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

“且慢”雖然說鮑鴻沒敢找孫燦的晦氣,但並不代表孫燦會做事不理,他既然已經決定要幫高順的忙,在這關鍵時候,自然不能退縮。

他上前拍着鮑鴻的肩膀說道:“老鮑,你說我怎麼成了一個混蛋,還去敲詐另一個混蛋的錢財呢?”

鮑鴻尷尬的無語,狠狠的瞪了劉文一眼,直搖頭道:“誤會、這是個誤會。”

“哈!不知道,你鮑鴻是劉文肚裡的蛔蟲,還是什麼?這個誤會你都清楚?”孫燦毫不給面子的駁道:“明明是這個混蛋搶了別人的嬰兒,現在居然說我們搶他的錢。你這個洛陽東部尉當的可真是好,二話不說,就來抓人了?”

鮑鴻忍着怒氣,道:“孫燦,你別太過分了。”假如不是孫燦地位懸殊,又是太傅的麟子,他得罪不起,他早就將孫燦抓起來了。

孫燦得勢不讓人,冷聲道:“到底是誰過分,是誰包藏禍心?爲官者,不懂爲官之道,不問情由,就隨意抓人。你如何能夠斷定這位高壯士有罪?有何罪?”

鮑鴻答不上來,心中暗自焦急。

這時,一個文弱書生走了進來,說道:“鮑大人性情剛烈,耿直,也許是他在某些地方說的不是很恰當,我想鮑大人的意思是請這位高壯士前去協助調查的吧?”

孫燦一看,這人正是衛仲道。

鮑鴻也趁勢改口道:“是在下說錯話了,我的意思就是衛公子的意思。”

“這個……”孫燦明顯知道衛仲道和他們是一夥的,卻又無法辯駁,既然事情發生了,就要經過審訊,調查,這一點是大漢律法明文規定的。

“孫公子的好意,高順心領了,公子的恩德,高順緊記於心。洛陽城乃天子腳下,高某不信他們能耍出什麼花樣。”高順本就是忠義之人,見孫燦爲自己出頭,已經的感激萬分了,怎麼好意思讓他爲難。

孫燦望了一眼高順,又看了眼鮑鴻,笑道:“希望老鮑你並秉公處理,事情的經過我都知道,別爲了一點利益而丟了一切。你好好審理,等候我就去營房找你,詢問結果。”

他這麼說也是有想法的,對付人的時候該鬆就鬆,該緊就緊。假如他跟隨高順而去的話,鮑鴻一定不知道怎麼處理,但他不跟去,鮑鴻就有時間可以和幕後的主謀協商,最後在商量出一個雙全的方法。

以免鮑鴻在他的逼迫下,幹出什麼無法挽回的事情。當然他也警告了鮑鴻,讓他秉公辦理。

孫燦無精打采的向府中走去,衛仲道的出現是巧合,還是人爲?他不知道,但有一點他可以確定,就是在無意中陷入了一個謎局,這個謎局不是針對他的,卻又在他的身旁發生,和他息息相關。

回到了府中,意外的發現了府中多了一個人,一個他想也想不到的人,那就是今早纔剛和他離別的劉華,劉子靜。

孫哲這時發現了正廳外的孫燦,笑呵呵的說道:“燦兒,還不來拜見子靜先生。”很意外,向來對文采有些自負的孫哲,居然稱劉華爲子靜先生。

孫燦心中歡喜,恭敬的拜道:“學生見過子靜先生。”

劉華笑着扶起了孫燦,他原本就和孫燦聊了一個晚上,對他的一切都相當的滿意,唯一讓他擔憂的就是德行。一個人的德行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爭霸天下的時候。

