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張楊的應對

就在田豫兩人收攏兵馬,準備休整片刻之後,便出兵北上長子城的時候,張楊已經在長子城內的太守府內焦急的來回走動着,不時詢問門外的親兵可有消息傳回來。

半個時辰以前,也就是長平古戰場之上,唐軍騎兵開始向趙軍營地發起進攻的時候,長子城北門之外,遠遠的可以看到幾個火把從北面狂奔而來,早在火把出現在城外數裡處時,城樓之上負責值守的趙軍士卒就已經發現了北面官道之上的異常,他馬上便將自己的上官喚醒,一時間,城樓之上的士卒全部都清醒過來,緊張的盯着北面快速靠近的火把。

那幾個火把在城門外兩百步之外停了下來,衆人隱約可以看到是幾名騎兵,其中一人打馬向着城頭靠近,一邊舉起火把大聲呼喊道:“城頭值守的將士聽着,吾等乃晉陽派來的信使,受國相之命有緊急軍備面呈楊太守!”

城頭守將聽罷,不敢待慢,連忙向着城下的騎士喊道:“口說無憑,還請兄弟出示令牌!”

那名騎士也不多說,下馬快步走到護城河旁邊,彎弓搭箭,向着城樓方向射去一箭,箭桿之上卻是掛一塊令牌,上面有一面刻着一個狼頭,另外一面寫着一個小篆“狼”,正是狼郡的特殊令牌。

城頭負責值守的將領雖然也認識這個令牌,但是還是不敢打開城門,想了想,他伸出頭去,向着城下的騎士道:“現在不是開城時間,若是兄弟着急進城,請下馬靠近城牆,吾等用吊籃將兄弟吊上城樓,汝再前往太守府送信。”

那人一聽,也知道現在還不是打開城門的時候,城頭的守將如此安排也不能說有什麼問題,於是點了點頭道:“還請將軍在城內安排一匹馬,吾必須儘快將緊急軍情呈報太守大人。”

看到城樓下面的騎士同意了,守將也是暗自鬆了一口氣,道:“請兄弟放心,吾已經在城下準備了幾匹戰馬,等下有人會護送汝直接去太守府!”

很快,城頭的吊橋被緩緩的放了下來,那名騎士將自己的馬匹交給同伴,自己快步通過吊橋,然後迅速爬上城樓放下的吊籃,在城頭士卒的拉扯下,爬上了城牆。

隨後,便在幾名守城士卒的護衛帶領下,向着太守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太守府內,一夜輾轉難眠的張楊一直到三更過後才睡着,此時剛過五更,卻突然被自己的親衛喚醒,言府外有晉陽來的使者,言有緊急軍情向自己稟報,一時間,一種不祥之感從張楊的心裡生起,讓他的睡意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張楊知道自己發往晉陽的軍報出去才一天時間,晉陽的回覆沒有這麼快送回來的,唯一可能的就是晉陽那邊一定是發現了唐軍的不妥之外,所在才令人連夜加急送來。

想到這裡,張楊連忙一邊在待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一邊令人將信使請進自己的書房。很快,張楊便在待衛的護衛下來到了書房,剛一進書房,張楊便看到待衛手中拿着的信使的令牌,竟然是一塊銀色的令牌,再一看信使時,確實是自己在晉陽時所看到的一位狼羣的頭目。

趙國的諜報組織爲狼羣,其下分爲一隻狼王,持金色令牌,狼王以下爲五名狼將,各持銀色令牌,再往下就是銅牌狼將和鐵牌狼將,最下面就是普通木牌的普通狼。

張楊現在看到的這人正是五名銀牌狼將之一,只見他滿臉灰塵,面容憔悴,看到張楊進門,連忙拜下道:“銀狼呂玖拜見張太守!”

“呂將軍不必多禮,不知國相派汝來,所爲何事?”張楊連忙將其扶起來,問道;

呂玖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了看四周的親衛,張楊見狀,連忙將周圍的親衛士卒,只留下自己的親兵都尉,也就是自己的族侄張科,然後才道:“呂將軍請說,張科不是外人。”

“國相請太守注意,唐軍很有可能會從白陘古道攻打高平關和泫氏,請太守大人注意。”說完,呂玖從懷中掏一支信筒,只見上面畫有三道紅色的標誌,然後信筒被用紅色的印泥封好。

聽了呂玖的話,張楊猛的一振,快速從他的手中接過信筒,然後一邊打開信筒一邊向張科道:“張科,打開上黨地圖。”

