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公孫範的請求

如燕王公孫贊,就只封賞了自己的兩個弟弟和兩名屬下,公孫範被封爲督亢亭侯,食邑兩百戶,公孫越被封爲樊輿亭侯,良邑兩百戶,關靖和屬下頭號大將田楷皆被封爲關內侯,食邑一百戶,就連他那三位義兄弟都沒有能夠封侯。

大朝之後的第二天,皇甫超博便接見了燕王的使者,燕國國尉、督亢亭侯公孫範。如今的燕國三公分別是國相關靖、國尉公孫範和御史中丞公孫紀三人。

燕王登位大典之時,皇甫超博派出了荀攸爲使臣前往恭賀,要規格不算低的了,要知道,荀攸可是皇甫超博內定的第二任國相的人選,而且如今卻也是尚書檯之首,可謂是文官之中排名第二之人。

但是沒有想到公孫贊卻更加誇張,派出了自己最爲能幹的弟弟,燕國的國尉公孫範前來,由此可見公孫贊對於皇甫超博的重示了。

偏殿之中,皇甫超博安坐王座之上,公孫範站於殿中:“外臣燕國國尉、督亢亭侯公孫範拜見唐王!”

“督亢亭侯請起!”

“謝王上!”

“來人,賜坐!”

馬上就有一名宦官搬上一張椅子,給公孫範坐下,公孫範見狀,連忙再次拜謝。

“謝王上賜坐!”

這已經是公孫範第二次求見皇甫超博,第一次之時就是在封王大典之後,和其他各諸侯使者一同在大殿之內拜見。之所以選在偏殿之內接見公孫範,是因爲兩家的關係已經非常好了,再加上皇甫超博與公孫範的私人關係也非同一般,所以在偏殿接見,更能夠拉近兩家的關係。

待公孫範坐下之後,皇甫超博笑道:“一年多不見,督亢亭侯如今風彩更勝往昔呀!”

“謝王上誇讚,範還是如同之前一般,倒是王上更加意氣風發!”公孫範恭謹的回答道;

“其實孤與將軍相識於微未,將軍大可不必如此拘謹。當年長城之下相識之時,孤尚是一閒散異人,將軍卻是白馬將軍麾下一員千人都尉,時隔經年,吾等之情誼也日漸深厚,所以這一次孤並沒有在大殿之內與將軍相見,而是選擇在偏殿當中,就是希望與將軍推心置腹的談談。”

聽了皇甫超博的話,公孫範明顯的鬆了一口氣,不過,神情上面明顯放鬆了不少,但是態度卻依然非常恭謹,感激的說道:“謝王上,不過,尊卑有別,王上寬宏乃是胸襟廣闊,但是外臣卻是不能失了禮節。”

皇甫超博聽罷,看到公孫範神情,也知道此事不能過於強求,於是道:“此番將軍不遠千里前來,孤非常高興,將軍難得來中原一趟,此次正好在中原多呆一段時間,孤可派人領將軍到處走動一番。”

公孫範一臉苦笑道:“如今燕國諸事紛亂,實在是不敢呆太長的時間,此次拜見大王之後,過兩日範便會起程返回燕國了。”

按照公孫範的說法,如今的燕國遠沒有想象中的表面上看到的一般光鮮,自從前一次公孫贊在界橋大敗之後,燕國的精銳幾乎是一掃而空,再加上去年的鮮卑南侵,也讓燕國損失不小。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爲重要的是公孫贊似乎已經使去了原來的那種一往無前的鬥志,如今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與他那三位義兄弟飲酒作樂,哦,還有一點,就是南下冀州報仇。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如今的燕國確實也積攢了一些實力,但是與界橋大戰之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還有就是,這一次公孫贊意外借着這一波封王的東風,得到了燕王的封號,正式立國。立國之後的官職和爵位都作了安排,可是,無論是三公的職務,還是封賞出去的四個侯爵,與公孫讚的三位義兄弟無緣。如此一來,這讓三人非常不滿,不過,好在三人都沒有明顯表現出。

沒有辦法,不是公孫贊不願意封賞他們,而是遊戲裡面的封賞是以個人的功勳值決定的,武將殺敵,文官處理內政都能夠積累足夠的功勳,低級官員的功勳還好說,容易想辦法,但是級別越高,功勳的要求就越多,所以公孫贊想盡辦法也只能夠讓三位義兄官致中郎將。

