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分兵

魯肅的話讓皇甫超博眼前一亮,如果廬江其他縣城的守軍情況真的如同居巢一般,那麼確實對於安東軍的留守大軍來說,這樣的城池兵力並無多少壓力。而正好安東軍北上的大部大軍也需要休整,正好利用這些時間返回六安,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再出兵,以達到和其餘兩路諸侯同步的要求,皇甫超博可不願意自己的大軍先趕到壽春城下去碰個你死我活。

要知道,安豐雩婁戰事讓安東軍損失數萬大軍,這數萬大軍可都是安東軍戰兵營士卒,如果戰事是如同去年的戰事一般,這數萬戰兵營士卒損失最多達到兩三成,而剩餘士卒都將成爲真正的戰兵營精銳。

其餘諸人也都紛紛點頭,特別是龐統,今天居巢城守兵的表現確實讓他們都大吃一驚,不過反過來想想確實也是如此,如今各城的守兵中調走三千老卒,而新招的三千卻連兩個月時間都不到,哪裡能有多少戰鬥力。其實早在從六安出發後,濽縣和龍舒兩城的戰事就是如此,當中安東軍衆人都還覺得奇怪爲何會如此,如今再一想方纔恍然大悟。

“好,”皇甫超博當即決定道:“那我們再商議一下兩部大軍兵力分佈情況。兄長領大部兵馬北上攻打壽春,雋義領一部兵馬繼續攻略廬江的其餘城池。”

至於兵力分配問題的話,那就得等攻下舒縣之後再作決定了。

第二天一早,攻城戰繼續,經過一年多的戰事,有着連續攻打近二十座城池的經歷,安東軍諸將對於攻城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經驗,黃忠與張郃兩人要做的則是如何做好幾部兵馬之間的配合問題。

一整天的時間裡,皇甫超博與龐統三人都是在觀戰中,觀察兩面城牆各部兵馬攻城時的進展和表現,同時也讓魯肅能夠更加直觀的瞭解安東軍的大軍戰力和將領的情況。

大軍花費了近六天的時間才終於將舒縣攻克,兩萬兵力防禦的郡城果然不是那麼容易攻下的,這還是因爲橋蕤親自上城指揮戰事,結果被黃忠一箭射中,重傷昏迷。而太守袁煥長於內政,卻不善軍事,接手大軍的指揮後,僅兩天時間就被張郃部率先破城。

最後的結果是,袁術軍兩萬大軍傷亡近萬,其餘兵馬將領無一逃脫,全部被俘。而安東軍傷亡兩萬餘,其中戰死九千多人,重傷四千,輕傷八千。

在攻下舒縣之後,皇甫超博便再次招集衆人議事,商議分兵事宜,經過仔細商討之後,七月十三日,安東軍兵分兩路。神武營主將張郃領本部四千大戟士和奮武營主將王勇一校四千戰兵留過舒縣,外加一萬守兵,以及在攻打舒縣的戰事中受傷的一萬兩千受傷士卒和八千俘虜。

張郃的任務是一邊攻略廬江其餘諸城,一邊等待廬江太守左丞祖和宣武營主將孔信領兵趕到舒縣。然後協助他們穩固廬江諸城的情況。而黃忠則領大部兵馬迴轉六安休整,共計有八萬大軍,兩萬民夫,一萬俘虜,然後等待時機準備進攻九江。

幾日後,安東軍大部返回六安,剛抵達六安不久,皇甫超博就接到了其餘兩路諸侯大軍的消息。孫策本來是要從江東調集五萬援軍,結果得到豫章軍有異動的消息後,將援軍數量減到了兩萬,孫策匯合兩萬援兵後,留三萬大軍與袁耀李靈的阜陵兩城大軍對峙,自己親領六萬餘大軍繞道北上,直撲浚遒縣城。

而曹操軍也已經攻克雷薄重兵防守的鐘離縣城,雷薄領着萬餘精銳在紀靈大部的接應下撤回九東郡城陰陵,而當塗則只剩下五千大軍防守,可以說紀靈已經完全放棄當塗,讓其自生自滅了。

щщщ▲тTk án▲C〇

自從今年開戰以來,袁術軍可以說是不斷的喪師失地,一路敗退。雖然紀靈率領諸將來回奔波,卻依然不能挽救袁術軍的敗勢。

如今圍攻袁術軍的三家大軍都已經逼近到了離壽春不到兩百里遠的地方,按這種速度,不出一個月的時間,三路大軍近三十萬兵馬就能夠抵達壽春城下,給袁術的仲氏王朝以最後的致命一擊。

