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河內世家

對於龐統的意見,徐庶點頭表示贊同,道:“不錯,如果河內世家能夠將族中子弟送入軍中,那就證明他們並無反心,如此,那些士卒也可將其全部整編交由一將統領,界時也是攻城的一大助力。”

其餘諸人也都點頭贊同。皇甫嵩道:“話雖如此,但是仍需防範河內諸城反叛,一切均需謹慎行事。”

皇甫超博點頭道:“伯父的話,侄兒記住了。”既而轉向其餘人等,道:“諸位還有何需補充的嗎?如若沒有,那麼此次出征,兵馬該如何安排?”

龐統看了徐庶一眼,後者起身遞上一張寫滿字跡的紙,看樣子,他應該是早就已經做好的準備的。

皇甫超博接過來稍微看了一眼,但是卻是沒有自己和親衛營的安排,隨後向徐庶道:“元直既然已經有了方案,不妨直言。不過,此次出戰,將由本將親領大軍爲中軍。當然,臨戰指揮還是交給元直或者領軍將領。”

徐庶無奈的朝龐統看了一眼,拱手一禮,然後才緩緩說道:“黃將軍善守,虎賁營乃是平東將軍麾下最精銳的一支兵馬,所以此次庶之意,仍需黃將軍與虎賁營鎮守洛陽,以鎮宵小。”

接着,他又朝趙雲看去,道:“趙將軍的龍鑲營雖然前次有損失,然已經補充完畢。此次出戰,可由趙將軍龍鑲營爲前軍,直撲箕關,若是能夠在河東大軍反應過來之前攻下箕關就最好,若是不能,則靜待後續大軍抵達。”

“至於其他兵馬,以庶之意,本是不需主公所屬親衛營萬人出戰,既然主公執意出戰,那便領親衛營隨中軍一同出戰即可。戰兵營再從河內豹韜營中抽調一校兵馬由其副將蘇致統領一同參戰。如此一來,戰兵營一共四萬兵馬,其中騎兵一萬,步卒三萬。”

稍做停頓後,徐庶又道:“守兵營方面,洛陽守兵抽調一萬,洛陽治下各城抽調守兵一千,一共兩萬,再加上弘農守兵五千,懷縣守兵一萬,河內各城各抽調守兵一千共計一萬。如此一共有守兵五萬五千人,合計兵馬約十萬。”

“再加上河內西部諸縣城如果能夠一萬五千大軍,那麼加上我軍的九萬五千大軍的話,共計有十二萬大軍。”

“至於出征將領,下官認爲主將趙雲,軍師爲士元,其餘出征將領有蘇致、楊奉、王勇、左校,再加上主公親衛營諸將。”

之所以不選自己的岳父,是因爲徐庶知道,皇甫超博麾下將領中,唯有自家岳父資格最老,因爲主公非要出征的話,唯有自家岳父在洛陽鎮場子是最好的。

在場諸將,被點到的肯定是喜笑顏開,沒有點到的則是垂頭喪氣。因爲大家都知道,軍師點出來的人選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自家主公一般都會同意的。

經過一個時辰的商議,皇甫超博最終還是拍下板來,按照徐庶的安排進行。不過,他們還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便是速度再快,估計也很難在下個月收糧之前攻佔河東了。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河東會正好將這一季糧食收入城中之後,堅守城池。如此一來,司州大軍很有可能在冬天不適合攻城而無功而返。

聽到這個推論,皇甫超博也是喟然輕嘆,還是時間沒有把握好呀。可是,自己卻不能再等下去了,其他諸侯勢力都在加緊行動,而自己現在連河東都沒有搞定。

九月二十一日,司州牧皇甫超博下令司州四郡各自籌集數量不等的糧草,要求在十月一日之前運往洛陽。

兩日後,命令傳到河東,江沛雖然接下命令,卻沒有回覆使者,而是沉默以對。

當天晚上,河內,波縣東南十餘里,一個叫做絺城小鎮裡。鎮內最大的一座莊園裡面,有一個小院子裡面燈火通明,但是在鎮子外面卻是看不到裡面的情形,而且現在整個鎮子裡面也沒有什麼人在外面走到,只是在鎮內各處要道都可以看到有士卒看守。

不錯,在這裡聚集的衆人正是控制河內西部諸城的各個世家的家主。他們之所以齊聚於此,正是受了司馬家的招集而來。

小院之內,司馬防坐在主位之上,已經成年的司馬朗站面前忙前忙後,接待各家家主,司馬懿卻是老老實實站了司馬防的身後,低頭不語,不時擡起頭處打量着各家家主和他們帶來的家人。

