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 顛倒次序

1075顛倒次序

“我聽聞王寶玉早已沿路設下界碑。劃疆而治。其必有隔山觀戰之意。”同爲參謀的程畿進言道。

“我這個四弟。已經跟江東聯姻。尚且還容留吳國太在彝陵。他若只是觀戰。倒也是一樁幸事。”劉備戒心十足。

“若不取彝陵。我方攻打南郡。必無駐軍之地。”黃權道。

“聖上。臣認爲不可強取彝陵。”從事陳震出列道。

“不知孝起有何高見。”劉備問道。

“我曾聞聽。彝陵之堅固可敵十萬兵馬。而漢興王在外尚且擁兵十萬。若是強攻彝陵。定讓我軍有損。即便攻下彝陵。屆時再攻孫權必有兵力不足之憂。”陳震道。

“此言不妥。若是那王寶玉反目相助江東。我等豈不是要被其所擾。”黃權道。

“若是出兵。卻逼得王寶玉跟江東聯合也。”陳震堅持自己的看法。

“王寶玉態度模棱兩可。其心早已不與陛下一致。假設彝陵爲關將軍鎮守。亦或是張將軍。絕不會有如此舉措。一定是舉所有兵力支援陛下。”

“反言之。關張兩位將軍在世之時。也從未對彝陵有過多戒備。”

……

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把死去的關羽和張飛都搬了出來。無異於在劉備心口撒鹽。

王寶玉啊王寶玉。你究竟爲何方妖孽託生。竟然攪混了乾坤。劉備心裡恨得癢癢的。思量半天。還是覺得陳震說得有道理。畢竟兩位結拜兄弟生前都十分喜愛這位小弟。

於是劉備點頭道:“孝起言之有理。當下之際。攻打江東爲上。彝陵權且聽之任之。”

“聖上。若錯失良機。則不復再有也。”黃權遺憾的說道。

劉備心中自有計算。他的想法是。彝陵雖然堅固。但這塊骨頭和江東相比。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不如先戰敗江東。回頭再奪彝陵更爲安穩。

當然。爲了實現這一計劃。還是要安撫王寶玉。千萬不能讓他跟江東統一戰線。且不論兵力糧草的支援。王寶玉這腦子就趕得上十萬大軍。都是鬼主意啊。

劉備親自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彝陵。吩咐信使態度一定要謙卑順從。隨後。他揹着手來到了校場。觀看士兵們訓練。

“聖上。如今吳班兵馬已至前線。末將請令先鋒一職。”張苞騎着一匹黑馬奔了過來。翻身下馬。叩拜道。

看到張苞。劉備就不禁想起了年輕時的張飛。都是因爲三弟的資助。劉備才能從零做起。有了今天。卻不想三弟跟着自己戎馬一生。還未來及享受榮華富貴。便死在行軍途中。

想到這裡。劉備胸口隱痛。眼中現出淚光。道:“賢侄有此壯志。朕心甚慰。”

“嘿嘿。侄兒可否認爲陛下是答應了。”張苞興奮的問道。

劉備呵呵笑了。這脾氣也跟三弟生前一樣。也罷。鍛鍊一番也好。整日捂在溫室裡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於是劉備命人去取先鋒的大印。剛準備交給張苞。就在這時。又有一名白衣小將策馬奔了過來。目有朗星。面若重棗。正是關興。

“張苞。汝有何能。敢當此任。聖上。興欲領先鋒一職。”關興朗聲道。

張苞頓時不高興了。說道:“我自幼隨父親習武。箭無虛發。”

“這又算何本事。我亦精通騎射。”關興不屑道。

“我可百步穿楊。”

“那又如何。”關興一臉鄙夷。傲氣道:“我可箭穿雁嘴。”

兩個年輕人你一句我一句。差點就要掐架。劉備連忙將二人拉開。來了興致。說道:“朕正要觀看兩位賢侄武藝如何。以定誰爲先鋒。”

“比就比。”張苞策馬奔回。取過一張弓。搭弓射箭。連發三箭。全部射中百米外一個靶子的紅心。

“雕蟲小技。”關興冷哼一聲。隨即也取過一張弓。拉起了弓弦。四處打量。突然發現一杆旌旗上立着一隻小鳥。立刻搭弓射去。小鳥驚慌飛起。卻被關興射中腹部。掉落在地。

四周的士兵齊聲喝彩。張苞氣得紅頭漲臉。飛身取過丈八蛇矛。指着關興道:“你敢與我比試武藝否。”

