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 郎陵趙儼

五十五章 郎陵趙儼

“趙儼,郎陵長?”劉憲皺眉苦想了半天,腦海中並在沒有這個人物的印象,應該也不是什麼太出色的人才。

畢竟這人而立之年,才爲一縣之長,比起那些真正的大才來可是差勁了很多。(應該爲可憐的小白默哀三分鐘!)

把此人甩在腦後,劉憲凌厲的目光打量着跪在堂下之人,問道:“你所說之言可屬實?李通家眷真在桃山?”

堂下之人年紀有二十五六,從穿着打扮來看應該是出自土豪之家,聽了劉憲問話,定了定心神之後遂回道:“回將軍,小的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半點欺瞞。”接着就絮絮叨叨的把那事情始末詳細道來。

此人名王顯,乃是郎陵王氏的嫡子,在王家的並不低,是現在王氏的家主王權的小弟。

王氏在郎陵雖不過是一地土強,但他卻有一個在江汝一帶極富盛名的婿家——江夏李通。

王權的從妹,王顯的族姐便是李通的正堂,因爲這層關係王家纔會在這個時候準確的掌握着李通家眷的藏身之地。

而之所以遣人來報,卻是因爲王氏與李通摯友——郎陵長趙儼解下過不解死仇,且王氏一族對李通也很是仇視。

王權的父親,也就是李通妻室的伯父,三年前犯法被趙儼所獲,王氏一族本想通過李王氏向李通哭訴求情,希望能讓趙儼收回成命。結果,李通卻道了一句“方與曹公戮力,義不以私廢公。”

其結果自然是王權父親被趙儼斬殺。但事情並非就這般了結了,李通在此後還稱讚趙儼執法不徇私情,更因此和他交上了朋友。

正是因此事,王氏對趙儼、李通始終懷恨之心。

去年李通被調往壽春駐守,那時汝南還是曹軍的天下,其上任只是便未曾帶上家眷,將一家老小盡數留在了陽安。

到了劉闢、龔都席捲汝南,趙儼兵少無法抗敵,便撤往了早先時候被他剿滅的張赤一夥的住處,桃山。因李通早年生禽黃巾大帥吳霸並降其衆,與黃巾接有仇恨,是以趙儼不敢放任李通老小不顧,一併接了李通一家退到了桃山,避山不出。

這般一來王氏一同李王氏斷了聯繫,但因爲趙儼退避時所攜糧食不多,隱匿桃山數月之後糧草已快用盡,無奈之下李王氏遣人求救王氏家族,希望能從她母家借得一批糧秣。

王權得到自己從妹的求救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大仇得報,當即命人暗中通報給了新任的郎陵長,這位也不敢大意,立即着人報於劉闢處,又知龔都率部就在不遠犬陽,便遣人攜王氏族人一人趕來通稟。

退下了王顯,劉憲看向左手處的龔都,“此人所道之事,廣允(給龔都取得表字)可知?”劉憲知道龔都就在汝南活動,這番事情若是屬實,他該有耳聞。

果然,龔都點頭說道:“王顯所言確有其事,還於江汝一帶傳聞甚廣。”

“這般說來,這趙儼確有幾分膽識。”劉憲劍眉一挑,頓了頓言道:“既然王顯所言不虛,那你我應立刻調集兵馬,攻破了桃山。以家眷爲誘,若能收降李通,當爲主公一大助力。”

“元度所言不虛,我與元達(劉闢表字)久在江汝一帶,皆聞得李文達聲名,確非常人可及也。”停了一下,龔都又向劉憲言道:“然這趙儼也非一般之才。此人字伯然,潁川陽翟人也。早年避亂荊州,後曹操迎接帝駕,其人便北上許都,扶持老弱詣曹操,受得郎陵長之位。此汝南戰亂多年,縣中豪強刁猾,無所畏忌,其中便以王氏爲甚。趙儼取其尤甚者,收縛案驗,皆得死罪。其不甚者,又表府解放,威恩並著,一月之間郎陵安定。”

“此人文治有才,武略也不凡,李通走後,陽安兵馬大半被曹洪調去,趙儼憑藉餘下千軍,擊郡賊瞿恭、江宮、沈成等,皆破殘其衆,後又兵擊桃山土豪張赤,收其部下五千餘戶,軍威顯赫一時。”(這幾項功勞本是李通的,現在李通去了壽春,就按給了趙儼。)

聽龔都這麼一說,劉憲真來了點興趣,這趙儼從仕也就兩三年的時間,有着番作爲倒也不凡,若是能擒了來,至少也是牧守之量。

“聽聞趙儼自小熟讀經史,年屆弱冠,就稱譽鄉里,與陽翟辛毗,許下陳羣,定陵杜襲三人並稱。”龔都把自己對趙儼的瞭解,竹筒倒豆子的全部說給了劉憲。“其中杜襲爲趙儼摯友,與趙儼同奔效曹操,現在南陽任西鄂令。”