良久,鬨鬧的廳內才安靜下來,各人都依次坐了下來。

司馬防輕咳一聲,緩緩道:“諸位家主,此次老夫請諸位前來,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所謂何事。”

“建公兄,真的到了如此地步嗎?”平皋李家家主李平說道;

司馬防輕輕的點了點頭,道:“諸位肯定已經聽說了,平東將軍兩天前下令,四郡均需要籌集糧草送往洛陽,這是爲了逼反河東太守江沛。河東一反,平東將軍必定會出兵平叛。河東一定,以平東將軍之勢,接下來就是在座的諸位了。”

在座諸人都是成精了人物,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承認而已。經司馬防一提醒,也都點頭表示同意。確實如此,自己這些人之所以在河內能夠控制半個郡,還不是因爲整個司州或者說整個司隸並不是鐵板一塊。

可是一旦皇甫超博平定了河東,那麼西河內諸城池也就成了甕中之鱉了。自己諸人就成爲了皇甫超博砧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了。

野王陳家的家主陳楚站了起身,縷胡沉吟道:“既然江沛必反,皇甫超博必定出兵平反,那我等到底該如何行事纔好?”

“嘿,那還如何行事,在皇甫超博大軍準備好之前,我等便將江沛大軍引入河內,一同攻下懷縣,將皇甫超博趕出河內不就可以了。”這次說話的是沁水趙家家主趙義。

“不可,”河陽宋家家主宋審道:“此乃引狼入室之舉。”

“江沛之流也敢稱狼?”趙義輕哼一聲道;

宋審正準備開口,司馬防又是一聲輕咳,而後道:“老夫這裡也有一策,供諸位參考一番。”

第793章 青島和膠州灣第920章 幷州和青州的問題第356章 鮮卑騎兵中伏第996章 譙郡的變故第486章 田豐歸心第1078章 燕北郡第362章 盯上水賊的戰船了第1231章 走一步算一步第362章 盯上水賊的戰船了第553章 呂布的決定第1120章 幽並戰局第1202章 首戰大捷第597章 橋張獻城第186章 進攻開始第28章 陳靖轉職第1020章 出兵昌邑第952章 攻入壽春內城第744章 聲東擊西第101章 升級大村第673章 遷移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908章 激戰第1126章 平定盧龍鮮卑入侵第1206章 戰機出現第548 章 抵達函谷關第518章 看到了希望第65章 副本任務第855章 全殲援軍第699章 分兵攻略第178章 名士招攬任務第935章 壽春之戰(一)第537章 援兵第994章 任峻的防禦安排第1085章 草原風雲將起(上)第980章 知已知彼第1134章 袁耀軍的困境第1273章 呂布,你這是要上天嗎?第217章 酒宴開始第133章 各地戰況第32章 流寇營地第1299章 華雄趕回第242章 陽武縣城第573章 共管第1114章 素利發狠了第43章 洛神村廢第176章 名士出現第926章 雩婁整軍第1255章 繞到定陽西面第1297章 進退兩難第772章 內應奪城第836章 荀攸到手第1056章 基地主據建立第826章 運輸大隊長袁術第649章 各方雲動第727章 徐州出事第698章 神秘將領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447章 平陰縣令趙紫龍第70章 夜襲鮮卑營地第21章 兩個漁民第799章 江東世家的禮物第589章 巡查領地第1324章 多情劍的雄心(上)第574章 共同管理盟約第207章 龐家兄弟第1043章 袁紹退兵第338章 偃師縣城輕鬆到手第696章 箕關戰事(三)第349章 第二環任務完成第1085章 草原風雲將起(上)第199章 收穫豐厚第407章 發展隆化第452章 尋找新的盟友第154章 信天游第927章 趙紫龍與俠客的決擇第165章 黃敘成年第227章 地頭蛇第819章 佈局進行中第393章 史阿投靠第937章 壽春之戰(三)第570章 副本地圖第104章 通關文書第535章 僵持第426章 烏合之衆第622章 準備離開第953章 袁術軍覆滅第998章 賈逵的決定第499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816章 後續方略第818章 俘虜逃脫第1129章 皇甫嵩病重第487章 鮮卑人之間的內鬥第1136章 天下大勢第224章 合作第429章 統計戰果第178章 名士招攬任務第428章 城頭激戰第1002章 賈逵兵敗被俘第137章 長社之戰(一)第347章 想招攬三國第一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