隨後三人便向公孫贊獻上了五十萬貫作爲他封王的賀禮,於是公孫贊便爲三人招募了三萬兵馬,交給三人各統領一萬人,有了這一萬兵馬後,三人便一方面加緊練兵,另一方面也不停的說動公孫贊準備出兵攻打魏國,以便爲自己積攢足夠數量的功勳。

如今的公孫贊已經被他們三人所說動,正礪兵牧馬,準備向魏國發動一次進攻,以報界橋之戰的失敗之仇,但是在公孫越和關靖諸人心中,燕國如今遠遠沒有達到與魏國相抗的程度,一直都在試圖說服公孫贊不要急着出兵河北,但是都被公孫贊所拒絕,所以這一次公孫範藉着出使唐國的機會,來向皇甫超博尋求幫助,希望皇甫超博能夠到時候,對燕國出手相助,南北夾擊魏國。

對於出兵攻袁,皇甫超博與一衆謀士的計劃是待唐國休養生息幾年後再作打算,而且出兵攻袁在唐國的計劃當中並不是排在第一位,但是如今既然公孫範提出了這個請求,皇甫超博還是非常鄭重的同意了。皇甫超博知道,如果能夠藉助公孫讚的力量的話,攻打魏國將會要簡單不少,而且公孫贊報仇心切,所以如果公孫範諸人勸服不了的話,那麼就只能由唐軍儘量配合燕軍的行動了。

皇甫超博相信,公孫贊應該是不會拒絕與自己聯合出兵攻打魏國的,所以,考慮片刻之後,皇甫超博便答應了公孫範的請求,表示只要燕國做好準備後,提前通知唐國,自己一定會出兵聯合攻打袁紹的。

第903章 突圍第134章 黃巾第一玩家第521章 龐統之策第290章 大戰前夕第1077章 移民安置的準備情況第1280章 魏郡戰事開始第919章 援軍統率問題第490章 牀弩發威第637章 書院選址第479章 公孫贊全力備戰第1305章 趙紫龍的想法第516章 全力攻城第878章 名將卡的種類第726章 龐統投效第1097章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第760章 招攬徐榮第1316章 襲營(下)第192章 汝南平亂第934章 達成共識第737章 關中現狀第70章 夜襲鮮卑營地第1326章 袁紹軍的動向第978章 封賞的確定(下)第251章 請命出戰第926章 雩婁整軍第1111章 出兵草原兜素利的後路第562章 陳宮之惑第91章 山谷宿營第672章 黃敘的婚事第484章 又升官了第45章 解開心結第174章 再建一個附屬村子?第327章 第一環任務開啓第651章 爆怒的小袁三公第662章 轉移第486章 田豐歸心第1296章 兩敗俱傷第702章 董卓軍援兵第205章 一擲千金第512章 分贓第864章 抵達長平戰場第390章 到底該叫你什麼?第181章 領地升級考驗第37章 黃巾突現第681章 繼承人問題(上)第1175章 山洞宿營第1265章 分道揚鑣第929章 居巢城下第510章 連下幾陣第443章 黃巾潰敗第1314章 準備夜襲第284章 器械工坊第962章 再抵青州第1086章 草原風雲將起(中)第1261章 無路可逃第260章 交易達成第106章 第一桶金第624章 鐵鷹銳士第557章 兵制改革第154章 信天游第170章 中平三年第1137章 把袁耀軍堵在山中第90章 常山趙子龍第1215章 輕取兩城第86章 黃忠突圍第204章 大黃弩圖紙第511章 鮮卑人大敗第1232章 呂布的變化第595章 輕克京縣第138章 長社之戰(二)第1022章 遲到了六年的界橋之戰第1340章 悲催的曹性第983章 曹操的安排第572章 港口問題第423章 接戰第一日第316章 拿下汜水關第153章 卜已身死第289章 擴大生產第231章 武庫收穫第178章 名士招攬任務第799章 江東世家的禮物第594章 兵至虎牢第128章 薊縣大戰第743章 曹操出兵第1240章 商量對策第729章 出兵支援第1182章 縱橫天下的困局第638章 水軍擴軍方案第1217章 不戰而下第228章 聯手第241章 攻打縣城任務第347章 想招攬三國第一大俠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575章 升賞第654章 紀靈的反擊第319章 董卓跑了第888章 尋找機會第1077章 移民安置的準備情況第526章 調集兵馬第86章 黃忠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