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章 劉表之逝

八十三章 劉表之逝

建安十三年四月,黃祖兵敗將亡,被吳將馮則追梟其首。時隔不過半月,大公子劉琦得諸葛亮之計,自請領兵屯駐江夏,以望避開蔡氏。

待到時間轉到盛夏,劉憲正調兵遣將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赤壁大戰,忽聞劉表差人來請去赴荊州議事。

“真是怪了,劉景升前月還令兄長整軍備戰,以助大公子一臂之力,今天怎麼突然要招兄長去江陵?”劉基手中拿着劉表的書函,很是不解。

劉憲倒是猜出了一些,雖然還不能肯定,心裡確實有了些底子,“呵呵,敬輿,莫非忘了,劉表已年近七旬了!”回話看似於劉基不搭調,隱意卻是誰都清楚。

“兄長是說,劉景升命不長久?”

“當然。去年起他就有病在身,現在怕是該臥病不起多時了。”想到新年覲見時,劉表那一臉灰衰的氣色,劉憲就多了幾分把握。

劉表死,劉綜繼位,接着就向曹操獻了荊州。這些劉憲都記得很清楚,而且也知道中間時間隔的並不長久,可具體的時日他卻是無從曉得。

“若是如此,兄長當應不去爲好。只言整兵備戰,推了就是。”跟在劉憲身邊時間越長,劉基對劉表就越顯得不怎麼在乎了!

搖了搖頭,劉憲神色間多了一絲深沉,“不可。曹軍尚未南下,亂局未顯,此刻出頭不是智者所爲。”

“可是劉表他心意叵測……”

“哈哈哈,爲兄坐領淮南整整五年,手握數萬精勇驍銳,劉景升怎能安心?他招我前去,不外乎是要羈絆我於襄陽,靜候新主更立罷了。萬不敢逼我甚急。”劉憲眉宇間閃過一絲傲色,經營淮南五六年時間,自己奪掠徐州,搶下的兵甲糧秣何其之多,便是舉旗自立也足以橫行一時。這樣的實力,任是哪個當權者,都不會心安。“我去之後,廬江政務便全由你來料理,調興霸(甘寧表字)回皖城,皖口有承淵(丁奉表字),無爲有綰功(陳蘭),當可萬無一失。

合肥軍政盡數有子仲、子方(糜竺、糜芳),成德有子厚(雷薄表字),這些你都無須擔心。

切記,劉表死後,我若還不歸來,立刻讓德乾(丁封表字)率那三千騎奔赴新野,不得有誤!”

一應細節囑咐劉基後,劉憲引了二十多親衛,徑直往襄陽奔去。行到江夏,往劉琦府上拜見,卻發現這位荊州大公子正一臉愁容,問了才知道劉表病危的消息已經被劉琦知道。

見劉憲要到江陵,劉琦索性也跟着走了一遭,可此時的大權已經全然被蔡氏掌控,劉琦沒見到劉表不說,連劉憲都沒能進得府中一趟,直接被送到了驛館。望着驛館周邊圍繞的近千兵卒,劉憲心中冷冷一笑,這等拙劣的手段也只能是蔡瑁、張允這倆笨蛋用的出了,毫無遮攔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除了被限制在驛館中不得外出,別的卻無阻礙,劉憲在這裡是吃的好睡的好。但爲了表達自己的憤慨,劉憲一律拒見外客。

其間蔡瑁、張允等幾次求見都沒結果。

晃眼間又是一個月……

“夫人,夫人,不好了,不好了,老爺他……他……”這一日,蔡夫人正在房中安歇,忽然一陣吵鬧聲從遠處傳來,接着就見自己的貼身婢女一臉驚慌的闖進房中。

“老爺怎麼了?”

“老爺他……賓天了!”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準備,可猛然聽得這個消息,蔡夫人還是一陣頭暈目眩。“快,快去招我大哥來……”定下心神的蔡夫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大哥——蔡瑁。

劉表有意令長子接位,並寫下了遺囑。但人都死了,這些又怎麼照他的意思去辦,蔡夫人與蔡瑁、張允一番商議,假寫遺囑,令次子劉琮爲荊州之主,然後才舉哀報喪。

劉琮這個時候年方十四歲,生性聰明,繼位後召集衆官商議,說道:“我父棄世,然兄長現在江夏,叔父玄德居於新野。我一次子,貿然做荊州之主,尚若兄長與叔父聯手討兵,問罪於我,該如何應對?”

“且淮南劉元度受父親召見,千里奔來不得窺見反被舅父囚於驛館月餘,這等大辱,他心中必生大恨,諸公又如何能釋其鬱恨?”雖然是剛剛坐上荊州牧,可劉琮卻沒一點給自己舅父留面子的意思,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劉元度,當世名將,坐領淮南久也,手握重兵,他若不服,荊州安危都是不保。”

似乎是個很明局勢的“明主”,雖然年齡小了些,可能說出這番話來,可見資質之上佳。

但說歸說,做歸做。誰要真的信了他的話,那可是要倒大黴了!

