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扯虎皮

二十章 扯虎皮

海昏,城南軍營。

軍營大帳,張蘭陰沉着臉眼中怒氣澎生,他座下左右各列坐着二人,右手當一人做文士打扮,餘下三人皆是赳赳武夫。

“如今局勢嘣蕩,我軍處境極爲不利,你等有何妙策,可助我脫困?”張蘭話是對四人說的,可眼睛盯得只有那文士一人。

這文士姓徐,名言,草字子操,乃是吳郡人氏。早年在張英麾下掌管錢糧文書,張英死後倒也沒有另找門路,一直隨着張蘭到了豫章。是以,現在他是極得張蘭信任。

徐言左手正捋着自己鬍鬚,聞言頓時一停,緩了片刻,這才面帶躊躇的道:“將軍,子操思慮幾日也思得些眉目,只是……說出來恐將軍疑我別有用心。”腦子中不由的想起前日家中來客,就憑張蘭的資質怎能逃得出人家算計?“良禽擇木而息,良臣擇主而侍”,自己不過是討個活路罷了!

“先生何出此言”,張蘭臉色先是一喜,繼而有些遲疑,但轉眼間還是選擇相信徐言。“但有所言,蘭無不聽從。”

暗歎一聲,張蘭面色變化可是盡入徐言目中,清了下嗓子,徐言說道:“將軍,如今不但海昏局勢緊張,就連上繚也是人心惶惶,萬軍之衆似要一觸即散。而此刻太史慈若是揮師南下,那我軍可謂是毫無還手之力!”

“是以,此要緊時刻需求一能穩定軍心,使萬軍安然之人。納其爲首,放於明處,置於衆軍之上。”言語間,徐言一直在觀察這張蘭的神色,發現此時的張蘭對自己竟已經有了絲絲殺意。心中黯然之餘,愧疚卻也少了幾分,徐言接着說道:“將軍,如今局面危機,城中內戰一觸即發,不說是並王彬所部,保存實力纔是頭等之事。”

“請出這人爲首,以其之名立下約定,衆軍互不攻殺,違者,共討之。”同張氏叔侄共事多年,對他們的脾氣徐言摸的是一清二楚,語言拿捏的絲毫不差。

果然這以後一句話一出,張蘭的殺氣立刻消於無形之中,“先生之意,是拿他做個擺設?”

徐言微微一笑,回道:“亂世之中兵權最重,難不曾將軍願意聽其調遣?那樊裕以及上繚諸將的心思,與將軍又有何異?”

“將軍兵權在手,不從其調令他又能奈之如何?是以,與將軍而言並無害處,而先提出之意,反倒還能洗脫刺殺污名。”

張蘭沉默了小會兒,繼而拍手而起,“本將這就去信於那華歆。”

徐言聽罷,立刻擺出一副吃驚的摸樣,連道:“將軍,怎要取信於華使君?”

“這不是先生之意麼?”張蘭也有些驚愣,他卻是以爲徐言是要他捧出華歆的。

“子操所言之人乃是劉家子,豈是華歆這無膽之輩。”

“劉家子,莫非是先主公之子?其已拒我等多時了。”張蘭的腦子有些轉不過圈來。

“將軍且坐下,聽我細細說來。”徐言虛扶張蘭下坐,這才言道:“此劉家子非是那劉基小兒,而是其兄長,公山公三子劉憲。”

“不說那劉基小兒去年便已經拒絕我等,便是他應允了,將軍也不能奉其爲主。一舞勺(13—15歲)小兒,誰能信他?安穩自居還可,蕩板之際還是要一穩重之人才可。”徐言感覺得到,張蘭動心了,也認同了自己的言論,一點都沒超出自己之前的預料,心中自得,嘴角也是一笑,“那劉憲年剛弱冠,似乎習過武藝。將軍也應該聽過傳言,言其曾於虎癡較力,不分輸贏。真是大繆之極。那虎癡許褚乃世之虎將,早年與典君(典韋)交手,也是旗鼓相當,豈是東萊劉氏一詩書傳家之子可敵。”

“然世間傳揚,其已有微末聲名。而他劉氏一門子弟,那一個不是精通詩書之輩,此方爲先主公之侄又文武雙全,自當爲衆軍之主。”徐言總算是完成了任務,心中一輕,大笑道:“誰人敢說“不”字?”