從信筒中抽出信件,張楊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然後又將手指按在地圖上的泫氏和高平關所在之處,再對照陳宮信聽懂說的白陘古道,一種不祥之感從心底升起,他有一種預感,唐軍很有可能已經進入了上黨地界,而郝萌的六千大軍很有可能被唐軍伏擊了。

想到這裡,張楊下令道:“張科,汝馬上派五百騎兵順着官道南下追趕郝萌將軍所部,若是追到了他,便命他不必南下天井關,而是前往高平關接管防禦,若是……”說到這裡,他欲言又止。

張科道:“大人的意思是他們很有可能……”

“不錯,希望老夫的直覺錯了,若是汝等沒有找到他們,那麼他們十有八九已經被唐軍所伏擊了。不,就由汝親自領兵前往,記住,五百騎兵一定要分成數部,每一部之間相隔不少於一里遠,若發現有任何異常,便馬上返回,不得有絲毫猶豫。”

“末將領命!”張科一聽,馬上明白了事情嚴重性,連忙領命轉身離開。

張科一走,張楊又下令道:“來人,傳令下去,若是沒有本太守的親自手書,任何人不得打開城門,還有招集城內的五千郡國兵,從現在開始,每面城牆之上各佈置一千士卒登城,發現任何異常立即來報。”

想了想,張楊又令人將長史請來,命令他馬上在城內又招募了五千士卒,雖然只是最低級的普通士卒,但是在城頭幫忙遞一下箭矢,搬一下滾石檑木還是可以的。

隨後,張楊又下令從璐縣、穰垣、銅鞮和谷遠諸城都各抽調一千士卒進駐壺關縣城,如此一來,壺關便有六千兵馬,再加上壺關地勢險峻,若是長子城守不住的話,他準備退守壺關城,至少應該在上黨境內堅持到晉陽大軍趕到,甚至是大王的大軍趕回,如此纔有可能守住上黨,否則趙國將失去這一戰略要地。

第637章 書院選址第999章 青州戰事起第1147章 封王?!第1049章 封國公(再下)第1017章 遷移民衆正在進行時第891章 發現紀靈大軍行蹤第221章 婁圭投靠第854章 搶佔浮橋第940章 壽春之戰(六)第11章 連得三將第776章 徐榮領兵第432章 輪番攻城第971章 張燕的無奈第680章 冀州戰事起第519章 可疑酒客第121章 陣營選擇第564章 高順出現第404章 安撫趙岑第618章 項羽第609章 北上幷州第822章 從天而降的安東軍第1036章 昌邑戰事(下)第349章 第二環任務完成第23章 縱橫來訪第1026章 援兵來遲一步第48章 無奈停戰第875章 趙括身死第152章 兗州戰場第458章 與韓馥軍結盟第940章 壽春之戰(六)第1282章 戰績斐然第1120章 幽並戰局第850章 第六位玩家諸侯第274章 典韋領兵第510章 連下幾陣第540章 得到消息第1030章 順利撤回雙河城第723章 反擊第1241章 法正之謀第888章 尋找機會第78章 追兵出現第796章 抵達江東第448章 文靜鎮的危機第56章 得一送二第943章 壽春之戰(九)第605章 殺錯狼的提議第615章 說服蘇角第677章 攻打趙家鎮第51章 突聞靈藥第1092章 幕後推手第172章 黃巾周倉第754章 陷陣營VS青州兵第275章 攻城開始第494章 三路諸侯攻打洛陽第13章 洛神村務第410章 郝昭郝伯道第460章 準備挖牆角了第1227章 黑山張燕第568章 何去何從第959章 商議出兵的初步方略(上)第1007章 一語成讖第145章 長社縣尉(第6更,求訂閱,求推薦,求收藏。)第612章 副本鉅鹿之戰第396章 工匠們的需求第2章 極品兄弟第57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05章 殺入睢陽城內第428章 城頭激戰第176章 名士出現第123章 唐周背叛,馬義元身死第1271章 聲東擊西第485章 李儒之謀第147章 糧餉危機第1026章 援兵來遲一步第645章 馬小跳第431章 大家的援兵都到了第1033章 大戰將啓第1264章 撤離前的準備第1121章 準備反擊第927章 趙紫龍與俠客的決擇第385章 組團呼悠公孫越第340章 強攻第280章 反擊開始第34章 收糧準備第522章 八字方略第1137章 把袁耀軍堵在山中第1153章 各方反應第873章 趙軍突圍第118章 回到長社第711章 安排第1093章 烏雲踏雪第161章 離任縣令第630章 佈局九原(下)第345章 遊俠第840章 荀攸說降孔伷第486章 田豐歸心第176章 名士出現第997章 猜到真相第916章 第二道防線第1270章 再取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