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

陸遜的來信上盡訴謙卑之詞,可望着全琮退去的身影關羽的一雙丹鳳眼卻眯的只剩下了一條線,森冷凌厲的殺機蘊滿全身,再也沒了先前全琮當面時的驕狂放橫,不可一世。

“陸遜小兒,膽敢欺我,某誓斬汝頭!”冷哼聲中,關羽的殺氣更見鼎盛。如果沒有劉憲的屢次提及,如果不是知曉陸遜是何方人物,如果江東的動作不是那麼的詭異,那封全是吹噓之詞的書信可能還真的會讓關羽掉進甕中,可現在……手捏着這封馬屁書信,關羽的心中全然是森森殺意!

“速去尋徐先生,請他來府議事。”必須儘快查明呂蒙傷勢,關羽手捋長鬚,心中暗暗付道。只要能查證呂子明是在詐病,那手中就是有十足證據表明江東心懷叵測了,到時候……

————————————————————————

鄠縣境內,渭水之濱的一處山谷之中。

地方算不上隱蔽,可劉備軍的戒備卻很是森嚴,十里開外,就已經設有哨卡,再往內去,隔三差五的哨騎和一隊隊巡邏士卒就像是一張編絞在一起的網,嚴嚴的覆蓋住山谷出口的附近地域,密切關注着外面的每一絲動靜。

這個山谷本身就是一處死谷,兩側崖壁高有百丈,只要鎖死了出口無須擔憂谷內之事泄密。且距離渭水不遠,與上下游的水運都很是方便,當初龐統就是看中了這兩點是以才把雍州鑄造局第四分局設立於此。

雍州鑄造局第四分局,官面上的稱呼是丁字號雍州鑄造所,因爲雍州之戰拖得太長而且雍並戰線明顯就是以後的主戰地,所以蜀中的製造局幾乎是整個被掏空了一般挪到了雍州來。

但又因爲雍州戰火未停,戰線南北跨越太長,劉備爲了便意各部軍械能夠得到的儘快補充,於是乎就大手一揮把蜀中軍械局整個拆成了四部,其中甲字在長安附近,繼承了蜀中鑄造局的大半精華,主要用於支撐長安一線戰局,現在已經轉爲囤積了。

乙字鑄造所被放在了左馮翊,作用當然是爲了供應黃忠所部,其規模在四部當中爲最小。

丙字鑄造局被放在了河套,那裡的鮮卑部落大多已經不復存在,人口被併入了隴西鮮卑,絕大部分的草原現今都成了屬於劉備軍的直轄地帶。所以鑄造局的安全不成問題,唯一麻煩的就是用材,無論是生鐵還是煤炭。好在去年劉備軍在河套地區已經勘探出了煤礦,但是生鐵的運送,還是足以支撐的,所以軍械的產出和復原方面是完全供應的住劉憲、魏延兩部所耗的。

剩下的一個便是眼前這個山谷中的丁字鑄造所,在外人看來這個丁字鑄造所的作用應該是用於全軍的軍械囤積,它的消耗在四個鑄造局中僅次於甲字號,超出乙字號所需幾乎兩倍。然而在長安戰線進入相持階段之後,這個鑄造所的作用已經和最大最強的甲字鑄造所相重合,現在也只是暫且沒有被合併到一塊罷了。戒備森嚴是應該的,但卻不存在什麼大的探究價值。

山谷中心處,也是最爲寬敞的所在,兩排房屋左右整齊排列,來來往往的工匠甚多……

這些並不是工匠的住處,而是生鐵和煤炭這兩種原料的儲備所在,從這裡在往裡面去,便是成品的軍械儲備庫,除非必要人等,便是領頭的匠師也不準邁入一步。

一個個烈火紛飛的爐臺,一個個搭建簡陋的工棚,叮叮噹噹的打鐵聲此起彼伏。穿過這些,劉憲在山谷守將和鑄造所監察以及領頭匠師的陪同下徑直來到了軍械庫內,一套套寒光冷冽的甲具出現在了衆人眼前……

