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

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

“宛陵是丹陽郡首,城中士族豪強十餘家,私兵不下三四千人。比起我們來,他們更傾向孫權。兩軍攻防間,若是突然發難,我軍敗亡無疑啊。而且城中百姓人心未附……”焦急、憂慮、懼怕等等,多番神情交集在鄧羲臉上,“死守宛陵定是凶多吉少。還是蕪湖爲佳!”

“蕪湖城中豪強雖少,可畢竟是一縣城,城池遠比不上宛陵雄固,怎能棄難守易?”劉先依舊堅持自己的論調。

“宛陵不近大江,我軍怎會如此撤去?”眼睛一翻,鄧羲還指望着黃祖、張允能爭口氣,“我軍守城爲的是藉機撤回廬江,可不是拼死一戰的!”

“宛陵城池雖固,卻與水路無益。”說着鄧羲向劉憲一抱拳,“劉將軍,若駐重兵於宛陵,則蕪湖必空虛,其城池矮小,一戰怕就會被江東奪去。屆時,我軍就是四面臨敵。便算黃、張兩位將軍擊破了程普,我軍也無路可回啊!”

五日前劉憲大敗賀齊,接着在烏焦山下硬撼黃蓋所部,酣戰半日江東軍敗陣而去。

此刻孫權大軍已經過了浙江(錢塘江古名),劉憲不敢再耽擱,當即率部撤回了宛陵,又招來宣城的劉先,積兵於宛陵、蕪湖兩城。

今天這番爭吵已經持續了兩天了,鄧羲、劉先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劉憲自己心神不一,也拿不下注意,一方面不是還沒斷了撤回廬江的念頭,而另一方面卻是對黃祖、張允二將的信心嚴重缺乏。

可眼看着孫權拿下了涇縣,都火燒眉毛了。不做出決斷是不行的了。

“二位先生”,揮了揮手,劉憲面色平靜的嘲弄道:“黃祖、張允二人是什麼得色,你們心裡面真不知道麼?靠他倆打通水路,說句不好聽的話,簡直是天方夜譚。現在周瑜領兵還不知去向,他若是瞄上了江夏水軍……”

“我看咱們還是自求多福吧,先收軍宛陵,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看着面面相覷的二人,劉憲無所謂的一咧嘴,他本就沒把全部希望寄託在援軍身上,而到現在黃祖那邊還沒傳來消息,更是把他心中的唯一念想給切斷了。

以後靠不了別人,只能自己靠自己了。

“宛陵百姓三千六百餘戶,這倆月動盪不安,應該也遷走了一些,但也不會少於兩千戶。而十四家士族豪強,府中家丁奴僕不下五千,湊出一支三四千人的隊伍還是沒問題的。”看着面色還沒恢復過來的鄧羲、劉先二人,劉憲溫溫一笑,“這些都是隱患,不可不除。”

“不可不除”,這四個字再次嚇住了鄧羲、劉先,顧不得彼此間的爭吵,急聲問道:“將軍萬不可動刀兵啊,如此一來我軍就萬分被動了。”

“哈哈哈,二位先生誤會了,我可沒屠城的意思。”見把這二位嚇得臉色白蠟,劉憲不由的笑出聲來,“我只是想把他們都趕出城去,可不是全都殺掉。”

“既然讓他們做幫手是不可能的,那就索性都踢出去,也省得妄自擔心。”掐斷了心中唯一的奢望,劉憲反倒有一種安心的感覺。自己手中還有小兩萬人,糧米兵甲都不缺,若是死守宛陵,想來也不是一個好啃得骨頭。“想吃掉我,就看你孫權有沒有一口好牙了。”

一邊傳令陳蘭回師,一邊全城戒備,全力驅除城中百姓。

雖然忙活的辛苦,可效果卻也讓劉憲高興不已。那城中的十四家士族豪強,每一家都給劉憲留下了不少軍器兵甲,還有更多的糧米,一囤囤的,看着就讓劉憲欣喜。

宛陵城頭,烈日灼烤着城牆上的每一寸土地,反是太陽照射下的地方都被烘熱的發燙。面對即將到來的數倍於已的敵人,緊張有序的備戰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一隊隊精壯大漢赤肩袒膊,箭矢、滾木、石塊,一捆捆,一根根,一塊塊,一刻不停的向城牆上搬運,被陽光曬乾的衣服上,汗水凝結成的一縷縷雪白的鹽花清晰可見。

