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流言之禍(二)

史書記載靈帝是昏君、十常侍爲大奸大惡之徒的結論,實則與事實不符。究其緣由是有史以來,文人一直把持治史,骨子裡自然而然爲文臣說話,將靈帝與宦官寫成導致漢朝滅亡的罪魁禍首,而深層次的原因卻很少有人提及。

十常待本是閹人,身份低賤,本身又無後代,不會對皇家產生真正的威脅,又唯皇帝之命行事,應該說是皇帝的代言人。十常侍之所以權勢滔天,是因爲靈帝政治鬥爭不斷取得勝利,因而分出不少權力移到內宮。靈帝視張讓、趙忠等常侍爲臂助,實是無奈之舉,若非被士人集團逼得無路可走,又怎會出現如此怪現象?

世族大家在朝廷根深蒂固,同氣連枝,相互聯姻,勢力大得讓人難以想象。黨爭明面上是內侍取得勝利,實則背後的指揮官靈帝受益最大,這次利益集團之間的爭鬥,因爲士人集團失敗,史書上便稱其爲“禍”。靈帝剛登基時,是以一己之力對抗世家大族萬萬之衆,扶持內侍逐步奪取上層權力的人,又豈是心思簡單之輩?史書記載,靈帝死前,統治階級上層三大力量,一是以何進爲首的國戚,把持軍權;二是以袁家爲首的士人集團,把持部分朝政;三是十常侍爲代表的內侍,把持宮中禁衛、內府和部分朝政;三派實力相當,朝堂勢力分佈比較均衡。應該說靈帝並非沒有心機,而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主,只是大漢弊端已重,朝堂權力平衡僅能維持現狀,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後問題越來越嚴重,黃巾之亂將大漢的社會矛盾徹底引爆,一舉壓垮了搖搖欲墜的大漢帝國。

歷史上何進實在是個最大的笑話,靈帝扶持他用來對抗世家大族,在最後關頭卻被世家大族利用,因爲皇儲一事與內侍勢力互毆,最終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系世家大族的代表文官勢力,也未得到什麼便宜,因爲沒有兵權,讓奉何進之命帶兵進京的寒門武將董卓,用蠻橫的武力將他們收拾得服服帖帖。應當說,靈帝駕崩前朝堂相互制衡的三大勢力,在其駕崩以後因爲內鬥損耗太大,都敗得一塌糊塗。

從歷史記載認真分析後還原真相,才能得出靈帝並非庸人的判斷。趙忠爲靈帝重用,倚之與朝臣對抗,又豈是易與之輩?趙忠瞭解靈帝性格,提及這件事情之時,不斷觀察靈帝神色,卻不敢輕下斷語。

靈帝心思轉動,明白趙忠提起青州神童,並非爲其討要好處,而是想族滅其家。靈帝問道趙忠青州神童有何仇人,趙忠早就有所準備,不去回答此事是真是假,只是建議靈帝允許他派人打聽。其間對答,雖是廖廖數語,卻是各自動了不少心思,姜述的小命在兩人交談之時搖搖擺擺,倘若靈帝一個不慎,被趙忠糊弄過去,輕易發話誅族,姜述在這個世上,落荒而逃就成了唯一宿命。

幸虧靈帝剛剛激情過後,心底清明,明白塗高一說九成九是假。靈帝罕見得費心琢磨一會,便將趙忠的心思瞅得明明白白,若讓趙忠派人調查,最終結果不言而喻,不出意外必會按照趙忠意願稟報上來。

所謂帝心難測,靈帝想通其中蹊蹺,當然不會沿着趙忠思路行事,吩咐道:“宣中旨,召青州姜家子入宮見駕。”

趙忠知曉此事再不能多言,躬身下去準備中旨。趙忠出殿以後,靈帝冷笑一聲,讓人傳召張讓過來,安排他幾件事務,又仔細叮囑一番。

孔融府上此時高朋滿座,二十餘位騷客文人匯聚一堂,正在高談闊論。河北名士辛評此次受邀來北海小住,昨晚剛到,孔融今日辭了公務在家陪同。辛評聞聽孔融講述姜述論道一事,口中不言,眼中卻露出不信之意,孔融也不多言,讓書童取來文稿,讓辛評過目。

辛評閱完,撫手問道:“果然是好才情。此言爲何人所錄?”

