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救也不救

對於許攸的話,辛毗卻再一次搖頭反對,道:“話雖如此,卻是不可大意。”說着,他又轉頭看向袁紹道:“大王,依微臣之見,最好是派一員大將前往常山郡,防備黑山賊有異動,界時若是影響到了燕國的戰事,那就悔之晚矣。”

許攸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辛毗竟然是再三的否定自己的話,讓他一下子覺得很是惱羞成怒,正欲開口之時,辛毗又開口了:“許大人不必掛懷,本官只是就事議事,並非有意針對大人,身爲國尉,吾需要考慮全國兵馬調配安排。”

許攸聞言,心中雖然羞惱,卻不得不向辛毗拱手一禮道:“國尉大人一心爲國,下官啓能不知。”

袁紹這時也開口道:“此事許愛卿也向孤說起了幾次,如此看來,確實如同辛愛卿所言,黑山賊卻也不得不防,以愛卿之見,兵馬該當如何佈置爲妥?”

辛毗沉思片刻後,道:“依大王先前定下的方略,明年的戰事將分爲涿郡和鉅鹿兩個方向,只是如今看來,還需要增加常山郡一個方向。”

說到這裡,辛毗與一干人都擡頭看向了高幹,若說袁紹屬下的一干大員當中,最爲尷尬的人非高幹莫屬了,雖然他頂着一個常山太守的名頭,但是如今常山郡的絕大多數城池包括郡城都在黑山軍的控制當中,他只是一個空頭太守而已,就連他的駐地也是在鉅鹿郡的下曲陽城,再加上中山國的毋極,以及從黑山軍手中搶下的九門還有南行唐和上曲陽,如今他堂堂常山太守控制下的城池就只有五座,這其中還有兩城是從其餘兩郡手中借來的。

看到衆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高幹也不由得面紅耳赤,訥訥無語。

好在辛毗也沒有在這個上面多做停頓,繼續道:“以微臣之見,此番兵馬尚需要做一點小的調整。”

說着,他走到地圖面前,指着幽州的位置向衆人解說道:“幽州方面,大王欲親征,所以除去三萬羽林軍步卒外,還有兩萬河北羽林騎兵。再加上鞠義將軍的兩萬先登死士,以及先行集結的五萬精銳戰兵,足有十二萬大軍,所以驍騎將軍麾下的三萬河北騎兵當中,可抽調出一萬騎兵,其中有五千調入常山,另外五千則歸入顏良將軍麾下,派往鉅鹿。”

“如此算下來的話,整個幽州戰事,光是精銳戰兵便有十四萬之衆,再加上涿郡和周邊幾郡抽調的郡國兵和輔兵,整個大軍足有二十萬之衆,將領方面的話,有平北將軍文丑、徵虜將軍韓猛、鎮軍將軍鞠義、驍騎將軍蔣義渠四員大將,完全能夠達到大王畢其功於一役的目的。”

“而在西南面,面對唐軍的方向,由平西將軍顏良、中堅將軍朱漢、左軍將軍焦觸,率領精銳步卒五萬,河北騎兵五千,再加上顏良將軍本部的五千騎兵,應對唐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說到這裡,辛毗又把目光放到一西面的太行山方向,道:“至於常山方面,微臣建議由遊擊將軍張南率領大軍前往,共有步卒一萬,河北騎兵五千,再加上高太守手中有兩萬兵馬,足以應對黑山軍可能的襲擾了。黑山軍多步卒而缺騎兵,五千精銳河北騎兵足矣應對數萬黑山賊寇,如此一來,應該就是萬無一失了。”

辛毗的一番話,讓衆人都連連點頭,袁紹也對此感到非常滿意,這些將領的安排是他早就已經確定好了的,辛毗只是將原來也一同率軍北上的張南,調往了常山方面,雖然調走了一萬五千大軍,但是卻讓北上的大軍沒有了後顧之憂。

“好,如此,就按辛愛卿的安排,各部大軍當中,除去羽林軍、先登營和河北騎兵以外,其餘各部兵馬皆在年底之前抵達各自區域,明年開春以後,大軍便開拔北上。”袁紹最終拍板道;

“大王英明!”衆人一齊應道;

……

洛陽,王宮之內,皇甫超博也在與郭嘉幾人商議軍情。

“大王,若是嘉所料不差,如今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明年魏國必定會對燕國用兵,而且估計兵力不會太少。吾等該如何應對?”郭嘉道;

“以奉孝之意,該當如何?”

“救也不救!”