這不是一般的戰甲,因爲除了人穿的以外,在重甲的下面還放着一套製作精良的馬鎧,準確的說出現在劉憲眼前的甲具是一套標準的重騎兵鎧甲。

廢了兩年之功,如此鎧甲劉備軍已經儲備下了整整兩千套,而眼前的這四十餘套則是上次鎧甲運走之後新近產出的。

全重一百五十斤,其中人甲八十斤,馬鎧七十斤。當然了這些‘斤’都是指的漢斤,如果換算成後世的市斤來的話,那基本就是打個對半。

人甲全部都是精鐵打造,很費工夫,而本應該更重的馬鎧則是用了不少的皮料,可以說馬鎧的主體是皮甲,外表是鑲嵌了一層鐵片,重點部位再給及加固。

重騎兵,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非是像虎豹騎那樣,只有人批重甲而馬還是裸身。被這樣一套鎧甲武裝起來的劉備軍鐵騎,已經基本上具有了針對普通箭矢的防禦抵抗能力,其對於普通戰陣的衝擊力還要勝過虎豹騎不少。而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兵源根本不需要向虎豹騎士那樣精挑細選,只要是精兵即可勝任。

劉備軍已經佔據了西域,這幾年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甄選西域的各種優良戰馬,所以組建重騎兵所需要的高負重戰馬對於劉備軍而言是完全不成問題。

當然了,重騎兵的短處劉備軍高層還都是心知肚明的,他們自身的財力物力也不允許大肆組建重騎兵團。便是最先提議組建重騎兵的劉憲,目標也僅僅是一萬人馬。

而作用,也僅僅是爲了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劉備軍和曹軍即將展開的那一場真正對決中,搶佔上那麼一絲先手。

幷州之戰終究是要結束的,而無論誰家勝負,緊接而來的必然是兩軍之間的一次真正的正面大碰撞。這不是之前的陽平關一戰,據城而守不可取,只有靠正面對決來分出高低上下,才能讓以後的路更加寬闊。

劉備軍若能取勝(幷州),那麼緊跟着北部兵馬南下,長安兵馬東進,潼關曹軍不想被包餃子就只能退去河洛,此險要已經不足維持。

或許就是在洛陽城下,一面是洶洶而來逐鹿中原的劉備軍,一面是很需要挽回軍心用一場淋漓大勝振奮己方士氣民意的曹軍,兩者中註定是要一戰的,一場很能有幾十萬人蔘加的正面對決。

反則亦然,如果是曹軍取得了幷州戰場的勝利,他們也會兵下河套,由北向南夾擊長安,那時候兩軍的戰場就需要放在長安了。

劉憲提議組建重騎兵,爲的就是想在這場大軍團正面對決中搶得一絲先機,原因是在於他十分迷信重騎兵集羣衝鋒的威力,雖然重騎兵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陷,可他們的正面衝擊力卻是誰也不能否認的。而在大軍團正面對決中,需要的就是這種能一擊而破的兵種。

此外還有馬鐙,這個被劉憲死死掩蓋起來的,捂了二十年的,實際上能夠對提升騎兵戰力起到匪夷所思作用的東西。

前文說過,早在劉憲來到這個世上不久,他就發現了一個現實,一個符合真正歷史史實的實事——這個世界還沒有雙邊馬鐙出現。

有的只是一種單邊的掛在馬身上下中間位置的馬鐙,這玩意,武將幾乎沒人去用,只幫助上馬,除此外沒有絲毫用處,還礙事。

而雙邊馬鐙能做什麼,只要是個腦子清明之輩,都清楚得很。對於騎兵而言,這個東西的出現實在是太重要了,甚至比馬掌的出現還更加的重要。

劉憲保持這個秘密一直沒有說,知道了赤壁戰後,劉備坐擁荊州之後他才把這個東西擺在了劉備等人面前。

同樣的選擇,劉備等也沒一人選擇去公開他,原因就在於那時候劉備軍騎兵聊聊。最後即便是拿下了涼州,降服了西部鮮卑,劉備軍也沒有公開這項技術的意思。因爲曹軍的騎兵實力依舊強勁,草原上的鮮卑人也同樣不可小視。

