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長安之變(中)

這一次劉協才從驚醒過來,連忙穩了穩心神,向着自己身邊的一名侍衛傳令道:“給趙將軍傳令,命令羽林軍做好接戰準備!”

劉協知道,王越表面上看是在提醒羽林軍做好準備,其實是在提醒他自己要開始做好準備了,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深深的吸了幾口氣,按照王越平時所教的寧神之法,嘗試了幾次後,劉協終於稍稍平靜下來。寧神靜氣之後,劉協開始極目遠眺去,只見數裡外的內城城門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兵馬開始對戰,而在城門兩側的城內,正有源源不斷的兵馬涌入城內,正向着接戰的地方涌去。

此時天色已經開始微微發白,雙方從開戰到現在已經足足交戰了近三個時辰,此時,無論是普通士卒還是各級將領都已經開始精力不濟,不過,如今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敢輕易停戰和撤退,因爲一旦有撤退的跡像,很有可能就被對手抓住機會予以反擊,到時候,撤退就會變成潰退,自己就會一敗塗地。

當天邊的朝陽升出東方的天際之時,雙方近十萬大軍已經殺到了皇城前面的廣場之內,到了這個時候,郭李二人的身邊已經只剩下了一千餘最爲精銳的親衛士卒,其餘兵馬都已經陸續派了出去。

看着眼前近十萬大軍,黑壓壓的一片,劉協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左手托起傳國玉璽,右手拔出自己身邊的天子劍,走下城樓,向着城頭城門的上面走去。走到城門上方後,劉協嘴裡喃喃的念着旁人聽不到的話語,左手的玉璽緩緩的舉了起來,隨着玉璽慢慢的舉高,東方天際的那一輪紅日當中,似乎有一絲紅色的火焰在翻騰跳躍着。

隨着劉協的喃喃自語中,那團紅色的火焰跳動得越來越厲害,猛然間,劉協突然大吼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君……臨……天……下……”

隨着他的一聲大喊,他猛的將手中的天子劍斜指天空,然後向着自己身前的廣場方向一引,緊接着,從東方天際的那輪紅日當中,飛出了一條紅色的龍,跟隨着天子劍的指引的方向,身着廣場上方飛來。

片刻間,一條巨大的火龍便飛到了廣場上空,緊接着,一團紅色的火光從天而降,將整個廣場和城樓之上的三方人員都全部籠罩在其中,數息過後,紅光慢慢的消失。

隨着紅光消息,數千郭李二人麾下的士卒如同被電擊一般,身休瑟瑟發抖,然後很快便停止進攻,退出了雙方交戰的區域,向着皇城城門方向而來,在抵達皇城護城河前面之後,這數千士卒突然向着皇城城門之上的劉協跪了下來,齊聲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着他們的退出,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郭李二人麾下的士卒放棄交戰,來到皇城護城河之外,向劉協行跪拜大禮。

在李傕和郭汜兩人驚懼的目光中,雙方竟然有超過五六萬的士卒被這樣被小皇帝給拉攏過去,而小皇帝只是站在城頭喊了兩嗓子,如今就有大量叛軍投效過去了。

此時李傕和郭沁兩人身邊各自已經剩下了不過兩萬士卒護衛了,其他士卒幾乎全部投靠了小皇帝。到此時,兩人哪裡還不明白自己兩人中了小皇帝的計,但是到了此時,即便是知道了原因,那又爲之奈何?如今兩人加起來的兵馬數量也不過皇帝面前的數量一般多,而兩家已經打出了真火,要想聯合對付皇帝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兩人皆是沙場老將,見勢不妙,就準備領兵逃走,誰知道,還沒有走,郭汜軍中突然射出一支利箭,直撲向李傕的面門。此時李傕心思正放在那些叛逃的士卒身上,哪裡知道對面竟然有一支冷箭被在此時飛向自己,猝不及防下,李傕被冷箭一箭射中面前,直接摔倒於馬下,生死不知。

一時間,李傕軍大亂,李傕屬下的一干將領紛紛向着自家主將身邊看去,待一衆親衛將李傕扶起來時,他已經面色慘白,生死不知,一支羽箭正中面門之上。李家衆將一邊派人將李傕擡着向後面撤離,一邊安排數千士卒向着郭汜的方向直撲而去,在他們看來,郭汜就是暗害自家主公之人,所以數千士卒在將領的率領下向着郭汜的方向發起了決死進攻,雙方士卒很快又混戰到了一起。

郭李二軍再次混戰,但是城頭的劉協衆人都是高興不已,沒有想到皇帝在得到玉璽之後,竟然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大招發出來,如今竟然有數萬叛軍倒戈相向,如今忠於皇帝的兵馬已經達到了六萬餘人,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當初商議的條件了。

一衆大臣再往皇帝的位置看去時,卻發現皇帝此時已經面色蒼白如紙,整個人也在王越的護衛下,向着城樓方向迅速退了過來。

衆人大驚,都以爲皇帝受了暗害,於是皆大驚失色,連忙撲向皇帝的方向,伏完諸人更是大叫道:“陛下,陛下,可是受傷了!”