“救也不救?何爲救?何爲不救?”皇甫超博聞言,蹙眉問道;

“若是魏國出兵攻燕,作爲燕國的盟友,無論如何,吾等必須出兵相救,否則是置盟友于不顧,於大王名聲不利。但是卻也不能如前面幾次一般,傾盡全力相救了。”

“這又是爲何?”

“大王婁次損兵折將,拼死相救,到頭來卻一次次打斷了我大軍的既定方略,當初定下扶植燕國的目的只是爲了牽制魏國的兵馬,如今燕北郡與遼東屬國實力已經不容小視,再加上右北平、遼西和盧龍三郡也實力大漲,且三郡太守與吾等皆不同一般,所以不如……”

說到這裡,郭嘉做了一個以手割喉的姿勢。

皇甫超博見了,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如今公孫贊已經與自己有了隔閡,反倒是公孫範諸人與自己倒是關係很好,郭嘉的意思,倒不如坐視公孫贊父子覆滅於薊縣,然後順勢說得公孫範幾人來投,將右北平三郡掌控在手中,如此一來,幽州方面就有五郡之地納入了自己的掌握當中,那樣的話,與袁紹軍對抗起來,反而比起公孫贊更加好操作一些。

魯肅聞言,皺眉說道:“如此,真的好嗎?”

龐統卻同意郭嘉的話:“有何不可,公孫贊如今已經明顯不相信吾等,不,應當說,公孫贊已經完了,如今他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相信,寧願相信那三個結義兄弟,而且對那些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的生死都是不聞不問,他的覆亡只是時間問題,既然如此,還不如讓右北平諸郡再保留一絲元氣,以便能夠更好的應對魏軍的攻勢。”

“此事倒亦是不可不爲,只是還需要好好謀劃一番,既能夠讓公孫贊走不出薊城,也讓右北平能夠多保留一些元氣和實力。”荀攸也在一旁說道;

第1189章 定策(上)第231章 武庫收穫第146章 架空縣令第895章 商議對策第310章 名將保護協議第610章 破陣第472章 李儒的應對第1110章 收降烏桓部族第126章 朝廷反應第54章 收之桑榆(求推薦票)第164章 黃雀在後第868章 改變第314章 峰迴路轉第420章 鼓舞士氣(上)第1292章 滏口關援兵出動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976章 侯成敗退棝原城第624章 鐵鷹銳士第323章 大敗徐榮第236章 劇情通告第858章 方略第1159章 各方暗探第1089章 公孫贊藥丸第287章 拜訪公孫贊第198章 黃巾請降第853章 登島第1265章 分道揚鑣第201章 司州風雲第120章 兄弟交心第454章 武安國和糜芳要求見第738章 封侯第499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086章 草原風雲將起(中)第1126章 平定盧龍鮮卑入侵第858章 方略第858章 方略第1158章 盟友再聚第1158章 盟友再聚第707章 危局第1118章 出賣第1197章 公孫贊再次落入魏軍圈套第474章 突出長安第52章 皇甫失聯第1章 初入遊戲第1198章 大戰前夜(上)第714章 攔截第582章 年底雙薪第1090章 唐軍必勝第164章 黃雀在後第848章 盟友協調安排(下)第1222章 騎兵對戰第813章 主將跑了第952章 攻入壽春內城第11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673章 遷移第943章 壽春之戰(九)第447章 平陰縣令趙紫龍第971章 張燕的無奈第1259章 爲將之道第1114章 素利發狠了第895章 商議對策第843章 豫州戰兵營編制問題(下)第669章 佈局草原第79章 驅狼吞虎(求推薦,求收藏)第984章 盧植病危第1051章 天下情勢第1016章 分兵攻略第851章 安東軍出兵第283章 返回陽武第861章 長平之戰副本開啓第233章 清點收穫第405章 洛陽城內區域規劃第700章 攻下聞喜第129章 皇甫超博投軍第171章 陳留典韋第856章 捷報第468章 長安風雲將起第904章 追擊第596章 俠客準備動身北上第1262章 大獲全勝第1307章 聯合出兵(下)第946章 壽春之戰(十二)第1264章 撤離前的準備第797章 尋求合作第458章 與韓馥軍結盟第285章 袁紹到了第996章 譙郡的變故第228章 聯手第847章 盟友協調安排(上)第807章 孫策的想法第709章 損失慘重第6章 剿賊之戰(上)第722章 騎兵衝陣第864章 抵達長平戰場第377章 各路諸侯的動作(一)第945章 壽春之戰(十一)第1113章 準備堵鮮卑人的後路第1063章 準備遷移船塢第1116章 金蟬脫殼第763章 孔融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