杜襲,劉憲只是聽的耳熟,可辛毗、陳羣的大名他就是如雷灌耳,特別是後者,雖然陳羣現在還沒有從曹操手下冒頭,但不就得將來卻是曹操手下的謀主之一。

能與這二人並稱,這趙儼的才能不可小視。這樣的人才,就算是殺了也不能平白的給了曹操去。

有感於“未來”,劉憲當即與龔都帶領二人親兵趕去了郎陵。王氏運送糧草的車隊在前,二人所帶兵馬在後,相隔十里路程,施施而行,徑往桃山而來。

卻說那趙儼,被逼無奈之下同意李王氏送信求救於郎陵王氏,但心中一直暗感不安,怕的就是王氏一族懷恨在心,暗中報給了汝南。

但是山中只剩下了幾日的糧草,他又不敢領兵下山,爲今之計就只能寄希望於王氏識大體了。

但智者多謀,趙儼還是安排了一些措施。着了數十人散於桃山附近的來路,但有發現立刻來報。

可惜,趙儼料不到劉憲“狠辣若此”,挨近桃山後,路上所遇百姓一律看押,周邊百十探馬奔馳,自己派出去的探子,除了十幾個方向不對的外,餘下的無一例外全部被捉。

ps:趙儼,又一個被老羅無視的人物!翻了翻書,汝南這個時候也就他與李通倆個人才了!

生卒:170—245

字:伯然

籍貫:潁川郡陽翟縣(今河南禹縣)

終屬:魏

官至:驃騎將軍、司空

爵至:都鄉侯

諡號:穆侯

趙儼投奔曹操之後歷任郎陵縣令、司空府掾屬、主薄、都督護軍等職。曹丕繼位之後,趙儼歷任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度支中郎將、尚書,封關內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繼位之後,又出任大司馬府軍師、大司農、徵蜀將軍、徵西將軍、驃騎將軍、司空等職。死後諡號穆侯。

一百零五章 這一箭的風情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四百零五章 曹劉比拼二百七十五章 歷城會戰四大局已定三百七十章 城頭喋血一百八十二章 文武兩科一百四十五章 勸劉奪蜀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一百四十一章 鳳雛龐士元三百七十四章 長安攻略三夜襲三百三十八章 一場屠殺一百零四章 死戰不得脫身二百五十三章 刑楊鬥將二百五十四章抄襲曹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十七章 劉氏子弟一百四十章 願爲武將一百二十一章 長沙之戰四百一十八章 洪流三百八十八章 長安攻略十七三百二十三章 八旗和分歧三百二十章一百六十五章 還是刑道榮四百一十九章 心都涼了四百零五章 曹劉比拼三百七十二章 長安攻略一三百章 戰罷二百七十九章 郝昭之死三百零九章 間諜四百零六章 無題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一百七十一章 慈悲毒計二百六十四章三百九十六章 兵進西域九十二章 主公二百六十一章 二百六十二章四十五章 計算周瑜四百二十七章 夜二百八十九章 曹軍開始來真的了四十九章 丁氏雙傑二百三十五章 徐公明三百六十八章十七章 劉氏子弟五十四章 坐鎮汝南四十章 巧設連環四百二十七章 夜一百二十三章 江東驚懼二百八十七章 歷城會師一百九十五章 夾山峪二百零八章 火藥變煙花一百九十章 南中半定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二百二十五章 虎步關右十一章 欲亂江東四十八章 生擒韓當三百五十一章三百二十二章 戰略欺騙一百零二章 又見曹操一百六十九章四百一十五章 江東弊端四十四章 巢湖之濱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四百二十五章 韓當之逝八十九章 火燒新野上二百四十六章 死戰三百八十九章 長安攻略十八劉備二百一十六章 斜谷出口二十章 扯虎皮三百九十二章 周瑜之逝二百二十五章 虎步關右二百六十七章二百七十九章 郝昭之死三百九十六章 兵進西域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二百三十五章 徐公明二百二十三章 馬氏父子二百七十二章 歷城會戰一一百六十五章 還是刑道榮一百七十七章 看人家曹真三百三十章 馬騰受熬三百零四章 西部鮮卑三百一十一章 姜維登門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一百一十四章 唯有常山趙子龍二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首戰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一百九十九章 孟獲設計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三百七十一章 渭橋一百二十章 江東之行一百四十九章 張鬆之才三百五十八章 烈焰三百七十四章 長安攻略三夜襲二百二十一章 奪門一百九十九章 孟獲設計四十八章 生擒韓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