張蘭這邊商量的熱鬧,海昏城內另兩處也沒閒着。

樊裕自從受傷之後,就把家眷搬進了軍營,自己的大帳更是嚴密防備,那一箭從他左胸穿過,若再偏右兩分,就直直的穿過心臟了。

一箭喪膽,樊裕就是這種情況。

這一日,樊裕的小班底也在一座軍帳中聚集,總共七個人,六人坐着,樊裕則是躺在一張榻上。

他們商討的事情也是眼下的困局。

但與“清白人”的張蘭相比,他們考慮的還要多上一點,怎麼才能報此大仇。

這幾日來,樊裕是既痛快於王彬的死,也煩惱於王彬的死。王彬死了,對他來說有好處,少了個對手,也很有可能分上一杯羹。但也正是因爲王彬死了,他手下的兩千人馬幾乎癱瘓,三個頭領誰都不服誰,以至於樊裕想找人聯手都辦不成。

若是王彬還沒死,當天兩軍聯合就能把張蘭給滅了。

今天中午,樊裕手下的文書朱幹突然向他秘密稟報了一件事,讓樊裕安心之餘也是暗急在心頭。

樊裕示意朱幹,讓他把那秘事講出,待衆人聽罷這才問道,“諸位,張蘭出此作爲,我等該如何應對?”

下面六人中,四個是五大三粗的軍漢,只有兩人是文士打扮。待樊裕問出,另一人回道,“依我看,將軍不若順水推舟,效仿張蘭,也寫一封書信去。”

“將軍,正是如此,不過還需再寫書信投到上繚,則可賣好於上繚諸軍將。”朱幹在一旁補充道。“現今上繚形勢同樣微妙,張蘭雖然可恨,此計卻是可解危局的妙策。不然,就是玉石俱焚啊。”

劉憲並未在樊裕軍中埋下暗子,只是讓人不經意間把張蘭處的消息透露給了朱幹,卻不曾想樊裕軍中這二個文士配合的如此巧妙,不但把樊裕推上了架子,還把消息捅到了上繚。

上繚軍,劉憲此時可沒打算打它的注意。

這算是意外驚喜了!

再把目光轉向王彬營。

三百精銳衛隊依舊在保護着王彬的家眷,餘下陳希、留傾、沙恆三個頭領,互不相服,各據一方。卻又相互制衡。

海昏城內局勢微妙,留傾、沙恆二人本是要拉出隊伍去投太史慈的,卻又因陳希的反對,以及城內的緊張形勢,不敢稍有微動。

總體來說,陳希不負劉憲所望,牽制(控制)住了王彬遺軍。

三百一十五章 血戰鮮卑一四十六章 八百驍勇三百七十章 城頭喋血六十四章 操與使君耳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三百五十六章 關平戰曹彰中三百六十七章六十二章七十一章 錦帆甘寧三百八十一章 長安攻略十劉憲定策襲長安九十六章 傻逼諸葛一百二十八章 油江口二百九十章 軍機萬千戰計再變四百三十六章 張繡反正三百九十八章 破焉耆上二十六章 軍中令四十九章 丁氏雙傑三百九十九章 破焉耆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三百四十四章 無題三百三十八章 一場屠殺四百三十四章 大戰落曹操謀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九十一章 攜民渡江一百七十四章 生死抉擇四百零八章 陸遜之謀荊州之議二百七十三章 歷程會戰二二百三十六章 絞殺二百九十章 軍機萬千戰計再變二百零九章 羊峒四十二章 李通阻路十四章 彭澤縣令二百六十三章四百一十九章 心都涼了二百三十九章 賈詡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四百一十四章 白馬趙八十章 正道詭計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十章 攜美南下三百三十一章 孟德手段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三百零九章 間諜二百九十七章 激戰一百四十三章 西涼之變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四百零六章 無題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三百一十六章 血戰鮮卑二五十五章 郎陵趙儼九章 貂蟬爲贈二百四十章 戰長離二百三十八章三百九十二章 周瑜之逝三十八章 困守小沛五十七章 曹氏孟德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二百二十一章 奪門三百一十六章 血戰鮮卑二四十六章 八百驍勇一百八十九章 鄂煥一百九十三章 一敗孟獲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漢津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座前二百八十七章 歷城會師三十二章 縱二喬二百零一章 山谷遇襲二百章 雲霞似錦三百零四章 西部鮮卑二百三十二章二百七十二章 歷城會戰一三百五十章 克散關八十二章 鴻運阿斗八十四章 白眉馬良五十七章 曹氏孟德二百四十五章 死戰三百零三章 安定韓德二百三十九章 賈詡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四百二十四章 兵將齊出一百零二章 又見曹操三百二十二章 戰略欺騙二百九十四章 龐德戰夏侯一百六十三章 學諸葛計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兵出二百九十四章 龐德戰夏侯二百四十六章 死戰二百九十九章 鐵滑車三百九十四章 路上有賊四百二十四章 兵將齊出三百三十九章三百四十四章 無題二百三十九章 賈詡十九章 時機已到二百五十二章 迎戰武都氐二百三十六章 絞殺二百零九章 羊峒八十三章 劉表之逝二百六十六章 姜維老爹二百四十六章 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