孔融笑道:“當初鄭玄先生也在,此稿是其弟子孫乾整理。”

辛評嘆道:“原本以爲少年或有聰慧者,卻不料竟有這般天才,小小年紀見識如此老辣獨到,讓人歎服。”

衆人見狀,索來稿件傳閱。正在此時,下人送來一張名刺,孔融打開一看,不由大喜,笑道:“剛纔尚在議論姜家子,如今卻到了門前。”

說完竟然親去府門迎接。衆人聽說傳言中的姜家子到了,皆心生好奇,隨在孔融身後,都想先睹爲快。來到府門口,只見府門前立着十餘人,爲首一位十歲上下的少年,穿着考究,面目俊俏,風度不凡。十餘位彪悍護衛牽馬排在身後,甚是整齊,一見便知是大家子弟。

姜述見孔融親自來迎,連忙上前施禮:“小子見過大人,大人如此厚待,卻讓小子受寵若驚。”

孔融笑着上前,拉着姜述,環視衆人,笑道:“此便是本官小友姜述,此子大才,可爲本官之師。”

姜述連忙謙道:“小子多謝太守大人擡愛,實則才學與大人相比,無地自容也。”

孔融將姜述接進門來,向諸人依次引見,衆人落座,孔融問道:“與小友相別數月,小友又長高一些,家堂康健否。”

姜述答道:“多謝大人掛念,代家堂問大人安。”

孔融笑道:“方纔與衆人談起小友論道,衆人皆受益非淺。”

衆人紛紛附合,不吝讚美之語。

姜述道:“小子拙見,謝諸位不吝指教之恩德。”

孔融道:“此次前來,莫非又有大作問世?”

姜述道:“小子不敢,因爲《三字經》成書,特來請太守指教。”說完,姜述將一個包裹交給孔融。

孔融閱至“融四歲,能讓梨”此句,不由笑道:“此書字字珠磯,只是將本官少年醜事寫入其中,卻有些不倫不類。”此書一出,必爲後世童子啓蒙之書,孔融能名列其中,爲名傳千古之美事,嘴上如此說話,歡喜之色卻已洋溢臉上。

姜述笑道:“大人如此美德,當得兒童啓蒙的最佳案例之一。大人且看下去,後面還附有講義。”

孔融仔細讀完,道:“果然是好書,此天下蒙童之最佳選擇。爲何其中空有數十行?”

姜述解釋道:“此書全文應是一千零八十字,因小子家中藏書不全,因此缺少事蹟,故而其間留有三十行,計一百八十字容後面補上。小子近期將去拜訪相關世家,選其警醒世人之事例,斟酌以後豐富其中。”

孔融點頭道:“此書必爲天下人造福,本官即刻上書,明日使人送去朝廷,讓朝廷下詔,將此書抄錄傳達天下郡縣,以爲天下啓蒙教材。”孔融此語,實含私心,其名列於經書之上,自然想讓此書得到朝廷詔書而爲天下學童啓蒙教材,孔融則成了聖人之後孔家又一個千古流芳的人物。

衆人見孔融評價如此,甚是好奇,不由開口索書拜讀。孔融本欲將此書推達天下,笑道:“本書只有兩本,不若讓姜家小友誦讀一遍。”

姜述接過《三字經》,當廳朗讀起來。《三字經》本爲其所撰,近日費了不少腦筋,編得朗朗上口,加上尚未變聲,更讓人感覺此確爲蒙童的絕佳教材。

讀到一半,下面開始騷動起來。荀季乃荀家子弟,聞聽方纔孔融所言,知道此書必會成爲朝廷欽定的啓蒙書籍,荀家八子列名其中,此爲名傳千古之舉,未等姜述唸完,便上前求得另一本經書,當廳抄錄起來。

古代文人最重名節,姜述所改又是刻意而爲,在座諸位都是名士,或是其祖上、或是其叔伯、或是其師友列名書中,一時間除了數人無關聯之外,其餘衆人紛紛上前,爭先恐後要求抄錄。

辛評在側,未聽見有辛家人列名其上,不由眉頭鎖愁,在旁悶悶不樂。孔融在側觀察,自是明悉其意,走近小聲道:“此書尚未定稿,辛家歷代多出賢人,兄將家人事蹟整理出來,讓姜家子知曉,未來定稿之時,定有辛氏一席之地。”

辛評聞言,顧不得面子,疾趨到姜述身邊,施禮道:“聽聞此書尚未定稿,未知我辛家能否名列其上?”