劉協微微一笑道:“國丈放心,吾只是脫力而已。”

說到這裡,劉協在王越的攙扶下,勉力坐了起來,道:“傳朕旨意,命令擢升羽林中郞趙銳爲正五品平虜將軍,羽林左校尉馬進爲從五品討逆將軍、羽林右校尉孫平爲從五品討寇將軍,領三人以兩千羽林軍爲基礎,從城下挑選一萬八千士卒,整編爲兩萬平虜軍大軍,追擊潰逃的郭李二部餘孽!”

“諾!”旁邊馬上有一名太監取來筆墨將聖旨寫好,然後交給皇帝用璽,然後馬上派人出去傳令。

休息片刻後,劉協又強撐起下令道:“種愛卿,朕任命汝爲羽林將軍,以一千羽林衛士卒爲基礎,挑選九千士卒,組建一萬羽林軍,拱衛皇城安全。”

“末將領旨!”種輯大喜,連忙上前領旨。

“國丈,朕任命汝爲輔國將軍、執金吾,以一千羽林軍士卒爲基礎,挑選一萬九千士卒,組成兩萬金吾軍,拱衛長安城安全。”

“老臣領命!”

“董愛卿,朕任命汝爲車騎將軍,以剩餘的一千羽林軍爲基礎,外加剩餘的一萬餘士卒,緊隨平虜軍之後,儘量殲滅兩部餘孽大軍,並且收攏殘軍爲已用。”

“老臣遵命!”

“其餘諸將皆有封賞,諸位,平定二賊便是復興大漢的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各位全力施爲,待到重現光武中興之時,朕定不會忘記諸位的功勳的,界時封侯拜相,累世公侯,不在話下!”

“臣等願追隨陛下,平定天下,死而後已!”衆人一齊拜道;

第806章 袁術軍的應對第35章 月底收糧(上)第452章 尋找新的盟友第1195章 緊急軍情第385章 組團呼悠公孫越第309章 深夜馳援第683章 人選第1138章 說服第685章 糜環第868章 改變第286 章 再見公孫越第175章 草原據點第739章 再次攻打河東第885章 安豐城內第976章 侯成敗退棝原城第723章 反擊第1016章 分兵攻略第694章 箕關戰事(一)第858章 方略第474章 突出長安第1023章 大戰前夜第894章 接戰第857章 中計第722章 騎兵衝陣第409章 調整方案與民心暴漲第963章 調整第230章 攻打張讓府第319章 董卓跑了第369章 騎兵很重要第678章 武器販子第506章 嚴剛的打算第1024章 界橋之戰第1234章 各家情形第1178章 進入了上黨境內第117章 趙氏族長第140章 長社之戰(四) (上架第一更,求訂閱)第855章 全殲援軍第879章 積分兌換第326章 重建洛陽任務開啓第1167章 武關第327章 第一環任務開啓第737章 關中現狀第1123章 準備出兵赤峰第87章 白袍青年第454章 武安國和糜芳要求見第434章 誘殲匈奴騎兵(下)第37章 黃巾突現第737章 關中現狀第921章 袁術軍的損失第923章 幷州的情形第1037章 昌邑城破(上)第810章 首戰鯛陽第802章 衆矢之的第935章 壽春之戰(一)第1241章 法正之謀第493章 反皇甫超博聯盟第726章 龐統投效第882章 皇宮奏對第92章 草原基地第794章 鬱州山島第176章 名士出現第864章 抵達長平戰場第3章 玩家村莊第13章 洛神村務第1123章 準備出兵赤峰第974章 三位老將的態度第228章 聯手第999章 青州戰事起第111章 村務處理第744章 聲東擊西第1313章 雜胡聯軍兵圍白土城第1032章 昌邑戰況第1185章 呂布出兵草原第815章 玩家補嘗方案第1084章 草原局勢(下)第263章 騎兵誘敵第 713章 架橋第911章 紀靈大軍趕到第720章 追擊第716章 攻營第1258章 法正的疑惑第642章 回長社第1335章 再戰西安陽城第459章 白撿一個武將第577章 公佈升級要求第1270章 再取兩城第1110章 收降烏桓部族第463章 文靜鎮危機破解之策第1309章 出兵奢延城第66章 再次購馬第768章 備戰第631章 名將後人第363章 叛軍抵達第297章 再次中伏第673章 遷移第69章 進入草原第1044章 趕羊去第301章 最後一個營寨第177章 京兆婁圭第1141章 道別