堂下衆官未及對,幕官李珪便搶先了一步,答曰:“公子之言甚善。今可急發哀書至江夏,請大公子爲荊州之主,就命玄德、元度一同理事:北可以敵曹操,南可以拒孫權。此萬全之策也。”

真是一個純粹的傻帽!

站在武將首位的蔡瑁,一點不見剛被君主訓斥過的低調,大聲叱曰:“你一微末屬官,也敢亂言逆主公遺命!”

李珪兩眼一翻,大罵道:“你蔡氏內外朋謀,竟敢假稱遺命,廢長立幼,天下之人笑恥!眼見荊襄九郡,就送於蔡氏之手!先主公若是在天有靈,必當誅你蔡氏一族!”

蔡瑁頓時大怒,不待劉琮發言,便喝令堂下左右護衛把李珪推出斬之。

之後蔡瑁、張允等文武遂立劉琮爲主。作爲回報,也是無奈之舉,劉琮令蔡氏宗族,分領荊州之兵;命治中鄧義、從事劉先守江陵;其與蔡夫人前赴襄陽

駐紮,以防劉琦、劉備。

將劉表之柩送葬襄陽城東漢陽之原,竟不訃告劉琦與玄德。

而在江陵驛館困住了一月有餘的劉憲也被送往了襄陽,還住在原先的那座劉氏府邸。

雖然三年前,劉氏一門就全部移往了皖城,可襄陽城中的那座舊府還依舊保存着,留有十幾個僕人長年料理。

往年劉憲折回襄陽,都是在這裡落腳!

回到自家的老宅,這讓已經有些煩躁的劉憲再次安定了下來。

這裡可不是避無可避的江陵驛館,劉氏一門在這一畝三分地上經營了數年之多,便是外面有再多的兵將,想困住劉憲卻也難如登天!

比如說……

一百七十七章 續九十三章 義陽魏延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座前一百四十九章 張鬆之才一百一十八章 還江夏三百四十六章 曹劉再交兵二百九十五章 劉憲兵到龐統點將四百章 交河一百二十八章 油江口一百零三章 孟德軍機一百零九章 長阪坡中三百一十四章 調兵遣將五十五章 郎陵趙儼三百八十四章 長安攻略十三寡兵小勝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一百零三章 孟德軍機二百六十一章 二百六十二章二十四章 立威中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三十二章 縱二喬三百一十章 年前溫馨一百六十五章 還是刑道榮三百二十一章三百七十章 城頭喋血二百七十八章 狐篤街亭戰張合下一百一十八章 還江夏二百三十三章 漢水南岸三百一十四章 調兵遣將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一百五十九章 劉憲命劫一百二十二章 周瑜二百六十七章第8章 面曹三十三章 破皖城四百零二章 連勝二百六十七章一百三十五章 可護子孫三百三十二章 河西征伐一一百六十九章第1章 關公月下斬貂蟬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一百六十七章 殺馬爲食四百二十六章 襄樊四十五章 計算周瑜一百八十五章 面子問題三百零七章 糜竺之憂四百零一章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一百八十六章 下南中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二十九章 大戰來臨二百八十六章 劉憲四二百六十三章一百三十七章 楚之良才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三百九十八章 破焉耆上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三百七十四章 長安攻略三夜襲二百二十一章 奪門第4章 許田打圍一百章 鏖戰虎豹下二百二十三章 馬氏父子三百八十九章 長安攻略十八劉備二百二十三章 馬氏父子二百四十一章 襲營二百四十二章閻行二百九十五章 劉憲兵到龐統點將三百一十三章 首戰告捷三百一十二章 北線戰起三百二十九章 轉回西北二百二十章 奪城前奏三百一十四章 調兵遣將三百二十七章 三槍牛金喪命一百七十二章 望遠三百五十一章第7章 力媲虎癡二百八十二章 一層華麗的外衣二百一十章 無當飛軍一百五十三章 後路不寧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二十八章 風雲聚變三十四章 淮南屯田三百三十二章 河西征伐一三百零六章 妻兒和姜維出現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一百二十二章 周瑜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六十七章 敗走荊州三百五十五章 關平戰曹彰上二百九十一章 戰爭在持續一百九十章 南中半定九十八章 備戰長阪二百五十三章 刑楊鬥將二百五十四章抄襲曹一百六十七章 殺馬爲食一百八十五章 面子問題九十五章 天生反骨二百八十八章 大戰序幕三百四十五章 斥候的職責二百一十六章 斜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