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轉移

不過,好在徐榮雖強,趙雲卻也是不差,兩人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往往是徐榮剛剛發現一個防守破綻,將士卒派出來的時候,趙雲就已經將後繼兵馬補上,將這個位置的防禦加強了。

從這個方面看來,趙雲還是因爲大戰經驗不足,與徐榮相比稍稍欠缺了一點。不過,皇甫超博對趙雲倒是信心滿滿。他相信以趙雲的能力,只需要假以時日,必定是一名更甚於徐榮的大將。畢竟徐榮還有武力上面的短板,但是趙雲的武力值卻是整個大漢排名前三的。

正好這一次,讓徐榮來好生來磨礪一番趙雲,皇甫超博相信,有了龐統在一旁,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一日大戰下來,雖然頗爲激烈,卻也是有驚無險,有數次河東軍攻上寨牆都被趙雲輕鬆化解。

不過,大軍損失卻也是不小,光是戰沒的士卒就足有千人,還有受傷的兩千之多。而河東軍也沒有討得好處,光是丟在寨牆下面的屍首就足有五千之多,還有數千撤回安邑的受傷士卒。

只是這樣的傷亡根本就沒有放在徐榮和江沛的眼中,兩人在商議安排好第二日的戰事後,便下令大軍安歇了。當然,徐榮還是安排了夜裡前往司州軍大營騷擾的兵馬,至於能夠有多少用處,徐榮倒也沒有多少在意。

對於皇甫超博而言,除了兵馬的損失外,倒也還是有兩個好一點的消息,其一就是蘇致部突圍的步卒已經順利接應回來,一共有六千士卒和一千俘虜,這讓司州衆將都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到了下午時分,楊奉終於回來了,並且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渡河之處,在汾河南岸一處名叫耿鄉的小鎮,之所以選擇在這裡,主要是因爲此處汾水水勢比較緩,而且水面較之周圍二十里其他地方都要窄上數丈,如果是從這裡架浮橋渡河的話,相對而言應該是最好的。

況且,此處對面也是一個叫做東黃鎮的小鎮級別領地,東黃鎮沿汾水往西二十餘里就是皮氏縣城,要想從河水之上撤離的話,就必須佔領皮氏和河津港。所以渡過汾河之後,必須儘快佔領皮氏和河津,以便司州水軍前來接應。

在與龐統幾人商議之後,皇甫超博決定,先行派一部龍鑲營士卒和一千民壯工匠前往,悄悄的佔據耿鄉,然後做好渡河的準備,只待大軍抵達,便即可架設浮橋渡河。

一行人商議妥當後,皇甫超博便命令楊奉連夜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就出發,而且爲了儘快趕到,皇甫超博還決定派一千騎兵用馬匹將這兩千人送去,待佔領耿鄉後,騎兵再將戰馬帶來大營,畢竟現在大軍當中的戰馬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的戰事繼續進行。不過,時至中午的時候,江沛突然接到一個消息,稱司州軍在聞喜周邊強行收購大量糧草,同時,正在全力加固聞喜的防禦,似乎在做好死守的準備。

不僅如此,聞喜守軍同時又在涑水河上做好了架橋的準備,已經有大量材料堆放在了河邊,並且,有很多民壯正在從河邊向河中央利用木筏在架設浮橋。

看到兩則情報,江沛一下子愣住了,連忙問徐榮到底該如何行事。徐榮看後,輕笑道:“平東將軍是在做兩手準備呀,一邊籌集糧草,一邊做好進攻冷口的準備。”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不用管他,繼續攻打營地,不惜一切代價的攻打營地。”徐榮一揮手道;

“可,聞喜周圍籌集糧草的司州軍士卒就不管他了嗎?”

“如何管,派騎兵嗎?”徐榮嗤笑道:“我軍一共才兩萬餘騎兵,而司州軍有一萬騎兵,若我派的騎兵多了,大營處的司州騎兵衝出營寨來襲擾我攻城大軍。若派得少了,騎兵到了聞喜,啓不等於是羊入虎口?”