這是一張不對稱的戰爭,與孫權這個巨無霸相比,自己這支部隊就像是一顆堅硬的石子,不是被壓得粉身碎骨,就是把孫權艮出血來。

“你們,快一點,把鐵鍋擡到那邊去!”陳蘭的喊聲凝重而有力,他正指揮一隊士兵搬運鐵鍋。

鐵鍋是用來煮水的,是劉憲準備的諸多防守工具中比較重要的一項,他在四面城牆之上,每隔一個垛口就砌上一個鍋臺。

雖然沸水死不了人,可燙一下也足夠受得。任你再是勇猛,一瓢滾水泊中,照樣要下去休息。

這法子古代史上常有用着,只是人家都是用來煮油的,沸油潑下,再接上一根火矢,是對付敵方攻城器械的主要手段。遠比靠火矢來的容易。

壘石、滾木,宛陵城中絕不會少了這個。

那麼多的空房等着他們拔,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城頭的每一個垛口,都有一堆堆的滾木壘石堆放,城牆下攻勢被堆了一丈多高。

除了城頭的準備外,劉憲還在城牆跟腳處埋放了一缸缸清水,隔五丈遠就立下一個。不是爲了給將士們解渴,而是爲了防備孫權軍掘土挖地道。

再加上鐵鉤、卿筒等等,雜七雜八的,反正是能想得到的劉憲是都做了出來。

陳蘭本就是黑臉將軍,如今在烈日的暴曬下,卻顯得黑中通紅。

劉憲身邊就他一個夠級別的武將,武力雖不突出,卻是久經戰陣,經驗比起劉憲都要來的豐富。

這守城和野戰不同,逼的不是將領的勇武而是經驗和智謀,不見那審正南一人獨守鄴城,耗了曹操兩年時間還沒拿下。

時間就這麼的在一天天的準備中過去了,孫權大軍終於到了宛陵城下。來了人馬很多,多的都出乎了劉憲的預料。

單孫權自己所在的中軍就有三四萬之衆,加上黃蓋的前軍和韓當的後軍,人馬足有六七萬之多。

算上虎林的程普部,和不知去向的周瑜部,江東這次動員了足足超過十萬大軍。

高聳的城牆在風中巍然孑立,如屹立在城頭的劉憲一般,獨自承受着煌煌西風的洗禮。旌旗倒卷,劉憲居樓臨下,遠遠望向紮營在水陽江畔的江東軍,密密麻麻的全是營帳,遮天敝日。

一番苦戰是少不了的嘍!

三百五十四章 好膽馬岱二百一十章 無當飛軍一百七十章 圖謀漢中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一百零一章 勝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二百六十三章四百一十六章 第一步三百一十三章 首戰告捷四百一十七章 破敵先鋒二百七十四章 歷城會戰三元戎弩兵三百五十三章 錦馬超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三百二十四章 無題三百五十章 克散關五十二章 拐賣黃忠九十一章 攜民渡江二百二十九章 箭如飛蝗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二十九章 大戰來臨二百四十四章 衝陣九十八章 備戰長阪二百一十二章 無當軍首二百三十章 軍械之戰四十七章 水淹三軍四百零五章 曹劉比拼二十章 扯虎皮二百零四章 帥位更迭一百零一章 勝二百零二章 生機一線三百六十一章 現代人的前觀性二百七十五章 歷城會戰四大局已定一百四十七章 二劉會四十七章 水淹三軍三百一十八章 血戰鮮卑四一百四十八章 鳳雛謀川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鮮卑五車陣三百零六章 妻兒和姜維出現三百九十八章 破焉耆上二十章 扯虎皮一百六十六章 沒題目第1章 關公月下斬貂蟬三百五十五章 關平戰曹彰上二百三十章 軍械之戰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九十五章 天生反骨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攻略十四再場血戰四百三十八章 河洛之役中三百四十五章 斥候的職責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八十五章 襄陽風雲三百五十四章 好膽馬岱一百九十八章 南蠻勢力三百章 戰罷二百零二章 生機一線七十三章 糧糧糧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不氣二百零九章 羊峒二百七十章 立足已穩一百一十二章 糜氏投井下三百七十六章 長安攻略五陷張合二百二十二章 運糧馬家三百一十八章 血戰鮮卑四二百三十四章 輕騎飛揚一百六十六章 沒題目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三百八十八章 長安攻略十七二百八十八章 大戰序幕二百三十一章 肉搏四十二章 李通阻路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一百四十七章 二劉會一百八十四章 孫權的算盤三百一十六章 血戰鮮卑二一百四十三章 西涼之變一百四十五章 勸劉奪蜀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二十四章 立威中三百二十八章 東南烽煙起一百零三章 孟德軍機四百二十九章 關曹兩父子四百二十四章 兵將齊出三百六十三章 無題三百二十三章 八旗和分歧二百三十一章 肉搏一百四十四章 劉營三謀二百八十七章 歷城會師四百三十章三百一十五章 血戰鮮卑一二百一十三章 曹操出手二十八章 風雲聚變二百五十七章 無題三百六十七章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三百七十六章 長安攻略五陷張合三百五十三章 錦馬超二百八十一章 馬韓的一線生機二百八十三章 張既靈覺天水戰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