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章 勸劉奪蜀

一百四十五章 勸劉奪蜀

“當初江東吳民剛遷入淮南,周公瑾就急不可耐的調大軍屯駐了合肥,更令呂蒙率一支偏師順水進入破釜塘(洪澤湖),以斷淮水水道。

然不想曹操搶先了一步,在淮水口整整鑄就了十道攔江鐵索,已至讓江東水師再無用武之地。這些日子來,北地諸州兵馬蜂擁而至,九江上下二十三縣頃刻間淪入賊手,現在的壽春再也不是一座孤城,而變成了附庸一郡之地的壁壘。

江東兵勢已失,曹軍卻攻勢大漲,劍鋒直指合肥,但要想一戰功成卻是萬萬不會的。

合肥城堅,內外聯繫有水道相同,江東已經穩立不敗之地。爲了合肥這一座城池,爲了保住自己北上中原的念想,孫權至少可以承受五萬兵馬的折損,而相對應的曹操,他就要付出十萬到十五萬的損失。如此大的折損,放到赤壁之戰前曹操或許可以承受,以換合肥要地,保取東南安寧,但現在,面臨着西涼大軍和主公,他斷然不捨。

淮南這一戰,打到現在明眼人幾乎都已經看到了結局。曹操得九江而不能得合肥,擁有了半壁淮南,卻也只能說是暫保。因爲合肥一日未得,淮南就一日無有寧日。

江東野望成空,可他們還有合肥在握,廬江郡算是孫權的囊中物了,而九江也停在了他的嘴邊,只要一發力,江東隨時都有再復前勢的可能。

因爲有巢湖在,江東兵馬就可以不經陸路而直入合肥,如此一來曹操永遠都不會摸得清合肥的虛實。算上隨時都可以再臨破釜塘的江東水師,曹操只有在九江、在壽春、在臨淮屯駐上一支大軍,他纔可以隨時應對南面未知的威脅。

這支兵馬至少要有十萬人。”一通長篇大論,諸葛亮儼然道清了孫曹兩家的軍勢,“主公,亮敢斷言,以曹操之心性,他必然會謀取合肥以自閉。此戰多則五年,少則三年,孫曹兩家必然會再次迸濺出一場驚天大戰來。

而此刻,江東雖未能做到最好,可能保住合肥卻也是退而求其次,正好絆住曹操一支臂力。”

“如此不就成了多方絞殺,我軍卻安坐荊州。”劉備面頰一抽,想到自家竟然在這一次大博弈中有坐收漁翁之利的可能,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絲驚訝來。

“主公此話說得是卻也不是,這多方的絞殺可不見得就是眼前的這幾家。”龐統捋着下巴處的短鬚,嘿嘿一笑,點向了多年不見動就的川蜀。“主公可忘了劉璋、張魯否?”

“劉璋、張魯”,劉備眉宇一凝,“此二人皆不是成事之主,會在此刻異動?”

“主公,劉璋雖暗懦,但張魯卻一直是心懷血恨,時有攻取西川之念啊!”徐庶拱手相稟道,“今先有赤壁,後又隴右、淮南戰事,連連大戰並起,必然觸動漢中。那張魯雖然雄踞東川二十載,可漢中到底狹小算只能做居安之地,而無法成就大業,其安能不思憂乎?”

“漢川之民,戶出十萬餘衆,盡歸其米教門下,財富糧足,又有四面險固,如今正是張魯視他人不及而自肥之良機。其若是起兵,所對者自然是西川劉璋。以劉璋之心性,難保不懼,必思得外援。如此就要看川中文士,是心向何方了。”徐庶臉上笑得很冷,所謂人心不古,便是劉備也是漢室宗脈,與那劉璋同宗同族,可關鍵之際這些都是靠不上的。“主公與劉璋系屬同宗,那西川所對外援自然是主公最益。但荊益兩州相接,主公兵馬又盛,難保劉璋或其屬下不心中懼怕,恐做開門揖盜之事。庶,實怕川中之士會舍主公而就曹操。”

“主公,元直所慮亮亦心憂。人心不可期,川中之士不可望,想要自引,只能靠兵鋒說話了。”