直到日後那一戰的來臨,在那一戰中,纔是劉備軍公開使用馬鐙的最佳時日。

瞬時間,劉備軍的騎軍就能夠提升至少一半的戰力,有了雙邊馬鐙做底,馬上的廝殺搏命,劉備軍能夠佔的便宜太大了。

丁字鑄造局,這個不爲人知的所在,就是劉備軍打製重騎兵戰甲的地方。名副其實的吞金獸,出產不多,可消耗卻委實讓人心驚。

第一年中,前半年的功夫就花費在了鎧甲的定樣上,到底要重多少纔是最適合的。

十多種重量不一的甲具樣品被打製而出,然後再一一實驗,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如劉憲眼前所見的一樣。

一百五十餘漢斤,換算成後世的市斤就是八十斤重,合四十公斤,比起歐洲中世紀發展到巔峰時期的重騎兵戰甲可能要輕上一些,畢竟馬鎧是以皮甲爲主體的。

雖然肯定了重騎兵的正面衝鋒能力,可劉憲一點大力發展重騎兵的意思都沒有,那東西在中國註定是要內淘汰的。

東西方戰爭思想和國情國力的不同,已經註定了重騎兵這一兵種在兩方歷史中的地位。

輕騎兵,甚至於弓騎兵,最多也就是身披鎧甲的鐵騎,這些纔是東方騎兵的王道!

一百六十九章三百五十七章 關平戰曹彰下一百零一章 勝三十六章 計安玄德一百五十四章 收李嚴定綿竹四百二十六章 襄樊三百八十九章 長安攻略十八劉備四百二十一章 還能戰否三百六十四章 步騎二十萬六十七章 敗走荊州二百一十二章 無當軍首三百二十八章 東南烽煙起一百五十五章 將逼雒縣三百九十一章 長安攻略二十黃忠七十五章 鴻運當頭五十九章 衝陣扶危主十五章 果然有鬼九十二章 主公八十一章 回家第二卷完一百零八章 長阪坡上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二百零六章 西涼欲起二百三十三章 漢水南岸三百四十五章 斥候的職責二百四十七章 長離戰終二百九十章 軍機萬千戰計再變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二百四十八章 再看陽平關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一百四十九章 張鬆之才三百零一章 輕鬆與希望三百二十四章 無題四百一十八章 洪流三百四十七章 石橋口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一百一十章 長阪坡下四十八章 生擒韓當二百九十三章 關平vs張合一百三十二章 席捲荊襄上三百六十五章 開始二百七十六章 歷城會戰終三百三十一章 孟德手段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不氣二百五十九章 陳震返川三百八十八章 長安攻略十七二百六十一章 二百六十二章七十七章 伏擊賀齊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二百八十三章 張既靈覺天水戰臨二百八十六章 劉憲四二百八十二章 一層華麗的外衣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座前一百五十七章 張任之死三百一十四章 調兵遣將三百四十一章 兵撤赤木口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八十五章 烈火焚城十八章 青梅已熟一百四十二章 曹氏精華二百三十七章 烽火連戰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城下二百一十二章 無當軍首一百三十六章 公安一百零八章 長阪坡上四百二十三章 白首老將三百二十九章 轉回西北一百章 鏖戰虎豹下八十三章 劉表之逝四百二十六章 襄樊二十一章 拉大旗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兵出二百八十一章 馬韓的一線生機一百九十二章 捲毛神駿二百九十二章 無題了二百八十三章 張既靈覺天水戰臨三百三十一章 孟德手段二百八十一章 馬韓的一線生機一百一十一章 糜氏投井上二百零八章 火藥變煙花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一百二十六章 關某服了三百三十九章一百六十四章 大斧威揚八十八章 生死丈夫二十一章 拉大旗一百五十六章 落鳳坡前不棲鳳三十五章 定九江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八十五章 烈火焚城一百九十六章 瀘水南畔八十六章 脫困襄陽二百四十一章 襲營二百四十二章閻行五十八章 兵家常事二百二十六章 陽平人險勝天險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一百七十七章 續一百四十七章 二劉會三百七十章 城頭喋血二百四十章 戰長離三百九十八章 破焉耆上四十六章 八百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