七月二十日,安東軍攻下成德縣城,就在同一天,孫策也攻下了成德南面的合肥城。而此時,曹操十二萬大軍已經抵達陰陵城下,正準備攻下儘快攻下陰陵,然後迅速逼近壽春。紀靈在得到成德失守的消息後,無奈之下,只得放棄陰陵,將城內糧草焚燒乾淨之後,直接領兵向西撤退。

幾天後,紀靈率領近七萬大軍和陰陵、西曲陽諸城的糧草物資撤回壽春,準備在壽春城與諸侯聯軍拼死一戰。而壽春城內原本就有四萬御林軍、三萬戰兵營、兩萬城衛軍、兩萬守兵共十一萬大軍,有了紀靈的七萬大軍之後,至此,壽春城內一共聚集了袁術軍多達十八萬之多。其中御林軍四萬,重步兵兩萬五千,戰兵營四萬五千,城衛軍兩萬,守兵五萬。

二十八日,皇甫超博在成德匯合了孫策的六萬大軍後,兩家近二十萬大軍一路北上,直抵壽春城下。

兩天後,三路大軍幾乎是同時抵達壽春,隨後大軍分別在壽春東南西三個方向紮下大營,然後準備一些商討攻打壽春的安排和進城之後戰利品如何分配的問題。三座大營分別是安東軍與豫州軍聯軍駐紮在西門外,孫策軍駐守在南門外,而曹操軍則駐守在東門外,至於壽春北門方向,因爲緊鄰肥水,所以根本就不適合大軍駐營進攻。

壽縣築城始於楚遷都壽春之時,據後世考古推算其面積約25平方公里,是戰國都城中僅次於燕國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漢代以後,城址縮小至故城東北角,即今壽縣城關一帶,後代多沿襲其址。

遊戲當中袁術之所以將都城定於壽春,而不是九江郡治所陰陵,其很在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壽春位置非常之好,而且爲古都之故。

第921章 袁術軍的損失第474章 突出長安第1186章 廬江水軍第659章 一戰破黃巾第1344章 常山國之變(二)第435章 匈奴人跑了第545章 子龍出場第1014章 釜底抽薪第97章 白馬義從第1178章 進入了上黨境內第245章 激戰第1073章 公孫讚的結義兄弟第1216章 抵達天井關外第772章 內應奪城第718章 螞蟻搬家第926章 雩婁整軍第1204章 商隊第505章 以退爲進第871章 秦軍反擊第1200章 大戰前夜(下)第768章 備戰第674章 意外第1276章 呂布行蹤顯現第427章 蟻附攻城第548 章 抵達函谷關第227章 地頭蛇第715章 匯合第800章 郭李鬧長安第434章 誘殲匈奴騎兵(下)第684章 提親第1041章 兵力配置調整第460章 準備挖牆角了第1116章 金蟬脫殼第165章 黃敘成年第67章 出發雁門第974章 三位老將的態度第361章 第三環任務開啓第909章 援兵到第547章 袁術軍兵敗第837章 郭嘉之謀第608章 雜胡的反擊第619章 典韋VS項羽第575章 升賞第921章 袁術軍的損失第170章 中平三年第577章 公佈升級要求第502章 趙雲迴歸第901章 準備撤兵第715章 匯合第690章 河東江沛第671章 袁紹的目標第1045章 大敗張南部大軍第1089章 公孫贊藥丸第531章 聚沙成塔第839章 周瑜的辦法第835章 招攬第858章 方略第26章 武館建成第371章 典韋獻策第1098章 攻城第938章 壽春之戰(四)第964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1072章 抵達薊縣第671章 袁紹的目標第426章 烏合之衆第181章 領地升級考驗第1237章 兵指上郡第593章 談妥贖金第1216章 抵達天井關外第1145章 進獻玉璽第472章 李儒的應對第660章 司州風雲投靠第1189章 定策(上)第501章 擺脫追兵第178章 名士招攬任務第663章 公孫贊相邀第828章 輪換練兵第987章 臧霸勢力覆滅第450章 第六環任務開啓第218章 棗祇述政事第810章 首戰鯛陽第485章 李儒之謀第1109章 勸降第912章 河邊佈防第268章 任務完成第843章 豫州戰兵營編制問題(下)第194章 黃巾軍的應對第663章 公孫贊相邀第501章 擺脫追兵第441章 騎兵突襲第98章 賈靜來了第1095章 戰事將啓第358章 漁陽田豫第1133章 仲氏餘孽第1343章 常山國之變(一)第274章 典韋領兵第526章 調集兵馬第1063章 準備遷移船塢第513章 千里回援第1068章 說動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