衆觀歷史,一個君主、諸侯的德行與他事業的成功、失敗都有着岌岌相關的聯繫。

因此,他爲了試探孫燦的德行,就讓一位受過他恩惠的老人家,前去試探,結果很明顯。

孫燦和曹操的德行,要高上袁紹一籌不止。孫燦表現出來的德行也得到了劉華的認可。於是,劉華就來到太傅傅,毛遂自薦,推薦自己擔任孫燦的老師。

通常毛遂自薦的人有兩個類型,一個是真正有才華的人,一種是無才的傻瓜。

孫燦的娘李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爲了孩子,她在第一時間就召見了劉華。

李氏原來就是江南第一才女,才學非同一般,經過了半個時辰的文學轟炸,李氏徹底的對劉華服了。

孫哲回來得到了這個消息,也大爲高興,就拉着劉華吟酒作詩。

說起作詩,劉華和差上孫哲不只一點。可孫哲和李白比起來,就沒的比了。李白詩句中那瀟灑動人的意境和美感,幾下就征服了孫哲,同意了劉華的毛遂自薦。

一個王者,即將降臨。

孫燦對劉華是由衷的佩服,劉華胸中的韜略也只有他一人清楚,對於這個師傅,他想都沒想,就對他行了隆重的拜師禮。

拜師禮行閉,孫哲就拉着劉華敘話,對弈。

孫燦由於放心不下高順,就向洛陽東部尉的城門營房走去。

不巧,在路上正遇到抱着嬰兒笑容滿面的高順,立刻問道:“高壯士,鮑鴻他們沒有爲難你吧?”

高順原先不願讓孫燦爲難,就自願跟鮑鴻去城門營房受審,本想既然這官和劉文暗通,一定不會給他好臉色,他本着大丈夫心態到也不懼,只是擔心那被賣出的嬰兒而已。

卻不料對方只是將他關在牢房裡,既不拷問,也不逼供。還沒有到半個時辰,就將他放了出來,並向他道歉說先前一切只是誤會,隨後就帶他到營房聽審。

這一刻,鮑鴻儼然就是一個清官,開庭,審問,以及定罪,一氣呵成,毫無半點紕漏,並且還將失去的嬰兒找了回來。

高順見事情那麼順利,心想:“一定是那位叫孫燦的公子幫的忙。”他向來就是一根腦筋,知道受人之恩,應當涌泉相報。就向鮑鴻問清楚了孫燦的身份及住址,出了城門營房就向太傅府走去,要當面謝恩,卻不想,在半路就碰上了孫燦。

他見孫燦一開口就問他的狀況,好生感激,就將自己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後謝道:“多虧公子幫忙,高順感激不盡。”

孫燦不喜他的做作,道:“你我兩人粗人,何必如此客套。我請你喝酒!”

高順欣然贊同。

只是一間普通的酒館,酒也不是什麼好酒,但兩個興趣相同的人喝起來卻比喝陳年佳釀還開心,這兩人正是孫燦、高順。

酒是男人結交知己好友的必要之物,幾杯下肚,兩人就無話不談。

交談中,孫燦瞭解道高順最大的志向就是揮槍殺敵,報效國家,就對他說道:“高大哥,不如你就留在洛陽吧,我與皇甫嵩將軍有些交情,我推薦你去他帳下效力。皇甫將軍是個無私愛國的好將軍,一定會重用你的。”

高順大爲心動,遲疑道:“好是好,只是這孩兒,怎麼辦?”

孫燦大笑,“這容易,我讓管家領些護衛親自送去不就得了。”

高順點頭稱是,對孫燦的感激又多了幾分,暗自想道:“日後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子羽。”

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章 苦肉計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十二章 江東美周郎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第二十九章 無賴密探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四章 獵場狩獵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四章 計中之計第一章 雙將戰呂布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三章 三國名言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十章 衆謀齊籌破敵策第二十六章 張飛神威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十六章 詭異舉動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十六章 詭異舉動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十九章 探得機密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四章 戰鬥前夕第九章 刨根揪底序章 第一章 時空機器第十章 施以宮刑第七十二章 抗袁三個步驟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三十九章 釁發蕭牆(一)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九章 妙取棠邑第九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八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下)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四章 獵場狩獵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四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九十六章 退第十六章 豐收之喜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四十一章 釁發蕭牆(完)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四十四章 初見郭嘉第五十一章 事態有變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三十三章 矛盾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十九章 延津血戰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二十一章 客棧定計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第二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一章 事態有變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十九章 探得機密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九章 陣戰交鋒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十五章 孫燦遭刺?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