“或許張魯會心急一些,不待隴右之戰有結果就舉兵西川,如此到還可讓主公多一絲……”龐統黏着下巴的短鬚,沉吟了會言道:“主公,張魯帳下主謀楊松貪財亡義,爲人所不齒,卻正好爲我一用。只需使人密往漢中一趟,厚利與鬆,讓他言誘張魯,則旬日內漢中必可出兵。”

“賣主之臣,人所不齒,然能拿來一用卻也是物盡其才。”諸葛亮一敲座前的書案,言道:“主公切勿多憂慮,可從士元所言,速遣人前往漢中一趟。”

早在一年多前的隆中作對之時,諸葛亮就給劉備畫下了一幅燦爛藍圖——先取荊州爲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當時身居新野小縣的劉備就想到了自己與劉璋同宗,現在聽到三位謀主再勸西川時,他依舊存着一絲猶豫,奪取同宗基業這罪名落下,自己的半世聲名怕就要毀疑大半了。“備半生流離,一身寄客,未嘗不曾傷感嘆息。嘗思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何況人乎?蜀中豐餘之地,非不欲取,奈何劉季玉系備同宗,實不忍相圖。”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主公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如何就取不得西川?”

“益州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今劉季玉不能用賢,此業不久必喪,主公若不取,曹操卻會取之。今日付與主公,不可錯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語乎?”

龐統、徐庶二人輪流向劉備進言,但見劉備依舊沉吟,諸葛亮一掀下襬,也自跪地上,勸道:“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憑此一地主公萬難得志。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孫曹相絞,西涼掣肘,系天賜良機,主公何必疑哉?”

“今與備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備何以爲繼?還請三位軍師教我。”

“哈哈哈……”龐統聽得一笑,朗聲答道:“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義,封爲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被他人取耳,主公可熟思焉!”

三百二十三章 八旗和分歧四百二十七章 夜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二百八十六章 劉憲四二百七十八章 狐篤街亭戰張合下三百零六章 妻兒和姜維出現一百五十九章 劉憲命劫二百七十五章 歷城會戰四大局已定三百三十二章 河西征伐一一百六十九章二百章 雲霞似錦三百五十一章一百四十三章 西涼之變六十三章 戰夏侯修改結束三十二章 縱二喬三百五十章 克散關三百六十六章 奪城一百一十五章 劉憲身死二百五十七章 無題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四百二十八章 火燒三百八十章 長安攻略九兵出子午谷四百二十八章 火燒八十一章 回家第二卷完二百二十六章 陽平人險勝天險十八章 青梅已熟二百四十六章 死戰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攻略十四再場血戰一百三十六章 公安三百六十章 騎神馬孟起二百五十五章 敗曹休三百章 戰罷四百二十七章 夜一百七十七章 看人家曹真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三十三章 破皖城四百二十八章 火燒三百二十九章 轉回西北二百三十三章 漢水南岸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三百一十五章 血戰鮮卑一二百五十章 消息傳到二百零一章 山谷遇襲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二十四章 立威中二百四十八章 再看陽平關二百九十九章 鐵滑車三百三十七章 渡河北上三百七十三章 長安攻略二地道二百一十六章 斜谷出口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三百零五章 成都和家十章 攜美南下二百六十三章四百一十九章 心都涼了一百五十五章 將逼雒縣四百零四章 西域長史三百六十七章一百二十五章 赤壁進行時二百章 雲霞似錦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一百零九章 長阪坡中一百五十七章 張任之死五十九章 衝陣扶危主三百一十七章 血戰鮮卑三三百四十五章 斥候的職責二百三十九章 賈詡一百九十八章 南蠻勢力二十四章 立威中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三百九十八章 破焉耆上十五章 果然有鬼二百一十六章 斜谷出口四百零六章 無題一百二十三章 江東驚懼三百八十七章 長安攻略十六十七章 劉氏子弟七十二章 練兵二百八十三章 張既靈覺天水戰臨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座前第4章 許田打圍三百零八章 錢貴三百八十章 長安攻略九兵出子午谷二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首戰一百零四章 死戰不得脫身二百八十章 劉憲之喜六十二章一百八十四章 孫權的算盤二百四十章 戰長離九十九章 鏖戰虎豹上九十四章 一環套一環五十八章 兵家常事七十四章 丹陽戰起三百一十八章 血戰鮮卑四六十七章 敗走荊州一百四十章 願爲武將七十三章 糧糧糧三十六章 計安玄德九十七章 入當陽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漢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