而且因爲竟陵賬目的問題,三方還鬧的有些不愉快,王寶玉回報一個江夏,不足爲奇。

這個理由好像解釋的通,羣臣紛紛點頭,如此才更能說明王寶玉心虛,確實在竟陵賬目上做了手腳,真不知道他到底賺了多少錢,竟然大手一揮,把江夏都送出去了。

曹叡佯裝興奮的宣佈,後將軍文聘,忠義可嘉,深知荊州情況,酌情擔任江夏太守,即刻赴任。

“聖上,江夏乃荊州江東的咽喉之地,正該大軍駐紮,還望另選他人。”華歆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

“太尉此言差異,王寶玉爲不戰而讓出江夏,豈能再令其生疑,若大軍前往,只怕王寶玉即刻毀約,或引起戰爭。”陳羣道。

西部戰事一觸即發,大家還是覺得陳羣所言有理,紛紛表示贊同,華歆啞口無言,總覺得哪裡好像不對勁,但也說不出其他的。

之後,曹叡一道聖旨,命文聘攜帶家眷,率軍千人,即可前往江夏赴任。

文聘欣然領旨,對王寶玉充滿了感激,他心裡何嘗不清楚,這就是王寶玉用另一種方式,讓他回到了荊州。

幾個月後,江夏幾十裡外的南側,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取名望江,仍然讓老貓管理。文聘對此新城視而不見,江夏原本就是個擺設,還在王寶玉控制之中,不必當真。

想開了的文聘,經常喬裝改扮去往各地找故友敘舊,彝陵、襄陽、桂陽、零陵等地經常出現文聘的身影,受到王寶玉、範金強、劉琮、蔡瑁、張允等好友的熱情歡迎,文聘與朋友們把酒言歡,十分快活。

爲了防止江東生疑,王寶玉給孫權去了一封信,簡明扼要的說明了此事,儘管陸遜等人一再要求攻打江夏,並沒有得到孫權的同意,最終只能悻悻作罷。

司馬懿曾經爲了江夏,不惜跟王寶玉打了一場,當聽說王寶玉主動讓出江夏,聖上派去了文聘之後,一陣長吁短嘆,還喝起了悶酒。

“父親,總聽你說起,要破江東,必得江夏,今日江夏已得,怎反而不快。”司馬昭不解的問道。

“唉,爲父枉爲小人,此事足以證實,聖上跟他王寶玉的關係,絕非尋常。”司馬懿感嘆道。

“請父親明示。”

“文聘老矣,率千人之衆,怎能守住江夏。不過是聖上將文聘用此法送給王寶玉而已,還堵住了悠悠衆口。回頭再想,應該是陳羣也參與其中,與聖上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掩人耳目。”司馬懿沮喪道。

“文聘近年來並未受到重用,一則爲荊州降臣,更因其老矣,王寶玉要來何用。甚至是以一郡交換。”司馬昭還是不太明白,王寶玉常有驚人之舉,也許裡面確實醞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兒,做人能有王寶玉三分之德,便可爲一方之主,你當效仿之。”司馬懿點撥道。

“請父親明示。”

“文聘並無大用,但聞其對王寶玉有救命之恩,王寶玉所聚集衆人,皆爲過命之交,故彝陵固若金湯,無懈可擊。其能爲一人而舍一郡,如此德行,堪稱天下無敵,雖未在疆場比試,實則已經勝出。”司馬懿感嘆不已,只不過此生怕是難以結交如此朋友,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司馬昭若有所悟,也許就是以德服人的道理,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兒,“父親,曹真、張郃已經起兵漢中,還命我方配合,怎不見父親有所行動。”

“聖上糊塗,未戰先泄大計,豈能不敗。唉。是該動身了,傳我將令,兵發斜谷。”司馬懿放下酒杯,發佈了行軍令。

719 莫負真情662 敗逃隴西563 血腥巫術453 盡皆歸吾1433 引狼入室925 認爲義子1798 禮讓放行1202 男尊女卑2060 開口能言062 莫名感應013 何時出山1369 接班人選823 迴旋刀1727 嫁禍於人1887 父子同敗1217 滴血結義312 蔣幹請纓1212 乾坤大挪移1857 分別之痛1536 鄧艾北歸153 不知我心2201 暗中相助2397 老邁如斯1530 五百勇士866 相伴之物1347 彩蝶飄舞1941 水漫武都1886 先破外援1824 海豚之船1036 吳王親臨1298 兵困番禹224 大局韜略653 瓦解聯軍2170 龍樹迴歸894 穿城而過062 莫名感應2163 冰雪洪流1349 再下南洋125 鏖戰三場022 躍馬過檀溪2446 滄海桑田1229 有意安排1121 奇貨可居2399 混亂先兆199 兵亂襄陽1663 走出沙海023 吹笛小童637 猛將虎癡312 蔣幹請纓1233 空牽掛678 請辭魏公1789 奪路狂奔948 親疏有別2332 再遇強敵1210 金丹未成196 上表朝廷1360 年方二八1547 荒島求生1490 塵緣未了740 帝王之星2039 英勇赴死1821 遺落文明688 優厚嫁妝1939 微創化淤1142 慘敗難舒1370 身懷六甲195 任選一地433 死神來了1191 百官之上1413 並非有情2191 飛舟馭鳥1561 不願分享702 袒護惡徒2409 口不擇言1050 斷首之禍1065 舊仇未忘987 疑冢七十二353 一郡之主167 金色羽箭1958 再爲鬼雄1143 就此訣別056 穿牆術235 隱居臥龍1006 投奔明主2325 降爲吳王1019 氣數已盡2295 挑起戰火2044 雲夢大澤1597 回聲繚繞2123 梵唄泰斗683 荀彧之死755 多此一舉760 霧中奪關1798 禮讓放行1776 揹負十字387 尋找內應051 神醫推拿1824 海豚之船849 去而復返921 趁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