衆將一聽,也都紛紛點頭。下午的攻打更加激烈,不過,面對徐榮的進攻,趙雲的應對卻也是越來越嫺熟了。但是,即便如此,一天下來,士卒的傷亡還是不斷的增加。

到了夜晚,清點士卒傷亡時才發現,今天的傷亡幾乎達到昨天的兩倍,不過,河東軍的傷亡也更加大。

軍議之時,有人突然提及,西涼軍的騎兵並末有分兵的跡像,相反卻是加大了對於大營進攻的力度,看來徐榮是鐵了心的想要攻破大營。

一昔話提醒了龐統,他連忙起身道:“將軍,既然徐榮不願意分兵前來聞喜,那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楊將軍應該已經佔據耿鄉,既然如此,正好,我們可以利用營內的多餘馬匹連夜將部分受傷士卒都送往耿鄉,以便撤退之時更加快速,而不必擔心受傷士卒會拖累大軍行程。”

一直以來讓皇甫超博最爲頭痛的就是撤退時兵馬的速度問題,到時侯,必定會有大批傷兵和民壯工匠,這些人的速度肯定趕不上普通士卒,那麼,這些人一旦被江沛軍和董卓軍追上的話,除了被殺就是被俘。

從聞喜到汾水旁邊的耿鄉足有百餘里,步卒行軍最快也要一日一夜,如果加上傷兵這些人的話,兩三日說不定還趕不到耿鄉。一旦被發現大軍已經撤退,徐榮屬下的騎兵兩個多時辰就可以追上大軍,到時,野外與騎兵大部交戰,那簡直就是找死。

現在徐榮既然不願意分兵顧及聞喜這邊,那麼確實如龐統所言,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將這此傷兵和工匠民壯都慢慢的轉移到耿鄉,到時候,自己再大軍輕裝急行,只需要爭取到一天時間,大軍就完全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趕到耿鄉,到時候,哪怕是徐榮的兩萬騎兵趕到又能夠奈我何?

“不錯,士元此策可行,陳靖,連夜將大營內這七千受傷士卒都送往聞喜,然後,與蘇致商議,在這幾天連同聞喜城內的一萬五千傷兵和兩萬多的民壯都陸續送走,只留下一校兵守城即可,其餘兵馬都送來大營,看來大營還需要多支撐幾天了。”

第47章 縱橫出兵第130章 黃巾軍情第642章 回長社第531章 聚沙成塔第728章 盟友救援第734章 派兵入朝第568章 何去何從第1258章 法正的疑惑第742章 長子皇甫昭第1199章 大戰前夜(中)第592章 陷陣營之威(下)第916章 第二道防線第399章 巡視洛陽第1267章 一拳打到了空氣上第1254章 偏師第12章 洛神村建第452章 尋找新的盟友第382章 隆化的現狀第720章 追擊第915章 全力進攻(下)第178章 名士招攬任務第471章 呂布戲貂蟬第759章 蔡邕入洛陽第303章 打完收功第741章 攻克安邑第467章 諸侯動態(下)第1304章 嚴綱沒有死第1075章 議定第239章 陣營任務第151章 掃村結束第389章 盟約達成第800章 郭李鬧長安第988章 戰前最後一次議事(上)第333章 洛陽現狀第1156章 軟柿子變成硬石頭第1132章 解開心結第48章 無奈停戰第603章 準備幷州之行第679章 應對第1256章 勸降付家堡第114章 靈帝詔書第936章 壽春之戰(二)第1305章 趙紫龍的想法第1326章 袁紹軍的動向第243章 開戰第523章 用人不疑第1090章 唐軍必勝第537章 援兵第1018章 幷州的情況第1226章 大戰結束第234章 出兵準備第667章 騎兵大戰第247章 城破第600章 任務獎勵第858章 方略第90章 常山趙子龍第1248章 各處大戰將起第214章 大黃弩投產第367章 戰船到手第174章 再建一個附屬村子?第994章 任峻的防禦安排第1282章 戰績斐然第1340章 悲催的曹性第307章 孫堅沒糧草了第45章 解開心結第912章 河邊佈防第1078章 燕北郡第959章 商議出兵的初步方略(上)第359章 大勝而回第228章 聯手第899章 準備詐城第419章 戰事安排第1015章 逃出生天第221章 婁圭投靠第749章 鏖戰濮陽(上)第1145章 進獻玉璽第444章 收穫巨大第173章 連收兩將第465章 坊裡制度和商鋪招租第614章 突襲第205章 一擲千金第430章 騎兵出擊第429章 統計戰果第494章 三路諸侯攻打洛陽第790章 牧野之戰副本開啓第661章 有人要跑第940章 壽春之戰(六)第1276章 呂布行蹤顯現第813章 主將跑了第640章 擴軍第481章 隆化戰事開始第223章 煉製丹藥第424章 黃巾軍議事第335章 陳留出事了第425章 夜襲荊州黃巾第873章 趙軍突圍第341章 攻城受阻第695章 箕關戰事(二)第750章 鏖戰濮陽(中)第199章 收穫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