“有何懼怕。”關興回身取過青龍偃月刀。傲氣凜然的奔了過來。

看到這幅情形。劉備的眼睛再次溼潤了。彷彿關羽和張飛又回來了一般。激動的腦袋顫抖的更厲害了。

張苞一抖手。丈八蛇矛畫作一道黑光。直奔關興的前胸刺來。關興大刀一記橫掃。盪開蛇矛。隨即回手一刀。朝着張苞的腰間橫掃。

兩個人都得到了父親的真傳。武功相當不弱。劉備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張苞和關興一連過了十幾招。勝敗未分。手中的攻勢卻越發變得猛烈起來。

劉備唯恐二人有失。急忙呵斥道:“二子放下武器。休得無禮。”

聽到劉備的話。張苞和關興連忙扔了兵器。下馬前來叩拜請罪。劉備淚光盈盈的說道:“朕自涿郡與卿等之父結生死之交。親如骨肉;今你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當同心協力。奈何自相競爭。失其大義。父喪未遠。日後豈能不令人擔憂。”

“臣等知錯。但請降罪。”張苞、關興齊聲道。面帶悔意。

“你二人誰年長。”劉備問道。

“臣長關興一歲。”張苞道。

“既然如此。朕便替你二人做主。結爲生死兄弟。患難相隨。永不背棄。”劉備道。

張苞、關興互看了一眼。立刻點頭稱謝。劉備緩了緩又說道:“我那禪兒最爲年幼。待此戰回去。再與你二人結義。再續長輩金蘭之情。”

“臣等不敢。”張苞、關興識趣的說道。劉禪可是貴爲太子。將來要當皇帝的。誰能和他稱兄道弟。

“未嘗不可。”劉備擺手道。又不禁自語道:“這般一來。倒是正巧顛倒了次序。”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是老大。如果按照現在的次序。張苞反而成了大哥。劉禪成了小弟。

隨後。張苞、關興在劉備的主持下。跪地折箭發誓。結爲異性兄弟。至於跟劉禪的再結義。因爲劉備這此大戰就沒能回到成都。此事終究沒有實現。桃園結義成爲千古絕唱。

1872 親情無價590 藉機栽贓1944 荒山英骨860 不能放行827 折騰不止339 無人駕駛1530 五百勇士358 盼得辛苦1203 狠心之父297 火爆脾氣468 出手闊綽571 安排美差1728 自有妙計1914 過繼孩兒1905 火燒雲梯077 又生變數2097 按兵不動1252 油鹽不進082 分明找死592 外出養病1295 水性不凡1947 再歷苦痛1946 逆天難活322 草船借箭1400 一擒孟獲400 不見戰功2434 回返故居424 強人所難1994 神鳥發威1605 奪城不佔1725 迎頭相遇1680 借勢取利487 逃出柴桑625 割須棄袍415 再敘友情311 隔江對峙2390 諱莫如深1896 蹉跎歲月698 名師收徒461 養虎爲患1844 孤寂半生1690 無所畏懼1156 陰差陽錯236 有何隱情2096 斯水之神045 白衣商賈208 狹路勇勝1211 明君中上1617 喚醒飛天1615 夜遊鳴沙129 廢墟吶喊1521 御駕親征1701 生擒上將718 空桔戰書1692 罕諾城294 親上加親1762 靈魂交換214 激戰漢江2088 策略得當211 只爲不戰1166 曾爲舊友309 煽動人心012 四大損友290 自由行走1952 大雨滂沱1534 君臣出逃833 文化差異1400 一擒孟獲1834 不同凡響1320 來者不善2251 生不如死2268 事與願違1770 鷹魂迴歸1832 不懷好意402 大戰魏延1753 自討苦吃910 異想天開1020 迎仙台1722 彈指灰飛484 馳騁江山190 卦有應時465 不做僕人1482 四元陣法1142 慘敗難舒1353 順風而歸2261 誘其擅動1016 梟雄之志1893 退走夾石2417 塵埃落定2183 獨自遠行613 曹植之志450 麒麟獸2202 元嬰入體715 晦暗不明023 吹笛小童107 不如捨棄1227 在此等候1484 任由挑選161 保存實力651 抹書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