姜述笑道:“先生勿要多禮,小子所知各家賢士事蹟不多,因此還須補充。辛家歷代賢人衆多,定然能夠入選,只是小子孤陋寡聞,不知辛家賢人故事,因此不敢胡亂書寫。”

辛評心中稍安,道:“小友稍候,老夫立即去書寫辛家賢人事蹟,請小友將辛家列入書中,辛家上下定會深感大德。”

姜述雖然存了收買世族大家的念頭,卻料不到此書會讓文人們如此重視,心中暗自對古人名節之重另行估量。

衆人爲了抄書,廳內紛紛亂亂,姜述悄悄對孔融道:“衆人各不相讓,恐傷和氣,何不使人朗讀,衆人抄錄便是。”

孔融點頭稱是,讓下人準備筆墨,安排門客誦讀,又安排人手日夜抄錄,以備親朋好友索要之需。安排完畢,已是過了飯時,衆人此時怎還顧得上飲宴?孔融環視客廳,不由搖頭苦笑,招呼姜述到書房敘話。

第123章 無疑是雪中送炭!第98章 巡視東萊第309章 懷穎欽犯藏車中!第13章 女官悄悄傳手帕!第355章 張鬆出使第500章 罰老十三掃大街!第550章 劉曄案震動朝野!第140章 高覽詐敗(一)第69章 馬上重填調任書!第75章 賊喊捉賊(一)第94章 劉晨泡妞真厲害!第8章 田家大婦(二)第213章 端莊吳莧第341章 甄婧還魂第438章 途經占城見諸人!第211章 于禁:着了“貴婿”的道!第28章 惡有惡報(上)第421章 逼降羅馬(一)第189章 喬瑁獻地(一)第56章 熙倩:我讓你——騙——我!第65章 新荊初試第246章 爲破局聯姻王雙!第302章 夫甘城再見鳳舞!第324章 涉案者一窩全端!第378章 比劍藝心劍無敵!第449章 回首看姜述偉業!第339章 南疆小國(四)第311章 平定南蠻(二)第346章 姜華建功第363章 十一皇子險受辱!第294章 劫匪被斷掉退路!第536章 治理弊病要嚴刑!第392章 羅馬內亂(四)第129章 設法控制反賭盟!第301章 數語破替身身份!第300章 城外拉網搜付丘!第452章 諸葛家老三出場!第580章 隨從痞子欺老鴇!第505章 六軍將明升暗降!第322章 一語扣住軍代表!第233章 鮑旭無意窺秘密!第173章 劉可董睦第359章 自請就國赴美洲!第233章 逼退西羌(一)第15章 膽大加上臉皮厚!第212章 四皇子失去聯繫!第123章 無疑是雪中送炭!第215章 逢刺史大辦壽宴!第64章 姜鳳女大十八變!第399章 光明教案第385章 度穴築基有小成!第272章 士家歸心(二)第519章 老十三探望曹府!第157章 與未來岳父見面!第351章 四皇子夫綱不振!第350章 初見長子小念念!第28章 華兒相中紀家女第108章 劉辯東歸第167章 荀彧提醒荀家女!第14章 偶得卞家第516章 後宮藏異姓男子?第153章 重耳在外而生!第314章 平定南蠻(五)第223章 縣尉也要出成績!第336章 孫尚香是他姨娘?!第389章 超級世家底蘊深!第79章 工農奠基(二)第386章 一行人陷入法陣!第165章 匈奴敗滅(六)第10章 鳳舞接吻不在行!第379章 不以皇權強壓制!第153章 生擒妙才(四)第212章 豐兒玉兒第586章 付丘組織重現世!第540章 胸有成竹應突變!第10章 鳳舞接吻不在行!第20章 不叫下流叫交流!第308章 女扮男裝女騎士!第551章武陵太守被架空!第435章 交州是蒯家主場?!第142章 馬超中毒陷重圍!第167章 匈奴敗滅(八)第62章 甄姜婚事第197章 四皇子間路而逃!第32章 巧救文姬第186章 夜深情濃收玲瓏!第311章 有心人識破身份!第211章 齊侯迎親(三)第592章 楊秋查案尋線索!第180章 涼州之行(五)第311章 有心人識破身份!第134章 遼東激戰(三)第276章 讓你好色不要命!第339章 得明師授藝贈書!第265章 偶遇女王第449章 回首看姜述偉業!第484章 大齊文武齊變動!第304章 周瑜坦談爭儲事!第229章 鮮卑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